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事例

更新时间:2023-03-08 01:44:29 阅读: 评论:0

电脑在哪看配置-秃鹫吃人全过程

奋斗的事例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十七英里)

因奋斗而成功的事例

奋斗是黑夜中的启明星,照亮我们光明的前途;奋斗是荆棘路上

的鲜花,扑朔的是我们芬芳的未来;奋斗是大海上翻咏的浪花,闪耀着

梦想和希冀。你今天奋斗了吗?以下是分享的因奋斗而成功的事例,

一起来和看看吧。

1648年,在荷兰的一座小镇,有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他

找到的差事就是为镇政府守大门。

看门工作比较轻松,时间充裕,能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一个偶然

的机会,他从朋友那里得知有一种放大镜,可以把微小的东西放大,使

观察者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他很想买一架,可又买不起。

由于出身手工艺人家庭,他的手工活做得不错,他决定自己磨制放

大镜。他仔细观察了眼镜店磨制镜片的过程,默记在心,回去便耐心磨

起了镜片。

他业余时间一不下棋打牌,二不去泡酒馆聊天,一有空闲便打磨镜

片。虽然又费时又费工,可他却乐此不疲、兴趣浓厚。

他后来从事了许多工作,当过酒类化验员、政府小职员、财产保管

员等,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打磨镜片。就这样不停地磨呀磨,一直磨了60

年。其中的艰辛、枯燥和乏味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没有决心和毅力,是

无法坚持下去的。

由于他的专注细致和锲而不舍,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超过了

当地的专业技师。凭借自己研磨的镜片,他研制出了显微镜,终于揭开

了当时人们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的“面纱”。

他一生制造了491架显微镜,这使他名声大振,被授予巴黎科学院

院士的头衔。英国女王访问荷兰时,还专程到小镇拜访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是谁呢?读者也许会猜到,他就是后来

成为著名科学家的列文虎克。他一直活到了90岁。

因奋斗而成功的事例篇2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着名数学家、学

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

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

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苏步青有

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想不到,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

却因此学到不少知识。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

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

公室,热忱地鼓励他。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真下了决

心,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

一。

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

了好多好书。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

法,很像是古代着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

的。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

写的是什么。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这使老

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因奋斗而成功的事例篇3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

字写得七扭八歪受老师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

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年龄相仿的小

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

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

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

篇。这时,一个卖豆腐脑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

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

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的是:“会写飞凤家,敢在

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

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不值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

腐脑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

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

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头爽朗地

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

是,有人用脚写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原城里看看去吧!”

小公权很生气,以为老头在骂他。后来想到老头和蔼的面容、爽朗

的笑声,又不大像骂他,就决定到华原城里去看看。

华原城离他家有40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

人留了个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原城去了。

柳公权一进华原城南门,见北街一棵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

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

多人,他挤进人群去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

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

大笔,挥洒自如地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龙飞凤舞,博得围

观看客们阵阵喝采。

小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脑的老头没有说假话,惭愧极了,心想:

我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面

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

的秘诀……”字画汤慌忙放下脚中的笔,说:“我是个

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混生活,虽能写几个

歪字,怎配为人师表?”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字画汤才在地上铺了一

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对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

雨已练了50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

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

里洗砚,池水都染乌黑了,可是,我练的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就

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愤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

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

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

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麋

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融注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

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他晚年隐居在华原城南的鹳鹊谷,专门研习书

法,勤奋练字,一直到他80多岁去世为止。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勤学不辍,博采众家之长,不断进取,才可

能出人头地。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1:4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11069118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奋斗的事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奋斗的事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奋斗的事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