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试讲稿
一、深入理解教材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
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危及全球;同时,二氧化碳却又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重要的用
途,它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可以作灭火剂,可以制造化肥。在上
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也为我们这
节课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二、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
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掌握知识,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
力的培养。
三、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一)故事导入(播放视频)
在意大利有一个“死狗洞”,狗一过去就会死亡,人走过去却安
然无恙。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现象呢?迷信的人说:“洞里住了个
专杀狗的妖怪”。有一天,一位科学家来到这个洞,想看看里面到底
有没有妖怪。他在洞里到处找,始终不见妖怪出来。只见岩洞的顶上
倒悬着许多钟乳石,一敲就会响,地下丛生着石笋,湿湿的泥土里冒
着气泡。科学家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妖怪是碳的一种叫作“二氧化碳”的氧化物。生长钟乳
石和石笋的岩洞,就是石灰岩溶洞,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
在地下深处受热分解就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
会溶解石灰岩中的碳酸钙,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当含有碳酸氢钙
的地下水渗出地面时,由于压力降低,
碳酸氢钙就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它从水里
选出后积聚在地面附近,形成半米左右高的气层。二氧化碳会使人和
动物窒息。人站在洞里,气层只没到膝盖,虽然会有少量二氧化碳扩
散开来,但它仅使人们感到不舒服,而在地上的狗完全淹没在二氧化
碳气层里,所以会窒息而死
用叙述故事的方式导入,并设置悬念疑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以及求知欲,达到让学生主动探究、认真学习的效果。
(二)实验求证
每个实验组桌上都正立着一瓶预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让学生观
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并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
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从而培养学
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
补充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绝大部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都
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以此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随处可遇,从而激
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实验一】
教师演示实验一:点燃“阶梯形”铁皮架上的两支小蜡烛,将铁
皮架放入烧杯中,从烧杯的一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完整描述现象,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现象: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蜡烛为什么是自下而上熄灭?(可提
问学生,激发学生的推断能力)
结论: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
空气大
通过实验及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讨论总结,使学生
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二】
将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轻轻摇动试管,观察。
现象:水逐渐进入试管中。
结论:从实验及现象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
过渡: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碳酸饮料。
【实验三】
请学生参照课本上114页图6-14,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讨论总
结。比较哪一组同学做的最好,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知识总结的
全面性。
因教室条件限制,教师将课本最后“烘干小花”改为“取一支装
有石蕊试剂的试管,通入二氧化碳,然后将试管加热,观察试液颜色
变化”。
现象:紫色石蕊变成了红色,过一会又变成紫色。
(教师介绍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遇酸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接着,前面学过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其中发生
了化学反应,学生并不陌生,所以先让学生讨论发言。
CO2+Ca(OH)2==CaCO3↓+H2O(此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气体)
【及时总结】
由以上实验,让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师进行点评。
四、精心设计板书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1、色态味: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溶解性:能溶于水
4、三态变化
二、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3、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CaCO3↓+H2O
白色沉淀
三、用途
1.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用于灭火
2.能溶于水-----做碳酸饮料
3.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做制冷
剂,人工降雨
4.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可做温室气体肥料
精心的板书可以简洁明了而又全面地展示整节课的内容,有利于
学生利用板书,梳理总结,形成系统认知。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3:4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04497197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二氧化碳的性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二氧化碳的性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