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能力的三个要素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谈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
人才素质要求的核心之一。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日前中国科技
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与该校20XX多名大一新生交流时,阐述了他对培养创
新能力的看法。好奇心——创新的驱动力好奇心对原始创新是至关重
要的,原始创新不是事先能够预料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最后才得出来
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呢?朱清时认为,第一,要让学生有机会
观察到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最好是亲手做实验。现在在西方国家的每一座城市
里,基本上都建有博物馆、科学馆,大力发展科普事业。波士顿的科技馆是世界
上最好的科技馆之一,里面非常有趣,它有好多实验可以让你动手做,很多小孩
一进去,就不想出来了。对于这种设施,社会上需要建,学校更需要建,目的就
是要唤醒大家在中学和小学沉睡的好奇心和兴趣。第二,教学方法也很重
要。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回忆说,他在上小学时,他的老师这样说:“想象一
下,一个工人举起一块重石头,把它放在房顶,若干年以后,一个人走在房子下
面,房子塌了,石头突然掉下来砸在他身上,他知道这个能量并没有消失。”这
样一说,学生们哄堂大笑,普朗克就像被雷击了一下,他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强烈
的好奇心,原来我们周围的世界有这么多道理在里面,而这个道理支配着所有事
情的行为,于是他就很想去搞清楚这些道理。这促使他选择了物理专业,并且终
身献身物理。所以,传授知识并不一定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那要看老师
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得当。课讲得生动,深入浅出,既给了学生知识,
也给了学生好奇心。因此,课堂教学永远是学校教学的中心环节,作为高校,应
该让最好的教师讲课,特别是讲授基础课。直觉和洞察力——“悟”的学
问为什么有许多人在大学时是高材生,但在科研上却做不出成绩,遇到复
杂问题就一筹莫展?朱清时认为,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直觉和洞察力。国外的科学
家评价一个人,最喜欢说的是某某人对科学有很好的感觉,也就是很有直觉和洞
察力。朱清时认为,这些能力是不能靠上一门课或读一些书获得的,最好
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实践和浓厚的创新气氛中自己“悟”出来。世界上的一流大学
大都是研究型大学,它们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学校里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气
氛,来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成长。特别是这些学校都有许多学术大师,学生有机
会与大师直接交流。这些交流容易产生火花,让学生领悟对科学的直觉和洞察
力。杨振宁教授曾这样回忆他是如何懂得了科学的直觉和洞察力的:“到
了芝加哥大学,老师泰勒开了一门课,泰勒非常之忙,所以他通常不备课,讲课
有时就会误入歧途。我那时已经有相当多的知识,所以当他误入歧途时,我知道
他就要出问题了,这对于我有很大的启发。因为当他发现自己要出错的时候,他
一定要想办法赶快弥补,当他想办法弥补时,思想就像天线一样向各个方向探索,
看到底是什么地方走错了。那么,在这关口,如果你对这个题目很了解的话,你
就可以看出来他在物理学上的想法:他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哪些真正是他觉
得值得注意的,哪些只是雕虫小技,是不重要的。通过这点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
东西,在这方面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注意力——决定思维的深
度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是勤奋工作和集中注意力。朱清时说,“刻
苦”这种素质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也有很多典故。现在,对自然科学来
讲,用“刻苦”这个词不是很贴切,因为如果你有好奇心和兴趣,从事的专业研
究是你感兴趣的,就无苦可言,只有乐趣。一旦有了乐趣,你可以把你的业余时
间都花在上面,这样自然就很勤奋。勤奋是一个人有创造性地工作的前提,
不勤奋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勤奋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
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科学研究上有重大创新的人,他们思维的广度和
深度都超过常人,常人想不到的东西,他们却能创新。爱因斯坦特别能集中注意
力,“我确信那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他可以连续数小时,以我们大多数人一次
只能坚持几秒钟的程度完全集中注意力”。因此,朱清时对华罗庚的名言
作了个注解:“天才比常人能更高度地集中注意力。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勤奋工
作的人,才可能成为天才。”华罗庚和陈景润就是这样的天才。事实上,陈景润
的成功不仅是由于他有超常的毅力、耐性和不计代价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他具有
长时间地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既有生理因素,
也有心理和社会原因。学校有责任,不仅应该让学生具备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
且应该营造出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5:0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23219178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创新能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创新能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