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与判断

更新时间:2023-03-08 00:41:34 阅读: 评论:0

紫玫瑰的花语-鸡蛋去皱纹

决策与判断
2023年3月8日发(作者:新闻发布会发言稿)

张学民《实验⼼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和典型习题详

细分析与解答(第7章现代⼼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

第7章现代⼼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SDT)实验

7.1本章要点

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电⼦侦察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与⼈类感知过程的信号检测问题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统计学

原理;最优决策原则

3.辨别⼒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信号检测论的应⽤:有⽆法;评价法;迫选法

7.2复习笔记

⼀、信号检测论的产⽣与发展

(⼀)信号检测论的产⽣与发展

信号检测论是最早在电⼦通信领域提出来的信号识别理论,最初应⽤在雷达和通信技术中,⽤来解决信号接受的正确概率问

题。在军事领域,信号检测论在情报传输和接收以及雷达系统搜索⽬标等领域得到了⼴泛的应⽤。在⼼理学研究中,信号检测

论主要是⽤于对不确定的情况做出决定的决策理论。

1.信号检测在电⼦通讯领域的应⽤

(1)理论依据

信号检测论是⽆线通讯技术中信号甄别的主要理论依据,该理论综合了概率论和⽆线电通讯的理论,在整个信号的信息处理过

程中能够最⼤限度地提⾼接收设备对信号的辨别⼒和避免错误的概率。

(2)实际应⽤

①1954年,美国密执安⼤学的W.P.Tanner和J.A.Swets等⼈将信号检测论应⽤到⼼理学的研究中,并采⽤信号检测论的

⽅法对感受性进⾏测量。

②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号检测论不仅应⽤于感受性的测量上,⽽且在记忆、意识和⽆意识知觉(阈下知觉)等研究中也

得到了⼴泛应⽤。

2.信号检测论与⼈类感知觉的测量

⼈类的感知系统在处理刺激信息时与⽆线电通讯系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个刺激所引起的个体的判断有四种情况:

(1)将信号判断为信号(击中);

(2)将信号判断为噪⾳(漏报);

(3)将噪⾳判断为信号(虚报);

(4)将噪⾳判断为噪⾳(正确否定)。

根据个体对上述四种情况判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个体对物理刺激的感受性或辨别能⼒及其反应的倾向性。

(⼆)信号检测论与传统⼼理物理法的差异

1.采⽤信号检测论不仅可以测量个体的感受性或辨别能⼒,⽽且还可以测量出个体的反应倾向或者在做出决策时的判断标

准;

2.采⽤信号检测论测量个体的感受性,可以充分地考虑到个体在接受测量时的态度、偏好、反应倾向和所采⽤的判断标准等

因素对测量感受性的影响。⽽且同时可以获得衡量个体感受能⼒的辨别⼒指标和反应倾向或判断标准的指标。

3.采⽤信号检测论能够更为客观地测量到个体在处理刺激信息时的感受能⼒、态度和反应倾向性,克服被试的主观因素和噪

⾳⼲扰对感受性的影响。

⼆、信号检测论基本原理

(⼀)信号检测论测量感受性的基本假设

信号检测论认为,⼈的感知觉并没有⽣理局限性,也没有真正的感受阈限。如果没有任何噪⾳的⼲扰,理论上个体应该能够感

受到出现的任何物理刺激,并作出反应或决策,这是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前提假设。

(⼆)信号检测论中被试的判断原则—统计决策论

(1)统计决策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信号检测的数学基础源⾃于概率论与统计学、电⼦学与通讯领域的基本原理的检

验问题。

(2)在运⽤信号检测理论研究⼈的感知觉过程中,被试对呈现的刺激(包括信号—⽤SN表⽰和噪⾳—⽤N表⽰)作出是信号

还是噪⾳的判断时,会出现如下四种情况:

①正确肯定(击中)、错误否定(漏报)、错误肯定(虚报)和正确否定(拒绝);

②与四种判断对应的是击中率(P[Y/SN])、虚报率(P[Y/N])、漏报率(P[N/SN])和正确拒绝率(P[N/N])。

(3)通常根据被试对信号的击中率和虚报率,来计算被试的判断标准和感受性,进⽽对被试判断标准的严格性和感受性⾼低

进⾏分析和判断。

(三)最优决策与判断原则

1.判断标准

个体在对信号或噪⾳进⾏判断时,⼀般是以判断标准为依据的,这个判断标准是按照最优原则确定的,即提⾼击中率、减低虚

报率,也就是要求个体反应快⽽且准确。

2.确定判断信号标准时的影响因素

(1)信号和噪⾳之先验概率的⾼低;

(2)对个体判定结果的奖惩的严格程度;

(3)被试的主观⽬标、信号与噪⾳的强度差异等;

(4)速度与准确性权衡;

(5)有关实验的知识与经验。

三、信号检测论与感觉性的测量

(⼀)信号检测论应⽤于感知觉测量的两个基本假设

1.信号检测论认为,重复呈现同⼀刺激并不产⽣相同的感觉量。因此,当多次呈现同⼀刺激时会形成同⼀刺激的⼀个感觉量

分布。⽽且,刺激信号(SN)和噪⾳(N)形成的感觉分布均是正态分布的,两个分布的标准差相等,信号分布的平均数⼤

于噪⾳分布的平均数,⽽两个分布重叠的部分可能是由信号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噪⾳引起的。

2.被试判断某⼀个刺激是信号还是噪⾳时,是根据⾃⼰的主观感受进⾏判断的,⽽且这种主观的判断标准(C)受信号呈现

的先验概率和对判断结果的奖惩措施的影响。

(⼆)信号检测论的测量指标

1.反应倾向性

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被试的反应倾向性是通过似然⽐来反映的,通常⽤β来表⽰。被试判断的击中率为P(Y/SN),虚报

率为P(Y/N),将P(Y/SN)和P(Y/N)转换为Z分数ZSN和ZN,再将ZSN和ZN转换为正态分布曲线上的概率密度

值OSN和ON(查正态分布表)。那么,被试的反应倾向β的计算⽅法如下:

β=OSN/ON

通过β值可以解释被试对刺激进⾏判断时所持的标准的严格性。

(1)⼀般β值越⼤(β>1),被试采⽤的判断标准就越严格;

(2)β值越⼩(β<1),被试的判断标准就越宽松;

(3)当β值在1上下时,说明被试的判断标准不严格也不宽松。

2.判断标准

反映被试反应倾向性的另⼀个指标是判断标准(⼀般⽤C表⽰),⽤公式表⽰如下:

C=E(I2-I1)/d′×Z1+I1

其中I2——⾼强度刺激的强度值;

I1——低强度刺激的强度值;

d′——被试的感受性;

Z1——低强度刺激的正确否定概率。

判断标准C的数值越⼤,被试的判断标准越严格;C的数值越⼩,被试的判断标准越宽松。3.感受性或辨别⼒

信号检测论与传统⼼理物理法的最⼤区别是它能够对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被试的反应敏感性进⾏区分。区分的指标是:

(1)当被试反应较为敏感时,被试的击中率会提⾼,虚报率下降,此时辨别⼒⾼;(2)当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接近时,

被试的辨别⼒居中;

(3)当被试的击中率低,⽽虚报率⾼时,被试的辨别⼒低。

计算辨别⼒指标的公式如下:

d′=ZSN-ZN

(三)操作者操作特性曲线

(1)操作者操作特性曲线,⼜称ROC(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曲线。ROC曲线在⼼理物理测量中常称为

等感受性曲线。

(2)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改变信号和噪⾳出现的先定概率及被试判断结果的标准,可

以引起被试的判断标准发⽣变化,随着判断标准的变化,击中率与虚报率也随之改变,判断标准有⼏个,就可得到⼏组不同的

击中率和虚报率。

①如果以击中率为纵坐标,以虚报率为横坐标作图,就可得到⼏个点,连接各点即得到⼀条曲线,即为“操作特性曲线或ROC

曲线”或等感受性曲线。

②如果将击中率和虚报率转换为Z分数,绘制ROC曲线,这时所得到的ROC曲线是⼀条直线。对⾓线上对应的ZSN与ZN的绝

对值的差值(d′=ZSN-ZN),就是辨别⼒指标d′。(3)ROC曲线能反映出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对击中率和虚报率的影响,

⽽且也能反映出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击中率与虚报率的变化,以及不同观察者的辨别能⼒指标d′。

(4)ROC曲线⽤于分析在相同条件或者不同条件下的⼼理因素及其判断结果的变化对辨别⼒d′的影响。

(5)与传统⼼理物理法相⽐较,信号检测论得出的感受性指标更为客观、科学、可靠。(四)信号检测论测量感受性的影响

因素

1.信号和噪⾳的强度及其强度差异

信号的强度以及信号和噪⾳之间的强度差异是影响个体感受性和辨别能⼒的最直接因素。随着信号强度的提⾼,以及信号与噪

⾳的强度差异的增加,个体从物理刺激中区分出是信号还是噪⾳会越来越容易,反之亦然。

2.信号和噪⾳的先验概率

信号和噪⾳的先验概率是指在实验前就明确的信号和噪⾳出现的概率,⼀般实验者事先确定。通常情况下,信号的先验概率越

⾼,个体对信号刺激的判断击中率就越⾼,对噪⾳的虚报率就越低,个体的辨别能⼒也会提⾼,反之亦然。

3.对判断结果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的严格程度

当实验者对判断结果的奖励措施越强和惩罚措施越严格,个体对信号进⾏辨别时就会越谨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0:41: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07294118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决策与判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决策与判断.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决策与判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