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语言学概论》温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它的番号填
入题干的括号内。
1、[i]是一个(2)
①舌尖元音②舌面元音③卷舌元音④舌根元音
2、现代汉语属于(2)
①历时语言学②共时语言学
③应用语言学④普通语言学
3、下面划线部份作为词根的是(3)
①阿姨②作者③儿子④第一
4、按照语言的形态分类,汉语属于(1)
①孤立语②屈折语③粘着语④多式综合语
五、“他念书”中的“书”和“我看报”中的“报”之间的关系为(2)
①组合关系②聚合关系③线性关系④任意关系
六、语言中发展速度最慢的是(3)
①语音②语义③语法④一般辞汇
7、从造字方式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式的文字叫(4)
①表意字②假借字③指事字④意音文字
八、英语tooth→teeth采用的语法手腕是(4)
①加词尾②加词缀③变换重音的位置④词根内部音素的转变
九、多义词的中心意义与本义(3)
①完全一致②在少数词中是一致的
③在多数词中是一致的④完全不一致
10、依照普通话及重庆话的读音,“路”、“庞”、“移”等字都没有代表读音的部份,
这说明它们(4)
①不是形声字②是形声字
③没有表音的成份在内④读音古今转变很大
1一、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3
①时位②重位③调位④音质音位
1二、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1
①属于一般辞汇②属于大体辞汇③有的属于大体辞汇,有的属于一般辞汇
④有时属于大体辞汇,有时属于一般辞汇
13、语言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4)
①在意义上有必然的联系②在特征上有必然的联系
③在意义和特征上都有必然的联系④在意义和特征上都没有联系
14、现代汉语的“着”、“了”、“过”也表示(1)的语法范围
①体②时③态④人称
1五、社会方言的特点反映在(2)方面最明显。
①语音②辞汇③语法④行业用语
1六、鹦鹉可能一口气背出若干首诗,这说明(2)
①鹦鹉有比较低级的语言能力②鹦鹉有一种机械仿照声音的本能
③鹦鹉可以就有限的内容跟它的主人交际④鹦鹉具有比其他动物强的语言能力
17、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2)
①前者区别意义,后者不区别意义②前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后者可以出此刻一
样的环境中③前者不能出此刻一样环境中,后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
④前者是对立关系,后者是互补关系
1八、一种语言中的辞汇和语法,(4)
①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穷的②前者是无穷的,后者是有限的
③都是无穷的④都是有限的
1九、词是语言中(3)
①最小的单位②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③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④用于交际的大体表述单位
20、世界语(Esperanto)是(3)
①法国人设计的②德国人设计的③波兰人设计的④美国人设计的
21、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
是语法(2)
①词类的发展②组合规则的发展
③聚合规则的发展④语法范围的消长
22、下列特征中,普通话辅音音位/t/具有的区别特征是(1)。
①塞②塞擦③舌根④送气
23、词在组合中的意义(2)。
①是一般的、归纳的②是具体的、个别的
③是模糊的、两可的④是多义的
24、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自由词组的是(2)。
①胸有成竹②智力投资
③半斤八两④守株待兔
2五、“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句话是两千连
年以前我国著名哲学家(4)说的。
①孔子②孟子③韩非子④荀子
26、重庆人将“沙坪坝”的声母和韵母发成[sampa],这种情况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3)
①异化②弱化③脱落④清化
27、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3)
①中国、印度、埃及②中国、埃及、古罗马
③中国、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④中国、印度、古希腊
28、依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4)。
①形态分类②结构分类③功能分类④谱系分类
29、汉字跟汉语的大体关系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语素,但也有少数汉字只表示一个音
节,从这个角度看,汉字是一种(3)
①语素文字②表意文字③语素一音节文字④音节文字
30、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4)
①发音体振动的频率②发音体振动的幅度
③发音方式的成阻方式④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唇形的圆展
31、(3)是大体辞汇的一个主要特点
①不必然有构词能力②构词能力比较弱
③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④每一个词都有构词能力
32、声音的高低完全决定于(3)
①发音体振动的强弱②发音体的振幅
③发音体振动的频率④人的性别和年龄
33、汉语/k/和/ts/两个音位系列在(2),归并为/t/音位系列。
①开口呼、合口呼前②齐齿呼、撮口呼前
③开、齐、合、撮四呼前④只在齐齿呼前
34、下列英语的读音中,包括有复辅音的是(4)。
①sick②up③go④strand
35、“拖沓机”一词是(1)
①意译词②仿译词③借词④方言词
36、在汉词和英语的辞汇中,借词占的比重(2)
①汉语大于英语②英语大于汉语③二者相差无几④英语是汉语的一
倍
37、“洋泾浜”(2)
①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②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③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④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
38、成都话和上海话的不同,主要体此刻(2)
①语法②语音③辞汇④语义
39、方言形成的原因在于(1)
①社会的不完全分化②社会的完全分化③文字的分化④水土的不同
40、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母语是(2)
①日耳曼语②拉丁语③古斯拉夫语④古希腊语
41、英语conduct[ˊkndkt](引导),重音在前时是“品行”的意思,
重音在后[knˊdkt]时是“引导”的意思。这种现象是(2)。
①调位不同②重位不同③时位不同④重音法不同
42、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4)
①社会的因素②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
③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
④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43、组成反义词的一组词(4)
①不属于同一意义领域②多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
③少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④必需属于同一意义领域
44、现代汉语“看→看过”采用的语法手腕是(1)
①加词尾②词序③加后缀④虚词
45、《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
这个不同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1)
①组合规则的发展②聚合规则的发展
③结构关系的转变④语法范围的转变
46、[a,i,u,y]的音质取决于(1)
①口腔的大小②振幅的大小③各个共振峰的绝对频率
④基音的频率
47、若是说社会的阶级分化也影响到语言,那么这种影响主要表此刻(3)
中。
①语言的风格变异②运用语言的个人特点
③语言的社会变异④不同的利用处合
48、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之间的关系是(1)
①聚合关系②组合关系③意义关系④语法关系
49、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2)
①前者区别意义,后者不区别意义
②前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后者可以出此刻一样的环境中
③前者不能出此刻一样环境中,后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
④前者是对立关系,后者是互补关系
50、在汉语中,一个汉字大体代表一个(3)
①音位②词③音节④音素
51、(4)的发展转变是语言发展的大体条件。
①自然条件②气候③文化④社会
5二、汉语“舞台”一词在“历史舞台”中的词义是(3)
①本义②中心意义
③隐喻方式产生的派生意义④换喻方式产生的派生意义
53、同音词指(3)
①语音相同的词②音同形同的词
③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④音同形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54、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是(4)。
①语素和词②词和词组③句子和句组④词和句子
5五、普希金是俄罗斯语言的一代大师,他的语言至今仍是学习俄语的表率。这里两次
用到“语言”,两次的含义(4)
①完全相同②大体相同③完全不同④有联系又有区别
5六、下面词组中没有歧义的是(4)。
①北京劳模中青年占多数②咬死了猎人的狗
③小王也找过了④小王学会开车
57、莎士比亚曾经借罗密欧的嘴说道:“玫瑰花即便换了另一个名称,仍旧如此芳香。”
这句话(3)。
①只是文学家的空想,从语言学的观点看是不对的
②是不是正确,要看换一个什么花的名称
③是正确的,反映了命名时约定俗成的道理
④从科学的观点看没成心义,因为不可能给玫瑰花更名
5八、语言系统中演变发展最快的是(1)。
①辞汇②语音③语法④语义
5九、“恶化”的“恶”与“厌恶”的“恶”的语音区别主要在于(2)方面。
①音重②音质③音长④音高
60、英语e→saw采用的语法手腕是(3)。
①加词缀②加词尾③词根内部音素的转变④变换重音的位置
二、解释题:
一、组合关系:两个以上持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二、聚合关系:能彼此替换,具有相同性质和作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类聚关系。
3、对立关系: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作用的音素之间的关系。
4、互补关系: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没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出现环境互补的
音素之间的关系。
五、音位变体: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
六、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不同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音位。
7、非音质音位: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长、音重、
音高等单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八、区别特征:一个音位具有的某种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
九、音节:说话时,发音器官的紧张度、听感上的响度的每次增减所形成的语音段落。
说话时,发音器官的紧张度、听感上的响度的每次增减所形成的语音段落。
10、复元音:同一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组合起来组成的音。
1一、复辅音:同一音节里处在同一紧张度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
的组合。
1二、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类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
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转变。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13、语法单位: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14、语素:语言符号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1五、词: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
1六、单纯词: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组成的词
17、合成词:词干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依其结构又可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
1八、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依照必然的语法规则组成的合成词。
1九、派生词:由词根语素与词缀语素组合起来的合成词
20、语法意义:词的转变及词在组合中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
2一、语法形式:表达语法结构意义的形式。
2二、词类:依据词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划分出来的语法类别
23、形态:词与词组合时发生的词形转变所形成的聚合
24、语法范围:语法形式表达出来的语法意义的类
2五、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三、简答题:
一、简述音位概念的三个要点。
(1)音位是能够区别语音形式的语音单位;(2)音位老是就必然语言(或方言)而言
的;(3)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要注意与音素的区别)。
二、依照语素的内部结构,可将语素分成哪几种语素?它们的概念如何?
按照语素在词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词根语素、词缀语素、词尾语素。词根语素是能够
表现词的辞汇意义的语素;词缀语素是粘附在词根上组成新词的语素;词尾语素是加在词干
后面,改变词的形式而不组成新词的语素。
3、简述语言符号同它所代表的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
(1)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2)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的统一体。音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3)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归纳的反映,是联系声音同现实现象之间的桥梁;
(4)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代表了现实现象。
4、论述语言发展的原因。
(1)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演变的大体条件
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不同社会间的联系、交往和接触要影响语言的发展;
社会的分化和统一要影响语言的发展。
(2)语言结构各要素的彼此影响要引发语言的发展演变。
(3)语言的交际功能或交际价值的实现是语言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
五、音位和音素有什么不同?
①音素是从语音的生理、物理属性方面来讲明其特点的,依据音节的发音动作来分析,
一个发音动作就可以够取得一个音素,由于发音动作特点的不同,组成了语音中的不同音素。
而音位则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归纳出来的语音单位,一种语言里的音素有很多,但可
以归纳为为数不是太多的音位系统。一个音位可以归纳两个以上的一类音素。②音位有辨义
的作用,而音素则不必然。③音位是就具体的语言或方言而言的,而音素是就所有语言而言
的。
六、论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两个概念。
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级的人们在语言利用上表现出
来的、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变体。地域方言是指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7、什么是词的本义、中心意义、派生意义?
词的本义: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是就具历史渊源而言的。
词的中心意义:一个词在某个历史阶段最常常利用的意义。是就多义词在某个历史
阶段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词的本义: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是就具历史渊源而言的。
词的中心意义:一个词在某个历史阶段最常常利用的意义。是就多义词在某个历史
阶段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八、什么是民族一路语?一路语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民族一路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
言的一路交际工具。一路语形成的条件是:(1)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2)通
行地域广,利用人口多;(3)能够代表整个语言的发展趋势;(4)若是有文字,往往有效
这种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
九、以汉语为例,论述如何按照文字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1)从形声字的声符去考察古音。(2)据“反切”考察古音。(3)按照古诗词的韵
脚考察古音。(4)通过借词的读音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10、“洋泾浜”有哪些特点?
(1)语音本地化;(2)辞汇数量少;(3)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受本地语法
规则的影响;(4)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语;(5)只用于特殊场合(商业交往),不作
母语或第一语言,变体很多。
1一、什么是语言的融合?什么是志愿融合和被迫融合?
语言的融合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一路交际工具,其他语言
则因再也不利用而逐渐消亡。
志愿融合:在语言的接触中,某一民族的统治者自觉地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经
济文化比自己先进民族的语言。
被迫融合: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可是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
需要最终不能不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民族的语言。
1二、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渐变性;(2)不平衡性。
13、词的组合有哪几种大体类型?
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动作(宾语)的关系。
述补结构反映述语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的关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联合结构反映并列或选择的关系。(以上五种类型,要能举出正确的例子
14、简述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1)语言系统各部门发展转变的不平衡。(2)在语言的某一部门内部,一样的语言现
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也不平衡。(3)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
不同的地域也可以不一样,即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域的表现
1五、辞汇的发展主要表此刻哪些方面?
(1)新词的产生;(2)旧词的消亡;(3)词语的替换。
1六、举例说明同义词中的“同”和反义词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
客观现实现象中存在着各类不同的关系,有相近的关系,也有对立的关系。词义在
反映这些现象时也就存在着同义和反义两种不同的关系。同义中的“同”与反义中的“反”
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反义词是异中有同,以一路的意义领域作为前提,没有“同”就无
所谓“反”。另一方面,同义词又是同中有异,同义词在大体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
色彩、用法上的细微不同,“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
象中的对立两边的细分。
17、什么是语言联盟?
指没有直接亲属关系或亲属关系比较疏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在同一地域或毗邻地域
彼此影响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一路或相似特征的现象。
1八、什么是语言的混合?
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域,几种不同的自然语言成份混杂而成的、与原来那些语言都不相
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包括“洋泾浜”和“克里奥尔”两种形式。
四、论述题:
一、试论语言与思维的联系和区别。
(1)语言与思维彼此依存,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A.思维要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①语言对思维有固定作用。②语言对思维有
再现作用。
B.语言老是要表达必然的思维内容的,因此,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一是伴随思维进程,
二是表达思想功效。
(2)语言和思维是两种异质现象,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物质的,而思维是利用工具的主体,是一种精神活动;B.语
言与思维的生理机制不完成等同;C.语言与思维的组成方式不同,组成形式亦非一一对应;
D.语言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点,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一路的
二、试论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A.语言是说话、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言语是利用语言工具的行为和结果。B.言语具
有个人因素,语言更具社会因素。C.语言相对封锁,而言语则相对开放。
(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从哲学意义上讲,语言和
言语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另一方面,语言是对言语的规范,语言来源
于言语而又作用于言语,言语必需遵循语言规则
3、试论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
(1)形态的改变;(2)语法范围的消长;(3)词类的发展
4、联系汉语实际,论词义演变的原因和结果。
词义的演变的原因:(1)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现象的转变;(2)人们对现实现象熟悉的
发展或深化;(3)词义与词义之间的彼此影响也会引发词义的转变。
词义演变的结果:(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
五、论词义组合(搭配)的条件。
(1)受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2)受同一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3)
要符合社会的利用习惯;(4)受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需要的制约
六、试论决定音质不同的条件。
1)发音体的不同;(2)发音方式的不同;(3)共鸣体或共鸣状态的不同
7、试论文字的作用。
首先,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大标志。其次,文字产生以后,还会踊跃地
影响语言,增进语言的丰硕和发展。(1)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
的交际功能。(2)文字有利于一路语的规范和语言的统一。(3)有时候文字要影响人们的
读音。第三,文字对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6:0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26401118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粘着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粘着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