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所改造

更新时间:2023-03-08 10:01:06 阅读: 评论:0

微型相机-学生的妈妈4

农村厕所改造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丑柑)

1/7

农村改厕的意义和成效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这个论坛中并发言,我讲的题目是农村改厕的意义和成效,也就是向大

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农村户厕改造状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是11月19日,正好

是世界厕所日!

我讲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农村改厕的背景、农村改厕的效益、改厕在中国的执行情况

(主要以XX为例),最后是个人的一些浅薄的想法和意见。

第一个部分,农村改厕的背景。

用厕状况是社会经济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

指标,2001年11月,在新加坡召开了"世界厕所高峰会议",中国、美国、新加坡等10多

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发言说,"不重视厕所的国家,没有

文化和未来",足见厕所状况的重要意义。厕所文明在中国由来已久,世界上第一个坐式水

冲厕所2000年前产生在中国。即使如此,长期以来的中国,特别是占中国大部分人口的

农村,用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解放以前的农村,普遍的状况是“人无厕所猪无圈”,新中

国成立以后的六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两管五改”工作,所谓两管五改指的是“管水、管粪、

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善环境卫生。”在国家的提倡和扶持下,很多农村的

厕所改变为浅坑式厕所。如果要编一部新中国“农村厕所革命史”的话,这大概可以称为史

前期。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对人民的用厕状况重视程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98

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嘉明就发出了“中国需要厕所革命”的呐喊,成为中国“厕

所革命”一词的最早提出者。在《九十年代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正式向人民和

国际社会承诺:全国农村卫生厕所的普与率在2000年底达到40%。这一目标对于当时的

中国来说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因为当时的农村厕所卫生形势是很严峻的。1993年,在“全

国农村厕所与粪便处理背景调查和今后对策研究”时发现,全国卫生厕所普与率仅为

7.5%,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才有13.5%,1.2亿农村人口无厕所可用。有厕所的,

也十分简陋。北方农村的旱厕是“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日晒雨淋,臭气冲

天,蝇蛆成群。在南方,一些地方粪缸露天存放,散落在路旁和拥挤的村舍之间,遇雨则粪

水横流,要么是“拎马桶,倒粪缸,河塘涮涮晒马桶”,厕所卫生不良的状况,导致严重的

环境污染,也使得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血吸虫病等的流行难以控

制。(可以看看我十月份我在XX蓟县农村拍的照片1,2,3)

90年代,在政府的领导,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改厕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在政府全国爱卫会、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于1999年7月27日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

改厕工作会议上披露:“厕所革命”已使全国8343.37万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覆盖了

总农户的35%。此外,各地还新建、改建农村公共厕所77.6万座,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

率达到了28.48%,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面貌。根据卫生部公布的资料,

2/7

200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与率为44.85%,完成了“九五”末达到40%的目标。然

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一改善也是低水平的。

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场灾难——SARS使得人们更加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中国农村也

随之掀起了又一次的改厕浪潮。

第二部分,改厕效益(卫生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一、卫生效益:

1、消除粪便污染

2、减少儿童腹泻发病率36%

3、减少血吸虫病感染率77%

4、减少蛔虫病感染率29%

5、减少中、重度营养不良率36%

6、改善家庭、社区环境卫生面貌

7、促进卫生知识的普与,卫生行为的改善、卫生技术的推广,卫生科研的深入,卫生

政策与法规的形成。

二,经济效益:

1、(改厕)是一项健康投资,保护劳动力,节省因病医药费支出:根据统计调查,使

用卫生厕所的农民大约可以节约5.24元。5.24元/人×(9亿农村人口×45%)=21.2

亿元

2、(卫生厕所)提供优质高效的有机肥,可提高农作物的收益,同时又减少购买化肥

的支出:1.5公斤/人·天×365天×9亿农民=4.9亿吨小麦增产16%,玉米增产26%

(农业部门专家指出,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排泄粪便0.25公斤,尿一斤计算,一年的粪便

相当于化肥35公斤。全国9亿多农民,一年的粪便量提供的化肥相当可观。)

3、改厕可以改善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十年前,外国人将在中国上厕所的感受诙谐地

总结为“一跳二叫三笑”,这“一跳”是因为污水横流,“二叫”是因为蛆虫满地,“三笑”

是因为没有隔板而令人尴尬而笑。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对投资环境意见最大的便是环境

卫生太差,矛头直指厕所。曾有一位外商考察某地后,认为投资环境尚好,欣然答应投资开

发。可当他上了一趟厕所,看到目不忍视,无法下脚的厕所后,就立即改变了主意。改厕的

重要性由此可窥一斑。

4、改厕可以促进卫生洁具、建材业等的发展,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扩大内需。改建一

个卫生厕所,至少需要400~500元人民币,中国有2.38亿农户,如果有1亿农户改厕,

就可以带来500亿元的工业产值。这将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增长点之一。

三,环境效益:

1、提高土壤肥力

3/7

2、减少容器、水、土壤的污染

3、减少臭气浓度80%

4、减少苍蝇密度96%

5、减少土壤污染:蛔虫卵减少70%;钩蚴减少89%

6、减轻蔬菜污染:韭菜、菠菜、小白菜和葱等蔬菜受粪大肠菌群污染的比例:改厕村

4.4%;未改厕村22.2%

7、减轻水源污染:水质大肠菌群合格率:改厕村45.9%,未改厕村10%.

四,社会效益:

1、增强群众卫生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2、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

3、促进新农村建设

4、提高下一代人口的质量

第三部分,当今中国农村改厕的执行情况,主要以XX为例。

在2002年印发的《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中规定,到2010年,我国东、中、

西部农村厕所普与率分别要达到65%、55%、35%的指标。迎着这一目标,当今中国农村

的改厕活动在全国各地都有比较大的进展。这一点可以从最近两年中国卫生厕所的普与率看

出来。2001年底我国农村卫生厕所的普与率为46.1%,2002年底这一数据为48.66%,

增长5.55%,比2002年中国第一产业的增长率2.9%多2.65个百分点。不过,农村卫生

厕所在全国的各省市的普与率的差距比较大,在2002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XX

没有提供统计数据),农村普与率最高的是XX达92.71%,而最低的XX只有18.15%,

前者是后者的5.1倍。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农村主要推广的几种卫生厕所。在中国农村通常使用的卫生户厕主要有7

种: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双瓮漏斗式厕所、三联式沼气池厕所、粪尿分级式厕所、双坑交替

式厕所、阁楼式堆肥厕所、深坑防冻厕所。其中,三格式是普与最广的农村户厕,三联沼气

池厕所主要是用于牲畜较多的农户,阁楼式主要适用西北部地区,深坑防冻式厕所主要用于

东北地区,粪尿分级式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厕所,应用前景广泛。

因为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具体介绍各自的技术特点。由于三格式是我国是最为广泛推广的一种

农村厕所,也是XX市农厕改造推广使用的一种卫生厕所,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请看横切

的示例图片6)几个关键点:粪池深度,容积大小,比例,过粪管角度,以与确保墙壁质量

以防渗漏等问题。

下面看一下XX改厕的情况:XX市有农业户106.63万户,农业人口近400万人。

在今年以前,XX市改厕工作在全国是比较落后的,2002年,XX市农村厕所的普与率只

有是27.42%,居全国第28位,也即倒数第三。这与XX的经济地位,投资环境的不相称

的。XX市市委书记X立昌对农村改厕很重视,他说,厕所看来是小事,但对百姓来讲是难

事、大事。他要求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急需、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工作”的高度做好农

村户厕改造工作。农村户厕改造被列入XX市今年改善农村人民生活10项工作。今年XX

市提出今年要完成10.3万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一场旨在消灭农村落后旱厕、改造户厕的

4/7

“战役”在XX市的12个区县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战役在SARS时期遭受了很大的困难,

主要工作是在SARS过后展开的,SARS给改厕带来困难,同时也带来了有利的因素,SARS

使人们对卫生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当于给农村改厕做了一次极为成功的免费宣

传!

SARS过后,XX市的农厕改造工作进展速度非常。今年7月中旬,完成户厕改造9993

座。到了8月底,完成36019座,九月底完成4万座,而就这星期一我到XX市容委了解

的最新情况,XX市已经基本完成了年初预定的10.3万座目标,农厕卫生厕所普与率超过

37%。(大家可以看看不久前我在XX蓟县农村调研所获的几X图片4、5、7、8、9、10,)

下面简单说一下改厕政策的执行情况,改厕主要是根据市政府、市容委、市爱卫办的设计规

划,财政局给予改厕农户50元补助,县、乡各级明确各自任务、制定各自的扶贫政策和具

体措施,主要以任务形式下达到各村,然后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做宣传动员工作,主要是由

村干部们带头示X,完成改厕工作。期间和其后,会有各级领导和爱卫会成员督促检查指导

改厕工作。总的来说XX市今年的改厕工作的任务虽然艰巨,但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

机构的重视和谐调一致,改厕的工作是比较顺利的,为今后更大规模的改厕运动打下坚实的

基础。

最后讲讲关于我对农村改厕的一些浅薄的想法和意见

我认为,改厕的主体应该是农民而并非政府。这就要求改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广大农

民。农民是一个保守的群体,他们普遍有这样一种“短视”倾向:只有当他们切实体会到一

件事的带来的收益将远大与其成本时,才会主动去做,他们不愿意在自己并没有看到成功的

先例的情况下承担风险成本去做自己很难预见收益的事情。这就要求前期的,宣传,示X

工作必须到位,否则改厕工作将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虚报数据、为求节省而不按照技术

要求修建等等(可以参看我在蓟县所建的一个不太符合技术规X的户厕,[图4,和9对比],

存在比如防冻,防渗漏等隐患。

通过在蓟县的考察与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意见,

•政府要长期重视,加大加深宣传力度,切不可忽冷忽热。要使得农民们普遍意识到

改厕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预防科学院曾在全国X围内做个一个调查,愿意出钱改

厕的农民占68.3%。当然并不是说愿意就一定会去,这就需要宣传。

•加强示X工作,务必使示X的卫生厕所符合技术规X,确保能顺利投入使用。这里

指的示X工作不仅指一个地区的试点,而是到具体到每个村的改厕示X户。如果一

个村的示X户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马虎应付,出现了质量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一个村的改厕情况。

•各级政府应切实做好财政支持工作,保证扶持改厕的专项资金与时到位。

•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做到改造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

•应该注意整体的卫生状况改造。除户厕之外,牲畜的粪便问题、生活垃圾的处理问

题也是农村卫生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规划改厕的同时,还因尽可能兼顾到这几方面。

•应加强政府与相关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中国农村改厕工作是涉与到涉与到占

世界人口近15%的卫生,健康状况。国内外的相关的组织机构应该看到这一工作的

5/7

深远的意义对此加以支持,而我国政府也应该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为中国

九亿多农民的厕所状况而努力!

我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中国农民的用厕状况一定会得到切实的改善的。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一、为什么要改厕?

在农村,80%的传染病是由于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而与粪

便有关的传染病就有30余种,最常见的有痢疾、霍乱、肝炎、蛔虫病等。

二、改厕的目的是什么?

改厕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生活环

境的质量。二是粪便中含有多种肠道传染病菌和寄生虫卵,通过改厕对粪便进行

无害化的处理,杀灭粪便中寄生虫卵、细菌,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护

农民的身体健康。

三、改厕有什么好处?

1、环境效益:人的粪便是回归自然的有机肥资源,同时也是分布广泛的污

染源。改建后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既能够积肥,又能使粪便无害化处理、消除污染。

因此,改厕是环境保护的措施之一。

2、社会效益:农村改厕可增强人民群众卫生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卫生厕

所便利(沼气式还可增加能源)、卫生、安全,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促进新农

村发展,改厕是小康村、文明村、卫生村、生态村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两个文明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的环境卫生是一种“质量的投资”,因为安全的环境

卫生能造就更健康、更聪明的儿童,提高下一代人口质量。

6/7

3、卫生效益:改厕主要的卫生效益是消除粪便污染、减少霍乱、痢疾、伤

塞、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和血吸虫、钩虫等寄生虫病。

改厕是一项健康投资,其效益在宏观上是改造不利于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

减少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护劳动力,微观上对农户而言是节省因病

医药费支出。

四、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选址要求:

1、厕所必须远离水井,10米以外。

2、现在推广的水封式水冲厕所基本无味,完全可将厕屋放在室内,或尽可

能离居室近些。户厕不宜集中建在大路旁。

3、厕屋可利用房屋、围墙等原有墙体,减少造价。

4、化粪池的三个格的布置可为目字形、品字形、7字形等。一般多采用目字

形。

5、厕所化粪池一般设计在房屋或围墙外,便于清渣出粪和保持厕所卫生。

化粪池第一池的一部分也可设在厕屋下节约用地,但清渣口必须设在厕屋墙外,

池盖上需设厕屋过梁,以满足厕屋对地基强度的要求。

粪便管理

一、粪便管理的含义

粪便是人体排泄物,如果管理不当,处理不好可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污染

环境,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粪便无害化处理对卫生保健、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农业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粪便与疾病传播

粪便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和虫卵等,如果管理不当,它可

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有:1、食物,较为常见。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

粪水便水给蔬菜等农作物施肥,短期内食用,可引起肠道等疾病的个体或群体感染;2、饮

用水,粪便的病原体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源,可造成肠道等疾病的个体或群体的感染;3、

7/7

洪涝期间粪池管理不当,造成粪便外溢,人们在趟水中接触被污染的水体,可造成皮肤病的

发生和感染。

三、改厕粪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改厕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主要措施。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肠道病毒、肠道致

病菌、肠道寄生虫与卵是与人粪一起排出体外的,粪便是导致人类肠道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

的元凶,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是控制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关键,腹泻病患者致病微生物在每克

粪中可达1010;若要对这些病原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下是

通过改厕、粪管与卫生教育为主要卫生措施的国际研究结果:

(一)减少儿童腹泻发病率36%;

(二)减少血吸虫病感染率77%;

(三)减少蛔虫感染率29%;

(四)减少中、重度营养不良率36%。

四、改厕、粪管带来的经济效益

改厕是一项健康投资,其效益在宏观上是改造不利于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减少严重的

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护劳动力;微观上对农户而言是节省因病医药费支出。据中国社

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测算,农民因改厕每年人均减少医药费支出5.24元,提供的优质

高效有机肥,可提高农作物的收益,同时又减少购买化肥的支出。XX的一项对照研究显示

施用无害化厕所的粪肥,小麦增产16%,玉米增产26%。

五、改厕、粪管的环境效益

人的粪便是回归自然的有机肥资源,但也可成为分布广泛的污染源。卫生厕所既能够积

肥,又能使粪便无害化处理,消除污染,因此,改厕又是环境保护措施之一。施用有机肥能

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因而改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益于保护土地资源可持

续利用。

改厕、粪管能减少空气、水、土壤的污染,以下是一些对照研究结果:

(一)减少臭气浓度80%;

(二)减少苍蝇密度96%;

(三)减少土壤污染:蛔虫卵减少70%;钩蚴减少89%;

(四)减轻蔬菜污染;韭菜、菠菜、小白菜和葱等蔬菜受粪大肠菌严重污染的比例,改厕

村4.4%;未改厕村22.2%;

(五)减轻水源污染,水质大肠菌群合格率改厕村45.9%;未改厕村10%。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0:0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408661308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农村厕所改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农村厕所改造.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