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杜甫原文及翻译
《登楼杜甫》翻译: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
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
变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
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
那《梁甫吟》。
赏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
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
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
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
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
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人从登楼看见的景色开始写起,描绘
了一幅壮美的山河景观。锦江水夹带着朝气盎然的春色从天地间奔腾而来,玉垒
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这使诗人联想到了动荡不安的国家,那浮云飘移就像是古
今世势的更替变幻。上句从空间上扩展,下句从时间上蔓延,这样延展开来,顿
然形成了一片宏阔悠远的意境,包括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民族历史的回忆。
并且,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而诗人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见,诗人心怀国家,
此时,他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主要写国家战事。诗人登楼远眺,由浮
云想到了国家现时情况,虽然大唐朝廷风雨动荡,但代宗又回到了长安,可见“终
不改”,这照应了上一句的“变古今”,语气中流露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下
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
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
透着坚定的信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
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
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
慕之意。诗人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
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
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比喻唐代宗李
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
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
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
全诗寄景抒情,将国家的动荡、自己的感怀和眼前之景融合在了一起,相互渗透,
用字凝练,对仗工整,语势雄壮,意境宏阔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
风。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有一种飞动流走的
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
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
“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
已”的感慨。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
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发
读者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
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
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
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
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尤其值得读者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
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
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
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
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
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原文: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
1.客心:客居者之心。
2.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
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3.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4.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
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5.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
6.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7.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8.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9.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10.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11.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
国之君。
12.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是借眼前古迹
慨叹刘禅宠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
13.还:仍然。
14.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15.梁父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父”通“甫”读三声,fǔ,传说诸葛亮曾经
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已在
四川居住了五年。此诗国家内忧外患,后听说好友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
度使,欣喜不已。在一个暮春,诗人登楼凭眺,有感而作此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
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
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
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
念。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5:5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261221184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登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登楼.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