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包括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
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
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
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
好。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
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
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
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
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
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
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
度。
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
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
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
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与良好
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
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应为学生奠定成功人生的起点,使每个学生形成以自
信、欢乐、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每一位老师要创设宽松的
心理环境,让每一位孩子自由地发展,提供充分的实践与思考机会,
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尽情地享受人生这一段最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的
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与合作中更从容,更出色。
一、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有利于培养、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内容,
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育教育。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特点对全
体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从小
形成积极、乐观、向上、自主的学习态度,奠定了创造性人格和文明、
高尚品格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构筑平等对话、真诚沟通的平台,使
每位孩子认识自己,善待自己,超越自我。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美丽
的世界。每个世界存在着千差万别。心理指导的老师必须从心理学角
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作深入
细致的分析,同时对多动症、厌学症、焦虑症等作矫正性指导,使每
一个小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学习喜悦和快乐生活的情趣,以提高心
理承受能力。
孩子原本与父母无话不谈,但长大后,特别升入了小学高年级,
不少孩子与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与父母的碰撞越来越多,常认
为不被理解,这种成长的烦恼是他们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正常心理反
应。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渴望跟成人一样,不受太多的约束。他们
为证明自己长大,说的是大人话,唱的是流行歌,做的是追星赶时髦
的事,穿的是品牌衣裤装酷扮靓,神态表情像大人一样深沉、冷峻……
然而他们毕竟是孩子,不具备把握自己的能力,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差,
常犯这样那样的错,与家长的矛盾大,因此会陷入苦恼、孤独和痛苦
之中。
针对这种情况后,要找这些渴望长大而常出“乱子”的孩子对话、
沟通,引导他们学会与父母亲交朋友:要珍惜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
恩,要会感受父母给予的爱,还要以孝顺之心懂得回报。其次教孩子
要不拘形式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欢乐和苦恼告诉给爸妈,让他们理解自
己。我们为了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和父母的关系融洽,教育孩子在
父母生日时送一份小礼物,说一句温馨的祝福语,写一封慰问信给父
母,做一件使父母高兴的事。为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增益理解,
深化亲情。
我们除了和学生面对面谈心外,还用写信、上网聊天、打电话等
形式与孩子沟通。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关心、善待他人,学会正确
认识自己,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学会以平常心看待发生
在身边的人与事,解决了来自学生心中的烦恼和困惑,达到自我实现。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认识到:通过健康有益的沟通、对话等形式,可
以帮助孩子解决来自学习、交友、生活、身体、家庭、社会等方面的
烦恼和痛苦。从中我们也意识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片圣
洁的天空,那就是爱的天宇,爱他人,爱自己,爱是力量的源泉,爱
是精神的支柱。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有“爱的话语”回荡,那将是快乐
的、幸福的。
三、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使更多孩子学会学习、思考、
交际、合作,学会体验分享快乐,懂得共担责任。在实践活动中我
们知道: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是不同的,知识能力和整体品质
也有差异,仅靠课堂教学使他们达到拥有好的心理素质是相当困难
的,再进一步要求每个学生自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成
为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就很难奏效。课外活动正好弥补这个缺点,它
的重点在于“扬长”,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增长才
干,培养自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喜欢
的课外活动。在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基础上,指导他们再进行筛选、整
合,设计出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心育
活动。
我们要“感恩”的,是感谢家长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培
育之恩,感谢各位相识或不相识的关爱和奉献之恩;我们要“沟通”
的,是让我们拉近彼此间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距离,或者讲讲自己的学
习经历,或者谈谈自己生活、工作的感想,或者叙叙自己的现场感受,
或者说说亲人间的情深与隔阂等等,敞开心扉,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我们要“奋”的,是让我们奋发图强,精益求精,继往开来,不懈前
进。
倡导学生学会把爱和关怀送给别人,学会展示自己、和谐相处、
富有爱心和合作精神,学会让心声开放,让心灵飞翔。因为健康的集
体,可以健康很多人!因为高尚的个人,使更多人拥有高尚。
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如艺术类有:让生活美丽
动人的“插花比赛”、让歌声飞扬的“音乐鉴赏会”、开心一课的“小
品专场”、张扬个性的“儿童服装设计比赛”;文学类有:演讲比赛、
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报告会;主题活动类有:我们讲奥运、
小小“心理医生”、设计自我形象、我的梦想等。这些活动能培养了
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组织策划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思路宽,
能力提高,心胸宽阔,智慧增长,老师、学生和家长又感到高兴。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每一个可爱的生命会
因拥有健康心身而茁壮地成长,共享灿烂阳光,直抵阳光彼岸!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1:20: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456061309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生心理健康内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生心理健康内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