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

更新时间:2023-03-09 17:50:20 阅读: 评论:0

一个木一个会-打电话教案

悲观主义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空调内部结构)

论“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

摘要: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但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其正、负面效应都十分突

出。由此,一些学者将科技与人类的发展关系分为两种相对的思潮,即“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

悲观主义。两种思潮都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但对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应全面、

辨证地评价科技的社会作用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乐观主义;科技悲观主义;片面性;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基本手段和有效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

而有效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和水平。然而,科技发展的社会后果具有与生俱来的双重性:一方

面科技造福于人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二十

世纪以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产生了一系列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负面效应。科技及

其带来的问题已引发了大量的思考,怎样看待技术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乐观主义的,

一种是悲观主义。乐观主义认为,科技显示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征服,对科技的应用必将推动社会的

发展;悲观主义对上述看法深表疑虑,他们确信科技已危及人的自由,希望以回到过去,复归自然

的田园方式来解决目前的技术问题[1]。这两种观点各自片面强调了科技的正面作用及负面影响,但

又不乏合理内核,一条理性的科技发展之路应是对两者进行辩证评价,借鉴与整合以至于找到能更

好的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途径。

一、“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的根源

从不同的层面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导致了不同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其中最为系统的则是从科学

技术的社会价值层面来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科学技术是在人们的认识、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形

成的,存在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关系不同层面的理解差异,正是这种复杂性,在一定程度

生使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认识历经了曲折的过程。在科学还处于孕育和萌芽状态时期,它

虽然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这种效果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大关注。

直到,15世纪后半期开始到19世纪这一时期,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许多思想家才开始觉察到科学技术的重大社会价值。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不合理地利

用科学技术,使其再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与之相应的是

涌现出来一批否定科学技术的观点,由此,逐渐派生出了这两种相对的思潮,即“科技乐观主义”

与“科技悲观主义[2]。除此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者也曾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做出

过较为深刻的表述。

二、“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的认识

1、“科技乐观主义”:

科技乐观主义实质是“科技崇拜”或“科技救世主义”,其基本特征就是把科技理想化、绝对化

或神圣化,视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3]。

科技乐观主义源远流长,远在上古时代亚里士多德就相信科技会使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16世

纪作为科技乐观主义的主要倡言人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但是作为一种

社会思潮,科技乐观主义直到19世纪才最终形成。18世纪60年代爆发的产业革命显示了科学技术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改变的主要力量。因而,

科技乐观主义者相信,科技具有救世功能,可以解决大多数社会问题,科技可以治国。20世纪以来

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进一步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乐观主义思想,德国的科技哲学家卡普出版的《技

术哲学纲要》认为科技是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是人类器官和骨骼向大自然的延伸、外化及投影。

随着电子科技及其他现代科技的发展,有更多的人(如美国的赫尔曼·卡恩)认为人类目前遇到的

全球性生态问题不足为虑,海洋、地层和外层空间还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人类完全可以凭借更

好的科技与更完善的工艺对已开发的资源和能源进行再加工、再利用,因此,自然因素的制约不足

以阻碍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科技乐观主义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简单化,认为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力量。虽然技术乐观主义存在着局限性,但是

其中也不乏合理因素,因为科学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人类对世界仍知之甚少,例如人类的宇宙飞

船还没有飞出太阳系,怎么能去解释浩瀚的宇宙之谜?人类的钻头还不能打穿地殼层,如何去预知

深达6378km的地球深处蕴藏的秘密?这有待人类去探索,利用科学技术去解决。因此对科技乐观

主义也不能一概否定,应该客观地、理性地去认识它。

2、什么是“科技悲观主义”:

科技悲观主义又称反技术主义,认为科技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它

怀疑、否定科技的积极作用,主张科技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4]。

科技悲观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老庄学派和近代西方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学派。

自此以后,随着科技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们对科技的批判和指责声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而且越来越强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向世

人警告:“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鸟鸣的声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

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这本书给沐浴在工业文明之中的广大民众以巨大

的震惊。1972年美国学者丹尼斯·米都斯等人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对当时西方经济的增长狂进

行了批判:“如果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和资源消耗等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人口和资本将

按指数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崩溃。”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

华德出版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著作,作者赋予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以哲学的意义,认

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衰亡的过程,现代工业社会巨大的能量消耗,给世界带来极大

的混乱。发展越快,能量转化速度就越快,有效能量消耗的就越多,环境的混乱程度也就越大,因

而“世界总在堕落之中”。

由此看出,科技悲观主义是一种否定的技术观,它用一种否定的情感意识、审视和批判的眼光

去认识和看待科技的发展。国内有学者将科技悲观主义按照历史的进程划分为三种理论类型即道德

型科技悲观主义、社会型科技悲观主义和生态学科技悲观主义,认为科技悲观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

阶段即自我感知论阶段、社会价值论阶段和全球意识论阶段,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生态学科技悲观主义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以及生态意识和全球价值观,对我们人类社会发展有很多

的启迪作用[5]。

3、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科技悲观主义与科技乐观主义是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对人类、自然和社会造成了深刻影响的背

景下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这两种观点相互对立,相互依赖。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

们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两者之间的区别

科技悲观主义与科技乐观主义的区别是现而易见的,从字面上就可以反映出来,这是两种截然

不同的观点,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两个方面[6]:思维方式不同。社会学家威廉·奥格伯恩说:“科技

像一座山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它的形象就不同。”科技悲观主义者就像站在山的背面只看到了山

的阴暗面,总是用一种消极的、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科技,对科技采取排斥态度,认为科技的每一次

进步只不过是不断加深了对人的奴役和社会的混乱。而科技乐观主义者则站在了山的正面,映入他

们眼帘的是一片阳光灿烂,因而总是用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甚至是赞扬的目光注视着科学技术的每

一次进步,认为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才使人民的生活

水平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注的对象不同。著名学者何祚庥先生在《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人与自然,以谁为本?”这也是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所探讨的问

题。科技乐观主义更多倡导以人为本,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和作用,为了人类,有些时候我们需要

破坏或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有了科学技术这把神奇之斧,人类就可以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自由地

“雕刻”、改造自然。而科技悲观主义者则认为应该以自然为本,不能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工具,应该

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两者之间的联系

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看似矛与盾的关系。其实不然,针对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梅纽

因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

像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和理想。”也正是如此,S·沃尔加斯特等学者才说:

“如果要把·哲学中的两个流派的划分方法绝对化,那就是削足适履了,由于没有更好的分类方法,

故此把哲学分成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只是当作工作假说来使用。目前学术界尚无人明确

宣称自己是科技悲观主义者,不少学者如海德格尔,埃贝尔等,他们对科技的批判是深刻的,并对

科技的恶果和无限制的发展表示担忧,但他们并不彻底反对科技。同样那些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学者

像托夫勒、维纳等也对科技强权和引发的危机表示忧虑,维纳就曾说过:“我们促进了一门新的科学

发展,这门新科学,包含着这样的科技发展,它具有为善和作恶性的巨大可能性。”

因此,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有

区别又有联系,撇开任何一方来讨论另外一方,是不全面的,是不完整的。这两种思想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为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指明了

方向。

三、“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的讨论

人类的命运或幸福完全依赖于科技的力量,科技能创造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这是科技乐观主义

和悲观主义者的立据,他们的逻辑起点是将人类的一切成功和失败都归功于科技,显然这是非常片

面的。虽然科技乐观主义也看到了科技的负面效应,科技悲观主义也看到了科技的正面效应,但他

们仍只局限于以科技为轴、以科技万能为出发点的范畴来讨论问题。两者都把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了,把科技游离于社会之外孤立地加以考察。把科技作为社会的唯一决定力

量,淡化其他社会因素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尤其是淡化社会改革及社会革命的意义。就方法论而言,

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一样,都陷入了一元线性历史观的泥沼。

科技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两种观点都是以历史为依据,却显示一定的片面性。科学技术的价

值总是两面的,既能造福社会,也会破坏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发挥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功

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人类如何去运用。我们不能

因为科技悲观主义的批判而返回到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但也不能盲目地坚信科技万能

主义,而要使科技在施展其认识和改造世界作用的过程中接受价值理性的指导,最终使科技具有人

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从而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睦合理的关系,实现人、自然、社会三

者的和谐。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辩证地、系统地分析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它

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加祸于人类。科技是善用还是恶用或误用都取决于人自身。

参考文献:

[1]黄嫱.浅议一种新的技术发展观[J].山东工商学院社科科技信息报,2007,1(4).

[2]孙利芹.评析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J].改革开放,2011,02(0142).

[3]徐奉臻.梳理与反思:技术乐观主义思潮[J].学术交流,2000(6).

[4]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16.

[5]赵建军.技术悲观主义思潮辨析[J].华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7:5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55420208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悲观主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悲观主义.pdf

上一篇:卫生健康知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悲观主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宿舍管理
    牛排腌制-室内加湿小妙招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怎么买国外的东西)学生宿舍管理方案学生宿舍管理是关乎学生人身平安的,所以我们万不能懈怠。下面请看学生宿舍管理方案的详细内容吧!我校全校搬迁进入大学城,使得我校的学生公寓无论是宿舍外观还是住宿条件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同时对我们的学生宿舍管理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在经过调研的根底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入物业效劳体系,使学生公寓管理由过去的单纯
  • 3℃蚂蚁观察日记
  • 2℃竞选
  • 2℃如何创立公司
  • 2℃跟单员岗位职责
  • 2℃活动计划书
  • 2℃我爱你家乡
  • 2℃小学数学内容
  • 2℃乡情结尾
  • 2℃疫情防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