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摘抄

更新时间:2023-03-09 12:32:33 阅读: 评论:0

儿童益智小游戏-文言文学习

朱自清散文摘抄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壮岁)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

导读: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

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下面是小

编整理的关于朱自清的散文集摘抄,欢迎阅读!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一)白水是个老实人,

又是个有趣的人。他能在谈天的时候,滔滔不绝地发

出长篇大论。这回听勉子说,日本某杂志上有《女?》

一文,是几个文人以"女"为题的桌话的记

录。他说,"这倒有趣,我们何不也来一下?"

我们说,"你先来!"他搔了搔头发道:"

好!就是我先来;你们可别临阵脱逃才好。"我

们知道他照例是开口不能自休的。果然,一番话费了

这多时候,以致别人只有补充的工夫,没有自叙的余

裕。那时我被指定为临时书记,曾将桌上所说,拉杂

写下。现在整理出来,便是以下一文。因为十之八是

白水的意见,便用了第一人称,作为他自述的模样;

我想,白水大概不至于不承认吧?

-------------------朱自清《女人》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二)我又想到杭州那一

晚上。他突然来看我了。他说和P游了三日,明早就

要到上海去。他原是山东人;这回来上海,是要上美

国去的。我问起哥仑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哲学,与

科学方法》杂志,我知道那是有名的杂志。但他说里

面往往一年没有一篇好文章,没有什么意思。他说近

来各心理学家在英国开了一个会,有几个人的话有味。

他又用铅笔随便的在桌上一本簿子的后面,写了《哲

学的科学》一个书名与其出版处,说是新书,可以看

看。他说要走了。我送他到旅馆里。见他床上摊着一

本《人生与地理》,随便拿过来翻着。他说这本小书很

著名,很好的。我们在晕黄的电灯光下,默然相对了

一会,又问答了几句简单的话;我就走了。直到现在,

还不曾见过他。

他到美国去后,初时还写了些文字,后来就没有

了。他的名字,在一般人心里,已如远处的云烟了。

我倒还记着他。两三年以后,才又在《文学日报》上

见到他一篇诗,是写一种清趣的。我只念过他这一篇

诗。他的小说我却念过不少;最使我不能忘记的是那

篇《雨夜》,是写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的。W是学科

学的人,应该很冷静,但他的小说却又很热很热的。

这就是W了。

-------------朱自清《飘零》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三)家里人似乎都不甚

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

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

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

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

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园中还有一座

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在那

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

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

意丢弃了。至于领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

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

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

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

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

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

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

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

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

---------------朱自清《看花》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四)在北京住了两年多

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

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

",特别是在"这年头".但不知怎的,总

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无常的生活的南方。

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说到人生味,怕

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现在终日看见一

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

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

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

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

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

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

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

什么也没有明白。"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

"正可借来作近日的我的注脚。昨天忽然有人提

起《我的南方》的诗。这是两年前初到北京,在一个

村店里,喝了两杯"莲花白"以后,信笔涂

出来的。于今想起那情景,似乎有些渺茫;至于诗中

所说的,那更是遥遥乎远哉了,但是事情是这样凑巧:

今天吃了午饭,偶然抽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了

三年前给S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

宁波之南的台。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

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

一条"路而已。

---------------朱自清《一封信》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五)燕子去了,有再来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

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

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

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

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

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

而泪潸潸了。

--载自《匆匆》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六)这时我们都有了不

足之感,而我的更其浓厚。我们却只不愿回去,于是

只能由懊悔而怅惘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直到利

涉桥下,微微嘈杂的人声,才使我豁然一惊;那光景

却又不同。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面亮着

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

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

膊里了;如睡在摇篮里一样,倦了的我们便又入梦了。

那电灯下的人物,只觉像蚂蚁一般,更不去萦念。这

是最后的梦;可惜是最短的梦!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

前,我们看见傍岸的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

摇摇不定的灯光。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

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载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七)近几年来,父亲和

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

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

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

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

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

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

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

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

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

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载自《背影》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八)曲曲折折的荷塘

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

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

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

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

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

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

致了。

--载自《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九)莫愁湖在华严庵里。

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叶,临湖一带

屋子,凭栏眺望,也颇有远情。莫愁小像,在胜棋楼

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吧;但脸子开得秀逸之

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挥袖凌虚翔"

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地写上"仙乎

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

许是那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这里虽也

临湖,因为屋子深,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

暗得好。诗文联语当然多,只记得王湘绮的半联云:

"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颜

色。"气概很不错。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

与徐达下棋,徐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

太祖那样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雅事来了。左手临湖

的小阁却敞亮得多,也敞亮得好。有曾国藩画像,忘

记是谁横题着"江天小阁坐人豪"一句。我

喜欢这个题句,"江天"与"坐人豪

",景象阔大,使得这屋子更加开朗起来。

--载自《南京》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十)这是在花园里。群

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

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

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

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

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

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

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

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

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

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

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

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

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

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朱自清《歌声》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2:3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363531330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朱自清散文摘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朱自清散文摘抄.pdf

上一篇:招工简章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