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扁鹊的历史故事
扁鹊的历史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名医生名叫扁鹊,他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被人们称作神医。
有一年,齐国的国王生了一种怪病,终日昏昏沉沉,蒙头大睡,
叫也不醒。皇宫里的御医用了不少好药,仍不见好转,文武大臣急
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皇后和太子也愁得日夜啼哭。
大家都想不出好办法时,有个太监说:听说扁鹊是个神医,何不
请他来看看,也许可以治好。
皇后和太子立即派人把扁鹊请来。扁鹊看了看齐王,搭了搭脉,
对皇后和太子说:大王的病可以治好。不过,我治好了大王的病,
大王会处死我的。
皇后和太子连声说:哪有这个道理,你治好了大王的病,感谢还
来不及呢,哪会处死你呢!
扁鹊说:既是这样,隔几天我再来。
一天,天下大雨,扁鹊来给齐王看病。一路上,扁鹊既不坐轿,
也不打伞,冒雨步行,弄得一身是泥水。
扁鹊走进皇宫,来到齐王寝宫,只见齐王仍然闷头大睡,叫了几
次也没叫醒。扁鹊既不脱鞋,也不脱衣,就爬到了齐王床上,把齐
王推过去翻过来地折腾开了。齐王睁开眼睛一看,见一个浑身泥水
的人趴在床上摆弄他,顿时怒火中烧,坐起来指着扁鹊破口大骂。
外面的文武大臣听了,连忙赶进寝宫,齐王见了,再望望湿淋淋的
扁鹊,觉得有失威严,更加生气,大喝道:来人哪!快把这无礼野人
拉出去斩首示众!皇后和太子上前前求情,齐王根本不听。
武士把扁鹊推了出去,扁鹊对皇后和太子道:大王今日发了此番
大火,病已不治自愈,不必再服药了。我犯了辱君之罪,大王要处
死我,我早就想到了。不过,我有个请求,不要杀我的头,把我罩
在大钟内闷死好了。皇后和太子把扁鹊的要求回报了齐王,齐王同
意了。
扁鹊被罩在钟内,知道时间一长就要闷死,就用手在钟边挖泥土,
掏露出一个通气孔道,自己就端坐在钟内静气养神。
三天以后,齐王的病彻底痊愈。他想起被他下令处死的扁鹊,心
中十分后悔,便同皇后和太子一同来到钟前,叫人把大钟吊起来,
只见扁鹊正端坐养神,面孔红润,平安无事。
齐王见了很是惊讶,皇后和太子问扁鹊为什么要用那样粗野没礼
貌的办法给大王治病,扁鹊说:大王之病,乃因操劳国事过度,把
许多烦恼之事闷在心头。积郁成疾,名为郁症。这种病只有激发他
生气狂怒,把胸中积郁发泄出来才会好。
齐王和文武百官听了点头称是,赞口不绝,大摆宴席,款待扁鹊,
并且赏赐了他许多金银财宝。
扁鹊简介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嬴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
秋战国时期名医。少暤(昊)之墟曲阜(今山东曲阜东北古城,夏、商
及周初旧名为秦邑)人,一说为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再一说为
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
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
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
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
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河北省《博野
县志》载:其墓在博野芦村,毁于大跃进时期。
扁鹊对后世的影响
扁鹊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难怪司马迁称赞他说:
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他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
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扁鹊的
医学经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
发展有较大影响。因此,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
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
简编》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0:5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80752133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神医扁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神医扁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