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独立

更新时间:2023-03-08 09:22:58 阅读: 评论:0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高钙食物有哪些

人格独立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牛骨)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当今时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首推“素质教育”,而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这一词语更是频繁地出

现。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出培养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如何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开

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

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一、要淡化教师角色意识,强化学生自主精神,创造学生自由

发展的空间,提供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

教师管理学生,是对学生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不

管则是教师的渎职。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老师却因为管得太严、

太细、太死、管得不当而适得其反。现在有句非常流行的口号:

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句话是教师角色的一种体现。

作为教师没有起码的教师角色意识是不行的,那会使班级失去凝

聚力,使学校失去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教师的角色意识太强烈也有

碍教育的效果。例如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会使我们放大自己的能

力和责任,误认为学生的一切都系于教师身上,使他们丧失了基本

的判断、选择能力和敢于作为的进取心;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会

使我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甚至不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人看待,伤

害了学生的心灵和人格,使学生对老师望而生畏,体会不到师生之

间的关怀、温暖,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压抑、郁闷、怯懦、虚伪甚

至仇恨的心理;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过多、过细的规定和限制还

会使学生产生不满、逆反和对抗情绪等等。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师生关系,老师的地

位至高无上,而学生却没有养成独立的人格,无论老师做什么、说

什么,学生永远不能说不,正是这种人身与精神的双重依附关系,

让老师拥有了对学生的特权,即便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学

生也没有勇气反抗。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就应该

淡化传统教育下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培养

他们的自理能力。许多事情就是这样,老师替学生想得周全,学生

就会想不周全,老师事事都管,学生就会习惯于被管而失去独立

性。在大学校园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类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

入大学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存在着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的问题;

学习上自信心不足,缺乏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生活中相对缺乏独

立处事的能力,遇事往往依赖于外界帮助;情感上存在较大的依赖

性,期待得到外界更多的保护和关注;在择业就业问题上倾向于依

靠父母或家庭背景,自立自强意识不够等。这些都是独立人格特

质缺乏的表现,也是传统教育的悲哀!如果不想我们的学生成为心

理的残疾者,班主任就应彻底抛弃“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以民

主的方式来管理班级,着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巧妙激

发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冲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互相激发,使每

个人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

二、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

某些共同的特点,但绝不能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

背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

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当前创新教育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就是要求每个

教学工作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

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

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从哲学上看,创新与个性是

同义语,与共性是对应语;从心理学上看,创新能力与知识不同,只

能寓于生活的实体个性之中,能力决不可脱离个体而存在;从社会

学上看,人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学习首先是个人的学习,而且只

有那些有个性的个人才能自由结合成为有生机的集体;从教育学

上看,教育人口的激增,不仅意味着学生数量的激增,而且意味着

质量上的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取决于个人的遗传因素和周围环

境两个方面的差异。正如一位外国教育家指出的:“儿童每天来

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

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来到学校的时

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世界。”然

而,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

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

进度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

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尤其是那些聪明活泼、爱动脑动手

的学生,更易为这种“统得过死”的教育体制所伤害。在这种氛

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

气、缺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

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绵羊。

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

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

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反对压抑个性发展;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

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

的条件。没有个性的教育,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

性,也就没有创新。所以,走出标准件式的教育模式,走向多样化的

个性教育就成为必然要求了。

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是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担负培养未

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的班主任,要瞄准未来人才的特点,

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目标。只有这样,

教育才能“面向未来”。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9:2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38578181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格独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格独立.pdf

上一篇:件的成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人格独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童年的句子
    pantum打印机官网-大漠孤烟直2023年2月27日发(作者:员工自愿离职协议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童年好句子摘抄1、童年,我亲爱的朋友,我现在好想念你。成长的风儿,吹走了我们的蝴蝶,吹走了我们的歌声,吹走了我们的葡萄,吹走了我们的雪花,也吹散了我们的甜言蜜语。我长大了,而你也默默地离去。你是不是又去了另一个孩子的家,陪她一起玩耍呢
  • 3℃大学自我介绍
  • 3℃入职工作总结
  • 2℃伤感的英文
  • 2℃我是上帝
  • 2℃待人以诚
  • 2℃高三励志
  • 2℃揭后语
  • 2℃大学毕业
  • 2℃辞职报告图片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