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张丁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2019年第11期
张丁
摘要:电化教育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还应看到目前电
化教育依然存在观念滞后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其具体的解决问题建议是更新观念,加强培训学
习以及共享资源。
关键词:电化教育;存在问题;解决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120
一、电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电化教育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还应看到目前电化教育依然
存在一些问题,正视并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显得非常迫切。
1.观念滞后。教育系统部分领导主观思想观念滞后,对电化教育不够重视、投入不足,导
致电化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客观来讲,教育系统部分领导观念落后,自身眼界不够
开阔,对电化教育本身接触就少,不太明白电化教育的具体操作效果,因此对电化教育没有给
予足够的重视。关于电化教育定位,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过现实中的一些困惑,包括不
少人把电化教育部门看成是教学辅助单位,把电化教育人员当作服务人员,这些情况现在依然
较为普遍。另外,还有人认为本来资金就比较紧张,搞电化教育可能“吃力不讨好”,投入大,
见效慢,不敢进行大胆尝试。
2.能力不足。很多学科教师对电化教育不够了解,对电化设备设施不会熟练运用,难以有
效地开展电化教学。长期以来,各学科教师都是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一切教学活动围绕
中考和高考,对电化教育不够了解,认为其可有可无。殊不知,电化教育克服了宏观、微观、
时空的限制,能把抽象枯燥的东西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体现出来,形式直观逼真,寓教
于乐,克服了陈旧的“填鸭式”、注入式和空洞说教的弊端。其实,电化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只
会起到积极作用而不是消极作用。从笔者了解的众多中学来看,有的教师依然秉持“一块黑板
一支笔,全凭教师一张嘴”的观念,不愿意主动接触电化教学。有的教师对于电化教学有一定
热情,但是苦于不会熟练运用电化设备设施,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没有对教师积极地进行培
训,甚至电化设备设施出了一些简单的故障也不会处理,影响了教学效果,进而产生放弃心理。
二、解决电化教育发展问题的建议
1.更新观念。教育系统领导要更新观念,增强发展电化教育的紧迫感,真正确立起电化教
育的重要地位,使其在教育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明确认识是自觉实践的基础,思想认识必须首
先提高,继而有效落实到行动上才能避免搞形式、走过场。教育系统领导必须认识到发展电化
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要切实明确发展与不发展电化教育的利害关系,以提高他们的自
觉性。要增强发展电化教育的紧迫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电化教育资金投入、完善电
化教育设备设施、提高电化教育师资水平。当然,电化教育的发展也必须立足于实际条件,不
同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也存在差异,条件稍好的学校应积极地发展电化教育,条件落后的学校
要积极创造条件,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偏远贫困地区学校,首先要创立和完善最基本的办学条件,
以后随着条件的改善再逐步加大力度发展电化教育。
2.加强培训学习。教师要提高对电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学习、培训、远程教育等各种
方式提高运用电化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促进电化教学的高水平开展。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
体,推进电化教育发展,必须提高教师对电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要使教师认识到电化教育是对
教师和学生的一种解放。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电教方案会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使学生更加容易
接受新知识,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开创自己独立学习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今天的教师要知道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更要知道在什么时候、怎样有效地将网络技术整合
到他们的学科课程教学中。
2012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信息技术
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变革。随着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
发展,电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辅助设施趋于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组织形式
和学习方式也不断变化。这些新变化对教师运用电化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要不
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培训“充电”。学习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分期培训、个别辅导培训
以及教学光盘软件自学培训等,具体内容可以包括新的办公软件、网上教研平台等方面的培训。
这样可以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对技术知识进行教学应用。同时,对年轻教师和基础较好的教师进
行比较专业的培训,而对年龄偏大的教师要用最简单、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普及培训,
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电化教学水平。
3.共享资源。要丰富和完善电化教育的媒介形式,设计制作合适的电化教学教材,共享电
化教学资源,使电化教育在学校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电化教育的资源内容与组织方式要满足教
学的需要,电化教育资源的提供与开发要立足于学生生活的环境。目前电化教育的媒介形式需
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通过尽可能全方位的媒介形式来发挥电化教学效益。一方面加大各
类电化教育设备设施的采购力度,逐步实现办公教学自动化,硬件要逐步发展起来;另一方面
也要注重性价比,即适应本学校的现实需求和客观条件。同时应注意到,只有媒介和设备还不
够,软件也要跟上,要设计制作合适的电化教学教材,这也是提高学校电化教学质量的重要基
础。当然,编制优质的电化教材软件不是简单的事情,要求有一定的计划和组织。这就需要教
育主管部门及具体执行电化教学任务的学校能够协调建立课件资源库等系统,使区域内的学校
可以互相学习、彼此共享电化教育资源,促进优质电化教学教材的普及,使电化教育在教育教
学中发挥其应有效益。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电化教育馆037000)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5:22: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241345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化教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化教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