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读书心得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1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图》的__,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颇有感
受。
__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
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
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
的抨击。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
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
发指。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
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
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
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
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
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
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
忍。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
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
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
举,称为“愚孝。“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
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
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
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2
不经意一看《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
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觉得冷酷无情;“孝
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
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目是悲哀的,卫道是可恨的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其主要目的是弘扬封建孝
道。而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让我们先谈谈郭巨埋儿吧。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成两份,他给了两个弟弟。
他独自抚养母亲,对她非常孝顺。
后来家庭逐渐贫穷,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居担心抚养孩子将影响供养
母亲,就和他的妻子讨论:“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
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
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然有孝道,但杀子的行为,却违背了人性,不符合儒家“天人合一,
人为贵”的这一思想。看似大孝,实则残忍。
在古代,有一些人求神治愈他们的父母,并放弃了他们的生命。还有一些人
为了满足父母吃肉的欲望而割肉。为了节省食物,他想杀死自己的儿子。
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
称为愚孝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知道如何
理解长辈的心,知道如何感恩,知道如何尊敬长辈。只有懂得孝顺父母,才是一
个负责任、高尚的人。
最后,我祝愿中华民族的美德——“孝”代代相传!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3
最近几天,我读了《二十四孝》,一个个都吸引着我,但我最喜欢“卖身葬
父”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读完让我深有感触。
这个“卖身葬父”的主人公是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
人,年纪幼小时母亲早亡,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湖北),后来父亲也死了,董永
为把父亲埋葬,吧自己卖给富农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与槐荫下遇
一女子,说她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个月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
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说自己是天上的仙女,奉命帮
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这《二十四孝》每一个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想:“我们应该学习《二十四
孝》的主人公一样孝敬父母和长辈,虽然不必像古人一样,但我们也要从生活的
点点滴滴做起,报答他们,孝心能感动天地。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4
在假期里我阅读了《二十四孝》这本书,书里的每个故事都让我潸然泪下。
读完后,我对“孝”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十四孝》顾名思义,二十四个孝顺长辈的故事。其中,有孝感动天的五
帝之一舜;不辞辛劳百里负米的仲由;全然不顾生命危险鹿乳奉亲的郯子;不畏严
寒卧冰求鲤的王祥……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求鲤卧冰的王祥,这样寒冷的天气,他究竟是怎么抵御
严寒的呢?那就是爱!
这些孝顺长辈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尽全力实现长辈的愿望,那我想
问,长辈们的愿望是什么?有人说会是享受儿女的一次洗脚过程;有人说会是一次
与老伴一起刻骨铭心的旅行;还有人说会是看着一台崭新的电视机……而我会说
是你与家人永久的陪伴。
刚才,我看了一部简短的动画片。一位花甲老奶奶每天朝思暮想,从旭日东
升到夕阳西下,只为在有生之年与儿女重逢。瑰丽的太阳冉冉升起,彩霞像缕缕
金丝浮游中天。在那熠熠生辉的阳光下,她仿佛看见儿女们带着孩子回归家乡的
景象。老奶奶刚要上前迎接,儿女们消失得无影无踪。明镜般的月亮悬挂在天空,
把银色的光辉谱写的大地上。繁星点点,老奶奶望洋兴叹:“忙吧!我等你们。”
浩如瀚海的星空中,突然跳出一颗星星,来到老奶奶身旁,“你还好吗?”老奶
奶凝视着它,“这不是老伴吗?”老奶奶自言自语,看着这熟悉的面孔,老奶奶
感觉有了依靠,开始对它倾诉衷肠。一份份牵挂化成一滴滴泪水,湿润了奶奶的
眼眶,滴进了她的胸膛。那天,老奶奶扛不住了,在人间仍留着对儿女的期盼。
如今,社会人才逐渐增多,被公司调到其他城市、国家工作、深造也是家常
便饭。与此同时,中国还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因此空巢老人的数量也是
数不胜数。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钱没了可以再挣,而父母没
了是不能偿还的。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远在他乡的儿女们,乘新年来临之际,回家看
看家人,尽一份孝吧!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5
中国人通常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的,它
是做人的根本。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故事——《二十四孝》,
更加了解了这句古话的深刻含义。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还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为中国古
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主要故事有《百里负米》《卧冰求鲤》《涌
泉跃鲤》等,我最记忆犹新的就是《涌泉跃鲤》了,我给大家讲讲吧。
姜诗夫妇知道婆婆喜喝长江水,爱吃鱼。但长江离他们家有六七里路远,一
次因风大,妻子庞氏接水许久不回,姜诗怀疑她怠慢婆婆,便把她逐出家门,庞
氏没有走远,她在邻居家昼夜辛勤织布,把挣到的钱托人送给婆婆,后来婆婆知
道后,便把庞氏接回来,上天感动,涌进了一口长江水,每天都有两条鲤鱼跃出,
夫妻两人再也不用去江边了。
这个尽孝故事看完后,我非常感动,因为姜诗和庞氏两人每天都要来回走十
三四里远,可是他们都没有怨言。庞氏就算被逐出家门也会吃苦挣钱孝敬婆婆。
我也很自责,别人想尽办法孝顺自己的家人,现在的我却还不知道该怎样孝顺家
人。自从看完这个故事后,我就知道了不应该在家里发脾气,让家人失望,应该
为家人着想,懂得孝心。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一个老人帮孙子背着一个书包,
说:“快回去做作业!”那个孩子不理睬,在旁边放鞭炮,老人皱着眉,叹了口
气。看到这,我觉得那个孩子即使很想玩,也要先把学习搞定,他也不能不理老
人,让老人失望。如果你能带给家人快乐,让他们生活幸福,也相当于是尽了自
己的孝心。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则。一个人如果不孝
顺,他更不会热爱自然,热爱祖国,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业。所以,只要你懂得
孝,就会有回报。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6
寒假通过老师的推荐,我看了《孝经·二十四孝》这一本书,并从中学到了
许多道理。孝,自古以来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一代又一代得传承着,
迄今为止,依旧被人们所重视。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个都没有孝心的人,
是没有道德的`。孝,是一切品质中最为基本的一个,但是却又是最为重要,很
多人也并没有做好的。孝,是一个人一生的作业,无论你是万人之上的富豪,还
是流浪街头的乞丐,你都要孝敬父母,感谢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将我们养育长
大、教育我们,所以,孝敬父母是我们天经地义的。一个孝顺的皇帝,对百姓也
能施仁政;一个不孝顺的皇帝,再兴旺的国家也会灭亡。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
最基本的就是从是否孝敬父母看出。
现在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繁忙”,经常早出晚归、游荡他乡,哪怕好不容
易有时间陪父母,也总是厌烦地辞掉,宁愿去陪朋友一起发呆,也不宁愿回家看
看愈发憔悴的父母。
近日有一档十分火热的综艺节目《旋风孝子》几位明星和他们的父亲或者母
亲共度六天五夜,用自己的行动弥补失去的孝行,其中所有的家长都表示:自己
的孩子太忙,并没有时间。这也引发了各大网络的关注:孝,是否被我们说得太
过于轰轰烈烈,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质?父母并不在乎你的官衔职位,而是想要让
你多陪陪她,就像你小时候他们陪你一样。尽孝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了,而是要
每天都坚持,为父母做好每件点滴小事,让他们感受你那颗最诚挚的心就足以。
从现在开始尽孝吧!我想我们都不希望有后悔的那一天。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7
在暑假,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之前,我和要好的朋友去参观北京的孔庙,
在许多展品中,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眼就看到很小的角落里,甚至字都看不清的二
十四孝图,其中一个“郭巨埋儿”。
正如鲁迅所说,画面确实很清晰,但我还是不想承认我明白其中的意思。
照片上还有一张纸条,上面的字很小,我又看清楚了,而且又我只能看到一
栏字,“子可再有,母不复得”,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埋葬儿子。
直到八月,看到《朝花夕拾》,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他们家穷,真的
养不起那么多人,只好把老人养活,把儿子活埋了。
这张二十四孝图太恐怖了,对于一个“孝”字,竟然想要那么多的讲究,甚
至完全抛弃自己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有时还是为了孝顺并未养育过自己的后母!难怪过去的人见父
母都跪下来说“不孝之子见父母,求父母……
这二十四孝的人物,就这二十四孝图,我与小时侯的鲁迅先生真是有同感,
自己不要做孝子,并且希望父母也不要做孝子!
照片中的孩子仍然微笑着,在妈妈的怀里玩耍,而她的爸爸想要把孩子抱过
来。孩子的母亲似乎有些不放弃,有些我不记得了,如果,婆媳之间的关系将来
不好,那么孩子就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一点也不反对他的父母!
旧社会真的很邪恶,人们是对的。我想知道郭巨的妈妈是不是故意这么做
的?她没想到郭巨会把孩子埋了。因为郭巨一定一直很孝顺。
后来,我和朋友去首都博物馆玩,看到了二十四孝图,这张图很大,我给他
讲了这个故事,她也很害怕。看来鲁迅先生认为的不错,小孩子们都是可爱的,
且心意相通的。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8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对于我们
这些生活地无忧无虑的学生来说,早已陌生了。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叫《二十
四孝》的书,让我知道了古人是如何尽孝的,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要孝敬长辈。
在书里的那二十四个故事中,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卧冰求鲤。东汉末期,
晋人王祥,他父亲娶了个后母朱氏。后母不喜欢王祥,偏爱亲生儿子,经常让他
干重活,吃粗饭。有一次,王祥为了给母亲用鲤鱼治病来到湖边,自己脱下衣服
用体温来融化冰块之后,抓住了两条鲤鱼,回家给母亲炖鱼汤喝。当父母知道这
鱼怎么得来时,感动落泪。
看完时,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抓住了一样,感到心痛,被王祥那孝敬之心所感
动。虽然后母对王祥非常冷酷,但他始终忘不了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要孝敬父
母,照顾弟弟,这种责任感令所有人为之感动。现在我想到王祥自己的身体被冻
得通红,还装做若无其事时的样子时,心中为这个大孝子感到由衷的赞赏。母亲
受了十月怀胎之苦,有些为了生下孩子,自己离开了世界,那么伟大的他们,我
们息能对他们不敬?这令我想到了我和妈妈,在平常,我和她有不少小误会,有
时,我说话的语气有点过了,妈妈的脸色一下子变了,理也不理我下,她的样子
让我又恨又怕,以为自己只不过就说了几句话而已,有必要生气吗?真小气!但我
不知道的是,这在我看来是个小小的一句话,已经伤了她的心。我读完《二十四
孝》时,我才发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我不会对父母不敬,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认真学习古人怎样孝顺长辈的。那
正是因为:“百善孝为先”。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9
鲁迅的__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二十四孝图》。这样一篇__,虽然叫
《二十四孝图》但其实并没有写出如何孝顺父母,没有起到教孝的目的。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
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其中郭巨埋儿是说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
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
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
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
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欲有违人道。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
愚孝。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5:1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462591332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华二十四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华二十四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