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建议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4:55 阅读: 评论:0

实习月结-制度模板

人才培养建议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转龙湾)

1

关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思考和建议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制胜

法宝、赢得市场的关键筹码。企业既要凝聚人才、培养人才、激活人才,又要把

用好人才落到实处,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就必须用发展、改革的办法破解人

才工作中的难题与积弊。企业必须建立系统的科学的人才培养、选用、奖惩、晋

升、淘汰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在人才合理配置上,充分发掘企业现有的人才资

源,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不断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从而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是至关

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要把解放思想作为关键

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建功创业的优惠政策,

引进一批企业生产发展急需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但是,随着

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总量不

足、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成为制约企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究

其原因,除了待遇、环境等因素以外,一些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企业

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观念陈旧、思想封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起来重

要,做起来次要”,导致人才纷纷“飞出”企业求发展。落实“人才强企”举措,

首要任务是领导和人力资源主管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的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理念,树立人才决定发展的新

思维;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身份衡量人才的思维定势,树立起为我所需、

为我所用、能创造出一般企业价值的都是人才的“大人才观”;破除用组织调动、

行政命令管理人才的思维定势,树立“人才资源配置企业化”的全新理念,通过

强化环境、政策引导等要素建设来吸引、配置、管理人才。

二、把营造环境作为前提

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与收获,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企业在

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要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态势,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营

造一个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一要

着眼于舆论氛围的营造。人才是企业环境的产物,有了好的企业环境和风气,各

2

类人才才能茁壮成长。为此,利用媒体广泛宣传“人才强企”的深远意义,大力

表彰、宣传重大创新成果和人才,在企业形成创业光荣、创新可贵、创造无价的

舆论导向,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人

才聪明才智的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二要着眼于工作氛围的营造。组织各专

业人才,围绕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开展专业培训、等公关活动,提高知识、

技能在增收创效中的贡献份额,以此扩大人才工作的影响力,赢得广大员工对人

才工作的支持。三要着眼于创业氛围的营造。把人才工作纳入企业经营发展总体

目标,用事业、项目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提供载体,打造舞台;用企业发展前

景吸引人、感召人,让人才在炼化企业工作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工作有奔头、

发展有空间,以此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的事业平台。四要着眼于管理人员氛围的

营造。采取抓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抓的方法,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爱才之心、识

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使每个管理人员都成为发现人才的“

伯乐”,培养人才的“摇篮”,吸引人才的“磁场”,在管理层形成重才、

识才、爱才、育才、引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三、要把制定政策作为基石

实施人才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对人才工作的基本政策和原则性

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仍然要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制定,迫切需

要解决的:一是摸清影响人才工作体制性、政策性的障碍,有针对性超前制定吸

引、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提高物质待遇,解决后顾之忧。二是建立人才“两支

队伍”分类管理体制,革除过去不论是哪种人才,都简单套用管理党政人才的办

法,建立起科学有效地分类、分层次管理办法。三是建立不同类型人才的绩效考

核和任用体系。绩效考核方面,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坚持“安全生产、企业

发展”原则;在任用方面,对“两支队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佼佼者,决不能再

一律给一顶“官帽”,要把最有利于人才发挥特长的岗位和职务安排给相应的人

才,避免出现新的岗位与特长不对口、专业与职位不相称等问题的发生,实现人

才效益的最大化。

四、要把创新机制作为保障

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工作机制的竞争,人才的流向也取决于人才工作

机制是否有利于人才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要吸引人才,就必须在人才工作

3

机制的创新上下功夫。一是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和手段,按照

“才”“能”并重看人才,绩效面前论英雄的原则,制定以品德、知识、能力、

业绩为依据的人才评价标准。二是改革分配机制,尤其是要改革专业技术和经营

管理人才分配机制,突破体制壁垒,按照绩效优先的原则,研究制定专业技术、

经营管理人才等能带来巨大效益的生产要素,作为人才报酬分配的办法,调动人

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三是改革和完善人才

的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

帮助人才干好事业。

五、要把整合力量作为根本

企业要落实“四管”原则,一是要把人才工作纳入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责

任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合理划分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党委领导,人事部

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

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使用。二是党委要

从包揽一切的管理理念中跳出来,实现由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的转变,做到凡是

基层单位能办的事,就交给他们去管,集中精力抓好规则制定、提供服务等带有

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问题。三是要在短期内迅速转变管理手段,实现以行

政手段为主到以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间接手段为主的转变。党委要善于运用

政策进行指导,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保障政策,促进人才

素质和总量不断增长,结构不断改善。四是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制度,把

人才工作纳入一把手履职情况考核,架通党组织、党政领导与重点人才的联系沟

通渠道,督促基层单位领导把人才作为落实“第一要务”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千

方百计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5:04: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23095178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才培养建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才培养建议.pdf

上一篇:教师岗位职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