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

更新时间:2023-03-09 04:49:42 阅读: 评论:0

建一-共享资源

中国古代诗歌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珍珠粉的功效)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一、诗歌常识

(一)古诗的分类

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

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

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

“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有绝句和

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

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

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相关知识

①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

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能够对仗,也能够不对仗。律诗共八句,

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

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

为排律。

③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和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

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

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

府的名称。

⑤题目和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

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

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⑥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

能够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

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

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

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

⑦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

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

“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

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

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

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

3、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

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

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

称卜儿。

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

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

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

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

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

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

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4:4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085821323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古代诗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古代诗歌.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