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以《轴对称》为例
本课贯穿学生为主体,技术为媒体,老师为指导。学生在现代信
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加直观形象和清晰的学会知识。从学生来说,整
个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扩展性。在情境的创设中,欣赏、动手操作、
体验、感悟、归纳总结,更加具有效率性和生成性,感受更加深刻,
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我设计了几个教学靓点:
第一:借助优酷播放软件课的开始播放《千手观音》舞蹈视频
(课前自己动手剪切),课将结束,播放《生活中的对称美》(课前自
己动手制作)前者优美、震撼的画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在感受美
的同时明确了学习主题,又被残疾人不怕困难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所
感染,轻松、愉悦的进入到学习活动中;后者美丽的图片动听的配乐
朗诵给学生以完全放松,欣赏享受美,触发了学生爱生活的情操。
第二:在“配”对称环节中,设计了两组事先剪切分割好图片,利用
无限克隆和拖拽功能让学生完成配对。在和谐、互动的平台上,学生
轻松的感受到对称图形的构成,为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分别在“研究”对称“分”对称、“探究”对称三个环节
中,利用图片的动画效果(绕轴旋转)展示了图形沿直线折叠后两部
分(两个)重合的结论。把本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
生面前,学生通过观看用准确的语言概况了结论,掌握的知识,体会
了数学中图形的变换。同时动画效果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
生的多种感官,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授课后的感悟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一线
教师开展教学的常规,但随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进
入课堂后,给当代的教师搭建了史无前例的优秀的育人平台,更给我
们的教学提出的更高的挑战,不但要改革教学模式更要以新颖的方式
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教师要树立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识,锤炼自己的能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以语言、
文字、视频信号和声音等功能有效延伸课堂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
能实现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能让数学知识无限延伸。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
课堂教学,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
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
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学习新知。
新课标理念强调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社会密切相关,数学来自生
活实际有应用与生活实际。为此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中,
重视数学实践,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是要结合生活
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数学课堂变的生动,使数学课堂成为学
生学习数学乐园。
例如:在设计《轴对称》这节课时,在课的开始我利用电子版的
链接功能展示了《千手观音》的舞蹈,优美协调的舞姿展现了动态的
对称美,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了对称美又陶冶了学生情操,接受
了残疾人不怕苦不怕累不向困难低头不服输的精神,使学生轻松自然
愉悦的进入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在课的结束时,链接了图片mv。
在欣赏美丽图片的同时配乐朗诵《生活中的对称美》又把课堂的学习
拉到了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感受生活,
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操。
三、结合多媒体功能,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
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
抽象性之间的矛盾。而巧妙的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成功地
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这样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
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新知的学习中。
例如:在设计《轴对称》这节课时,我设计了“配”对称活动,
将天安门城楼、蝴蝶剪纸、京剧花脸图案等利用截图工具将每张图片
平均分成两张,打乱顺序。先给出一半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判断,
动手拖拉另一半图片,配成完成的图片,并说出理由(找一模一样的
图片)。这样有效的刺激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初步感受到轴对称
的存在形式,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学生的情绪高涨,学习效果好。
再如:为让学生理解“沿某直线折叠后两部分重合”“由轴对称
图形转变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部分知识时,我借助了电子白板
中的动画效果“绕轴方向”设计了动画的折叠效果,让学生形象生动
的理解掌握了定义。
四、多媒体技术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辅相成,形成互补。
多媒体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有各自的优点,特别是传统手
段中板书设计可以有效的反应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和知识的脉络。为
此我坚持书写简洁规范的板书。
五、运用多媒体时要恰到好处。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的好,能给我们教学带来方便,
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制作课件时,也应注意要图文并茂、生情兼备、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注重实用性,要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多媒体,要避免将
信息技术装潢“门面”,从而丢掉粉笔、黑板及教师的示范作用。
总之,一节好的数学课教师不仅在“讲”上下功夫,更在导上花
心思,做到“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1:20: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456541309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谋定而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谋定而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