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
十大挂像英模事迹心得体会5篇
十大挂像英模事迹心得体会1
雷锋精神是我军重要的文化软实力。雷锋事迹的宣扬和雷锋精神
的国际传播,丰富和提升了人民军队的国际形象。世界在对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观看熟悉中加大了文化和道德的元素,军事文化沟通中“雷
锋文化”命题应时而生。
曾有访问国防高校的美军军官,在和我军指挥员沟通时,得知在
场的有在“雷锋班”当过班长的学员,他随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美军拥有世界一流的装备,假如也拥有雷锋精神,那是否就可以所向
无敌?这位学员回答说,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傲慢,他的精神影
响全人类。在中美两军军事沟通中,上甘岭战役是一个双方都不回避
的闻名战例,美国记住了上甘岭,记住了黄继光,但是为什么他
们敬重一个没在上甘岭打过仗的一般士兵——雷锋?曾任四川省宜宾
市副市长的马平传递了这样一个答案:“1993年,我应美国政府新
闻总署邀请,以国际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考察采访。在美国国防部一
位官员的办公室里看到雷锋的照片,感到很亲切。当时,我问这位美
国官员,这里怎么会有雷锋的画像。这位官员告知我,‘雷锋是一位
了不起的,我崇拜他的牺牲精神。作为,无论中国、美
国,都应当具备特有的牺牲精神,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
神’。”2014年2月,来访的美国陆军参谋长奥迪尔诺上将,特意
提出要参观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在部队雷锋纪念馆参观后,他留下这
样的感言:“这是一支专业的、值得信任的、为人民服务的部队。”
第2页共7页
从雷锋身上传递的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观,同样可以走向世界。20xx
年3月14日,我应邀赴英国宣讲雷锋,地点选在了英国全国自由俱
乐部。这里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陆海空联合指挥部。中国士兵的大
爱形象感动了听众。俱乐部主席、73岁的莫里斯·罗伯逊侯爵拄着
拐杖走到讲台,盼望我送他一尊雷锋塑像。他说,我要把雷锋塑像和
英国首相的油画摆在一起,让来这里聚会的议员们看看,雷锋可以使
世界更美妙!20xx年12月18日,是雷锋诞辰78周年纪念日。恰在
这一天,笔者在国防高校防务学院,为来自55个国家的120名军官
宣讲“雷锋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南非的皮特·兰帕茨·达
达中校说:“雷锋的故事听起来都特别朴实,他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军
事方面的成就,而是因为乐于助人。这些好像与流行的英雄主义相去
甚远,但他彰显的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观,与中国军队的宗旨
和本质相全都。难怪中国享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谱写
了和平年月的英雄史诗。”
笔者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个感悟,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有两类英
雄人物特别鲜亮:一类是在战火中化为金刚的战斗英雄。堵枪眼、炸
碉堡,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人民军队因战斗英雄而傲慢。一
类是在平凡岗位上为民造福的道德榜样。拦惊马、救群众,帮孤寡、
扶弱贫,送爱人间,人民军队因道德榜样而骄傲。强军文化既能铸造
“战火金刚”,也能滋养“道德榜样”。
“战火金刚”与“道德榜样”融为一体,这在旧军队和其他军队
是不行想象的,而人民军队却让它们完善地结合在一起,因为人民军
第3页共7页
队的强军文化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核”——“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
民服务”,雷锋无疑是这个“核”中的典型代表。雷锋精神能够激发
官兵牢记党和人民重托,为祖国利益敢打敢拼,不惜奉献牺牲;雷锋
精神能够让官兵牢记“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平常为人民扶贫济困,
关键时刻赴汤蹈火,做一个最美志愿者;雷锋精神能够让官兵安于平
凡,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本职岗位上干出“最好的我”!
十大挂像英模事迹心得体会2
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都是雷锋学习的榜样。在雷锋
日记中,他多次写到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英雄的血脉在雷锋身上连续。
他虽然没有机会献身战场成为战斗英雄,但他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
中实现了“平凡的宏大”,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丰碑。
5年前,对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4年前,勉励“鼓浪屿好八连”连
续发扬保持连队的光荣传统,把雷锋精神弘扬好。去年,在参观雷锋
纪念馆时,又强调指出,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
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一支军队,一个士兵,最要紧的是解决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军
人有信仰,打赢有力气!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的
演讲中开宗明义:“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
第4页共7页
民的利益工作的。”在抗日战斗的烽火岁月,毛主席为全党全军树立
了白求恩、张思德这样的道德模范。抗战成功前夕,毛主席在中国共
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对人
民军队的宗旨作了概括:“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
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毛主席“为人民服
务”的手书还被镌刻在了中南海新华门的照壁上,共产党人的初心日
月可鉴。1963年那个春天,毛主席又挥笔写下了“向雷锋学习”
的题词。他特殊强调,向雷锋学习,包括我自己。
“为人民服务”昭示着我们的党和军队需要一大批张思德、雷锋
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诚战士,我们的人民大众欢迎这样的
人。所以,在解放全中国及抗美援朝时期消失了张思德、董存瑞、黄
继光、邱少云,建设新中国时期产生了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
林俊德、张超,他们就是我们强军文化的鲜亮标记。
十大挂像英模事迹心得体会3
据一位曾参与全军英模挂像相关工作的老回忆,雷锋的宣扬
词许多,但只选一句话很难。在讨论过程中,是毛主席的话让大家开
了窍。当年毛主席给雷锋题词后,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学习雷锋
不是学他哪一两种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优点,而是学他的
好思想、好做法、好品德,学习他一贯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动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的事迹和
我党我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全都的,他不是某个方面的典型,他的
品质和精神也不是某个时代管用,他是我党我军根本宗旨和文明形象
第5页共7页
的代表,是中华民族道德抱负的旗帜。于是,大家全都认定雷锋那句
哲思的名言,就是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的最好注解:“我要把有限的
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原话去掉打头两个字
“我要”,印在了雷锋挂像上。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哲语,影
响了中国几代人。“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妈妈的笔记本上写着:“我
的信念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吕正操老
将军生前说,我年轻的时候学张思德,我老年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
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书
房里,摆放着很多关于雷锋的书籍。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
委召开表彰大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
级英雄模范”奖章。他应邀发表讲话:“今日我还不是很感动,真正
感动的是前不久我看了王任重为《史来贺传》写的序。在这个序
里他说,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5
个人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
表,当时我心情感动极了。”他还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假如人民最终对我的工作满足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十大挂像英模事迹心得体会4
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董存瑞——完成党交给的
艰难任务最光荣;黄继光——勇敢战斗奋不顾身;邱少云——纪律重
于生命;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苏
宁——献身国防现代化;李向群——胸怀远大志向
第6页共7页
追求高尚人生;杨业功——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林俊德
——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
十位英模画像,浓缩了我军从建军时期到进入新时代的壮美画
卷。十位英模是我军各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不同的时代壮举被
后人所牢记。画像的宣扬词特色鲜亮,简明好记,或勇敢战斗,或纪
律严明,或献身国防,或强军先锋,等等。比如提到黄继光,人们就
想到他奋不顾身堵枪眼的壮举;讲到奋不顾身的精神,人们就叫出了
黄继光的英名。大道至简。一句话,一幅图,就把一个英雄的形象牢
牢印记在国民心中,这在人类文化传播史上可谓典范。
提起雷锋,人们会想到那个扶老携幼的微笑面容,会想到那个爱
岗敬业的汽车兵,会想到驾驶室里学毛选的经典画面……但是,这些
鲜亮的特征都没有成为雷锋挂像的宣扬词。
十大挂像英模事迹心得体会5
再过些日子,我们又要迎来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能
够激发官兵牢记党和人民重托,为祖国利益敢打敢拼,不惜奉献牺牲;
雷锋精神能够让官兵牢记“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平常为人民扶贫济
困,关键时刻赴汤蹈火,做一个最美志愿者;雷锋精神能够让官兵安
于平凡,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本职岗位上干出“最好的我”!
强军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刻影响着
军队文化的建设进展,也深刻影响着时代文化精神。
日前,包括林俊德、张超在内的全军10位挂像英模的画像,在
各单位的连队俱乐部、军史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悬挂出来,在军
第7页共7页
营和社会上再次掀起学习英模事迹的热潮。再过些日子,我们又要迎
来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学雷锋就是做好事,
对雷锋精神在强军文化中的作用和重量并没有深刻熟悉。为此,让我
们还是从10位挂像英模谈起。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22:1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851061318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雷锋纪念馆观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雷锋纪念馆观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