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单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篇:账单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17、账单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体会一直的意思,按要求写句子。
3、默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通过两个账单的对比,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
父母。
教学难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两份账单,学生自己编写账单、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理念:
1、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阅读
过程中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
得的信息和启示。
2、在尊重学生个体体验的同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
导向。
3、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计算一件东西值多少钱。)
2)课文中的两张账单计算的是什么的价值呢?
(小声读课文)课文里的一个账单是彼得计算他每天做事的报酬,
另一个账单是计算妈妈为彼得所做事情的报酬。
[环节意图]
从价值入手,为有价与无价的对比进行铺垫。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及新词。
1、默读课文,找出你在预习中还没有记住的生字,再找一个好办
法试着记住它。
[环节意图]
从要求识记的生字中提出重难点,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师生讨论,提出应该注意的生字。
(板书):填、索、羞、翼、塞
2、小声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你还不懂的词语。
(学生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用板书或课件将部分列出
逐个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解决。)
1)索取:
①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小彼得给妈妈写账单的目的是什么?(结
合课文理解词义)
②用一个词代替索取(借助近义词理解词义)
2)报酬:
谁能帮他?
[意图]
生生交流理解词义,对已学方法灵活运用
3)芬尼:
(如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讲解)德国货币单位。
4)如愿以偿:
生生交流,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彼得得到了60芬尼,他实现自
己的愿望。他心情会怎样?请你读一读。
5)羞愧万分:
①你能用动作或表情表现出羞愧万分吗?
②刚才还如愿以偿,特别高兴的小彼得这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
[意图]初步体会小彼得的感情变化
6)蹑手蹑脚:采用做动作或替换词语等方法进行理解,并要求学
生将自的的理解读出来。
[环节意图]
边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边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理
清事情的过程,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初步体会小彼得的感
情变化。
(二)朗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朗读课文,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小彼得先是如愿以偿,后来有变得
羞愧万分了呢?(板书)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环节意图]
从课文整体入手,抓住情感线索理解主要内容。在学生叙述主要
内容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叙述。
(三)边默读边思考,进行质疑。
默读课文,你对课文的内容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或者有什么自
己的想法?(生默读课文后提出问题,教师辅以提炼出涉及课文理解
重难点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自己的想法,那么老师的问题你们一定可以
帮我解决了。请你们观察一下,虽然同学们告诉我它们都是在计算报
酬,但小彼得和妈妈开的两个账单有什么不同呢?
[环节意图]
从学生难理解或独特的观点的角度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
准备基石。同时把两个账单的比较放在本节课的最后,作为作业给学
生课下去观察,去和同学、家长讨论留出空间。
三、小
结:
四、作
业:
1、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心情的变化
3、默读课文,试着解决同学们提出了问题。
4、(选做)你能为开一份你欠父母的账单吗?
[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懂得养育之恩是无
价的。同时了解学生在本课时中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五、板书设计:
17、账
单
填、索、羞、翼、塞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第二课时:
一、导
入:
昨晚同学们自己为父母的付出开出了一份账单,谁来让大家看看
你的账单?
情况一,数字巨大。
情况二,以0表示。
[环节意图]
联系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感受,为理解0的含义铺垫
二、新授课:
(一)对比账单
1、对比妈妈与学生的账单
有些同学开出的账单和妈妈开的账单在计算的结果上都是
0。
(板书)0
可0表示没有啊?
(读账单,全班自由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体验父母对孩子
无限的爱)
(板书)=无价
[环节意图]
通过讨论领悟妈妈账单中0的含义,感受父母的爱。
2、对比小彼得与妈妈的账单
1)、朗读三、四、五自然段,说说两个账单的不同。
2)、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
①妈妈看到小彼得的账单后,虽然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有可能会
想到什么?
②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羞愧万分。他会怎么想?
[环节意图]
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独立思考,设计人物语言。
(二)角色扮演
1、小组设计语言、排练
上节课同学们还留下了一些问题(课件呈现)。在排练中可以在
对话中进行解答。
[环节意图]
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同时,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2、分组扮演,赏析评价
(教师灵活掌握,参与到学生的口语交际之中去。)
[环节意图]
扩展文章内容,师生互动,展现学生不同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
讨论。
(三)朗读理解
1、同学们在表演小彼得羞愧万分时都很精彩,可他为什么会这样?
有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环节意图]
升华小彼得对母亲的爱与惭愧的情感,指导朗读。
2、在小彼得与妈妈的账单中有两句相似的话,你们发现了吗?
学生寻找片刻后课件出示:
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
我一直是个慈爱的妈妈。
①你能把一直换一个词吗?
②比较句子:
我是个听话的孩子。
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
读出你的体会。
[环节意图]
体会一直的意思。
③再来读读这两句。
我是个慈爱的妈妈。
我一直是个慈爱的妈妈。
[环节意图]
加深对一直的体会
(四)造句
是
一直是
教师引导,打开学生思路。
学生完成后组内评议,教师参与其中。
[环节意图]
开展语言实践。
三、拓
展:
想想你在家里做过什么?写一份你的账单交给爸爸妈妈。
[环节意图]
带着对本课的理解,扩展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自我反思,体
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孝敬父母。
四、作
业:
写一份账单交给父母。观察当时父母的表情语言或做法并记下来。
[环节意图]
开展家庭互动,创造孩子与家人的情感交流机会。教师从中获得
家长的反馈。
五、板书设计:
17、账单
妈妈
0爱
无价
第二篇:《母亲的账单》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母亲的账单》是长春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
是小男孩彼得给母亲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母亲做事的报酬。
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母亲开给他的
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
的报酬塞进了母亲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
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
教学目标:
1、运用默读、朗读、想象等多种方法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
2、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羞愧万分的意思,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
达意方面的作用。
3、以账单为中介,和文本、老师、同学、自己展开多方对话,唤
起学生生活体验,对小彼得心理活动融情想象。引导学生自主地表达
自己的内心体验,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母亲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母亲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重点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母亲的账单》。
(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生字新词,首先我们开
火车复习词语。
1、复习词语
款项邮局账本塞车主意问心无愧
彼得账单索要报酬堵塞羞愧万分
2、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1)下面老师想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和老师一起
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3)年仅10岁的小彼得竟然给妈妈开账单,而更奇怪的是妈妈竟
也给小彼得开了一份账单,他们为什么要开账单,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课文去感受一下。
二、走进文本,感悟原因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的1到5自然段,边读边想:10岁的
小彼得怎么想到给妈妈写账单的呢?可以把你觉得重点的词语或句子
用笔圈画下来。想好了也可以和同桌说一说。
2、汇报交流
1)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2)生活在商人家庭的小彼得天天送这送那觉得自己是小商人了,
就给妈妈写账单索取相应的报酬。看来耳濡目染的作用真不小啊!
3)孩子们,如果现在你就是小彼得,当你兴奋地甚至可能还有些
得意地把这份账单寄给妈妈,你会怎么想?
三、品读账单,感受母爱
1、对呀,此时此刻的小彼得充满了期待,但是他想要报酬的愿望
实现了吗?
2、请你用心默读6到9自然段,相信你的回答会更精彩。
3、你觉得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4、写索要报酬的账单时小彼得那样充满期待,而母亲一张小小的
账单怎么就让他轻易转变了呢?
5、让我们一起看看母亲的账单吧!
A、指导朗读账单。(出示母亲的账单)
1)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读一读?
2)那么多人想读,你先自己练一练,读好了展示给大家听。
3)指导朗读第一条款项。
a、谁来读第一条款项。谁敢第一个读?请大胆地读给大家听。b、
指生读。
c、评读:你们听起来有什么感受?评价一下她的朗读。
d、指导朗读。
e、请同学们酝酿一下感情,语速、语调要有变化。再来练习读一
读,老师希望能听到不同的表达方式。
f、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指导读第二条款项。
a、看来你们在用心读了。我要奖励你!奖励你奖你们继续往下
读!
b、谁来读?好,男孩子这么踊跃,就奖励男孩子们读第二条款项。
c、很好,感情的基调定得好!
5)指导读第三条款项。
a、女孩子们别急。如果老师让你们读第三款项,你们有信心读得
更好吗?
b、读的不错。
6)指导读第四条款项。
a、请同学们看第四条款项。你想怎么读呢?为什么这么读?
b、就请你读读好吗?你觉得读的满意吗?
7)指导读整个账单。
a、谁能完整的读一读这份账单?
b、让我们一起读读再来这份账单吧。
c、好极了,你们的表情和声音都让我感动。
B、比较账单
1)孩子们,虽然只是一份小小的账单,但是老师相信每读一次带
给你们的感受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让我们把小彼得的账单和妈妈
的账单放在一起,再读一读。(指两名学生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比较:
看看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想好了可以先和你的同桌说说!
2)汇报交流。
3)请同学们对比着妈妈的账单再仔细看看彼得的账单,你对彼得
给妈妈开的账单有什么想法吗?
4)是呀,母亲账单上的每个字都深深敲打着小彼得的心,对比着
妈妈和自己的账单,他一读再读。
C、质疑导学,感悟母私
1、同学们,让我们和小彼得一起再轻声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读
了这份账单中,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1、为什么彼得妈妈的账单上写的都是0芬尼呢?
2、十年的幸福又是怎样的幸福呢?)
1)这么多同学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先和你的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相信思想砥砺后的回答更精彩。
2)深情引读:孩子们,母亲就是这样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呀!
引读:十年,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
生活,却只要(生回答)
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却只要(生回答)
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悉心照顾,还是只要(生回答),妈妈
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仍然只要(生回答)。
2、融情想象,感受无价(机动)
1)十年的幸福又是怎样的幸福呢?请你再读一读妈妈的账单,用
心体会: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了许许多多
数不清的小事。
2)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象一下,十年来彼得的妈妈为彼得做过
哪些事?
3)先自己小声说说,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看老师的提示说。
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幸福同学就站来说吧。
4)是呀!母亲是棵舍己树,满枝都是忘我的爱看来,十年中,妈
妈为彼得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如果要这样一件件说,一条条列,
说得清列得完吗?
3、品读计算,感受无价
我们不妨来算比账;如果十年中的每一项都要付报酬,该付多少
呢?
1)一年365天,十年3650天,一天三餐,十年10950餐,该
付妈妈多少报酬?
2)妈妈给你买了十年衣服,洗了十年衣服,该付多少报酬?
3)十年如一日,妈妈每天送你上学,接你放学,该付妈妈多少报
酬?
4)十年中,妈妈付出的心血、汗水,还有她可贵的青春年华,又
该付妈妈多少报酬?
对!这笔账算不清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妈妈的爱是无价
的。(板书:无价)
5)师引:让我们带着对母爱的感激之情读读这份无私无价的账单,
用心体会一下0的深刻内涵吧。
4、深化母爱,感悟无声(机动)
1)孩子们,老师有个问题:妈妈什么都不要,为什么还给彼得写
这份账单呢?你能解答吗?(板书:无声)
2)是呀,母爱无声,面对孩子这份账单,母亲没有训斥,没有拒
绝,而是巧妙地开出自己的账单,用她特殊的方式诠释着母爱的无私
和无价。
3)让我们带着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份包含着妈妈良苦
用心的账单吧。
四、抓住词语,体会悔意
1)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藏在母亲的这份账单里,我们被这浓浓
的母爱所打动,那小彼得读后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2)请同学再读读这段话,边读边用笔画画。看看你从哪些词读懂
了小彼得羞愧万分的心情?
3)指导朗读
a、那这几个词在读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慢些轻些。)
b、孩子们,拿起书自己先练练。要用心体会小彼得此时此刻的内
心。你们谁读得最有感情,谁就是小彼得的知音。
c、谁能来试试?
d、我们每个人都有做错事时羞愧万分的感觉,女孩子们,你们能
读出他羞愧的感觉吗?好,女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传递彼
得的心情。
e、男孩子们,你们能不仅能读出他羞愧,更能读出他的羞愧万分
吗?男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传递彼得的心声。
4)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孩子们,小彼得羞愧得通红脸蛋,他小心翼翼地把钱塞进妈妈的
的口袋,此刻他内心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把心
底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说出来吗?
孩子你们此刻已经走进了小彼得的内心深处。可是小彼得还是十
分惭愧,如果现在他就来到我们中间,站在你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些
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孩子们,老师相信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深处也一定涌动着许多想对
自己妈妈说的话。再过一段日子就是母亲节了,就请你拿起笔写一段
话,几句话也行,把你对妈妈的爱、感激、承诺、感恩写在里面,当
作是一份母亲节礼物吧!自由写,交流。(屏显:对妈妈说的话配乐
《感恩的心》)
小结:孩子们,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回报这伟大、无私的母爱吧!最后和老师一起读并记住这句话:母亲
的爱是你今生最宝贵的财富。
六、板书母亲的账单
爱
无私无价无声
第三篇:4._妈妈的账单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2.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学习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
份账单的含意。
3.教学用具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旧衔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从中我们领悟到了什么
呢?(我们要回报父母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看看在这里同学
们又懂得了什么。
2.板书课文题目:妈妈的账单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预习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自主学习。
(3)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来。
(4)课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分别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主学习,同学研究。
3.集体讨论。
(1)订正字音。
账zhànɡ单报酬chóu款项xiànɡ蹑niè手蹑脚小心翼yì翼塞
sāi进
(2)理解词语意思。
账单:记载货币、货物出入事项的单子。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
敢疏忽。
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3)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
做事的报酬,但当他看到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时,很惭愧地把钱放回了妈
妈的口袋里。
三自主阅读,适时点拨
1.学生质疑。
初读课文时,你有什么需要大家一起帮你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甲:小彼得为什么要给妈妈一份账单?
学生乙:他的妈妈为什么看完账单后没有生气,反而收下了账单?
学生丙:妈妈的账单中为什么是0芬尼?
教师补充:小彼得懂得了什么?
2.默读课文,共同解疑。
(1)小彼得为什么要给妈妈账单?(他经常被派去把账单送往邮局,觉
得自己像个商人,也仿效账单的格式给妈妈开张收款账单,索要帮妈妈做
事的报酬。)
(2)讨论:妈妈看过账单为什么没有生气,反而收下了账单?(妈妈想通
过无声的教育来转变孩子的错误行为,这是在爱护孩子。)
(3)点拨:妈妈把60芬尼放在了餐桌旁,同时也留下一份账单。你怎
样看待她的做法呢?(妈妈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
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你也要知道妈妈对你的爱和
付出从来没有要过报酬。”)
(4)妈妈的账单中为什么都是0芬尼呢?(妈妈在用行动教育孩子,想
让孩子懂得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价的,0芬尼就意味着无价,无法用金钱
来衡量。同时更让孩子懂得爱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地爱着自己
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5)小彼得看了妈妈给他的账单后是如何做的?他懂得了什么?(小彼
得怀着怦怦直跳的心,投进妈妈怀里,并把60芬尼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他非常惭愧,正像妈妈期待的那样,小彼得真正懂得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感
受到妈妈对自己无价又无私的爱。)
四总结全文,深化感悟
妈妈的一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妈妈用无声
的爱使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得懂事了,爱是无价与无私的。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为父母做事,索要报酬的事呢?我想今天的
学习,你也像小彼得一样感悟到更深的内涵,你能否向父母说说自己的心
里话呢?希望你们也像小彼得一样,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四篇:《妈妈的账单》最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
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
怀抱,幸福享不了。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课文。
2、翻开课本第83页,齐读课题——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妈妈的账单》讲了一件什
么事?并划出你觉得重要的词语或句子。
2、借助文中的词语,用两三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
书:彼得妈妈)
过渡:刚才有同学运用了这两个词语,非常好。请大家伸出手指
跟着老师写一写。(板书: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三、细品账单,感悟母爱
(一)、学习彼得的账单
1、彼得有什么愿望?他帮妈妈做了哪些事情?(课件)指生读彼
得的账单。
2、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当彼得获得他想要的报酬时,他心情怎样?他有什么举动?说些
什么?
过渡:是啊,此时的彼得是多么兴奋啊!可又是什么使彼得羞愧
万分呢?(妈妈写给他的账单。)
(二)、学习妈妈的账单
1、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从文中找出来读读吧。
(课件)
2、交流补充妈妈的账单。
3、引导对比,感悟母爱。
师:妈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点点滴滴,说得完吗?道得清
吗?(无价)妈妈的账单上为什么写得都是0芬尼?(无私)
妈妈为什么又要给彼得这样一分账单呢?(无声)
4、师生合作深情朗读“妈妈的账单”。
5、再次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此时,小彼得是怎样的心情?小彼得怎么做?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谁愿意读出小彼得当时的心情?(指名读)
四、联系生活,熏陶情感。
1、师小结:听话懂事的小彼得终于明白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是情理之中的。
2、学完了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们的
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
3、弹性设计: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品味一曲母亲的颂歌吧。
(播放歌曲《懂你》。)
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彼得妈妈
如愿以偿60
羞愧万分0
第五篇:《母亲的账单》教学设计
《母亲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学习要掌握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
伟大。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
爱的伟大。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会帮妈妈到超市买东西吗?那你们一定会认识这些。
(课件)对,这是买东西的账单,今天我们要去看看小彼得给母亲开
的账单。
二、交流展示
1、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老师巡视指导。
2、小组展示交流成果。
三、检测
小组内对学生的生字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四、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课后习题。
1、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两个阅读要求,
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组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
“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
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
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
《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3、出示两份账单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
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
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
“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
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
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
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对比两份账单,
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
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
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4、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
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
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
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
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
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
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
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
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
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5、讨论深化
a、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
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b、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
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的内容
2、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二、认读生字
1、指导写字,理解字义。
2、用你理解的词语练习说话。
三、经典文章欣赏,深情总结。
四、完成自主测评、自我评价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21:1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81209131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如愿以偿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如愿以偿什么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