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意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后面还有一句名言,
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去拜见梁惠王,对他说:“我听说
现在梁国强大起来了,可是邻国齐国、楚国,都畏惧梁国的势力,不
敢同它较量。大王您处在强大的地位上,却没有天下人的支持,是因
为什么缘故呢?”惠王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但天下的百姓都归
附梁国,我怎么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呢?”孟子说:“这就要看您能不
能把天下的百姓团结起来了。百姓团结起来,就会像水凝聚在水一样,
百姓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只有得到道义支持的人,行仁政的君主,
推行王道,顺应民心,使人民安居乐业,各种荒废的事业才能兴办起
来。假如梁国真有诚信、公正、和善、勤劳的风气,那么,不仅梁国
的人民会全力拥护梁国,就连其他国家也都会因此愿意归附梁国,这
就是所谓的天时。”
孔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意思是:(取得)道义(是)会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的,失去道义(是)会导致孤立无援的。孤立无援达到极点时,连亲
属都会背叛他;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时,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用天
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那么,不用打仗就会胜利
了。
【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2-
夫。”此之谓也!”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继续说道:“不动心,则不见;不贪财,则不被;不畏死,则不
愧。孟子进而解释说:“不动心”就是不受外物而起私欲之心;
“不贪财”就是不被财物而起贪心;“不畏死”就是不怕死。
在这里,孟子以生动的比喻,阐明了大丈夫的“四不”美德,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又何尝贪图荣华富贵呢?孟
子继续发挥道:“四不”之中最难做到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因为“富贵”的环境和“贫贱”的环境恰好
相反。所以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坚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克服物质上的贫
困,不受外界的而动心;接着就要有高尚的节操,严格遵守自己
的志向和操守,不因为贫穷而改变自己的操守,不因为受到武力的威
胁而屈服。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23:5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772591338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孤立无援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孤立无援什么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