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
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
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
入陷阱"问题。像墨西哥、巴西、菲律宾、马来西亚、南非以及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
些国家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
然挣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
和希望。截止2015年7月1日世界银行的归类,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在
4126-12735美元之间。
经济学家认为摆在亚洲国家面前的陷阱是"中等收入陷阱"。亚洲许多国家,近几十
年来飞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
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
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
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规避方式
从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看,最根本的是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特
别是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换,比如,韩国上世纪70年代"汉江奇迹"主要依靠出口
导向战略,但此后将发展方向从扶持和保护产业转向鼓励竞争和创新,1986年制定
《面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计划》,颁布《提高产业技术五年计划(1989-1993
年)》,明确提出技术开发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使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同时,日
本和韩国在由中等收入转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中,都较好地控制了收入差距扩大,日本
1960年代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韩国1970年代推行"新社区运动",缩小了城乡和
居民收入差距,使初次分配更趋均衡,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造了较为稳定的社会
环境。
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笔者认为,中国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挖掘自
身发展潜力的措施,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要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
中国在经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已积累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制造业更是
得到"世界工厂"的称号。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日益凸显了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的地位,这就对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收入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我们不仅要提高居
民收入水平,而且要缩小收入差距。对中国来说,出现的各种内外经济不平衡都与居
民收入水平和分配差距相关联,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还
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有稳定的社会
发展环境,这必须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实现公平分配来保障。为此,改变国民收入
分配在国家、企业、居民的比例,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直至最终缩小收入分
配差距,是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选择。
第二,要以提升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构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这就需要构造
新的增长动力。尽管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或
创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但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最现实最直接的动力
应该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积累的
生产能力已受到越来越强的约束,现已到了必须调整经济结构的时候。如果今后能够
比较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那么就有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动力。
第三,要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
快速城市化会带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进而引
起高额城市化成本,这将大大降低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
入陷阱"就有其中的原因。因此,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要把握好城市化推进与城市
化成本提高的平衡,以逐步推进来缓解城市问题的集中爆发,不断发挥城市化助推经
济增长的功能。
第四,要以扩大和完善国内市场为保障,降低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
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易受外部经济的冲击,造成经济徘徊。中国也会面临这种冲
击,但我国广阔且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会成为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有效保障。因此,
我国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同时,还需要把注意力引向挖潜国内市场上来。
总之,进入中等收入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风险,而中国具有的特殊条件会
提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许多选择。不过,所有这些选择的实现都需要一种稳定的
社会经济环境予以保障。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5:2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46900206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等收入陷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等收入陷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