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名

更新时间:2023-03-09 07:12:09 阅读: 评论:0

快穿之性色无边-睡觉前的故事

神名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茅盾天窗)

道教众神名号(六)

马神马步

名为步,又称“马步”,马之灾神。历代均有奉祀,以求免

灾。马在历史上为耕战之必备,故中国古

代对马的祟奉与祭祀起源很早。《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

载,早在周代,官方就规定了祭祀马神的

制度。春祭马祖,马祖古人指天驷星,即房星。《孝经说》:

“房为龙马”,即古代传说中的瑞马、

俊马。故房星为马祖。夏祭先牧,先牧即最早骡化野马之神;

秋祭马社,马社是厩中之土示,“阜厩

所在,必有神焉。”冬祭马步,马在厩,必存其神,使不为

灾,故冬祭马步神。隋制以四时祭马神。

隋炀帝大量七年(611年),设坛祭马祖,命有司祭先牧及马步。

唐制以四时祭马神,四时之祭,并于

大泽。辽代亦有马神祭典,圣宗统和十六年(998年)五月,祭

白马神。宋代以马祖等马神祭典为小祀

。图代洪武二年(1369年),帝命筑坛于后湖祭祀马祖、先牧、

马社、马步诸神。洪武四年,蜀地明升

献良马十匹,帝又命祭祀马祖。明成祖朱校迁都北京,即命

在莲花池建马神祠,由官方礼祭。明初养

马本是官牧,国家设有太仆寺、行太仆寺、苑马寺和群牧监

等机构,专门管理马政,由军队养牧。后

则“编民养马”,论户养马,称为“马户”,所养之马瘦或死

或末怀上驹,皆受处罚,以致民间的马

神祟奉十分盛行,加之官方提倡,马神庙遍布各地。至清代,

规定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为马神祭日,“

凡营伍及武职,有马差者,蓄养车马者,均于二十三日以羊

祭之。”民间马神亦被简化,称为马王、

马明王。马王在教不享黑牲肉,祭品只用羊,其像四臂三目,

民间有俗语谓“马王爷三只眼”。

马头娘

又称“马明王”或“马明菩萨”,为古代蚕神。蚕神信仰起

露较早。《山海经》将其描述为据树吐丝

之女子。马头娘作为蚕神形象与荀子《蚕赋》有关,荀子称

其身柔婉而马首。三国时张俨《太古百马

记》称其为民女,为马皮裹身,易于大树之间,遂化为蚕,

魏晋之后,此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代

许多寺观中多塑其像以祈蚕。后道教遂将此传说衍化为道教

神明。据《搜神记》载,马头娘为高辛帝

时人,时逢蜀地战乱,父从征多年未归,因思父,遂戏马曰,

若能迎父还,当嫁之。马脱僵而去,数

日后载父归。后因食言遭马忌恨和攻击,其父怒而杀马,剥

皮悬于院中,女偶过之,马皮突然飞跃,

卷女飞行而去,栖于树问,找到她时已化身为蚕,食桑吐丝,

为人间造衣。天帝因其孝能致身,心不

忘义,授其九宫仙嫔之职。于是各地道观中多塑其像为披马

皮之女子,称其为马头娘,用以祈祀蚕桑

。蜀地祈蚕者每年都自四方云集其家乡进行祭祀。

王灵官

道教护法神。亦称“灵官王元帅”、“豁落火车王灵官”、“玉

枢火府天将王灵官”或“隆恩真君”

。为道教的护法尊神。在道教神谱中,灵官神有四种,王灵

官即其中之一。其塑像常安放在山门之内

,以镇守宫观。据道经所传,王灵官本名王善,宋徽宗(1100

年一1125年在位)时人,曾拜西蜀道土萨

守坚为师,得授道符秘法,成为宋代道土林灵素的再传弟子。

一说其原是淮阴北方奉祀的小神。后萨

真人烧了他的庙宇,并收其为部将,玉皇大帝在其升天之后

封为“先天主将”,主司天上、人间纠察

之职。对其信仰始于宋代,后其声名日显,广泛流布民间。

明朝永乐年间,杭州道士周思得精于王灵

官之法术,在京师名声卓著,能附神降体,对之祈祷则颇为

灵验。于是明成祖专门于京师为灵官王元

帅修建庙宇,名为“天将庙”,岁时条祀,于是王”灵官之

声名更彰显于世。明宣宗时,将“天将庙

”改为“火德观”,封王灵官为“隆思真君”,后又加封为“玉

枢火府天将”,为众天将之首,道观

内增塑王灵官神像,形象为赤面三目,身披盔甲,手执神鞭,

俨然为一镇守武将,后遂为镇守山门之

神。此后全国各地遍设灵官庙,许多道观中也专门增建灵官

殿,王灵官遂成为道教的护法之神,且能

济世助人。其形象更加丰满,其造像一般为红脸虬须,金甲

红袍,三目怒视,左手执风火轮,右手举

鞭,一副镇妖降魔的威猛气派。

五龙神

地方保护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唐代阳城出守道州,

途经襄阳,有五老人前来迎接,自称春

陵人,居于城西北五里处。阳城以帛相赠。至道州遂访其居

处,只见五龙井,其所赠帛犹存。于是立

庙以祀之,屡显灵异之事。五龙神庙在道州五龙井侧,庙额

为“祟应”。庙中有前人题诗,因五龙井

,遂称五老人为五龙神,亦称道州五龙神。

五路神何五路

又称“五路财神”。明代以来江南各地有五路神之祀,清代

以来则将其称为财神。有关此神,有三种

说法:一为何五路。《集说诠真》引《无锡县志》云:五路

神姓何名五路,元末抗倭寇而死,因祀之

。一为五祀中之行神,即路头、行神。《铸鼎余闻》载五路

为财神,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

路皆可得财。一为五显神。据《苏州府志》载,清康熙年间,

汤斌巡抚江苏,禁五显神祠。五显神于

是更名为五路神。民间以正月五日祀五路神。《清嘉录》称

此日为路头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

以争先为利市,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民间又将赵公

元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

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为五路神。此源自明代小说

《封神榜》。

五通神

又称“五圣”或“五郎神”。据《茶香室丛钞》载,唐代已

有神仙五通不死之说。宋苏拭曾有诗句“

聊为不死五通仙”。宋代“五通”信仰甚为广泛,而且十分

复杂。据《夷坚志》载,五通神或形如五

六岁小儿,称“安乐神”。或能预卜吉凶,民人尤其商贾多

奉为家神,祈之颇多灵验。但一般信仰中

,五通多数为妖鬼之类,或为鼠、猪、猴、蛇、蛤蟆、牛头

鬼、经常幻化人形,为祟人间,尤喜淫人

妇女,孕而生怪。《聊斋志异》收录许多五通神故事,多为

猪、牛、猴之属。民间对其十分畏惧,每

每祀之为神。民间又有许多别称,或称“木下三郎”、“木客”、

“独脚五通”,或称“花果五郎”

,“护界五郎”。其信仰在明清之际最为盛行,尤其江南各地,

遍设五通神庙,香火不断。以苏州城

西楞伽山上之五通庙最为著名。或谓五通神实起源于明初,

明太祖伐陈友谅,陈亡兵士甚众。太祖曾

梦见陈兵土五人一组要求抚恤,后遂令江南各家均立高一尺

五寸小庙一座,以祀亡灵。此即五通神之

起源。”

五显神第一位,显聪照应灵格广济王,显庆协慧昭助夫人;

第二位,显明昭烈灵护广佑王,显慧协庆善助夫人;

第三位,显正昭顺灵卫广惠王,显济协佑正助夫人;

第四位,显真昭佑灵祝广泽王,显佑协济喜助夫人;

第五位,显德昭利灵助广成王,显福协爱静助夫人宋代江西

德兴、婺源一带祟奉的财神。原为兄弟五人,宋代封为王,

因其封号第一字皆为显,故称五

显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五显公之神在天地间相与

为本始,至唐光启中降临于要源。民间相

传本邑之民王喻在城北有一处园林,一夕,园中红光烛天,

见五神人自天而降,自称受天之命,当食

此方,福佑斯人,言讫,升天而去。王冶与邑人遂聚集百姓,

立庙虔供行祷,莫不应验。最初取庙号

为“五通”,大观中始赐庙号曰“灵顺”。其显灵之事,屡闻

于朝,此后果有褒封。宣和年间封两字

侯,绍兴中加封四字候,乾道年间加封八字公;嘉泰二年封

二字王,景定元年封四字王,因累有阴助

于江左,封六字王,景定十—年又告下封八字王。宋理宗改

封八字王号:第一位,显聪照应灵格广济

王,显庆协慧昭助夫人;第二位,显明昭烈灵护广佑王,显

慧协庆善助夫人;第三位,显正昭顺灵卫

广惠王,显济协佑正助夫人;第四位,显真昭佑灵祝广泽王,

显佑协济喜助夫人;第五位,显德昭利

灵助广成王,显福协爱静助夫人。由此被称为五显神,其庙

亦称为五显庙祈之颇灵验,日后香火益盛

。宋王逵《蠡海集》称九月二十八日为五显生辰,南宋时期

影响已不止江西德兴、婺源一带,临安(

今浙江杭州市)亦有其行祠。五显神的传说盖始于唐,见于典

籍者,实始于宋。《夷坚志》载五显神

之事极多,但别于五通神。后世常有五显、五通混淆之事。

其信仰始于江西德兴、婺源一带,此后日

渐扩散。《夷坚志》载:德兴五显庙,为其神发迹处。有福

州长溪人林刘,举在国学,将赴解省之际

,梦五显神降临,遂被推荐为德兴县尉。

五盗将军

杜平、

李思、

任安、

孙立、

耿彦正初为五盗:杜平、李思、任安、孙立、耿彦正。据《三

教源流搜神大全》裁,宋废帝永光年间,有五

盗寇独霸一方,作乱不止,祸害百姓。景和年间,皇帝遣将

张洪捉杀五盗于新封县北。后此五人阴魂

不散,作祟惑众于丧生之地。人畏其患,遂祀奉之,祭之者

皆呼其为“五盗将军”。后五人被衍化为

盗神,受到祀奉。但并不流行。一说五盗将军即为五道将军,

据传为东岳大帝手下属神,为阴间之神

,掌管世人生死、荣禄,有五道庙祀之。后又以其为盗神,

梦之则不祥,故讹为“五盗将军。”

五瘟使者

春瘟张元伯,

夏瘟刘元达,

秋瘟赵公明,

冬瘟钟仁贵,

总管中瘟史文业。又称“五瘟神”。为道教所奉瘟神,其传

说始于唐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

(596年)六月,有五力士现于空中,距地三五丈,身披五色袍,

各执一物。一人手执构子和罐子,一

人手执皮袋和剑,一人手执扇子,一人执锤子,一人手执火

壶。帝问太史张居仁此为何神,主何灾福

答曰:此为五方力士,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春瘟张元

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

仁贵,总管中瘟史文业。现天降灾疾,无法逃避。是岁果有

瘟疫,国人病死者甚众。隋文帝遂立祠祀

之,六月二十七日下沼,封五方力士为将军。青袍力士封为

显圣将军,红袍力土封为显应将军,白袍

力士封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士封为感成将军,黄袍力士封为

感威将军。规定五月五日为祭祀之日。唐

朝袭隋制奉祀五瘟使者。相传匡阜真人游至此词,将五瘟神

收为部将。后道教将其衍化为在教瘟神。

参阅“瘟神”条。

无生老母

明清时期民间道教祟奉的女性最高神,源于明代中叶的罗

教。罗教教祖罗梦鸿在编造罗教经卷“五部

六册”中,创造了一位崭新的至尊神祗——“无极圣祖”。

依据“祖就是母,母即是祖”的思路,罗

祖的后继者则明确地塑出慈祥万方的无生老母这位女性神,

其后遂演化为民间宗教共同崇拜的最高女

神。在众多的民间宗教经卷中,无生老母被罩上了永恒的光

环。她高居天宫,是人类的真正始祖,大

地众生都是她的儿女。为了使飘落红尘的亿万儿女(又称九六

元灵)早日返回“真空家乡”(即“天宫

”),无生老母派遣神明下凡,有时还亲自幻化为慈祥的老婆

婆或某某女神下临凡尘,点化众生。无

生老母的地位虽至高无上,却很亲切慈祥.这样一位充满母

性情怀的女神,对遭受无穷苦难的下层人

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受到他们狂热的祟拜,塑像造庙,

尊崇备至。明清时期,民间宗教教派林立

,无生老母信仰则成为组织信徒、团结信徒的“法宝”。同

时也是信徒们陷入危难时最可信藏的保护

神。无生老母的信仰,自明代中叶产生,影响了四五百年的

民间信仰与宗教思想,直至近代,仍盛行

不衰。

石神

为一磐石。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石神之庙在廉州府

城东。相传昔人曾于海中打鱼,见一磐石

在波涛之上漂浮而至,知其为神,遂向其祈祷,若如愿得鱼,

即立庙以招,祈之灵验,于是将磐石抬

回,议立庙所,至杨梅山,绳忽断开,石不知去向,不可复

得。在绳断处斩茅草立柱,立祠于此。遇

水旱灾异,往初中祈之。遂成为当地保护神。

关帝

即关羽,又称“荡魔真君”、“伏魔大帝”。道教奉其为护法

四天神之一。宫廷和民间信仰极为广泛

,被称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俗称为“关公”、“关

老爷”。关帝信仰由三国时蜀国名将

关羽衍化而来。关羽(?一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

解良(今山西解虞县)人。东汉末年,因天

下大乱,曾亡命涿郡(治今河北涿县)。后从刘备起兵,与刘

备、张飞同为“桃园三结义”。建安五年

(200年),曹操大败刘备,取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俘关羽,

封为偏将军。后因阵斩袁绍大将颜良

,解白马(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之围,封汉寿亭侯。后挂

印封金,仍归刘备。蜀国建立后,封为前

将军,镇守荆州。后因骄傲轻敌,被孙权袭杀。谥壮缪侯。

自魏至唐,关羽在民间影响不大。唐时间

或见传,称关三郎,为人鬼之流。宋以后,声名日彰,其身

世渐趋神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其

为青龙转世,降生时竖眼攒眉,超额长面。及长,身高九尺

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加重枣,唇似抹

砂,丹凤眼,卧蚕眉,力敌万夫。北宋末年,关羽始封为公

(或谓封为真君)。相传当时仅为张天师属

下之神将。宣和年间(1119年一1125年)始封武安王,配祀武

成王姜太公。元时封王,即“显灵义勇武

安英济王”。明初封为侯。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封为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妻、子皆得厚封,并辅以丞相陆秀夫、张世杰(二人系南宋

末抗元殉国之大臣),以岳飞为元帅,尉

迟恭为伽蓝(护法神)。至清代,尊祟更甚,视其为人关灭明

之佑神。顺治皇帝封其为“忠义神武灵佑

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枯赞宣德关圣大帝”。明清以来,

关帝信仰已不囿于教门,既列入国家祭

招要典,又为民间供奉之神。关圣帝君既是武神,又是财神,

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

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庇护商贾、招财进宝之职能,

且法力无边。尤其清代,关帝成为人神之

首,称为武圣,与文圣孔子比肩,而民间各行各业,对其顶

礼膜拜又甚于孔子。近代哥老会、育红帮

特别敬祀关帝,江湖上结义弟兄,亦必于关帝前顶礼膜拜,

焚表立誓。关帝信仰如此普遍,关帝庙数

不胜数,清朝初年。已遍及天下,且名称不一,常见之名有

关帝庙、关圣庙、关王庙、关圣帝庙、老

爷庙。又有专祀、合祀之别。专祀为祀奉关帝一人,合祀则

为与其他神明如岳飞、张飞、赵云、赵公

明、二郎神、土地爷等合祀,常见者有武庙(或称关岳庙)、

三义庙、七圣庙等。《陕余丛考》:“南

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

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今在台湾,关

帝又被称为“伽蓝爷”、“恩主公”,庙宇众多,备受尊祟。

相传农历五月十二为关帝神诞。

花神女夷,

花姑

传为护花之神。花神有二,—为女夷,一为花姑。花神信仰

来源于古代之自然崇拜。据《夷坚友志》

引《神仙传》载,润州鹤林寺有杜鹃花,高丈余,每春末,

花开烂熳,尝见红裳艳丽三女子共游树下

,俗遂传为花神。后世花神被人化为总管百花之神。《月令

广义·岁令一》载,女夷为主春夏万物生

长之神,亦为花神。花姑为魏夫人弟子,因善种花,号为“花

姑”,遂成花神。春圃祀花姑。又据《

铸鼎余闻》载,二月十二日为花神生日。

岳武穆

即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南宋时抗金名将,后被奸臣

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南宋孝宗

时谥“武穆”,宁宗时封“鄂正”。他的事迹家喻户晓。人们

敬仰岳飞大义禀然的民族气节,赞颂他

精忠报国的英雄业绩,更同情他含冤屈死于盛年,故永远怀

念他,奉其为神,修庙祭祀。由于岳飞生

前是抗金大元帅,所以,在他成神之后,民间仍称之为“岳

元帅。”旧时道士们设坛驱妖降魔时,总

要召请各路有法力的神明,而在所请的诸神中,最常见的神

祗就是岳元帅。据《北京风俗类征》:“

东岳庙有七十二司,相传速报司之神是岳武穆。凡负屈含冤,

心迹不明的,都于此处设誓盟心,最有

灵验”。而且民间还有岳飞是关羽转世之传说,故旧时北京

有“双帝庙”合祀两位先烈。明代时,祀

祭岳飞很盛行,代宗景泰时特封赐庙额为“精忠”。入清后,

祭关圣高扬,而祀岳元帅则有所衰减。

今杭州有岳王庙和岳飞墓,其故乡河南汤阴也有宏大的祠

庙,瞻仰者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昆仑山神肩吾

也称“陆吾”,山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谓其为昆仑山神。

昆仑山为天帝之下都,由神明陆吾掌

管。其形象为人面,虎身,虎爪,长有九尾,掌管天之九部

和天帝之园囿。此段记述来源于《山海经

·西次荒经》此神亦即《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的开明兽。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

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之上,”为此山之守。肩吾之

名得之于《庄子·大宗师》:“肩吾得之

,以处大山。”《释名》认为肩吾为山神,不死,一直到孔子

时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认为庄子

所言肩吾即《山海经》所记之陆吾。

青鸟

①神鸟名。典出《汉武故事》。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

前,东方朔日:“此西王母欲来”。有顷

,王母至,三青鸟夹侍王母旁。后世诗文多以青鸟为传信之

吉祥鸟。②传为彭祖弟子。《抱朴子·极

言》:“黄帝相地理,则书有青鸟之说。”

青蛇神

为地方保护神,有祠在庆阳府之环县。据《三教源流搜神大

全》载,青蛇神崇拜始于唐代。唐节度使

杨朝晟下次方渠,筑城以遏止吐蕃,因缺水遇到困难。有青

蛇降临,水即随其迹流过。杨朝晟于是命

人筑防环之。谓之停渊。士饮仰足,吐蕃引众退去。杨朝晟

十分惊异,向朝廷奏明其事,帝遂下诏立

祠以祀,奉为神,命其泉为“应圣”。其后神异之事不绝,

神著显应,将士、民众争相奉之,以牲帛

享祭。遂成民俗,远近遇水旱疾疫,皆诣青蛇神祠祀之,据

称多有灵验,成为当地之保护神。

保生大帝

又称“大道公”、“吴真人”。俗名吴本,福建泉州同安县人,

出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

十五日,平日吃素,终身未娶,官拜御史。后改名华极,专

攻医术,行医救众,景佑二年(1035年)去

世。人们感念吴真人的救助恩德,奉之如神,遂建庙祭祀。

义传宋朝时皇后患乳痈,生命垂危,后经

吴本诊治而得以痊愈,皇帝敕封吴本为“保生大帝”。从此,

吴真人受到广大民众的崇拜,保生大帝

庙遍及福建和台湾等地。据1918年调查,全台湾以保生大

帝为主神的庙宇就有109座。传说此神对治

病救灾非常灵验,香火不绝。

洞庭君柳毅

即洞庭湖之神,传为柳毅。洞庭君神庙在龙堆。据《三教源

流搜神大全》载,柳毅于唐中宗时应举不

第,归至泾阳,见一妇人牧羊,自称洞庭君小女,嫁于泾川

次子,后被休弃,受辱至此。请其代为传

书龙宫。柳毅不负重托,以龙女之书示洞庭君,使龙女获救。

后与之结成夫妻,重归洞庭。柳毅传书

的民间故事流传甚广,其形象多为文弱书生,但据《述异记》

载,洞庭神君立像为“赤面、獠牙、朱

发、狞如夜叉,以一手遮额覆目而视,一手指湖旁。从神亦

然。舟往来者必临祭,舟中之人,不敢一

字妄语,尤不可以手指物及遮额,不意犯之,则有风涛之险”。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记云:“相传

唐柳毅遇龙女,洞庭君以为婚。后逊位于毅。又以毅貌文,

不能摄服水怪,付以鬼面,昼戴夜除。久

之渐习忘除,遂与面合而为一。毅揽镜自惭,故江湖泛舟,

或以手指物,则疑为指己也;以手覆额,

则疑其窥己也;风波辄起,舟多覆。”

巢湖太姥

为巢湖之神,姓名不详,巢湖太姥为其尊称。《三教源流搜

神大全》载:古巢一日江水猛涨,大水过

后,有巨鱼近万斤滞留地上,不久死去,全郡之人皆食其肉。

只有一老妇人素日好善,不食。忽一老

翁出现,称巨鱼乃其子,因老妇不食其肉,特厚嘉其善,告

其见东门石龟目赤时,巢城即塌陷。姥往

视石龟,见童子嬉戏其上,以朱点龟目。遂离城登山,巢城

随后塌陷为湖,称为巢湖。后人于湖旁姑

山之上立庙,以祀太姥,以其为巢湖之神,尊为巢湖太姥。

湖中舟人过姑山都去山上神庙祭祀,求巢

湖太姥保其平安。罗隐曾作诗记其事:“借问当年沉水事,

已经秦汉几千年?”

哪吒太子

又写作“那吒”,为托塔天王李靖之子。道教典籍称其为镇

守天门之神。哪吒本为佛教四大天王中毗

沙门天王之第三太子。唐代郑荣《开天传信记》有哪吒太子

护拥宣律和尚之说,敦煌唐代壁画中亦有

其侍立天王之侧的形象。其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的传说宋代

已有。宋代普济编《五灯会元》即载此说

。宋末元初,此传说更加彰显。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

此神本为玉皇大帝驾下之大罗仙,身长

六丈,头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

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

。曾奉玉帝之命下凡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夫人腹中。生五日,

沐浴于东海杀龙王三太子,又射杀碧云

童子,受父亲责难,遂剔骨肉还报父母,其真灵求告于如来

佛祖,如来折藕荷使其幻化为一人形,又

授以密法,遂能变化无穷,有伏魔神通,天下群魔尽为所降。

因此,在灵会山上成为通天太师、威灵

显赫大将军。玉皇大帝封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天帅元领

袖,永镇天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和

《西游记》又将此传说大加敷衍,哪吒形象更加深入民间,

广为流传,其造型通常为:手捉火尖枪,

臂套乾坤圈,脚踏风火轮,腰围红艳混天绫,背负豹皮囊,

囊中有金砖一块,完全是少年英雄模样。

参阅“托塔天王”条。

临水夫人陈进姑

名陈进姑或陈靖姑,又称“顺懿夫人”、“大奶夫人”、“临水

陈夫人”,“陈夫人”。为福建奉祀

之女神,信仰集中于福建一带。该神掌除蛇妖,又能催生助

产,故妇女事之尤勤。其传说古代典籍多

有所载,且略有不同。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夫人名

陈靖姑,福建古田临水村人。父谏议,拜

户部郎中。母葛氏,兄陈二相,义兄陈海清。相传唐代中叶,

蛇妖据临水村之灵气洞穴,兴灾食人,

乡人为之立庙,每年重阳送童男童女各一人,使不为害。后

观音菩萨路过,剪一指甲,化金光投胎葛

氏腹中,遂化生夫人。年17时,人闾山学法,得受洞王女

驱雷破庙罡,遂还乡将蛇妖斩为三载,为乡

人剪除蛇患,后唐王后难产,夫人又以法催下太子,遂敕封

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

建庙古田,以镇蛇母不得为害。由此,其法大行于世,专保

童男童女,催生护幼,妖不为害。谢金銮

《台湾县志》则称夫人为陈进姑,福州人陈昌之女,曾身着

朱衣,于临水乡仗剑斩蛇,为民除害,乡

人于白蛇洞侧立庙祀之,自后灵迹甚著。宋淳祜中(1241年

一1252年)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

额“顺懿”,后又加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明清

之际,崇拜极甚,凡求子者,必赴顺懿

庙虔祷。儿出生后,自洗儿及弥月、周岁,必在家中设位,

供香火,招瞽者唱夫人遗事,俗称“唱夫

人”。每年上元前二日,司事选择妇人福寿者数人,为夫人

沐浴更新衣。次日平明升座,各官行礼,

士女焚香膜拜。至夜,抬夫人像巡行街市,张灯结彩,鼓吹

喧阗,小儿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前队

。此祭典甚为隆重。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7:1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1712919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神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神名.pdf

上一篇:感人的事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神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宿舍管理
    牛排腌制-室内加湿小妙招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怎么买国外的东西)学生宿舍管理方案学生宿舍管理是关乎学生人身平安的,所以我们万不能懈怠。下面请看学生宿舍管理方案的详细内容吧!我校全校搬迁进入大学城,使得我校的学生公寓无论是宿舍外观还是住宿条件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同时对我们的学生宿舍管理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在经过调研的根底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入物业效劳体系,使学生公寓管理由过去的单纯
  • 3℃蚂蚁观察日记
  • 2℃竞选
  • 2℃如何创立公司
  • 2℃跟单员岗位职责
  • 2℃活动计划书
  • 2℃我爱你家乡
  • 2℃小学数学内容
  • 2℃乡情结尾
  • 2℃疫情防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