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河镇中心学校
校园文化简介
李玉海
尚志市亮河镇中心学校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体现。学
校是传承文明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弘扬和传播人类文
化的神圣殿堂。校园文化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
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学校价值取向和理念灵魂的集中体
现。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们联系学校实际,做了校
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尝试,现就此项工作,谈一下自己的
认识和理解。
一、充分认识和理解校园文化的实质
有人说,学校的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墙壁上的校训、
名言警句是校园文化;黑板报、墙报上登载的内容是校园文
化;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教育思想也是校园文化。我认为不
能这样简单、教条,概念化地去看待校园文化。只有内化为
全体师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外显为共同的处事原则和
行为方式,这样的文化才可以称之为校园文化,也才是真正
意义上的校园文化。至于那些名言警句、校训校规、板报墙
报等等,不过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而已。校园文化虽然是
看不到、摸不着,但却有巨大的能量,对全校师生都有很强
的制约力和影响力,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这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魅力
所在,也是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域、信息都较闭塞,学生
大多是各村落的孩子,其文化潜质无论是先天的遗传还是后
天的培育都有很大的欠缺。因此,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我们
来说就更需要、更紧迫。
为了规范师生的言行,我校以“学生成长、教师成才、
学校发展”为导向,先后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在提倡勤奋务实、敬业乐业的同时,努力使学校走上规范化、
科学化的依法治校管理轨道。
为了陶冶师生的情操,我们把原先基本处于空白的教学
楼三个楼层的走廊,做了精心的设计。各有一个相对独立的
主题。一楼的主题是礼仪教育;二楼的主题是合作学习;三
楼的主题是发奋自强。这三个主题紧密联系师生的思想动态
和现实情况,有很强的针对性。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
响,礼仪掌握得较少,文明程度不高。根据这种情况,我们
把教学楼一楼走廊文化的主题确立为礼仪教育。在深化课堂
教学改革,推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对合作学习做得不
够,为了改进这一点,我们把教学楼二楼走廊设为合作学习
教育专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和文字解读,给学生展示出了
合作学习成功的范例和美好的远景,收效很好。根据个别学
生理想信念缺失,胸无大志的情况,我们把教学楼三楼的楼
廊文化主题定为“发奋自强”。通过名言警句,名人伟人的
感人故事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理想,终身为之奋斗
努力、自强不息。当然,以上三方面的教育,我们并不仅仅
依靠这些图片和文字看,更主要的是依靠思想品德课和学校
各种活动;依靠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学校领导的正确教育;
依靠各种文化课、艺术课的侧面渗透;依靠全体教师的身体
力行、率先垂范;以及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的齐抓共管。
二、充分认识和理解校园文化的意义
学校是教书育人,促进公民素质不断提高的主要渠道。
良好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团结奋进的优良作风是
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校园文化是学校隐性德育的重要
阵地,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
声”的作用。其作用和意义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要求。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有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
明确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措施,完善的活动设施,让每
一位学生和教师都能感受到学习和工作的快乐、温馨;让每
一位学生和教师都能感受到知识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只有这
样学校才能和谐发展,师生才能共同进步。
(二)提升办学能力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工
作者不懈探索的一项工作。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
了一系列的措施,致力于全面提供教育教学质量。这样一来,
在我们的社会上甚至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难免会产生一种
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教育教学质量上去了,升学率提高了,
学校工作就等于提升了。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们的学
校不是培养高分学生的工厂,况且高分未必高能。我们不能
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这样发
展下去的后果和党的教育方针相背离,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要求相背离,其实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的
教育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我们学校的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经常搞一些形式多
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每周一早晨举行的升旗仪式,
国旗下的讲话;清明节举行的为烈士扫墓活动;六一儿童节
举行的庆祝活动(包括文艺活动、运动会);教师节、国庆
节举行的书画展、有奖征文;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举行的入少
先队仪式及系列活动;以及班级特色文化评比、歌咏比赛、
环境卫生考评和有奖读书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举行,使学
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陶冶,受到启发,受到教育。这些校园
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包括
办学能力的提升无疑是十分有益,不可或缺的。
(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借重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反映学校教育管理的镜
子,能够直接体现管理者的思想和素质。现在,随着改革开
放的不断深入,广大群众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
是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既要求学校教学质量要
高,又要求学校环境、学习风气要好。这些变化,迫使我们
必须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如果我们
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就等于忽视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
求。因此,学校建设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加大校园文
化建设的力度,彻底改变校园文化简单,教育观念落后,管
理制度不健全的局面,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根本问题,必须
引起高度重视。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校园文化建
设必须继承优良传统;必须弘扬时代主旋律;必须与时俱进
地做好工作;必须向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艺术化方
向发展;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然,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统
筹兼顾,形成体系,彰显特色。
校园文化孕育教育智慧,催生教育思想,提升教育品位,
滋养师生心灵,进而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
代的需要。做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做为一所
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更应该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把此项工作
抓紧、抓实并且抓好。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4:4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221321303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校园文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校园文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