山行的诗意

更新时间:2023-03-10 03:04:17 阅读: 评论:0

个人检讨书怎么写-商铺转让合同

山行的诗意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如何取消qq会员)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7篇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1

原文:

塞鸿秋·山行警

元代:佚名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

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

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译文: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

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

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一条条路径分岔;刚刚过了五里铺,

又走到了七里铺、十里铺。走一下回头看一看,不愿再走下一步,不

知不觉中已近黄昏,陡然间惊觉太阳就要落山了,云彩也渐渐黯淡下

来,天就要黑了。斜阳满地铺盖,回首已是烟雾一派。数不清的山,

数不尽的水,怎不叫人涌起无穷的感慨!

注释: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

步,霎(shà)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

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铺:宋代称邮递驿站为铺,元代沿用,其制更加严密,州县凡十

里一铺。兀的不:兀的:这。“兀的不”,犹言“这(怎)不”。

赏析:

此曲抒炽热的离别之情和乡关之思,步步有情,景物含情,直率

自然。运用隔离反复的修辞手法,别具韵致。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作品突兀而出

的这两句看似无端,却交代了丰富的内容。它尽管没有主语,不见动

词,但读者不难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风尘仆仆的远行

人,龋蹈独行,经过了一条又一条的岔口,迎来了一处又一处的荒骚,

走不完的路途,遣不散的疲倦。一前一句固然是写途中所见的路径纵

横,却通过不同朝向的“路”的反复,同时也隐含着目的地的茫然感。

后一句虽未说明“五里铺”、“七里铺”等地名的具体景象,却通过

数字的变化反映了途程的漫长辽远,且从“铺”字的提示中,衬现出

远行人得不到休憩之所、无家可归的悲哀。三字词组以大同小异的形

式迭现,不仅没有重复拖沓之感,反而传神地写出了旅人的长途跋涉,

甚而使人感觉到步履的沉重。“行间字里皆文章”,不能不叹服作者

构思的巧妙。

三、四两句,进一步将旅人的“山行”具体化。“行一步盼一步

懒一步”,三个“一步”合起来其实只移行了一步路,这与上句“五

里”、“七里”、“十里”的数字对映,见出了旅程的举步维艰,令

人触目惊心。“行”、“盼”、“懒”三个动词的交叠,更刻画出旅

人瞻前顾后、步态踌珊的形象。明明是他强抑着旅愁和困乏,拖动步

子耽搁了行程,作者却在“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前加上“霎时间”

三字,仿佛暮色的来临是一瞬间的事。这就将倦行的主人公猛然惊觉

时光不早的惊疑和焦虑,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2

作品原文

山行杂咏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作品译文

山路崎岖不平(“平均十里只有半里是平坦的”是虚指,形容山

路十分崎岖),山峰延绵不绝(过了一个山头又是一个山头也是虚

指),周围的青山就像蝉茧一样把人包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前面还

有路可行。

作品鉴赏

此诗抒写作者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出游浙江南部山区时的感受,

真切细致,新颖奇特,使人读后如身历其境。

诗题云“山行”,诗前两句即如同一路移动的电影镜头,在山路

行进史反映所见所感。首句“十里崎岖半里平”,表面上看是客观、

静止地写山路,实际上于“十里”、“半里”的数字变化中正暗寓一

路。山行”之意,此乃以静显动。而“十里崎岖”与“半里平”的相

互对比,又隐含诗人对此地山路多坎坷而少平坦的新奇感。这里的

“十里”与“半里”并非精确的测量数据,只是诗人对山路。崎岖”

的一种大致感觉而已。脚下山路不平,眼前则峰峦重重,次句“一峰

才送一峰迎”又将山峰拟人化。此地山峰恰似热情的朋友,而“迎”

与“送”衔接之紧,又生动逼真地写出诗人穿行于层峦迭嶂之中那应

接不暇的感受。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诗人对脚下征途与眼前障碍的局部地理环

境之感受;那么。后两旬则是进而表现山行的整体地理环境的体验。

此时诗人仿佛一分为二:一个袁枚仍在山中苦苦寻找路的尽头,而另

一个袁枚则已跳出群峰而凌空俯视,只见重重青山仍然如同层层蚕茧

将“人”四周包“裹’’住,无法冲出,以至不相信还有出路。这两

句反映的是诗人“山行”时久不见平川的郁闷心态,但诗人将“青山”

之大意象比喻为“茧”之小意象,甚是奇特,亦是本诗的妙处。惟有

化大为小,才更能恰切地表达诗人于“山行”时的憋气不舒的感受。

这首诗不用一典,比喻精巧而易晓,是袁枚“性灵”之作的一个

范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汉族,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

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

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

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

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著述以终老,世称随园先生。广收诗弟

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与纪晓岚素有“北纪南袁”之称,袁枚倡导“性灵说”,为

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

家”。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

《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

原文: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代: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

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

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

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

做。

译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

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

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淡著一作:淡着)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

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

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

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

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

做。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

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

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

裁剪冰绡(xiāo),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jìng)妆,艳

溢香融,羞杀蕊(ruǐ)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

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淡著一作:淡着)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靓妆:美丽的妆饰。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

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

做。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者:同“这”。无据:无所依凭。和:

连。

赏析:

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

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

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

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

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

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

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

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

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

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

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

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

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

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

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

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

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

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

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

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

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

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

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

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

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

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

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

“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

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

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

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

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

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

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

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4

作品原文

鲁山山行⑴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⑵,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⑶,幽径独行迷⑷。

霜落熊升树⑸,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⑹,云外一声鸡⑺。

作品注释

⑴鲁山:一名露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境。

⑵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qiè):心满意足。

⑶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⑷幽径:小路。

⑸熊升树:熊爬上树。一作大熊星座升上树梢。

⑹何许:何处,哪里。

⑺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作品译文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

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

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

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

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作品鉴赏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

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人,

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

象。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

山路崎呕,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

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

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此诗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

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

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

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

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

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

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

“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

“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

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

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

“行”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行”而曰“独”,

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

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

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

“迷”。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

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

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

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

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

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

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

“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诗云:“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枯木形,人禽两自在!······”梅尧臣从

林外“幽径”看林中,见“熊升树”、“鹿饮溪”,那正是苏轼所说

的“无人态”,因而就显得“自在”。熊“自在”,鹿“自在”,看

“熊升树”、“鹿饮溪”的人也“自在”。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主意,而造

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状之景

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此联就可以说是

“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而且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熊升

树”、“鹿饮溪”而未受到任何惊扰,见得除“幽径”的“独行”者

而外,四野无人,一片幽寂;而“独行”者看了。“熊升树”,又看

“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也见于言外。从章法上看,这一联

不仅紧承上句的“幽”、“独”而来,而且对首句“适与野情惬”作

了更充分的表现。

全诗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余味无穷。杜牧的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

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

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

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

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

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

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

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

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

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

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

“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

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

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

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5

作品原文

山行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①扑扑②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作品注释

①舂(chōng)锄:白鹭。

②扑扑:扑打翅膀。

作品译文

布谷飞来飞去的劝说人们早些耕种,白鹭趁着天晴在天上扑打着

翅膀,在层层石树之间的路上行走,听得山里田园放水的声音。

作品鉴赏

开头两句用形象而整饬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儿的活动,为写春

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布谷鸟即杜鹃,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

它在南方春天耕种季节鸣叫,它“播谷播谷”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

人种谷一样,所以叫布谷鸟。一“劝”字,将布谷鸟的叫声人格化,

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舂锄即白鹭,它也是江南常见的一种鸟类,全

身雪白,两腿细长,喜欢在水田与河边活动。这种鸟在水中起飞,很

远就能听到翅膀打水的“扑扑”的声音,当它们成群地在清澈的水边、

绿色的山野、湛蓝的碧空飞翔时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

鹭上青天”千古佳句。该诗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样将舂锄人格

化,好像它明白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紧时间

一展风姿。可以说,春耕期间山间这两种鸟的活动,既将春天的山乡

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写春耕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第三句写扣题发挥,从仰望的角度写山路之陡峭曲曲。从山下向

上望去,只见山路盘旋而上,被层层叠叠的树木和岩石遮断阻隔,有

时又露出那么一小段,就这样时断时续,蜿蜒而上,层层盘旋,越盘

越高,越高越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巧妙的视角,将江南山路的特

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也凸显了山乡生活的大背景。同时,又暗扣了

一“行”,暗写了诗人沿山路而上,边登山边欣赏的情形,给人以无

穷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没有这一句,那么最后通过山田放水声写春耕

也就没有依据了。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的是山乡农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

象。诗人关注的是山乡的春耕,此时终于凸现出来了。这时,诗人已

经来到了山上。低头俯瞰,只见山下斜坡上面层层如梯的水田平整如

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带子似的一道道绕在山间;从梯田方向正传来

汩汩的放水声。由放水声可以想见农民们巳开始播种稻谷,繁忙的春

耕就此拉开序幕。至此,首句布谷鸟的劝耕得到了呼应,全诗的主旨

得到了凸显,诗人山行之始就带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作者本

来就热爱自然,本来就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生活极为欣赏,当自

然景物已经和人们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时,诗人怎能不由衷地赞美和

歌唱呢?

该诗写山行所见所闻,构思巧妙,剪裁得体,卒章显“志”,语

言清新雅丽,没有冗辞赘语。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

从这里可见一斑。

作者介绍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

抱先生,清散文家。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

史。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

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

“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

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

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

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

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6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七言绝句古诗《山行》配画

翻译: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

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

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赏析: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古诗。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

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

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

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

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

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

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

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

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

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

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

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

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

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

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

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

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

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

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

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

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

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

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

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

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

趣的警句。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

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

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

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

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

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山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7

原文:

山行

清代:施闰章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译文: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山野中的寺庙把晴空下的树林分开了,山亭好似穿行在晚霞之间。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幽静的山野春色深深,没有游人欣赏;漫行其中只见松花飘落。

注释:

野寺(sì)分晴树,山亭过晚霞(xiá)。

野寺:山野中的寺庙。分:分开。晴树:晴空下的树林。这句是

说寺庙在树林中间,把林子分开了。过:飘掠,飘过。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松花:又叫松黄,指马尾松开的球形或卵圆形花。

赏析:

此诗吟咏山野春景,描绘了一幅美丽、清幽的春天日暮的山景图。

前两句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山野之中的寺庙为绿树所簇拥,

晚霞飘过山亭;后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正是美丽春天却没有游人来欣赏,

一路上只有松花在不停地飘落。全诗共四句,句句写景,一、三句静,

二、四句寓动于静而愈显其静,手法新巧别致,描写精妙。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

“野寺分晴树”摆出两样事物:野寺与晴树。前者说明地处荒僻,人

迹罕至;后者说明天朗气清,春天的树翠油油的,一派生机。在它们

中间用了一个“分”字,好像是把彼此分隔开了。孟浩然有“绿树村

边合”(《过故人庄》)句。这“分”与“合”恰相反,而其意却是

说绿树拥着野寺;或是说绿树将村庄包围了起来,都表明树多。次句

也是两样事物:山亭与晚霞。这里用了一个“过”字,山亭似徐徐穿

行在晚霞之间,赋予山亭以某种生命,化静为动点活境界,平添情趣。

这两句的景色有淡素,有明媚,也有艳丽;但总的还是淡素较多。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没有游人欣

赏。转写到人事,点明无客人来,只有诗人自己,漫行在山间小路上,

只见松花飘落,一片静谧,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春深无客

到”这句应首句的“野寺”,与上面的自然色彩是谐调的。它也与首

句一样写静。不见人影,不闻喧哗,写静而无板涩之嫌、沉闷之弊,

却在总体静谧的意境中嵌入“深”“到”二字,又微微地点缀了某些

动态、生机,活跃了画面。“一路落松花”,此句点明是“山行”,

又是化静为动,落笔呈象,且又入声。

全诗不以强烈的对比、映衬来强化画境,而是细细地轻挑漫拨,

来传送寂静中的些微动态,描写精妙。同时在描写中又特别注意色调

的变幻:绿色的树林、红色的晚霞以及铺满地面的松花,在静而动的

山间画图中又染上了鲜明的色彩。此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

其安闲自得的乐趣,表达了诗人独自山行时趋尘脱俗的感觉。四句诗,

句句写景,一、三静,二、四寓动于静而愈显其静,手法新巧别致,

作者越是丝毫不露声色,愈见出“无客到”的山行道上这位“客”的

恬淡闲适、怡然自得的情怀。王士祯称其五言诗“有风人之旨,其章

法之妙,如天衣无缝”(《池北偶谈》),由此诗来看并非过誉。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3:0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886571341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行的诗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行的诗意.pdf

上一篇:越王勾践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山行的诗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