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更新时间:2023-03-09 03:25:36 阅读: 评论:0

禁业协议-观姓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一并)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

人教必修二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陈冬枝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体会蔡元培的

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设想:

1收集一些有关蔡元培和北京大学历史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蔡元培的办学

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2采用探究、发问、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学子们选择北大有无数个理由,下面列出十大理由:

理由之一: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

理由之二:北大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

理由之三:北大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理由之四:北大是中国理科最强的大学

理由之五:北大拥有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理由之六:北大能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

理由之七:北大拥有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理由之八:北大是人才的摇篮,毕业去向良好

理由之九:北大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

理由之十:未名湖畔是读书求学最理想的环境

而你知道吗?刚创办的北京大学,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

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

阶之大小等等。,而且当时的北大,还被人们说是个腐败的大粪,是个臭虫窝、

大染缸。

是谁改变了这一切?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声名卓誉。那么不能不提到对它

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位人物——蔡元培。他曾经任北京大学校长十余年。今天我

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他就任北京大学时的一篇演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

大变化的一隅。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文章结构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

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最后,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

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

2.结构特点与演讲辞关系。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所以要求思路

非常清晰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

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

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从而给听众留下深

刻印象和影响。

3、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

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

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

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

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

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研读,课文提出具体的哪三点要求?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为什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三个要求?每一点具有怎样的针对性?

——第一点,针对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功利至上、道德沦丧;北京大学

也深受污染,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学生无心向学,学风腐败。所以必须革除

弊端,改良风气,使北京大学能更好地发展,也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外人每指

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

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

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

问的宗旨。

——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

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

社会。这样的学生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

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

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

小结: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

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

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

的阶梯。

所以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把它作为第一

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

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

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

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

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旁

贷。

那么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

而又有益于身体。

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今天你想到了什么?

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

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

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蔡元培要求学生“敬爱师友”,不仅是为了改善

校风,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最后作者提出了两点计划

改良讲义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购置图书是直接为学生服务。

2、从中你对蔡元培得到怎样的认识?

——在严厉和务实之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

革家。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北大的舵手,是

开拓者。

四、作业

1、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整理

成一段话,下节课各抒己见。

2查找有关蔡元培和北大历史的资料,进一点了解这篇演讲稿的历史意义和现

实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深入探究,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

1、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

你的感想。

——针对“砥砺德行”。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

事,触目皆是”,我觉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潮盛行,败

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正如作者说的,“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连大学生都很难避免被流俗污染,更何况我们中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拍拖早恋、

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都有,甚至很普遍。所以,蔡元培的“砥

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不说“力矫颓俗”,起码要品行端

正吧。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

娱乐,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

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针对“抱定宗旨”。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

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

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

适合不适合自己。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

了,平时无所事事,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

惟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样样都来。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

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针对“敬爱师友”这一条也很重要。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

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小养尊处优惯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比较自

私,也比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会。在学校不懂得

尊重老师,也不懂得与人相处,学生之间不要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连平等交

往、友好相处也不容易。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小结: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立足现实,发自内心的。

蔡元培8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不仅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也打动了我

们的心灵。他不朽的声音,将穿越时空,永远回荡在我们灵魂的深处,陪伴我们

不断成长,走向每一个成功。

2、思考·探究:《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

的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

实意义的教学理念,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

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

现实的困窘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

程。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

向。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

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

位置,一时之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事实上,很

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

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学校疏

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

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

果。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二、拓展·延伸

1、结合查阅资料,说说蔡元培给北大的贡献。

你在课外都了解了多少北大的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蔡元培对北大的发展

究竟造成了多大影响?谁愿意来谈一谈?记住要用史实说话。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

1998年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先生看清了中国的现状,清醒得认识到,要想变

革必须先行培养人才,于是他走上了倡导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先后在多所大学

从事教育工作,推行先进的教育方针政策,力图打破封建主义坚固的落后教育

堡垒,培养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才。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

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

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于1916-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

长(实际1923年离北大)。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他首

先整顿了教师队伍,就职不到十天,就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之后又积极聘

请学识渊博且思想进步的刘半农、鲁迅等加入北大行列。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

辞退,不予任用。其次蔡元培先生树立了良好校风,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

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

业研究的能力。再次,他还实行了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

古训,接收女学生,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

就在作者任职两年半之后的1919看,他曾写宣言〈〈我绝对不再做那政府任命

的校长〉〉,一度要求辞职。辞职理由有三点:第一,校长的身分为半官僚性

质,于是生出许多官僚的关系,有着无数的繁文缛节,受管制太多,令人痛苦;

第二,无法达到思想的自由,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约束,令人窒息,对

新思想如同对待“洪水猛兽”,强行干涉;第三,北京正是风俗日偷,道德沦丧

的社会,将人沾染上污浊。蔡元培先生虽然态度坚决,但并未能辞去北京大学

校长的职务,因为北京大学离不开他。在几年的时间里,蔡元培先生以他先进

的教学思想、广博的学识以及个性的人格魅力,打下了北大百年的基业,得到

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北大形成

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局面。毛泽东尊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北京大学,中国综合性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1912年

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

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抗战后南迁,1937年9

月,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在昆

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

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学。1951年6月,马寅

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

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滩迁到现校址,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

理科综合大学。

小结:蔡元培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文化教育上尤为巨大。他作为中国

近代最著名的民主教育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的先驱者。他投身教育

事业后,即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明确要为革新政治而培养人才。蔡元培

在教育事业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北京大学的革新。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

长后,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发展的办学

方针,热心延聘像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这样的新派人物到北大执教,

同时对思想守旧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也加以延揽,开创了学术自由的新风;

大力扶植各种学术政治社团,培养了学术研究、思想争辩之风,使新思潮、新

思想在这里应运而生;实行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对学校领导体制、学制与课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

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率先招收女生,扫荡旧习,使北大成为人才辈出的

最高学府。经过整顿与革新,把一个原来陈腐不堪的封建文化营垒,改造成为

生机勃勃的新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对北大的革新,其意

义已远远超出一个学校的范围,而影响到整个文化思想界。这是蔡元培一生事

业中最辉煌的一个时期,从此以后,他的名字就和北京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了。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职虽十年有半,实际在校视

事仅五年余,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产生如此广大而深远

的影响,以致至今仍为人们所怀念所乐道,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罕见的。

而他在丰富的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思想,留下大量的教育论著,也确有

许多创见和卓识,有独具慧眼的精到的见解,这些都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值

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三、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以“蔡元培与北京大学”为主题,办一期墙报。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3:2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0353619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