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金龙鱼金龙鱼的形态特征
新鱼入缸
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要经过至少24个小时运行,以彻底根除水中的氯
气。如果一直使用生物过滤器那么最好让水达到PH值6-7,水温为25摄氏度。在鱼缸中
加入小食盐近似1或2茶匙加在每5加伦或20公升的水中以减少真菌攻击的危险并且使
鱼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在新鱼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鱼缸
如果原缸的水没有问题的话,已取回1/3为最好,以利于新鱼对环境突变的不良反应。建
议龙鱼从小养起。
日常管理
每周至少换水20%-30%,氨含量不要超过0.1百万分率mg/l。不要使温度、pH值突然
变化,如变化突然会导致龙鱼的突然死亡。每周测试pH值和其它有毒物质的含量以遭遇
不策。换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避免龙鱼受惊。而且饲养龙鱼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完全的
换成新水,否则会对鱼造成伤害。如果见到龙鱼的鳍和鳞片脱落的话,就是换水过多造成
的你可以暂停换水它们就会自然的复原;但换水量也不可太少,太少会使鱼鳍变得不透明、
眼球浑浊严重的会造成腮盖翻转。
鱼缸尺寸
由于龙鱼属于大型鱼类,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鱼缸一定要加盖,
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光照时间
红龙鱼需要光很多,每天光照最好达到4个小时。其它龙鱼也最好能达到8个小时的
光照。有些养鱼爱好者,比如养红鱼,喜欢用红色的光来照红龙鱼,这样以达到更好的效
果。龙鱼最好的光照是白天的日光,长期使用灯光会遮暗龙鱼的背部。
适时喂食
龙鱼在吃食时用力过猛会撞到缸里的某一个角度以导致受伤,喂食时最好在鱼缸的中
间来投食。龙鱼属于肉型性动物,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
小虾等等。在喂食有一个加色的问题,比如说红龙,喂食红箭或小虾就对红龙的增色起到
一定的作用,因为红箭和小虾体中含有红色素。
12厘米以下的幼鱼刚刚开始吃生饵,这时你可以投喂刚刚脱壳的白色面包虫、小虾一
定要去掉头尾,最好是剥成虾球投喂以免硬壳伤其肠胃、血虫等较适口的饵料。要少吃多
餐一天投喂四次。
15厘米左右的小龙鱼可喂食正常的面包虫和小虾小虾最好去掉虾剑、也可以投喂1.5
厘米的小鱼。此时的龙鱼生长迅速,食量惊人。可适当增加投饵次数和投饵量。
20厘米以上的龙鱼可以投喂较大型的鱼、虾、泥鳅、肉块等饵料。还可以投喂各种昆
虫等活饵,这些都是龙鱼喜欢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让这些饵料受到污染。
另外,内脏,尤其是肝脏是不合适喂养龙鱼的,其较多的脂肪会造成龙鱼的疾病。活
饵中金鱼并不是一种好的饵料,研究显示专吃金鱼的龙鱼饲养在狭小的水族箱里所染上的
传染病或寄生虫几乎全是金鱼传染的。人工饵料最好是使用脂肪含量较少的牛肉,当然
有条件的话,可以买成品的龙鱼专用饵料。不过刚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的时候龙鱼会很不习
惯,需要人工驯饵。
美丽硬仆骨舌鱼因其体型硕大扁长,躯干部覆盖着硕大而排列整齐的闪耀着光芒的鳞
片;口大,口唇角有两条触须,游动时神态悠然,活像神话中的“龙”,故此得名“龙
鱼”。它至今仍保留着远古时代的体型特征,素有“鱼类活化石”之称,极具饲养与观赏
价值。下颌具须,体侧扁,腹部有棱突的古老淡水鱼种群。
幼鱼时特征为蓝呈绿底浅红带点内金色细框,成长后浅经的鳞框会转变成金黄色,且
金黄色蓝或绿底的鳞杠会达到鳞片的第五排,越过整个墨绿色的背部,其中与红发愤金的
差别除了鳞片外,就是发愤部及臀鳍的差异,背及尾鳍的上半部则应呈现出深蓝色。
浑身金色,是五层鳞片,类似于金条,大受华人商业家的欢迎,主要取其吉利。此外
金龙鱼有几个不同颜色的变种:“红龙鱼”、“绿龙鱼”、“黄尾龙鱼”等。
该物种的野生数量自1970年代以来,在其分布范围内密度非常低,持继显著下跌。
是国际水族贸易组织高度重视的物种,已经列入濒危物种贸易公约附录一。自1975年以
来,在亚洲有许多注册的CITES育种将它们产生的标本引入到一些国家。其他国家限制或
禁止拥有这一物种。
非法交易一直没有停止,时而发生。整个物种的分布范围内,各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的栖息地退化,是该物种的主要威胁。例如,一些沼泽栖息地被改造成农业用地,森林生
境的地区被转化为种植园。在印尼森林火灾已经影响大部分的分布范围,特别是泥炭沼泽
森林。该种在评估其生存环境区域被占用,栖息地质量下降的程度,水平面积的下降的范
围,被评为濒危状态。
金龙鱼的形态特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3:11: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02677196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养龙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养龙鱼.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