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v 脯
Vo l P话音质量分析与测试
刘石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工程师
孙悦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助理工程师
摘要:随着VoIP发展的日趋成熟,VolP单凭粗
放低价进行市场竞争日趋艰难,更多人把关注
点投向VolP服务质量。首先从VoW的传输层
面和业务层面分析影响VolP话音质量的主要
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最后提出测试
与评估VolP话音质量的指标体系以及测试方
法。
关键词:VolP,MOS,话音质量
从1995年2月Voc ̄Tec的第一部IP电话的使用至
今,VolP已经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是随着目前若干
问题的出现,VoIP发展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状态,其中导
致VolP发展缓慢的主要技术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互联
互通、话音质量以及信息安全。其中VolP的生存之本——
话音质量是最主要的因素。
众所周知,VolP作为一种业务,必须为用户提供高质
量的服务;另外,VolP作为一个投资,必须为业务部门降低
成本。而VolP的最大优势是成本,最大劣势是话音质量。故
此,对于VolP业务来说,能否把握好成本与质量的均衡,是
VolP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重点分析和解决VolP
话音质量的相关问题。
1 VolP话音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VolP作为基于IP的业务,同样存在两个层面的影响
因素:传输层面和业务层面。
1.1传输层面的影响因素
不同于PSTN基于固定连接传输机制,VolP采用基于IP
技术的“Best Effoa”端到端的传输,所以不可避免存在丢包、
包时延和抖动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VolP的话音质量。
丢包是从发话端发出的包没有能够到达听话端,从而引
起话音质量下降。丢包通常由以下三种原因造成:传输损坏、
过大时延和数据拥塞。传输损坏是当传输媒介出现故障时,
所传输的话音包便可能被丢掉;过大时延是当话音包超过
“生存时间” L0时,该话音包便会被丢弃;数据拥塞是当交
换路由设备的队列被塞满时便会根据策略抛弃某些话音包。
包时延是指从发话端发送话音包到听话端收到话音包
现代电信科技2008笨哆溺鬻9麓
~. 哆一一.m.m1 ,强V一~一一~~蛳枷~咖 州.耋 .蓁 协 Ⅵ3}呈 一一一~~一~~一
泰尔测试……………………….
V下 L Test
的时间差。包时延通常由以下原因造成:存储转发时
延和媒体传输时延。存储转发时延主要是由于交换路
由设备对话音包进行存储转发排队等候处理引起;媒
体传输时延是由于话音包传输所需要时问引起。
抖动是话音包从发话端到达听话端所花费的时
间的可变量。抖动通常由以下原因造成:多路径转发
时延差和存储转发时延差。多路径转发时延差是话
音包通过不同路径转发到达听话端的时延不同引
起;存储转发时延差是交换路由设备本身由于缓冲
和处理时间不同引起。
1.2业务层面的影响因素
VoIP本身在业务层面也有许多必要环节会影
响话音质量。随着IP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P网络的
广泛建设,业务层面的因素渐渐显得越来越突出。业
务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编解码、
时延和回声。
编解码是所有数字语音通信必不可少的处理步
骤,而话音编解码肯定对话音造成损耗。只不过在
PSTN中损耗非常小,而对于VoIP,编解码引入的话
音质量损耗就比较大了。当然影响是多个方面的,包
括时延、带宽和MOS多个方面。具体如表1(仅仅包
含5种典型话音编解码技术):
时延在这里不包括传输时延,而专指由voIP设
备(终端或者网关)引入的处理时延,包括编解码时
延(见表1)、信号处理时延和去抖动缓冲时延。根据
ITU—T G.114“单向传输时间”规定,语音会话的单
向时延不能超过400 ms。
在VoIP中回声主要有两种:电气回声和声学回
声。电气回声是由于2—4转换的混合器因阻抗匹配不
同造成“泄漏”导致的;声学回声是指扬声器播放出来
表1编解码对话音质量的影响
编解码 技术 帧长(mS) 算法时延(ms) 比特率(K) MOS
G.711 PCM O.1 25 0.25 64 4.4
l
G.723.1 ACELP 30 67.5 5.3 3.6
G.723.1 MP-MLQ 30 67.5 6.3 3.4
G.729 CS—AcELP 10 25 8 4.0
G.729A CS-ACELP lO 25 8 4.0
的声音被麦克风拾取后发回远端导致的。对于网关这
类只具有电接口的设备只存在电气回声,用回声损耗
来衡量。对于手柄和免提这样具有声接口的设备,存
在声学回声,用加权的终端回声损耗来衡量。
2 VolP话音质量的解决办法分析
2.1传输层面解决办法
IP技术本身采用“Best Effort”的方式,对进入网
络的业务流,都以先来先服务的方式对业务流分组
进行服务。随着Internet和各种业务的迅猛发展,尤
其是视频、话音等多媒体业务的迅猛增长,IP网络
也由以前单一的数据网变成了多业务的综合数字
网。此时,传统的IP网络没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弱点
已经显现出来。为此,IP QoS成为IP技术发展最重
要的课题,目前可以采用的IP QoS方案主要有以下
四类:轻载方式/高带宽方案、综合服务/RSVP方
案、区分服务/DSCP方案和流量工程/MPI_S方案。
轻载方式/高带宽方案主要就是加大基础网络
建设,使网络带宽远远大于VolP实际使用带宽,从
而保证VoIP端到端传输质量。虽然效果明显,但是
投入过大,是一种不现实的解决方案。
综合服务/RSVP方案基本思想是在传送VoIP
数据之前,根据VoIP的QoS需求进行网络资源预
留,从而为VoIP数据流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这
种模型的优点是能提供端到端的绝对的QoS保证,
但由于这种模型在实现上是非常困难的,问题的核
心是综合服务具有面向连接的特点,这与IP本身无
连接特性是不符合的,容易导致网络的复杂化,具体
体现在:资源预留是基于每个流而进行的,因此使得
节点中要保留每个流的状态信息,导致路由器负担
太重;RSVP本身协议复杂,不容易实现;需要全网
支持,但是现实网络很难全网都支持。
流量工程/MPLS是指为业务流选择路径的处
理过程,以在网络中不同的链路、路由器和交换机之
间平衡业务流负载。其目标是在给一定节点与另一
节点之间计算一条最优路径。但该方案有如下问题:
必须应用在MPLS网络中,而MPLS还没有在全网
实现;目前对MPLS—TE跨域的应用仍然在研究阶
MSrr September 2008
…………………M 。Gv 旺 &s
段,意味着当前MPLS—TE主要的应用只能在单个
域中;另外,MPLS本身就非常复杂。
所以目前真正得到应用的是区分服务/DSCP
方案。DSCP不需要信令,即VolP设备在发出数据
包之前就为数据包打上QoS标签,网络设备不需要
为每个流维护状态,它根据每个数据包QoS进行一
定策略的数据包优先转发,满足VolP传输质量。区
分服务/DSCP方案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通常包括分
类标记、流量整形、拥塞避免和队列管理。
(1)分类标记
所有数据包在进入边缘网络设备的时候,根据
一定优先策略对数据包分类标记,通常VoIP数据包
分配高的优先级,即根据既定策略为IP数据包分配
高优先级的TOS值(3 bits,可支持8个优先级队列)
或者DSCP值(6 bits,可支持64个优先级队列);
(2)流量整形
限制流出某一网络的VolP的流量,使VolP报
文以均匀的速度向外发送。流量整形通常使用缓冲
区和令牌桶来完成,当报文的发送速度过快时,首先
在缓冲区进行缓存,在令牌桶的控制下,再均匀地发
送这些被缓冲的报文。通常可以采用约定访问速率
(CAR)、通用流量整形(GTS)等方式;
(3)拥塞避免
由于VolP主要关心实时『生,而对一定程度的丢
包不敏感,所以为了避免数据包拥塞重发,通常可以
采用加权随机早期检测的报文丢弃策略(WRED);
(4)队列管理
由于广域网的带宽较小,在发生网络拥塞时,数
据包不可能按原有的发送速度在广域网上传输。为
了保证优先级较高的VoIP数据包优先传送,在数据
包转发之前,把数据包按照优先级放人不同队列,然
后再按一定的调度策略把报文从队列中取出,在接
口上发送出去。通常不同的队列算法用来解决不同
的问题,并产生不同的效果。常用的队列有FIFO、
PQ、CQ、WFQ、CBWFQ优先队列等。通常具体情况
需要具体对待。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最终实现区分服务。尽管区
分服务/DSCP方案也有一定问题,比如不能完全保
证绝对的IP传输服务质量,但是由于实现简单,不
需要特定信令协议,对网络要求低,可扩展性好,所
以被大量实际使用。
2.2业务层面解决办法
由于当前IP QoS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基础网络
带宽的迅速提高,网络传输对VolP业务质量影响渐
渐变弱,而业务层面因素对VoIP服务质量的影响渐
渐突出。目前具体解决技术与方案如下:
编解码是VoIP的核心。编解码技术直接影响
VolP业务的时延、MOS以及传输需要带宽,而且本
身也有复杂度和成本的问题。所以综合考虑以上多
方面因素,VolP设备一般采用ITU—T G.711
(PCM)、G.723.1(ACELP或者MP—MLQ)、G.729
(CS—ACELP)、G.729A(CS—ACELP)编解码技术。其
中,采用ITU—TG.711话音质量最高,需要带宽也最
高。但是随着带宽的增加,64K的带宽需求已经渐渐
不成为问题,所以ITU—T G.711是所有VolP设备必
须支持、同时也是推荐的编解码方式。
静噪抑制技术对于节约带宽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一路全双工电话交谈中,当
一方在讲话时,另一方在听,而且讲话过程中有大量
显著的停顿,故此平均只有不到40%的信号是有效
的。无效阶段不应该浪费带宽,故此采用称为静噪
抑制技术来解决无效浪费问题。所谓静噪抑制技术,
是指检测到通话过程安静时段,并在这些安静时候
停止发送语音包。通过静噪抑制技术,大量的网络带
宽节省下来用于其他话音或数据通信。
由于静噪抑制技术的采用,通话过程中会有一
些静噪抑制时段没有语音包,如果用户感到绝对安
静会有通话终止或者其它不适感觉,所以需要舒适
背景噪音来解决静噪抑制技术带来的在讲话和停顿
之间出现语音不平滑的弊端。
回声抑制功能与性能在ITU—T G.165、G.168给
出。回音抑制的功能是用相位补偿的方法抵消串入
远端发送信号中的远端接收信号。其目标是消除延
时超过45毫秒的回声,因为当回音超过45毫秒时,
发话方就能够听到反射回来、滞后的自己的声音。
通过以上技术的采用,VolP话音服务质量得到
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永远不可能超过PSTN的通话
现代电信科技2008馨9硒罄9嚣
泰尔测试………………………・
V 1rL Test
质量,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接近或者等于PSTN话
音质量。当然话音质量是VoIP的弱点,但是VoIP还
有很多优点是PSTN无法比拟的。
4衡量VolP话音质量的指标体系
虽然以上章节提出了提高VoIP话音质量的具
体解决办法,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不同的VolP系统
或者设备话音质量还是存在巨大差异。鉴于VoIP话
音质量的重要性,运营商、设备商、政府、协会都对
VoIP话音质量提出一系列的技术指标来衡量。例
如,2005年信息产业部36号令对国内VoIP业务的
时延、丢包、抖动以及其它业务性能做了明确规定:
语音传输时延平均值≤400 ms
时延抖动平均值≤80 ms
丢包率平均值≤5%
其中关于时延和时延抖动指标同ITU—T G.1 14
规定。
另外,在ITU—T P.8XX系列建议中,对各种提高
话音质量的技术都有一定相关评定方法与标准。例
如:
ITu_T P.830规定了话音频带和宽带数字编解
码主观性能评价,ITU—T P.831规定了回声抑制主观
性能评估,ITU—T P.832规定了免提终端主观性能评
估,ITU—T P.835规定了噪声抑制算法主观测试方法
学。但是,以上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对VoIP话音质量
的测试与评估。其实,用户感触最深的就是语音质
量,它包含用户所感受到的实际语音的质量和网络
中客观评定的语音质量。目前对VolP业务语音质量
评分的评价包括多种模型:如主观MOS,客观MOS
和E—model。
其中主观MOS在ITU—T P.800.1中规定,特定
的发话者与听话者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话机进行
对话,然后收集测试者在各种不同情景下的主观感
受,根据一定分析法则得出该网络的品质。主观
MOS对测试的要求非常严格,所有的操作都要严格
地服从操作流程,对录音系统、语音采样、语音输入
级别、听者级别、不同发话者等等,都作出了详细严
格的规定。优点是结果直接是测试人员的切身体验;
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测试员要求非常高,而且有很大
的主观因素。
而客观MOS在ITU—T P.861(PSQM)和ITU—T
P.862(PESQ/PESQ LQ)规定,采用测试原理如图1。
图1客观MOS测试原理示意图
话音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经过被测设备,一路为
原始信号,最终两路话音信号相互比较按照一定算
法计算,获得客观MOS值。随着测试理论的完善,鉴
于可以采用仪表进行自动客观的测试,所以目前话
音服务质量更多采用客观MOS评定。
E—model主要应用于传输规划,用于评价在各种
影响话音质量的传输参数中合成的影响。这个计算模
型对设计人员确保在网络规划中达到使用户满意的
服务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E—model计算模型最终
结果是R值。表2是ITU—TG.107对R取值的定义:
表2 R值与MOS、用户满意度关系
R的取值范围 话音传输质量类别 MOS 用户的满意度
90~1OO Best 4.3-4.4 非常满意
80-90 High 4.0-4.3 满意
70-80 Med1um 3.6-4.0 一些用户不满意
6O~70 Low 3.1-3.6 许多用户不满意
5O~6O Poor 2.6~3.1 接近所有的用户不满意
R的取值反映的是用户期望的质量指标。
5结语
不可否认,尽管VoIP目前话音质量还有一些问
题,但毕竟大势所趋,VoIP取代传统语音技术仅仅
是一个时间问题。不过,在通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的今天,服务质量是每个ISP的立足之本、生命之
源,谁的VoIP服务质量的问题解决了,谁就能在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掌握市场的主动。 嗣
收稿Et期:2008—08—25
MS1_r Se1)ternber 2008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7:17: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31038179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话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话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