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是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古时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胭脂的起源,
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是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因为是燕国所产得名。
《中华古今注》中记载:“燕支草似蒯花,出西域,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粉。”还有一种说法是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不但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而且带回了大量的异域文
化和民族风物,其中就有胭脂。由这两种说法看来,胭脂应该始自匈奴,后来又传到汉地的。东汉时班固出使西
域回来说过:“匈奴名妻曰阏支,言可爱如燕支。”现在甘肃永昌县与山丹县之间,还有叫燕支山或焉支山的,不
知是不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名字?
胭脂的做法是把红蓝花在花开之时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
淘去黄色后,即成鲜艳的胭脂。此外我国古医书中记载可用于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蜀葵花、重绛,黑豆皮、石
榴、山花及苏方木等,从这些中药可以提取天然的红色素来制胭脂,当然这时的胭脂不再是最早意义上的胭脂了,
已经是一切红妆的指代。
《红楼梦》有一段写到:“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
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
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可见胭脂的做法如同其他化妆品一样是不断在改进的。《御香
飘渺录》中说慈禧用的胭脂,是采集了上好的玫瑰花瓣,用干净的石臼慢慢地把花瓣舂成厚浆后,用细纱过滤取
汁,再把当年新缫就的蚕丝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晒干,就成了上好的胭脂。
“美人妆,面既施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
从《妆台论》中对女子晓妆的描述,可见胭脂对女性红妆是何等重要。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七》中写魏文帝美人
薛灵芸拜别父母后入宫,一路上泪下不止,用玉唾壶承泪,到京师时,壶中泪凝如血,这红泪一定是因为沾染了
脸上的胭脂。胭脂在唐代时尤为盛行,如唐诗有“三千宫女胭脂面”句,王建《宫词》:“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
里泼红泥。”说的是一个宫女在盥洗完毕后,脸盆中有如沉淀了一层红色的泥浆。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贵
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
红也。”说杨贵妃红妆之重,连擦汗的帕子都染成了红色。虽然在说法上夸张,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浓妆之风,近
代出土唐代彩俑和壁画也印证了这一点。
以上说的是面脂,口脂也是素来被看重的,战国宋玉《神女赋》写“眸子炯其精朗兮,暸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娥
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唐岑参《醉戏窦美人诗》中“朱唇一点桃花殷。”说的都是女性红唇之美。《唐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
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说用来盛口脂的容器是雕花象牙筒,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
是多么被重视和喜爱。唐代人把抹口脂又称为点唇,僖宗年间,口脂的种类计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
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
共十六种,并称为胭脂晕品。
唐代以后,女性的妆饰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涂抹胭脂的习俗始终不衰。直到
明清时亦然,只是不再象隋唐五代时期那样夸张了。崇祯皇帝曾赋诗“露宿风餐
誓不辞,忍将鲜血代胭脂。”以旌表为国抗敌的女英雄秦良玉,试想若在安稳的
盛世,又有多少女子真的去做红妆季布?
原文载于《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2卷第4期(1993年):355—359
StudiesintheHistoryofNaturalSciencesVol.12No.4(1993)
秦汉时期匈奴族提取植物色素技术考略王至堂
(内蒙古大学化学系,呼和浩特,010021)
--------------------------------------------------------------------------------
内容提要
本文依据中国史籍记载下来的一首匈奴歌谣,结合当时的民族习俗和有关的历史文献进行考
辨,论证了在两个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族,已经
掌握了提取植物色素的技术。该项技术使用了物理和化学方法,并包含了初步的酸碱知识。
经过文化交流,曾对中原地区的染色业产生过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秦汉,匈奴,胭脂
一、匈奴歌谣及其历史背景
匈奴,也称“胡”,战国时游牧于河套地区及阴山一带,其政治中心在头瞒城(今内蒙古五
原县西)。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东破东胡,西攻月氏,北征丁零,南灭楼
烦,控制了东至松辽平原,西至巴尔喀什湖,北至贝加尔湖,南至长城的广大地区。公元前
200年,冒顿又攻晋阳(今太原),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迎战,被冒顿围困于平城(今大
同)达七天七夜,后用陈平计,向阏氏行贿,才得脱险(1)。此中的“阏氏”乃单于妻子之
号,其谐音为“焉支”。
公元前121年,匈奴攻入土谷(今河北怀来),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短
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霍去病二次西征,出陇西、北地二千里,攻祁连山,大破匈奴
军,俘获三万多人(2)。是时,匈奴有歌曰(3):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此歌失载于《史记》和《汉书》,首载于北凉人编《西河故事》,转记于唐朝开元年间的《史
记正义》、《史记索隐》及唐末的《十道志》,也可见于宋朝的《乐府诗集》及明朝的《丹铅
总录》。歌虽浅显,存疑颇多,注家纷纭,互有异同。由于匈奴族“毋文书,以语言为约束”,
加之年远代湮,更使考据维艰。笔者不揣浅陋,襞绩补貂,从科技史角度,结合民族习俗和
历史典籍,对此歌的后两句进行考辨。谬误处敬请中外各族方家教正。
二、“焉支山”及“焉支”考
据唐朝李泰的《括地志》载:“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其中删丹”
二字,现代写为“山丹”。又据《辞海》“焉支山”条目:“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
有人据此推演,认为焉支山是以盛产山丹花而得名的,匈奴妇女又以此花做胭脂,用以美容。
另有一说:“古匈奴女子喜欢浓颜粉装,她们从山上采摘山丹花叶子涂抹在脸上……(4)”
文中未注明出处,查阅典籍也均未找到此类记载。据考察,山丹花在中国北方山野随处可见,
至今也并非罕物,而焉支山夹在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乃“工”字之一竖。面积甚少,并非
巨脉,与当时匈奴控制的广大地区内,产山丹花的地方相比,亦属微不足道,何能影响“颜
色”之有无。可见“山丹花”之说不确。
又一说,焉支山的“焉支”二字,与“阏氏”、“胭脂”谐音,而“阏氏”(亦作“焉提”),
“匈奴皇后号也”(5),或“匈奴名妻作‘阏氏’”(6)。据此,焉支山也可转意为“皇后山”
或“美人山”,与现在的“神女峰”相类。失去美人或失去胭脂,都会“使我妇女无颜色”。
可见,“匈奴歌”的后两句,本是语带双关的。从艺术角度来看,如此理解的确韵味深长。
可是谐音终究是谐音,仍无法解释为何失去焉支山则失去了作为妇女化妆品的胭脂。
《史记索隐》引《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绯
黄,采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7)一语泄漏天机,原来是焉支山下盛产
“红蓝”,其花可做“烟肢”,匈奴妇女“用为颜色”。所以,失去焉支山,无以采“红蓝”,
无从做“烟肢”,当然“无颜色”了。
三、“烟肢”及“红蓝”考
"烟肢",亦作"燕支"、"撚支"、"燕脂"、"臙脂"、"胭脂"、"烟脂"、“赤因脂”,是一种红色
颜料,妇女用以涂脸颊或嘴唇。问题是为什么同一种东西,同样的发音,用汉字却有这么多
的不同写法?其单字和组词均无实质语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概未收入,何以如此?
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并不是古代汉语的原有词汇,很可能是由西域引入的“外来语”,可能
都是由匈奴语“焉支”派生的。
近代有一种称为“胭脂红”的颜料,又叫“虫红”,由干燥的雄性胭脂虫经化学处理而
得,然而胭脂虫(Coccuscacti)原产墨西哥;还有一种名为“胭脂花”的,实指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原产南美洲。它们都不能与古代的“胭脂”列为同侪。
《习凿齿与燕王书》所记的,产于焉支山并用以做胭脂的“红蓝”,是“红蓝花”的简
称,也称“红花”。据北宋寇宗奭《图经衍义本草》:“红蓝花生凉汉及西域,一名黄蓝,《博
物志》云,张骞所得也。”(8)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也曾引张华《博物志》:“黄蓝,张
骞得自西域。”(9)再据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红花,《博物志》曰张骞得种于西域,一
名红蓝,一名黄蓝,以其花似蓝也,……”由于张华《博物志》原书已佚,今本由后人搜集
而成,因而在今本《博物志》中找不到赵彦卫和徐光启的引文,可能系后人搜集遗漏所致。
对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I》:“红花,喜温暖干燥气候,耐旱,耐寒,耐盐碱,适于
阳光充足,地势高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这正是地处河西走廊的
焉支山地区的自然环境之写照,可为今本《博物志》补遗旁证。
西晋崔豹撰于公元3世纪的《古今注》卷下谓:“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
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10)五代后唐的马缟撰于10世纪的《中华古今
注》卷中却说:“燕脂……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11)两种说法
很不一致。再看明末张自烈撰于17世纪的《正字通》:“红蓝即红花,北方有焉支山,山多
红蓝,北人采其花染绯,取英鲜者为燕脂,故单于妻号阏氏,音焉支。红蓝……一名黄蓝,
《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也。”(12)这显然又与习凿齿及崔豹唱和,而与马缟相抵。为
此,查阅古代植物志、地方志及货殖之类文献,均未发现燕地出产红蓝的记载。况且,燕国
故地现在也无此野生植物。模拟实验证明,红蓝花色素,有红有黄,以黄为主。若不经分离,
如马缟所言,直接取其花汁凝缩为膏,则颜色最初似土,后以棕褐如酱,非朱非黛,不嫩不
艳,很难为妇女作“桃花妆”或“飞霞妆”。故不取马缟之说,乃以崔豹及张自烈之说为准,
并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I》作结:“红花(Carthanustinctorius),菊科,红花属,草本,
又名红蓝花,草红花。……中国早在汉代即由张骞由西域引进。”
依据《史记·大宛列传》推算,张骞两度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26
年,以及公元前119年,而产生“匈奴歌”的时间当是公元前121年。如此可知,张骞引入
红蓝花与汉朝攻占焉支山,都在公元前2世纪末。显然,匈奴人以红蓝花做胭脂的历史会比
这更早些。焉支山原属月氏,在秦末才归属匈奴,可以推想,在秦汉时期,不独匈奴,而且
包括月氏在内的西北部少数民族,都可能掌握过此种技术。
四、提取色素技术考
匈奴人无文字,“匈奴歌”可见于《史记正义》、《史记索隐》以及许多汉文典籍之中,此歌
虽字字珠玑,但也无法直接从中考证其制作胭脂的方法。“解铃还需系铃人”,还是引种红蓝
花的张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曾被匈奴招婿,居留十二载。
在此期间,他可能多次见过他的“胡妻”及别的“胡妇”如何制作胭脂。耳濡目染,即使并
不参与,也会记住其方法。张骞归汉时,不但带回了“红蓝”和“胭脂”,而且带回了他的
“胡妻”和“胡奴”(13)。由此推想,他们已完成了从种植到制作的“成套技术引进”。汉
人从他们那里学会了这套技术,因地制宜并发扬光大,以致后来写成了文字(14)。这些汉
文古籍就可作为考证的原始根据,再结合当时匈奴人的民族习俗及地理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就不难追朔到匈奴人提取植物色素的具体方法。
据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杀花法:摘取即碓捣使熟,以水淘,布袋绞
去黄汁,更捣,以粟饭浆清而醋者淘之,又以布袋绞汁即收取染红勿弃也。绞讫著瓮中,以
布盖上,鸡鸣更捣以栗令均,于席上摊而曝干,胜作饼,作饼者,不得干,令花浥郁也。”
同书又记“作燕支法”:“预烧落藜、藜、藿及蒿作灰[无者即草灰亦得],以汤淋取清汁,揉
花[十许遍,势尽乃生],布袋绞取纯汁著瓮器中,取醋石榴两三个(引者按:《天工开物》中
用乌梅水),擘取子,捣破少著粟饭浆水极酸者和之,布绞取沈,以和花汁[若无醋石榴者,
以好醋和饭浆亦得,若复无醋者,清饭浆极酸者亦得,空用之],下白米粉大如酸枣[粉多则
白],……痛搅,盖冒至夜,泻去上清汁至淳处止,倾著白练角袋子中悬之,明日干浥浥时,
捻作小瓣如半麻子,阴干之则成矣。”(15)记述如此详细,真乃考据者之大幸!
按现代化学知识解释:红蓝花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其中红色素只占0.3-0.6%,而
黄色素却占20—30%(16)。若不分离,则色不纯正。红色素不溶于酸,可溶于碱,故先用
酸性溶液将红色素沉固于花中,绞出黄色素。做胭脂时,则先用碱性溶液(草木灰水,内含
碳酸钾)浸取,溶出红色素(红花醌苷,Carthamone,C21H20O11)。再加入过量的酸性溶液(醋
石榴、乌梅、醋、酸饭汤)中和,便把红色素单独沉淀出来了。如此反复操作几次,便可将
黄色素全部除尽,得到颜色纯正、极为艳丽的红色素。捻成小饼即为胭脂。这是典型的化学
中和反应和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
这些操作显然未必是当初匈奴人作胭脂的原法,现在只要再考察一下游牧民族的习俗和
自然环境,就不难还原了。问题集中在匈奴人用的是什么酸和什么碱?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
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只要再查一查司马迁的《史记》,就迎刃而解了。
先考证用什么酸。《史记·匈奴列传》记:匈奴人“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
美也。”由此可知,其无“粟饭”,当然也无“粟饭浆清而醋者”。《史记索隐》注:“湩,乳
汁也”。“酪”,是用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此外还有“干酪”(现代蒙语称为“胡酪得”),
是将脱脂后的乳汁,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自然酸化,极酸时,胶体破坏,酪蛋白凝结成块,过
泸和干燥后就得“干酪”。泸出的清液(现代蒙语称为“泻拉斯”)中含丰富的乳酸(α—羟基
丙酸),用以加工红蓝花自然又好又方便,中原地区无此物,不得已才代之以酸米汤。当然
也不能排除匈奴人使用“醋石榴”(即酸石榴)的可能性,因为石榴原产波斯,也是经西域才
传到中国的。
再考证用什么碱。《史记·匈奴列传》记:“汉议击与和亲孰便。公卿皆曰:‘……匈奴
地,泽卤,非可居也。和亲甚便。’”岂知正是多泽之地,其卤之中富含天然碱(碳酸钠),甚
至从附近地表的泛白之处也可轻易得之,简直象尘土一样平常。在匈奴故地,东起黑龙江、
吉林、西至新疆的哈密及阿尔泰山麓,中间包括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也包括今蒙古
人民共和国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一带,几乎到处都有天然碱湖(17)。仅现在的内蒙古自治
区,天然碱蕴藏量即达2000万吨,历来以张家口作为销往内地的集散地,故以所谓“口碱”
而名闻遐迩。天然碱溶于水,可得清澈透明的碱性溶液,远比草木灰为好。可能因汉地得之
不易,而求其下,代之以草木灰。
通过上述分析,当初匈奴人制作胭脂的技术便可见端倪了:先用制干酪时泸出的乳酸汁
处理红蓝花,分离出黄色素。然后用天然碱溶液,溶出红色素。再加入过量的乳酸汁(“泻
拉斯”),中和天然碱,并使红色素沉淀出来。如此反复进行中和反应,就把黄色素分离干
净,就得到艳丽、纯正的胭脂了。由于所用的酸和碱都比《齐民要术》所用的好,因此,匈
奴胭脂很可能比汉胭脂的质量更好。
仿照当年匈奴人制作胭脂的方法,我作了模拟实验:原料是干燥的红蓝花(蒙语名“古
日呼木”),自然酸化的牛奶,内蒙古伊克昭盟出产的天然碱;用具是粗瓷大碗,兽骨筷子,
粗纺毛布;实验条件是常温常压;实验所用的天然碱溶液按0.1M配制,其PH值为11.6,
牛奶自然酸化后得到的乳酸汁,其PH可达2.5左右,二者的酸碱度正好匹配。实验结果,
只需两次溶解及两次沉淀,即可得到艳如桃花的胭脂。同时得到嫩如蛋黄的黄色素。令人喜
出望外的是,还制得了两种副产品,即乳香四溢的奶油和干酪。
中原地区,早有许多植物可做染料,例如茜草、栀子、蓼蓝等。《诗经·小雅·采芑》
篇有:“路车有奭”,《正义》注为:“彼茅搜染为奭,故知赤貌也。”茅搜即茜草,在长江流
域及黄河流域都有分布,是中原地区染色业的主要原料。而红蓝花引入中原以后,它就由涂
面用的“胭脂”,成长为染色业的“娇娘”,不久就成了著名的经济作物(还可入药),与原有
的栀子、茜草平分春色,竟达到不辨彼此的程度了,以致不少人将“茜”与“红蓝”及“红
蓝花”混为一谈。(18)西汉时期,有的人家种植栀茜和红蓝花竟达千亩,以成巨富,“此
其人与千户侯等。”(19)足见红蓝其盛!后又东渐日本,亦足见彰施之远!
ABRIEFRESEARCHONTHETECHNIQUEOFEXTRACTINGPlANTPIGMENTBYTHEHUNSDURING
THEQIN-HANPERIOD
WangZhitang
Abstract
BadonaHunfolksongprervedinChinehistoricalrecordsandinthelightofthecustomOf
theHunnationalityandrelevanthistoricaldocuments,thisarticleexpoundsandprovesthatover
2,000yearsagoduringtheQin-Hanperiodtheminoritynationalitiesinthenorthandnorthwest
ofChina,theHunsinparticular,alreadygraspedthetechniqueofextractingplantpigment.The
techniqueinquestionmadeuofphysicalandchemicalmethodsandinvolvedapreliminary
knowledgeofacid-ba.Throughculturalexchange,itplayedtheimportantroleofgreatly
promotingthedyeingindustryoftheCentralPlains.
Keywords:Qin-Hanperiod,Huns,plantpigment
注释:
⑴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4页。
⑵同上,第2908页
⑶张守节:《史记正义》,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110卷,第2909页。
⑷《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1988年第2期,第87页。
⑸颜师古:《汉书注》,见《汉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3749页。
⑹⑺司马贞:《史记索隐》,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9页。
⑻苏颂:《图经本草》草部第七,胡乃长等辑复本第221页,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⑼《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47册,第574页。
⑽崔豹:《古今注》,见《古今逸史》,景明刻本,第九集,卷之下,第4页。
⑾马缟:《中华古今注》,见《古今逸史》,景明刻本,第十集,卷中,第4页。
⑿张自烈:《正字通》,廖百子先生辑,芥子园重镌,第二函,第124页。
⒀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159页。
⒁贾思勰:《齐民要术》;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2003年12月7日加入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23:4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040275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考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考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