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台

更新时间:2023-03-09 16:46:12 阅读: 评论:0

惩罚者2战争特区-卡尔奥尔夫

在仙台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朋友的问候)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

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一份

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

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

朋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

国主义思想是暗线。教学时,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

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突破其他相关的

问题。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多感悟,多讨论。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

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

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

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

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

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

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

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

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

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

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

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

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

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

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

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讨论交流: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

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

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

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

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

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

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

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

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

流露在字里行间。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文章的主题是记叙在仙台求学及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那主

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呢?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

文中主要写了修改订正讲义、订正解剖图、担心我怕鬼、问中国

女人裹脚等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严格要求以及对学

术的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

2、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

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3、朗读第24—3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从中可以

反映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请用文章中的语言说明。这两件事情给作

者怎样的刺激?

学生讨论后明确:写了两件事,即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这

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

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

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

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

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

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

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4、我想现在肯定有些同学会有想法,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

写这几件事?

明确: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是给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

堂上看电影事件是作者告别藤野先生的直接原因。总之,这些材料都

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有密切关系。同时还

表现了作者那份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到35段,已经完成了对藤野先生的回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

自己回国以后的一些感想呢?

讨论明确:此部分一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另一

方面表现我在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誓言。

2、朗读这一部分,画出我对藤野先生思念的句子我影响之大的句

子以及表现我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句子。

3、结合课后练习一,文章以回忆藤野先生为主,为什么还花大量

的笔墨来写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请参考教学用书P6页。

4、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

生的意义。

四、小结

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鲁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

暗线组织材料,体现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鲁迅深切的爱国感情。

文章语言精练,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生动而又传神,

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好好借鉴,用我们的笔记住我们最怀念的人。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一、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

方法;

二、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

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

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

一、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

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抓住物征写

人的方法,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

中的具体表现。

二、弄懂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含义深刻难懂的句子。

三、充分运用课后的练习进行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引导

学生自己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横线处内容让学生

回答)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

哪些?(同学们讨论、回忆。教师归纳、明确。)现在我们再学习鲁

迅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

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

意思。

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

(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朝”读zhāo,

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

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

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3、介绍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

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

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

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

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

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

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

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

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

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初读课文,思考完成:

1、划出文中生字词。

2、给题目添加修饰词,感知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

(正直热诚)(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

(具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

3、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变换了几个地点,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4、本文写了作者作者与藤野先生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从这四件

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三、阅读完毕,检查学生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教师进行归纳,提

示要点。

(1)绯(fēi)红:鲜红。

(2)宛如:好像。

(3)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

机构。

(4)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

的人;③大礼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5)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6)陌(mò)生:不熟悉。

(7)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8)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9)匿名(nì):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10)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11)杳(yǎo):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12)瞥(piē)见:很快地看一下。

(13)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14)喝(hè)彩:大声叫好。

(15)决意:拿定主意,。

(16)发髻(jì):挽束在头顶或脑后的头发。

(17)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正直无私,真挚诚恳)(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

苟)(对学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具有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精神)

(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

(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

③“我”离开仙台后。

(4)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

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

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

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

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写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

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

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

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

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

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

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

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

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四、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与写藤野先生

的内存联系。

本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但课文中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

直接写藤野先生,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完成:

1、想一想,这些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语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2、这些内容与写藤野先生的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3、这些内容对鲁迅先生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课文除了写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四件事外,还写了在东京的清

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第一部分),日本“爱国青年”的挑衅,

课堂上看电影,鲁迅弃医从文等事(第二部分)

这些事从表面上,与写藤野先生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处处是

写藤野先生(板书):

清国留学生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见到写藤野先生的缘由;

有联系日本“爱国青年”反衬日本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

偏见的品质;

(社会背景)弃医从文写鲁迅与藤野先生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五、齐读第三部分课文,讨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

1、在藤野先生诸多美好的品格中,作者认为哪一是他最为敬佩的

感动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正直无私。从第37自然段中)

2、对于这样一位使鲁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师,鲁迅怀念他吗?鲁迅

有哪些具体的怀念行动呢?

(1、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即讲稿)来作为“永久的纪

念”,但因丢失,非常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赠照挂在书桌对面的

东墙上,时时可以看到,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自己的斗争勇气和力

量,用自己战斗的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

字”。)

3、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良心发现”: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

“正人君子”: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正

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

全句意思:决心以笔作武器,与反动御用文人所代表的反动势力

斗争到底,为自由、民主、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六、讨论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含义

1、在本文中,除了着重描写藤野先生、清国留学生、日本“爱国

青年”外,还多处叙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谁能说说都叙述了

鲁迅在日本留学的哪些经历?

(先在东京留学,后到仙台学医,最后离开仙台,弃医从文。)

2、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

留学生的形象?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不是去逛上野公园,就是在会馆里

学跳舞这种空虚、无聊的生活的感到憎恶、失望和不满。带到这儿不

是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栖身之所,因此决心离开这个乌烟瘴气

的环境,而“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也就是作者要离开东京去仙台

的原因。)

(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

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

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

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

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

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

恶、失望和不满的感情。)

3、鲁迅为什么要学医?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决心弃医从文?

(“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鲁迅。匿名信

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

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愿望。“看电影事件”使作者深感医

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医治中

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4、这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鲁迅的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

神,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板书:

去仙台学医寻求强国强民道路,强壮民族体质

弃医从文改变国民的精神、唤醒民众的斗争觉悟

七、总结全文,请学生归纳中心思想,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1、脉落分明,记叙有序,按照表现人物品质的需要组织材料。

2、抓住特征和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描绘人物。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

程。

2、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3、学习文章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4、体

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写人的方法教学难点:线索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课前检查

1、布置预习,查看鲁迅及其作品。

参考: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

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

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都对老师怀着

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一向以犀利、冷峻文笔著称的鲁迅先生,在回忆

起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时,却笔笔深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说他:“在

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一位

怎样的老师呢?为什么鲁迅先生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呢?让我们来一

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三、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2、检查生字词的音、形、义

四、限10分钟快速流览课文,要求弄清文中所写的人物、地点、

事件,文中蕴涵的作者的感情。读后合上书本,在全班交流。

1、人物:藤野严九郎、“我”、仙台医专的学生、中国留学生

2、地点:东京、仙台、中国

3、我和藤野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此外文中还写了哪些事情?

(学生可能不会分类说,只要说出即可,也可能不全面,暂时不管)

4、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并说说你的理由。

对藤野的敬重、感激,对祖国的热爱,对日本学生的愤慨,对清

国留学生的反感失望。(学生也许不全面,或没理由,不必深究)

五、再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各层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1、速读课文,根据地点的转换,把文章分成三块。

2、再读每一块,说说在每个地点发生了哪些事情。

第一部分在东京

①清国留学生看樱花

②清过留学生学跳舞

第二部分在仙台

①仙台医专给“我”的优待

②我”认识藤野先生

③藤野先生给“我”添改讲义

④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

⑤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验

⑥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⑦匿名信事件

⑧看电影事件

第三部分离开仙台之后(在中国)

①收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3、思考:以上这些事件材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的?

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

第二课时

六、阅读文章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1、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既能感受到他的可贵

的品格,又能看到他的外的形象,甚至能听到他讲话的声音。那么,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造这个人物的呢?

主要是用多个典型事件多方面表现人物的品质,用外貌行动描写

表现他外在的形象。

2、再读“我”与藤野先生相交的内容,说说主要事件分别表现了

藤野的什么思想品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又能表现藤野的什么特

点?找出相关内容全班交流。

多媒体或小黑板展示:

藤野先生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模胡旧外套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思想品质生活俭朴认真负责要求严格热情诚恳求实精神

主要事件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

3、文中写日本的人物还有哪些?他们对突显藤野先生有什么作用?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从正面衬托了藤野先生的对异国青年

的关心和热情;写日本“爱国学生”的欢呼和学生干事的污蔑,从反

面衬托了藤野先生的正直善良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优秀品质。

4、归纳藤野先生的形象。

藤野先生是一个有高深的学问、严谨认真、对外表却很不在意、

正直、富有人情味、尊重人、有平等意识、关心异国青年的人。

5、谈收获:学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人物的方法?或

谈谈你在写作方面获得了哪些启示?

第三课时

七、理清作者的心理历程,了解本文两条线交织的组材方式,体

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1、课文标题是《藤野先生》,可除了藤野先生外,我们还能在作

品的字里行间看见另一个人物,那就是作者。你能找到作者经历的事

件和心理历程吗?

根据提示,完成表格。(要求学生概括回答)

作者经历事件心理历程

离开东京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失望厌恶

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

舜水先生的敬仰

受到优待“物以稀为贵”,对优待不以为然

“匿名信”事件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电影事件痛心于国民的麻木不仁,

告别先生弃医从文,另寻救国之路

保留讲义、挂相片怀念藤野先生,继续战斗

2、“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是本文的明线,本文还有一条暗

线也贯穿始终,根据上表说说这条线索是什么?(爱国热情)

3、《藤野先生》主要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还是写作者的爱国主

义思想历程?

小组交流,找出依据。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主要让学生如何理解那些没有直接写藤野

先生的内容)

参考: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

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叙述的焦点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

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的,不应是以描写藤野先生为主,表

现的却是“我”的某种思想,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他的性格在

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第

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

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

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

前因,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在藤野先生

教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

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

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

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后面几段,则是写和藤野先生的分别及分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因

此,“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应是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

八、理解一些重点语句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1、本文可揣摩的语句很多,没必要都找出来揣摩分析,老师先提

出几个句子作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或体会,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找、去

揣摩。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2)实在标致极了。

如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

的”,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位老师。

2、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文章第1段、第5段、第24---31段以及第

36--38段等段落,

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出其中的感情。

参考:第1段透出的是一种辛辣的嘲讽,第5段应该是一种轻松

亲切的语调,表现出一种友好之情;而第24--31段则是充满着作者的

愤激之情,最后第36、38段充满着作者的感激之情。

九、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一位正直热诚

的日本学者如何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耐心地对待一个异国学生;

并深刻地写出自己思想历程上的重要选择。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怀念

和佩服之情。时隔20年,作者仍时时记起他,足见藤野对他的人生的

影响之大。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

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

十、作业以“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为题作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八上第二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本文是一篇回忆

性散文,在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初中语文必须重点学习的文

章,记叙了作者鲁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

断。鲁迅写此文赞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

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表现的是伟人的爱国情怀,给学习者强

烈的心灵冲击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这篇散文,主要通过“品读

法”“研读探究法”,品味语言,合作探究,了解通过典型事例突出

人物品质的写法,理解内容与情感,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教学目标】

1、速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语言,了解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作者及其作品)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课文哪些地方是详写,哪些地方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课文通过哪些典型事件表现藤野先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情感?

(3)读完文章,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在诸多的老师中,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

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还有一位是他在

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

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

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并且说藤

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之间

究竟发生过哪些刻骨铭心的事情,值得鲁迅时刻怀想?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走访《藤野先生》,一探究竟。

二、速读感知

(一)速读课文,初识藤野先生。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

圈点。思考:鲁迅在文章中写了几个地方的事?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明确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二)成果展示,交流速读所得。预设:东京,仙台,北京。在仙台

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得最为详细。

(三)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

顺序以及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详写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

与先生之间的交往,以此为记叙的中心。那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件写藤

野先生的?藤野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深处品

读寻访。

三、品读聚焦

(一)请学生品读课文,屏幕出示品读问题: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

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二)学生采用跳读、品读方式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级

交流。

(三)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点拨、归纳。

预设:

1、聚焦人物:

(屏幕显示)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

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

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是主要对人物进行什么描

写?肖像描写特点鲜明:“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

教授。也是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2、(屏幕显示)结合描写藤野先生的句子,再找出作者叙述了藤野

先生的哪些事情,请你为课文后面插图中藤野先生的照片,配一段简

要的文字说明。采用“藤野先生是一个xx的人”的形式。

肖像特点:“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生活习惯:

生活俭朴。典型事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

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对待学生:热情诚恳、循循善

诱。

明确学写类似文章要注意:

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②叙述事件详略结合

③运用神态、肖像描写等刻画人物

(四)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思考:藤野

先生的长相,非常普通;藤野先生的行为,看似也非常平凡,做着老师

该做的事。可作者却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

一个”?为什么“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请从文中找依据。

1、学生再次品读,讨论,交流。

2、理解人物品质或文章主题,往往需要了解时代背景。教师适时

补充鲁迅留学时的时代背景。出示选自《鲁迅传》的一篇背景资料—

—《无法直面的人生》。

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

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

下都弥漫着一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

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发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

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鲁迅在这个时候

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防止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

上,就经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你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而且是生

活在陌生人的轻视和轻蔑中间,请想一想,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

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处境?鲁迅见到的许多留同学,偏偏又是那样不争气,

非但不从日自己的轻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动力,反而以自身的种种乖

行,不时地证明那轻蔑的正当。就以与鲁迅同住的'留同学来说吧,有

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响,尘土飞扬地学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里

新老客户循序洗澡的惯例,抢先钻进洗澡间,把水泼得四溅的。在这

样的日常小事上都如此令人讨厌,其他的方面就更可想而知。一面是

日自己的轻蔑眼光,一面是这些同胞的不成器的丑态,难怪鲁迅一拿

到修习日语的毕业证书,便立刻跑到偏僻的仙台去。仙台又怎样呢?在

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人,那些讨厌的同胞的嘴脸,

自然是可以免见的了,但是,日自己那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在仙台

同样很盛。仙台报纸上的辱骂中国人的言论,一点都不比其他地方温

和,鲁迅所在的那个班的同学中,也同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

的人。他学习成果中等,便有同学以为是得了老师的暗中协助,于是

托词去检查他的笔记,甚至写信向他发出威胁。课间放电影,映到日

本挥刀砍杀中国人,而围观的其他中国人一脸麻木的时候,也有

同学大声地议论:“只要看中国人的样子,就可以断定中国是必定灭

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这样高傲,鲁迅初到仙台,就有

教员热心地张罗食住,任课的教授当中,更有藤野严九郎那样满怀善

心的人,就是同班同学中,也有好几位不满意那些高傲者的粗暴,特

别站出来替鲁迅辩护。但是,尽管如此,这些事情仍然给鲁迅非常强

烈的刺激……

3、预设:在这种情况下,藤野先生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只为学

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术。作为一名日本教师,他抛开了这些偏见,

没有私心,热情关怀我,严格要求我,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而作为

独在异国的学子,鲁迅从藤野先生那里得到关怀、爱护,得到尊重理

解,得到学识,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鲁迅的热心期望,让

鲁迅感受到一个真正教师的风范,因而鲁迅对藤野先生怀念和感激。

“原来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

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

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

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

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

四、研读探究(一)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中文系编的《鲁迅作品分析》

中说:“贯串着这篇文章的内在线索,正是鲁迅的那种‘我以我血荐

轩辕’的对祖国对人民的彻底献身的革命精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学生思考,畅所欲言。

预设:

1、开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

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但

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

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无非”,表达作

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通过反语写出对“清国留学生”速成班麻木不

仁、附庸风雅、不学无术行为的不满、厌恶,甚至是愤慨。这些人与

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青年鲁迅形成了鲜明对比。

2、地名:日暮里,水户。

(1)“日暮”这个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可以见到,且往往与悲

伤、愁苦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杜甫《登楼》)

鲁迅自己学诗,也常用“日暮”这个词,来表达悲愁的感情。例

如,1900年2月,他在南京读书时曾写诗《别诸弟三首》,其中便有: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又外加。1901年2月,再写《别诸弟三

首》,又有: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除了上述鲁迅读诗、

写诗经常遇见和运用“日暮”一词这个原因之外,“日暮里”这个地

名所以给鲁迅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当时中华

民族正处于风雨飘摇,祸难重重的日子。胸怀救国救民大志而身处异

国的鲁迅,正为探求真理而劳碌奔波;面对站牌上的“日暮里”三字,

更勾起他忧国忧民的悲愤激越之情。(2)水户,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

客死的地方。和中国有关。

3、弃医从文。导火线是“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根本原因

是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4、结尾:“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运用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痛斥他们的丑恶行径,与他们顽强斗争,正是鲁迅爱国思想的具体体

现。(二)小结:以上内容让文章全篇都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感情,以上种种,也更突出了藤野先生正直、热情、认真负责,没有

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之难能可贵。

五、写作抒怀

藤野先生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细节中的卓越;鲁迅先生让

我们见识到了情真意切,意蕴绵长。假设在鲁迅与老师阔别20年后,

再次重逢,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藤野先生说。请你把握课文主旨,展开

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学给藤野先生写一段话,倾吐心声。学生

写作;交流展示;师生共评。

六、结语

这节课跟随鲁迅先生,我们认识了生活俭朴、认真负责、严谨求

实、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我们更亲近地触摸到了鲁迅

奋然前行的心迹,也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正所谓

“谆谆教诲点点滴滴尽显师德,句句激励朝朝暮暮皆为树人”!而藤野

先生其事其人亦如一朵暖人肺腑的“精神之花”永远镌刻在鲁迅的心

中,也长久地绽放在《朝花夕拾》中,虽历经时间淘洗,也不改其志,

不褪其色。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读写理解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

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分析刻画人

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藤野先生医学无国界的伟大灵魂和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思念之

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爱国情怀。

三、谈话导入

引导学生谈论鲁迅笔下的三位恩师,进而导入课文《藤野先生》。

四、初读

1.背景: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可鲁迅

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开始以笔做武器来抗争。

2.内容:

(1)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

(去仙台学医的直接原因;作者在仙台学医的经历;“我”离开

仙台后的故事)

(2)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呢?为每件事拟一个

小标题。

(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了解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

五、析读

层次一:感受人物

小组合作讨论:找到描写藤野先生的句子,并谈谈感受。

(一)“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

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

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1.这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藤野先生?

(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以及语言描写)

2.藤野先生是怎样的形象?

(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3.还有没有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

(“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4.从这里看出来他又是怎样的形象?

(生活简朴的学者形象)

5.模仿一下先生介绍自己的动作和语气。

(二)“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

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

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

画。”

1.“的确”一词能否去掉呢?

(不能,因为该词正说明藤野先生工作的严谨细致,但又说话和

蔼可亲)

2.从这儿咱们能看出藤野先生的形象是?

(治学严谨又温和的学者)

3.联系前文,找找拿回批改的讲义时,“我”的反应是?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

激。”)

4.为什么又会感觉到不安和感激呢?

(讲义中有那么多纰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藤野先生对我的热情

和关心)

5.还能从哪些事情上看出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添改讲义,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

层次二:探究文本

1.课文除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什么?

(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2.本文题为《藤野先生》,为什么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

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

(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的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

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六、品读

文中共有两条叙事线索,大家能不能找出来?

(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没有民族偏见——怀念先生;

暗线: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感——弃医从文)

七、小结作业

作业:如果你是鲁迅先生,多年后再看藤野先生照片,会对他说

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随笔。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6:4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515721333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仙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仙台.pdf

上一篇:从化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在仙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