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筵设席...亦聚群英—译文及释义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
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
子团团转,像满天的星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
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
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这两句都是出自《诗经》,述说了宫殿里面正在进行的
活动。肆与设是一个意思,都是放置、陈列,"肆筵设席"就
是摆设筵席。《诗?大雅?行苇》中有"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的诗句。
筵和席都是古代的坐具,中国上古时期没有椅子,椅
子叫"胡凳",是从西域胡地传进来的。中国传统的叫凳子,
没有靠背。在唐朝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地上铺个席
子,然后跪坐在地上,今天的日本人还是这个传统。筵席
就是铺在地上的坐具,紧贴地面的那层席子就叫作筵,筵
上再设座席。席有大有小,有单人席、双人席不等。"肆筵
设席"现代意思就是在宴会开始之前,桌椅的排摆和陈设的
准备。
"鼓瑟吹笙",是宴会中助酒兴的音乐歌舞,《诗?小雅?鹿
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
句。
鼓是弹奏的意思,瑟是二十五弦的琴。古代七弦的叫
琴,二十五弦的为瑟。笙在这里代表了管乐,瑟在这代表
了弦乐。鼓瑟吹笙就是管弦乐合奏,丝竹之声四起。
这四句话联来的意思,就是:
正殿两旁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幔帐对着高高
的楹柱。
宫殿里大排筵宴,弹琴吹笙,一片歌舞升平。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中国古代的建筑无论厅堂屋舍,还是亭台楼阁都是建
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之上,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
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有升堂之称。升阶是一阶阶登上
去,纳陛也是用脚蹬着一步步走上前。阶和陛都是台阶的
意思,普通的台阶就叫阶,帝王宫殿的台阶就叫陛。皇室
宫殿的台阶,通常九阶为一组,所谓"天子之陛九级",陛之
上的平台都用朱砂涂成红颜色,叫做丹墀。紫禁城太和殿
前的丹墀转圈九层,以示九重之天。
臣子站在陛阶之下向天子奏事,自称陛下,意为"在陛
下者告之"就是站在台阶底下的我有事要奏报,并不是称皇
帝为陛下,他是陛上。"升阶纳陛"的意思,就是一步步拾阶
而上,登堂入殿了。
弁是古代的官帽,有爵弁和皮弁之分。爵弁是没有旒
的冕,冕是黑色的礼冠,近似西方的硕士学位帽。天子、
诸侯在祭祀大典的时候戴冕,以后规定只有帝王才能戴
冕,所以有"冠冕堂皇"的成语。冕的上面有块长方形的搓
板,叫延。延的前后沿都挂着一串串的玉石珠子,叫做
旒。天子挂12串,诸侯挂10串。挂旒的目的是提醒天
子,对待臣子要宽容,谁能没有过失呢?该闭一只眼的时
候就闭一只眼,象隔着帘子看人一样,不要总是明察秋
毫。
皮弁是文武百官戴的皮帽子,用白鹿皮缝制,样子象
现在的瓜皮帽。鹿皮拼缝之处,缀有一行行闪闪发亮的小玉
石,光映下其烁如星,看上去就象闪烁的星星一样。
"弁转移星"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戴着官帽,上面的玉石
转来转去,在灯光的映照下,就象星星一样明亮。这句话语
出《诗经?卫风?淇奥》,诗中说:"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
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
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
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这两句话是描述西京长安皇宫里面的建筑,向右通广
内殿、往左达承明殿。上古时代没有高大的宫殿建筑,殷
商的遗址上至今也没有发现瓦片,甚至禹王住的所谓宫
室,也是半地穴式的,出入口有两级的土阶,屋顶都是茅
草的,就是《诗经》中描写的"茅茨土阶"。直到战国时代的
遗址上才发现了空心砖,还是用于墓穴,住人的房子还是
用干打垒的土墙。
秦始皇开始大规模的营造宫殿,象被项羽一把火烧了
三个月的阿房宫。汉朝的长安城里面有著名的"汉三宫":长
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曹植、曹子建的诗文里面,就有
一篇赋专门描写建章宫多么的豪华。刘邦就住在长乐宫,
未央宫是在公元200年的高祖七年,由丞相箫何主持修建
的,营造得极为豪华。建章宫的规模更为庞大,殿宇楼阁
林立,号称千门万户,宫殿比未央宫还要高大。仅东西两
个观阙就有20多丈高。
《三辅黄图》这部汉朝的著作中就描写,"建章宫中,
西则广内殿","未央宫有承明殿"。建章宫右通广内殿,未
央宫往左去就是承明殿。古代东为右,西为左,上为南,
下为北,与西洋地图相反。广内殿是皇帝收藏图书典籍的
地方,承明殿是皇帝会见文武大臣的地方。
这几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
文武百官上堂入殿,帽子不停地转动,好像满天的星
斗。
建章宫右面通向藏书的广内殿,未央宫左面到达群
臣聚集的承明殿。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既集坟典"说的是广内殿,因为它是收藏图书的地方,
收藏了古今的图书典籍。
"亦聚群英"说的是承明殿,承明殿既然是皇帝接见文武
百官的地方,所以承明殿里亦聚群英,文武百官、群英荟
萃。
坟指的是三坟,典指的是五典。三坟指的是三皇,即
伏羲氏、神农氏、黄帝的著作;典指的是五帝:少昊氏、
颛顼氏、帝喾、尧、舜,记载五帝事迹的书,叫作五典。
三坟五典是中国最古老的书,早已经失传了。坟的本义是
指高大的土堆,不是说死人的坟头是坟。人死了埋在一个
地方,要弄一个标记,防止以后再来扫墓找不到了,就在
地上堆一个土堆,叫作坟头,但这并不是坟的本义。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才子,叫袁枚、袁子才,诗作
得相当好。袁枚中过进士,做过两任知县,他把《红楼
梦》里边描写的大观园,也就是南京隋织造的隋园买了下
来,重新装修以后住在里面。他在随园门口挂了一幅楹
联。上联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下联是,斯人读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八索就是八卦,九丘是九洲的洲志。
当时还有一位才子赵翼,也是很有名的诗人和史学家。他
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书到今生读已迟",这辈子再读书其实
已经晚了,这辈子用的是上辈子读的书,你这辈子读的是
给下辈子准备的。
赵翼看到了这幅对联,很不服气。三坟五典早已绝
迹,孔老夫子都不一定读过。你袁枚口气太大了,得修理
修理他。于是拿了自己的名帖来访袁枚。刚好袁枚不在
家,管家很客气地招待赵翼,并问有什么事。赵翼说我也
没什么事,只是来借两部书看。管家问借什么书,他说,
三坟五典就可以。袁枚回来听说此事,知道赵翼是来找麻
烦的,赶快叫人把门口的对联摘了本篇文章来源于:人生
智慧|原文链接:
/html/qianziwen/2009/0522/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2:0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9853865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汉三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汉三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