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08 01:10:13 阅读: 评论:0

去台湾需要护照吗-河南老君山

生物实验报告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榴莲保存)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

2016年春季学期

学校

班级

姓名

目录

一、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2

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3

三、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4

四、测量胸围差………………………………………………………………5

五、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6

六、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7

七、膝跳反射……………………………………………………8

八、测定反应速度……………………………………………9

九、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0

十、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11

1

一、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实验目的:1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能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设计实验。

2、通过实验测定,对食物中的能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实验器材:花生、火柴、解剖针、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自制装置、量筒、水

实验设计:

1、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时。

2、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积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3、用温度计测出水温时,应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淹没在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加

热容器的壁,当温度计里的水银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出读数。

4、对试管里的清水进行加热时,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

的长柄,注意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

(45。),不让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以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在加热

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试管,进行预热。

实验结果:根据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以及实施的计划,设计实验结

果记录的形式,并记录实验结果。例如:

食物

名称

食物的

质量

(克)

水的

容积

(ml

加热前的

水温(℃)

加热后

的水温

(℃)

该粒食物

中含有的

能量(焦耳)

一克食

物含有

的能量

(焦耳)

计算方法:该粒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焦耳)=水的容积(ml)×温差(℃)×4.2焦耳

/ml·℃

一克食物含有的能量(焦耳)=水的容积(ml)×温差(℃)×4.2焦耳/ml·℃÷食物的

质量(克)

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_______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2

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实验目的:1、知道消化液(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2、知道淀粉等糖类在口腔中开始消化。

实验器材:试管、温度计、玻璃棒、清水、小刀、消毒棉絮、碘液。

实验设计:

1、去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块。将A和B用刀切碎、摇匀

(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舍得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一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去出,

将棉絮内的唾液挤压到校烧杯中。

3、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

4、4~5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地加两滴碘液,摇匀,观察

结果:1号试管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淀粉酶被消化。

2号试管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试管_________,由于没有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淀粉消化不充分。

瓶号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唾液的消化温度处理温度冷却后加碘

1馒头碎屑搅拌2毫升清水3737℃2滴

2馒头块不搅拌2毫升唾液3737℃2滴

3馒头碎屑搅拌2毫升唾液372滴

3

三、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通过对家长做菜,来实践自己的自力,对家长尽孝心

实验器材:纸、笔、蔬菜、肉类、调味品、厨房用品。

实验设计:

1、主食,米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_______;鸡蛋中

含有丰富的钙、磷和维生素A。

3、鱼香肉丝,含_______________。

4、菠菜海带汤,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E、B2、钙、

铁、锌、磷、硒;海带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

4

四、测量胸围差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学会测量胸围的方法

实验器材:钢卷尺,布卷尺,墨笔。

实验步骤:

1、男生、女生分开,并且三人一组

2、被试者脱去外衣,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均匀

3、测量时:胸前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部软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

4、深吸气终了读数:测三次或五次

5、深呼气终了读数:测三次或五次

6、计算三次或五次测量的胸围差

5

五、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实验器材: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设计: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对照书上的图,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他们的形态和数目。

思考:1.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中最多的是___________细胞。

2.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红细胞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细胞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六、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

1、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类的流动情况

实验器材:显微镜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载玻片

清水,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实验设计: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

管中。

交流评估: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的流速一样吗?

2、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_____________通过,毛细血管壁的特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七、膝跳反射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举例说明什么是反射

实验器材:椅子、小木锤子

实验设计:

1、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2、一位同学作为受试着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

上。

3、另一位同学用小木锤子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的那条腿膝盖下

面的韧带。

思考: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2、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8

八、测定反应速度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了解反应速度的测定方法

实验器材:直尺、笔、纸

实验设计:

1、分组,以两人为一实验小组,两人轮流提任测试者、被测者。

2、测试常态(集中注意力)下每人的反应速度。

①测试者将直尺末端(刻度最大)捏住,并将直尺坚直提起。

②被测者的拇指和食指分开,放在直尺零刻度的两边,两指分别距直尺一厘米

不,集中注意力眼睛盯住直尺。

③测试者松开手,直尺下落。

④被测者看到直尺下落立即合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直尺。

⑤记录下夹住直尺出的速度。刻度尺的大小就可以反应你的反应速度。

实验结论:不同的人的反应速度是______________。

9

九、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器材:纸杯2个,绿豆40粒,另外用水、醋分别配制PH值为4、12的模拟酸雨材料

实验设计:。

1、把绿豆分别放入1号杯、2号杯,每杯各20粒;

2、在1号杯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4的醋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方;

在2号杯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12的醋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方;

3、观察绿豆的发芽率情况。

[实验过程]

第一天上午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2号杯有17个发芽

第一天下午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2号杯有19个发芽

第二天上午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2号杯全部发芽

一号杯二号杯

投入粒数2020

发芽总数020

发芽率0%100%

实验结论:酸雨对生物有_________(不利的或有利)影响。

10

十、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1.通过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和分析讨论,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认识到每一位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实验设计:

1.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8人,调查校园周围或家庭所在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可

以进行实地调查,或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咨询,也可以通过图书馆、报刊杂志社、电视台或

互联网站收集资料。

2.每组至少选择一个当地存在的问题(如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或大气污染等),

详细写出具体的实例和近些年来采取的措施(最好包括有关的数据)。进一步收集和学习有

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知识,以便加深理解、进行评价并写出调查报告。

3.结合当地近年来人口数量变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分析在生态

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并写

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要抓住关键问题,并力求切实可行)

4.每个小组推选两名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调查报告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的计划。评价全班哪些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最准确,哪些行动计划切实可行。最后,经全班

讨论,决定是否将全班汇总后的报告和计划向当地有关部门汇报。

注意事项:实地调查时要注意安全。调查时全班同学要集体行动,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合

作。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1:10: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09013130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生物实验报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生物实验报告.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