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粉蚧

更新时间:2023-03-09 03:17:07 阅读: 评论:0

冒险故事-平安结

湿地松粉蚧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电视机有声音没图像)

作者:钱茜,王玉秋

单位:济南军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济南250002

出自:《中国环保产业》第3期NO.32003总第56期

摘要:论述生物入侵对社会、经济和生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对生物入侵的防治建议。

关键词: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X176

文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377(2003)03-0012-02

ImpactofBiologicalInvasiononEcologicalSafetyinChinaandSuggestionsonControl

QIANQian,WANGYu-qiu

一、概述

外来物种对本土生物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好的外来物种可以起到改良本土生物环境的作用,取

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若引起的物种与本土环境不匹配、不兼容,则有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甚至造成生物灾难。

这就是近年来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生物入侵问题。

生物入侵是指外源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被引入本土,种群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土著种类濒临灭绝,并引发其它危

害的现象。生物入侵本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出于改善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等目的引进外来物种,尔后

这些物种演变为入侵物种;二是外来物种随着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传入本土。入侵的外来物种在适宜其生存的本土自然

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定居,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可利用性而对本地物种产生致命影响,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等功能受到影响,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严重者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二、生物入侵对社会、经济、生态安全的影响

1、生物入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外来生物一旦入侵成功,在本土快速生长繁衍,改变本土生态环境,危害本土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要彻底

根除这些入侵物种极为困难,而且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极大,费用极为昂贵。

每年全球由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超过4000亿美圆。美国每年有70万平方公里的野生生物栖息地被外来杂草

侵占,每年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00亿美圆。生物入侵已成为新西兰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保护问题,每年需投资近

千万美圆进行治理。

在我国,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入侵害虫每年使150万公顷左右森林受灾。稻水象甲、

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入侵害虫每年使140~160万公顷农田受灾。近年来,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量引入的

水葫芦疯狂繁殖,堵塞河道影响通航,严重破坏江河生态平衡,每年的打捞费用高达5至10亿元,造成经济损失近100亿元。

1994年入侵我国的美洲斑潜蝇,目前危害面积达100多万公顷,每年的防治费用需4.5亿元。据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每年由

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574亿元人民币。

2、生物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如果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的生存就会发生危机。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

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来入侵物种本身形成优势种群,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种灭绝,使物种单一

化。二是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国际上已经把生

物入侵列为除栖息地破坏以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

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通常并不具有较大危害,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就会迅速增

长并蔓延成灾。

3、生物入侵威胁生态安全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森林、农林区、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20多

年前薇甘菊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肆扩散蔓延,遇树攀援、遇草覆盖,仅深圳市受薇甘菊危

害的林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松材线虫从北美入侵我国后,造成3500多万株松树枯死。

原产日本的松突圆蚧于20世纪80年代初入侵我国南部,到1990年底,已有13万平方公里马尾松林枯死。80年代初随木材贸

易从美国侵入的红脂大小蠢,1999年在山西省大面积爆发,使大片油松林在数月之间毁灭,严重危及其他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

的生态环境。

4、生物入侵危害人类及动植物健康

生物入侵不仅给国家生态环境和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对人类及动植物健康造成危害。1845年,爱尔兰从南美引进的

马铃薯带有晚疫病,导致境内马铃薯全部枯死,饿死150万人。1848年新西兰人为开展毛皮加工业而从澳大利亚引入了帚尾袋

貂,现有6000万只帚尾袋貂占据了新西兰陆地面积的92%,不仅破坏本地植被,捕食土著鸟类,还传播牛结核病,严重威胁新

西兰的牛奶产业。原产北美的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现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15个省市。豚草的花粉是引起人

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体,若爆发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三、加强对生物入侵的防治

1、国际上防治生物入侵的举措

鉴于外来物种侵入造成的重大损失和教训,1992年在巴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153个国家签署了《生

物多样性公约》。其中第8条规定:必须对那些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或物种的外来物种进行预防引入、控制或根除。目前该

公约已有186个缔约国。为了解决外来入侵物种问题,已通过了40多项国际公约、协议和指南,而且有更多的协约正在制定中。

2、对我国生物入侵防治工作的建议

(1)加快立法,制定针对引进外来物种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有关外来物种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散见于我国的《渔业法》、《农业法》、

《对外贸易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以上法律法规在防止生物入侵、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作用方面有很大局限性,在执法上缺乏必要的力度。因此应及时制定

有关防止生物入侵的专项法律,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使之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

法规体系。

(2)建立生物引进风险评价制度

一个外来物种要经过合法的途径进入我国,必须经过提出申请、审批、多次隔离检疫、现场检查等多个环节。通过这种严

格的检验检疫程序,病原体及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我国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但像食人鲳、大米草、水葫芦等这类只有放到生态环

境中才会显示其危害性的物种引进时只要没有病虫害,很容易通过检验而进入国门。因此,亟待建立引入物种生态风险评价制

度。

外来物种的引进都应当开展风险评价,对该物种的生长、繁殖、生存环境条件、引进的数量、用途、所要进入的环境、在

食物链中的位置、危害程度、控制危害的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风险评价中,危害因素的确定不仅要包括我国原来规定

的各种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病原体,而且还要包括对我国农牧渔业生产、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及造成负面影

响的有毒有害和生物活性物质。评价中不仅要考虑直接后果,如动物感染、发病和造成的损失等,还要考虑间接后果,如危害

因素监测和控制费用、补偿费用、潜在的贸易损失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通过风险评价,采取不同的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传人,保证正常品种资源的引进。

(3)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外来物种引入监管机制

我国目前尚无防范生物入侵的专门机构,相关技术措施的研究工作还很滞后。生物入侵破坏的是整个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单一的农业、渔业、林业、海洋部门难以担负起综合研究和监督管理职能。外来物种的管理应实行统一监督与部门分工负责相

结合、中央监督与地方管理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公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应建立外来物种引进专门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和

早期预警,开展生物入侵防治工作。

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加强检验检疫监测体系和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对引进物种进行跟踪监测和信息交流,

收集国外疫情信息,编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名录,严格控制新物种的引进。引进外来物种应当十分慎重,必须经过科研部门和

专家充分研究、论证和实验后,经政府正式批准,颁发引进许可证方可引进。对引进物种实行分类管理,编制引进物种名录。

组织对已引进物种的调查,实行从计划、生产、运输、销售、选种、检疫等全过程监控制度。根据国际条约的要求,借鉴国外

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现状,分步实施。对已入侵的外来有害物种,要采用生物防治、低污染化学防治、机械根除等综合防

治措施,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

(4)加强生物安全保护意识

一些外来有害物种能够进入我国并在大范围流传,与人们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生物入侵概念、盲目引进物种有一定关

系。当前城市绿化盲目引进外国草皮、树种,就存在着生物入侵的潜在威胁。如北京近年来引进外国速生树种,这些树种大量

吸取地下水,对城市水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长成后利用价值却很低。引进的外国草皮,养护费用极高,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系

统,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在全社会进行有关生物入侵、生物安全、生态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民众的环保

意识,对于预防有害物种入侵将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3:1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0302765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湿地松粉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湿地松粉蚧.pdf

上一篇:推销案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湿地松粉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