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黑网吧

更新时间:2023-03-09 04:31:00 阅读: 评论:0

20周-新闻传播学就业前景

黑网吧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年终奖扣税)

网吧故事

-1-

网吧故事一:北京一网吧火灾吞噬24条人命

新华社北京2002年6月16日电今天凌晨2时40分左右,北京市海淀区一非法营业

的“网吧”发生火灾,目前已造成24人死亡,13人正在医院抢救。事故发生后,党中央、

国务院有关领导高度重视,指示北京市要全力抢救伤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迅速查明事

故原因,并对全市网吧进行整顿。

据北京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刘德介绍,这次火灾造成的群死群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

市伤亡最多的。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调查起火原因,并已初步查清了这家“黑网吧”经营

者的身份,正抓紧查缉。

据悉,正在医院抢救的伤者多数是周围大专院校的学生。北京市为此成立了事故善后

处理机构。

这起火灾发生在位于海淀区的石油研究院内28号楼西侧一幢2层楼的2层,网吧的招

牌上写着“蓝极速网络”。记者清晨在现场看到,2楼的4扇窗户外面都被火熏黑。据现

场附近的群众和处理事故的人员介绍,网吧只有一个门,着火时网吧的门锁着,窗户也都

被铁护栏封住。起火后,网吧里面的人没有通道逃生。

公安消防“119”接警台凌晨2时43分接到报警,9部消防车及时赶到火灾现场,3

时30分大火被扑灭。过火面积达100余平方米。火灾当场烧死20人,17名伤者被消防人

员送医院抢救后,又有4人死亡。

火灾发生后,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市长刘淇和市委副书记强卫、杜德印,公安部副

部长杨焕宁,以及北京市公安、医疗卫生等有关部门及海淀区负责都赶到现场,组织

指挥灭火和抢救工作。

据介绍,这间网吧开张不到1个月,没有任何营业证照,也没有任何安全防火设施。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现有“网吧”2400余家,其中同时具有文化、公安、工商三部门

审批核发“三证”的合法经营者不足200家。

网吧故事二:在发生火灾的蓝极速网吧上网的大多是青年学生

网吧故事

-2-

新华网北京2002年6月17日电16日凌晨,北京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4人死亡,

13人受伤。两天来,新华社记者多次赶赴事故现场采访。这家网吧附近的几位居民向记者描述了他们所

知道的“蓝极速”网吧及火灾发生时的有关情况。

上网的基本上是附近大学和中学学生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29号楼居民郑某:前天晚我看书睡得很晚,大约凌晨2时半左右,听到外

边有人喊叫,很乱。开始还以为有人打架,后来听到有人喊“着火了!”,“救命啊!”。从房间往外看,

我看到有黑烟,听见有“一、二、三”的齐声砸窗户声。后来又听见救护车、警车和救火车的叫声。

我跑下楼,看到有人在泵房给消防栓里的水加压,随后消防队开始救火。在灭火过程中,空气中弥漫

着塑料燃烧的气味。我还听到荧光屏的爆炸声。着火网吧的二层楼顶很快就被大火烧穿,火苗从楼顶上冒

出来。到3时半左右,大火被扑灭了。

着火网吧所在的二层楼原来是个粮店。后被多次转租。听说“蓝极速”网吧原来建在马路边的临时建

筑里,5月1日,由于区里拆除违章建筑,这家网吧就转到大院里来了。网吧的大门是铝合金的,镶着毛

玻璃,平时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来这里上网的基本上都是附近的大学和中学学生。

来这里上网比在家里便宜

曾在这家网吧上过网的初一学生骞骞说:我和同学曾去过这家着火的网吧,里面有近百台电脑。网吧

的一层只有个小屋,没有电脑。从一层到二层的楼梯及二层地面上都铺着地毯。二层的一间大屋有个服务

台,剩下的7间小屋里都是上网的电脑,另外还有一间服务员休息室和一间厕所。平时有3个服务员,一

个负责收钱,另外两个随时在网吧里转。网吧服务台附近有一个灭火器,但不知道好不好用。

这里上网平常1小时3元,晚上12时至第二天早8时连续上网只需要12元。网吧里有煤气罐,可以

为上网的人做饭,服务员也是自己做饭。

网吧里写着“18岁以下不准入内”的提示,但我看到穿着校服进入网吧的中学生也没有人拦。上网

的同学一般都是放学后,先到网吧玩一个小时,然后再回家。

在网吧里,大家主要是玩网络游戏。来这家网吧的很多是科技大学、地质大学、华北石油大学高校的

网吧故事

-3-

学生。听说他们在学校局域网里,只能看新闻,不能玩游戏。

“蓝极速”网吧原来在成府路东口、北京科技大学对面,搬到这里时间不长。它的原名叫“伯爵网

吧”,出事前“蓝极速”网吧里还挂着一块“伯爵网吧”的招牌。

我们不愿意在家上网,一是因为家里上网速度太慢,二是好多家长限制上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里

上网太贵。在家里上网,一小时电话费就得不少钱。而在网吧一小时才3元钱。“蓝极速”网吧对经常来

这里上网的人还提供优惠卡。

没有听说对“黑网吧”进行过查处

北京海淀石油大院28号楼4层的居民说:“蓝极速”网吧所在位置原来是“石油粮店”,一层卖副

食品及粮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后来经营不行,就转租给别人。在1994年、1995年间,这里还开过一个四

川饭馆。几年后又租给别人了。

据我们了解,网吧所在二层小楼是20世纪80年代末盖的,属于小区生活配套设施,使用权等归海淀

区商业局和粮食局。网吧所在二层楼窗户被铁栅栏封起来,不是网吧承包人干的,是以前做别的生意的承

租人封上的。

我们这里许多居民都认为,这个商业配套设施现在已不能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方便。我们买粮油副食

等,都去附近的自由市场和大超市。大家一直建议把这个楼拆了,改做绿地。

记得几年前,建在这个配套设施楼中的一家饭馆曾经发生过一次火灾,但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也就没

人管了。我们也没有听说有人对这个“黑网吧”进行过查处。

学生深夜去网吧不受限制

昨天下午6时半左右,记者在北京科技大学了解到,学校平时对学生深夜去网吧没做任何限制。学生

寝室晚上12时熄灯,但学生仍然可以在熄灯后自由出入学校。他们入校近3年来,学校很少在晚上对寝

室人数进行检查。要不是这次出事,根本没有人会管学生夜不归宿的事。

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大多去学校北门外的网吧区上网。那里的网速比校内的快,而且便宜。玩一个通

宵通常只需10元钱。大家印象里好像今年“五一”节前后曾经对那个地区的网吧整治过一次。

网吧故事

-4-

网吧故事三:又见网吧火灾

2006年6月4日凌晨,河南省平顶山市一网吧再次发生重大火灾事件,烧伤27人,其

中5人伤势严重,其中最小的仅有12岁。尽管相比四年前的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他

们是幸运的。同样是6月,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吞噬的是24条生命。可是平顶山网吧重大

火灾事件的发生实在让人痛心。

火灾事件发生后,平顶山市政府立即要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网吧无条件停业整顿和全

市文化娱乐、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大检查。四年一个轮回,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给网吧造

成的管理铁幕才刚刚拉开,网吧政策已经出现松动,平顶山网吧火灾事件或许又让其回到起

点。

又是一个月的网吧无条件停业整顿、消防安全大检查。平顶山市有关领导表示,在对网

吧进行停业整顿的过程中,态度一定要坚决,对黑网吧要予以坚决取缔,真正消除安全隐患。

难道今天这场火灾责任又要怪罪于“黑网吧”?四年前,蓝极速网吧是一家黑网吧,而今天

平顶山市这家网吧是一家拥有工商营业执照和文化管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的网吧,是一

家接受政府监管的公开合法的网吧。

我们不由得要问问,平顶山市政府部门对网吧的日常监管何在呢?难道只有在碰到了重

大火灾事件才能引起重视,来进行这样的一个月无条件停业整顿吗?通宵营业、受伤者年纪

最小的只有12岁,这都是网吧管理条例中所禁止的。平顶山市政府应该自己反思反思,有

没有尽到日常监管责任。

平日里放任自流,出了事就严格整顿,这是我们不少地方政府对待网吧的态度。网吧的

长治久安,必须要从日常的严格管理出发,一时的“作秀”、突击管理都是无法胜任的。这

样给社会带来的只是更多的阵痛。

这里还是地方政府对待安全生产的一种态度。中央多次重申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重于

泰山。网吧行业本已经有了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的前车之鉴,这样的重大火灾本可以避免不

让其再发生,但是我们仍然看到了某些地方政府仍然在漠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网吧故事

-5-

我们不难想象,平顶山的为期一个月的消防安全大检查能够查出什么样的安全隐患出

来。无非就是设置多几个消费器材,增添安全通道等等。从蓝极速网吧火灾到平顶山网吧火

灾都碰到的是人为纵火,该如何去防范?这是短期的突击检查没有办法解决的隐性消防安全

隐患。

同样,这两起网吧火灾事件都是因为网吧业主半夜紧锁大门,造成碰到大火无路可逃导

致的。这对于作为合法网吧的平顶山网吧更多可能已经通过了以前的消防安全检查,但是处

于经营的需要把消防通道给人为切断了。这是全国成千上万的网吧都会碰到,通宵营业为防

止财物丢失,锁紧所有的出路。从这个角度出发,福建丰泽和北京向网吧派驻专业保安有其

一定的理由。

这起网吧火灾事件发生的同时,北京正在开展为期90天的集中整治网吧专项行动,是

一场没有任何突发导火索的行动,也是一场严格监管与适度放开相结合的整治行动,这对安

全的保证要比以27人的受伤换来的整治行动可靠得多。

网吧故事

-6-

网吧故事四:少年泡网吧,七天吃了三顿饭

核心提示:网瘾发作,离家出走混迹网吧,7天靠他人施舍吃了3顿饭。8月8日下午,潼

南县县城一网吧内,当爷爷奶奶找到11岁少年小兵(化名)时,孩子几乎虚脱。

重庆晚报8月11日报道网瘾发作,离家出走混迹网吧,7天靠他人施舍吃了3顿饭。

8月8日下午,潼南县县城一网吧内,当爷爷奶奶找到11岁少年小兵(化名)时,孩子几

乎虚脱。

小兵家住潼南县梓潼镇建设路,读小学五年级。小兵的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带

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兵迷上了上网打游戏。

8月1日傍晚,小兵的奶奶要在家里打灭蚊药,于是让他出去玩一会儿。孰料,小兵一

去不返。

见孩子不见了,爷爷奶奶慌了神,在县城大街小巷寻找了7个昼夜,结果仍不见小兵

踪影。以为孙子或被拐了,或遇害了,老人伤心不已。8月8日下午,小兵的爷爷怀着一线

希望,在杨闇公烈士陵园至接龙桥车站一带,贴了二三十张印有小兵照片的寻人启事。

小兵的一位同学见到启事,连忙打电话到小兵家里,称其在县城的某网吧见到过小兵。

爷爷奶奶赶到往该网吧,推开门一看,里面坐满了少男少女,空气污浊,小兵正在看别人打

游戏,精神萎靡,快要虚脱。

小兵告诉老人,他8月1日晚离家后去了网吧,很快沉湎在网络里,忘记了回家。次

日凌晨,怕挨打骂的他不敢回家,索性一直呆在网吧里。据了解,小兵出门时只带了几元钱,

上网没多久就花光了,没过足网瘾的他于是站在打游戏的其他人身旁“观战”,困了就在网

吧电脑桌前趴一阵。小兵称,这7天,他从这个网吧到那个网吧,转了无数个网吧。因为没

有钱,他7天内仅吃了3顿饭,都是网吧老板给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严禁未成年人入内。小兵的爷爷说,小

兵去的那家网吧里有许多与小兵年龄相仿的少男少女,几乎没有成年人,他表示将向有关

部门投诉。

网吧故事

-7-

网吧故事五:如何帮助网瘾少年走出泥潭

“现在回忆起那段日子,真像噩梦一般,我生怕它会重演。”说起曾经上网成瘾的儿子,

代女士现在都心有余悸。

2003年11月,学校突然打来电话,说她的儿子已经好久没去上课了。代女士起初不相

信,儿子一向成绩拔尖,都说是重点大学的苗子,怎么会旷课呢?再说看他天天早出晚归的,

不去上课去哪儿了?后来一了解,才知道儿子整天泡在网吧里,迷上了网络游戏。

代女士的心都快碎了。“当时他上高二,眼看着就高考了,他却辍学了,这不是让我们

急死吗?”为了劝儿子,一家人磨破了嘴皮都不管用。“他爸爸打过他两次,他就是不肯去

上学。”

代女士想尽了各种办法,也找了一些心理治疗机构,但都因儿子不肯配合而罢休。后来

还是儿子所在学校的校长跟他的一次谈话起了作用,儿子终于同意继续上学,但此时他已辍

学10个月,后来留级一年,于次年考上了大学。

代女士的儿子是千万网瘾青少年中的一个。第20次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今

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已经突破1.62亿,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3(35.8%)已达

到5800万人,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0个小时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6.9%。7月31日,

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美国网络成瘾康复中心、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等机构主办的网络成

瘾高峰对话视频会议在北京举行,各方专家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网瘾到底是谁的错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咨询中心主任陶然通过对2000例患者的分析发现,上网成瘾的青

少年大多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生活上一一

满足,唯独在学习上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精神

上没有尊重和理解,忽视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意识。当孩子在学习上遭遇挫折,家长不是

鼓励而是指责,以致孩子的情绪受到伤害,就很容易去找发泄的对象,如网络游戏。很多网

瘾孩子表示,从网络游戏中能够得到成就感是他们迷上网络的主要原因,而这正是他们在生

活中找不到的。

网吧故事

-8-

有的家庭父母与孩子交流少,缺乏沟通,或者夫妻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缺乏家庭温

暖,也容易使孩子沉溺网络,从中寻找快乐。

还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独立意识和应对问题的能力较差。许多孩子学习

成绩好,但社交能力差,以致不能正确融入社会,就选择躲进网络的虚拟世界里。

张非,因沉迷网络从清华北大两度退学,今年再次参加高考又被北大录取。在论坛的武

汉分会场,走出泥潭的张非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张非说,父母对他非常溺爱,

造成自己一直过度依赖父母,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就到虚拟世界中寻找自我。由于从

小学习好,从学校到家庭都被捧着护着,而自己没有真正树立责任感,唯一的责任就是高考,

所以上大学后就迷失了自我,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于是开始沉迷上网、玩游戏。

北京教委教师考核中心常京娥老师说,她曾听过一个妈妈的哭诉,说她的孩子特别希望

得到老师的一个表扬、一个肯定,但他在学校得不到满足,就开始逃避学习,学习成绩越来

越差,而把网吧当作避风港,这样就陷入成绩差逃避学习上网的怪圈。

为何上网成瘾者多为青少年

网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西方上网成瘾主要是退休人员和40岁以上的家庭妇女,

而我国却主要是青少年,因此危害更大。青少年世界观尚未成熟,面对网络上良萎不齐的内

容,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受网络暴力的影响,一些网瘾少年没钱上网,就去偷去抢,网络色

情还会导致青少年性犯罪。

美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表示,这跟我国的应试教育有

很大关系。由于应试教育的枯燥与孩子们爱玩的天性相矛盾,而网上刺激性的内容就特别容

易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因此,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学校教育非常关键。2004年,陶宏开

发起针对未成年人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迄今,他已帮助65个孩子成功脱瘾,培训

了369名挽救网瘾青少年志愿者,并为2000余位家长提供了咨询。张非就是在陶宏开教授

的帮助下,重新认识自我,再次考上北大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绮云在2006年年底主持了一项调查,对北京市8所学校的学生发

放8160本问卷,回收7132本,结果发现上网成瘾的占2%,有网络依赖但还未上瘾的占

网吧故事

-9-

17.6%。沈绮云认为,对有网络依赖这一群体要特别关注,如果不及时引导,很可能会往成

瘾的方向发展。

拯救网瘾少年是社会的责任

“我觉得教师是青少年教育的引领者,我们应在青少年戒除网瘾过程中承担责任。”常

京娥建议,首先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网瘾学生,给网瘾学生更多的关爱,使他们回归现

实,找回自我。

此外,她认为把孩子们从网络世界拉回来,必须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吸引他们,鼓励

他们参加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恢复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

青少年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著名教育的严正教授讲了一个例子,有一名迷

恋上网的初中生,后来发现他很喜欢打篮球,而且个子比较高,后来就引导他参加篮球队,

很快他就成了队里的主力,再也不迷恋上网了。

但学校教育还需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尤其是家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济医学院、心理研

究中心调查发现,网瘾孩子有90%是由于家庭教育环境出了问题。陶宏开教授认为,导致

青少年上网成瘾有三大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健康、社会文化不良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压力,

因此解决问题还是从这三方面入手。陶教授写了一本书名叫《网瘾不是孩子的错》,很多

孩子看了很感动。“我的秘诀是理解孩子,关心他们,和他们做朋友,引导他们走出泥潭。”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改变青少年的上网习惯,引导他们健康上网。这是一项社会工程,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上网环境的净化,一个是青少年健康上网教育与指导。今年

3月,文化部、信息产业部等14家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加强对网吧及网络游戏的管理工作。

4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8部委下发通知,从2007年4月15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中

推广防沉迷系统,旨在防止未成年人长时间游戏。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在会上说,新闻出版总署7月中

旬对100多家网络游戏企业进行摸底抽查,发现有90多家企业严格按照要求建立了防沉迷

系统,目前已对不符合要求的20多家企业发出警告通知书,如在10个工作日内再不开发实

施,将使其停止运营。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4: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074601323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黑网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黑网吧.pdf

上一篇:个人先进事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黑网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