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为方针

更新时间:2023-03-09 01:33:46 阅读: 评论:0

议论文的特点-宝安电子城

双为方针
2023年3月9日发(作者:腐竹炒黄瓜)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较多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不易把握教学重点,使本课

流于形式,好看不好“用”。因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文化事业的曲折历程理清,而

且必须结合“双百”在实际贯彻过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认识到造成曲折的原因。

本课内容围绕建国初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等三个方面展开。“双百”是文化事业发

展正确的方针和根本保证,“二为”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它们都是符合中国当时国

情的。通过讲述文化事业三阶段发展的曲折从史实角度证明了什么时候依据它们办事,什么

时候文化事业就发展的比较快。文革离它们越远,甚至偏离,对我国的经济造成的危害就越

大。真正理解了这一特征,就为下面的课程作好了铺垫。

【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难点:“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及贯彻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可采用谈话法,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提问。教师课堂上可多采用问

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要充分运用教材好课本的内容和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有条

件的学校可根据搜集的数据、资料、图片和影视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个更

直观、全面的了解。要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

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学会学习。

【导入新课】

第一种:

二千年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曾有一个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时代。二千年后的20世纪

50年代,也出现了一个艺术问题“百花齐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的时期,我国科学发

展、文学艺术进入到一个繁荣时期。毛泽东说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

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时代。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种:

据陆定一回忆说:“曾经一位当过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老,知道了苏联的巴甫

洛夫学说之后,要改造中国的医学。他说:‘中医是封建医,西医(以细胞病理学者微尔和

的学说为主)是资本主义医,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我想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当然就

应该反对中医和西医,取消一切现在的医院,靠巴甫洛夫的药(只有一种药,就是把兴奋剂

和抑制剂混合起来,叫‘巴甫洛夫液’)来包治百病。”结合材料谈谈在当时学术研究

中存在的什么倾向?你认为如何才能合理解决?由此导入新课。

第三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今天,贯彻这一方针,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4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

那么为什么要贯彻这一基本方针,我们在贯彻的路上都经历了哪些坎坷那,让我们穿越时空

一同来回顾这段历史。

【讲授新课】

一、“双百”方针提出

(一)、国际因素:

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云谲波诡,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1956年

2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

的震动。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决策者们冲破苏联模式的决心,加快了寻找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

的探索步伐。

国内因素:

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就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在这一年年初,中共中央召开

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

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

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六年来,中国知识界的面貌已经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80%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积极拥护或能够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

政府、拥护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在会主义劳动者。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

的力量。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

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

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

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

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

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内涵: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

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1)是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2)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四)、列举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并欣赏部分作品图片

类别

作品名称

文学创作

《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

《保卫延安》《谁是最可爱的人》

《林海雪原》《雷锋之歌》

电影

《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双双》

《五朵金花》

剧目

《龙须沟》《茶馆》《蔡文姬》

《关汉卿》《文成公主》

艺术精品

《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

《洪湖赤卫队》歌剧

《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

(五)、探究一: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相关内容谈谈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特点?

(1)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2)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

(3)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一)、文化的浩劫

“文化大革命”的掀起以文艺界为切入口。

1、1965年《文汇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出笼,政治色彩变浓,批判范围扩大。

2、1966年2月的彭真等起草《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后称《二月提纲》)试图约

束学术批判中的左倾错误,未果。

3、1966年2月的上海“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江青鼓噪“文艺黑线专政论”。

——文学艺术惨遭摧残开始。

4、“八亿人八个样板戏”。

(二)文革中文化浩劫相关图片

1966年4月,吴晗、邓拓、廖沫沙因合撰杂文集《三家村札记》而被定为“三家村反党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在查阅资料,写批判文章。

八大《样板戏》

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三)概括文革中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三、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文学艺术的第二个高峰期)

(一)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

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

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

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

动,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二)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的提出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文体艺术繁荣的表现

1、文化艺术再现勃勃生机

名称

类型

鲁迅文学奖优秀文艺创作

茅盾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

五个一工程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电影荣誉奖

金鹰奖飞天奖电视艺术大奖

展示重要文艺作品探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特点

2、体育成就举世瞩目

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赢得“五连冠”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奥运会第一金

1992年和1996年,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上,中国均夺得了16枚金牌,居金牌

榜第四位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四、探究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

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

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3年12月12日,毛泽东就文艺工作做出的批示

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探讨“双百”方针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探究三:

通过对“双百”方针的学习,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双百方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促进文

化艺术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小结.梳理知识】

提出

“双百”方针活力初现(1956年)

贯彻遭遇挫折(文革期间)

重现春天(1978年)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01:3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968261321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双为方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双为方针.pdf

上一篇:红岩读书心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双为方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