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它
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该词作于黄州谪
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
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
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
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
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抒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小见大,富含哲理。全词言简意赅,不事藻绘,却能够于简朴中见
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全词记述了作者一
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上片以“莫听”二字起,似有突兀之
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之猛。急风挟雨而来,对此
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
杖芒鞋”透露出词人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谁怕”一句反问,加上
“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苏公披蓑烟
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慢行的词人,拄竹杖,履芒鞋,在风雨中
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那是要具有怎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啊!
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
生”。若仅是郊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
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等待机遇施展之时,却遇到了一连
串的挫折打击,竟致一生颠沛困顿。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
腥风血雨都已经承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读者的
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画面: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
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但词人并未黯然神伤,
而是从容面对,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
诚如宋代学者胡寅所言“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
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
外”。(《酒边词序》)东坡确实做到了昂首面对人生的风雨,超越
世俗的烦扰。人生有顺境,有成败,有荣辱,有祸福。但无论处于何
种境地,苏轼皆以坦然而超脱的心境去对待,在人生的风雨中磨练自
己,修炼人格。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
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早已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
早应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
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这是否还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
斜阳展颜,对历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
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妙句来。若非
深察人世无常,历经社会坎坷,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得失无意
的。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
深波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
词中似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可算作是《定风波》最好
的注解。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据说当地县令以
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
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苏公是真正的智者,他
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
吃饭,还是要为世俗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却以
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才是真正的洞彻世事人情,洞明为人处世之
道。
事实上,我们只要随便检索一下苏轼的词作即可明白,苏公潇洒
的人生里有通达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苏词中有“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乐观自信,也有“小轩窗,正梳妆”的缱绻缠绵;
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愿,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旷达飘逸。也正如林清玄说的,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
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
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至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
着巨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
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
总之,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生坎
坷,仕途多舛。可面对人生的挫折,诗人坦然处之,不管是阳光灿烂
还是山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任其自然。究其根源在于苏轼
兼容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并能够很好地把他们内化到人生实践
中去。在人生得意时,以儒家的积极用世来处理政事,为官一任,造
福一方;当人生失意时,便用道家的无为超脱和佛家的空灭来排解胸
中的块垒,修炼自己的品性。所以,苏轼一生活得坦然,活得自在,
活得有味。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即便遭遇再多的风雨,读
了东坡词作之后,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因此,苏轼
为我们撑开了一把遮蔽人生风雨的“伞”,撑出了一片笑对人生的晴
朗天空,愿我们也能活得像他那样乐观,那样豁达,那样自在!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
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
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
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
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及作
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
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
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
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
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
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
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
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
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
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
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
之舒阔。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
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
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
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
“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
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
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
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译文;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渡行。手
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
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
惯了的。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
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
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畏惧了!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
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
“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
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
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
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
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
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
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
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
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
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
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
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
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
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
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把
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这个转,
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
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
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
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
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
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
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
州后的第三年。官场黑暗。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
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
生”。)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7:4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552461334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何足挂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何足挂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