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教育思想
一.官学的衰弱与私学的兴起
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
扩大了教育对象。
其次,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
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其三,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新的发展。
其四,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
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老子、
庄子、商鞅、韩非等,而且还出现了如《论语》、《孟子》、《荀子》、《老
子》、《庄子》、《商君书》、《韩非子》等记载了大量教育思想的典籍以及
《大学》、《学记》等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
基础。
二.老子的
教育思想
老子教育思想的特征:
(一)主张“绝学”和“愚民”
他提出“绝学无忧”的著名命题,一切道德、智慧、文化、学术就都被否
定了。
老子认为,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就是因为他们“智多”,故他公开主张“非
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政策。
否定学习知识的作用,实际上是持(传统)教育有害论
(二)教循自然
道家并非根本不要教育,而是提倡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色教育。老子主张
“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反对过多的人为说教、干预、引导。最好是一
切顺应自然,就像流水一样,“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三.庄子的教育思想
一、以“体悟”为主的“不言之教”
鲁国的王骀,年轻时犯过法,受刖刑被斩去一脚,是个独脚人。他以讲学
为生,跟他学习的学生已有三千多人,同孔子的学生一样多。
王骀讲学站在讲台上,随便聊天,毫无风度;坐在厅堂里,也不讨论,只
偶尔插话。奇怪的是听讲者都很虚心,回去还说收获很大,都说是空虚而去满
载而归。有人说这种教法就是所谓的‘不靠言传而靠意会’。
这位独脚教授的魅力到底来自哪里呢
在王骀看来,天地虽大,只是他的房子罢了;万物虽多,只是他的日用品
罢了。对他而言,肉体不过是灵魂的寄放处,五官不过是肉体的装饰品。所以
读书人都朝王骀那边跑,围着他。不是王骀叫他们静止下来的,而是他们在王
骀那里找到归宿,不再奔波追求了,才静止下来的。
不言之教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价值:
一方面是指行为的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方面的意思是教学要强调学生自身的彻悟。
二、以顺其自然为主的个性之教
“混沌”的寓言
《马蹄》篇
马的本性是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糜,怒则分背相踢。然而,硬给
他加上笼头、衔辔等阻碍视线的东西,他就会斜眼相看,甚至猛力抵突,不愿
驯服。所以说,违背马本性的做法结果是马失去了活力,或成了只知拉车之马。
庄子的教育主张:
不要以己教人,要尊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
爱马的人,以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刚巧一只牛虻叮
在马身上,爱马之人出于爱惜随手拍击,没想到马儿受惊便咬断勒口、挣断辔
头、弄坏胸络。
意在爱马却失其所爱,能够不谨慎吗!
三.教会学生认识自己
东野稷的马车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4:1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063771323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庄子思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庄子思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