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梳龟甲

更新时间:2023-03-07 22:53:21 阅读: 评论:0

汉族的习俗-钓鲤鱼

金梳龟甲
2023年3月7日发(作者:青白玉)

1

普通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实习时间及实习地点概况

一、实习时间:2015年6月1日-6月4日(共计4天)

二、实习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天河区火炉山,番禺区大学城

帽峰山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坐落于白云区太和镇与良田镇交界处,离广州市中心25公里。

帽峰山森林公园总面积4534.8公顷,最高峰海拔534.9米,是广州市老八区的最高峰。公园

属丘陵区,周围聚集着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个,形成复杂的地形,山的绝对高度不

大,但相对高差大,全园森林覆盖率大于95%。

火炉山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北部,因状似从天空俯视其形状象葫芦,原名为葫芦山,因

其山上泥土多为红泥土,空中看上去为火红色,所以称火葫芦,又简称“火炉”,因此又名火

炉山。

大学城位于中国广州市番禺区的小谷围岛,面积17.9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实习目的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

2.培养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

质。

3.学习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认识各类常见动物。

4.学会野外观察动物,了解其栖息环境与生活习性。

第三部分实习路线

1、帽峰山

2、火炉山

3、大学城

第四部分实习内容

一、无脊椎动物

1、昆虫的野外观察、采集、标本制作及分类鉴定。

2、蛛形纲、多足纲、甲壳纲等动物的野外观察、采集、标本制作及分类鉴定。

二、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野外观察、采集、分类鉴定。

第五部分实习工具及方法

一、无脊椎动物

1、采集工具及方法

捕虫网、固定液、毒瓶、大镊子及三角纸包等。

网捕法

2、昆虫标本的制作工具及方法

展翅板、昆虫针、大头针、小镊子、透明薄膜纸、三级台等。

展翅法、针插法等。

3、昆虫标本的分类鉴定工具书及方法

《动物学实验指导》《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中国蝶类志电子版》

根据昆虫标本的形态特征利用分类检索表和形态对比进行标本鉴定。

二、脊椎动物

2

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采集方法

利用空网等捕捉工具进行直接捕捉

将采集到的标本放置到矿泉水瓶或塑料瓶中

第六部分实习结果

一、无脊椎动物

1、环节动物门动物:环毛蚓

为寡毛纲陆蚓目巨蚓科

在帽峰山下过雨的公路上采集。身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解不明显的

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蠕动前行。从采集地方可推测,环毛蚓喜潮

湿疏松土壤。

2、软体动物门动物种类:蛞蝓、福寿螺、褐云玛瑙螺(仍有2种未定种)

福寿螺:为腹足纲(肺螺亚纲)中腹足目瓶螺科

在帽峰山山脚农田旁的水沟中采集。具螺旋状的贝壳,黄褐色,有光泽以及数条细纵纹,

有厣,爬行时头和腹足均伸出。卵,圆形,粉红色,数十粒乃至数千粒排列整齐固着在水面

以上的固体上。

3、节肢动物门动物:

①软甲纲:鼠妇

为等足目潮虫科

在火炉山下过雨的潮湿小路上采集,光照较弱。身体稍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有光泽,

咀嚼式口器。,触角2对,第一对触角比较短小,第二对触角呈鞭状,较长。从采集地方可

推测,鼠妇喜潮湿阴暗环境。

②唇足纲:未定种

为蜈蚣目蜈蚣科

在火炉山山脚石头下潮湿土壤中以及大学城路边石砖上,阴凉干燥处采集。背部,头部,

足黑色,腹部淡黄色,触角一对,每个体节均具足一对,爬行速度较快。从采集地方可推测,

蜈蚣科动物喜阴暗、避光、空气流通环境。

③倍足纲:马陆

为圆马陆目圆马陆科

在火炉山山脚灌木树叶上,阴凉处采集。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触角1对,

每体节具足两对,当受惊动时,身体常卷曲成盘状。从采集地点推测,马陆喜阴湿环境。

④蛛形纲的动物种类:未定种(8种)

生境差异大,有水生以及陆生,陆生有附着在树干以及爬行生活。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无触角,头胸部4对足。足的长度变化大,水生生活种类以及陆生喜潮湿及固着生活种类,

足较长,一般为身体的五倍及以上,而爬行生活种类足较短,有种类与身体等长,一般为两

3

倍。

昆虫纲的动物种类:

①蜻蜓目:未定种(9种)

在帽峰山、火炉山以及大学城均有采集,采集地环境多较潮湿,空旷,临近下雨时出现蜻

蜓低空群飞现象。触角刚毛状,复眼发达,呈哑铃状或合并,腹部细长,翅两对,均为膜翅,

咀嚼式口器。

②蜚蠊目:未定种(2种)

在大学城较为阴凉的行道树下采集。体较扁平、长椭圆形,前胸背板大,盾形,盖住头部,

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有1对多节的尾须,有些种类有翅,有些无翅。足较发达,行进速

度快。

③螳螂目:未定种(1种)

为螳螂科

在大学城马路边草地,阳光充足处采集。头三角形,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前足为捕捉

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翅两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腹部

肥大为叶状,尾须短。

④直翅目:未定种(17种)

在帽峰山、火炉山及大学城均有采集,采集地植被较多,多为杂草丛或草地。咀嚼式口器,

触角长,丝状,后足为跳跃足,前胸背板发达,尾须一对。

⑤同翅目:斑带丽沫蝉、未定种(3种)

未定种:蜡蝉科一种,未定科2种

在帽峰山以及大学城采集,采集地均较潮湿,阴凉。刺吸式口器,两对翅,前翅均为膜质,

后翅为膜质,触角均为丝状。

斑带丽沫蝉:为沫蝉科

头部、前胸背板和前翅桔红色,黑色的斑带交错。头颜面极鼓起,被细毛,两侧有横沟;

复眼黑色,刺吸式口器,触角刚毛状。

⑥半翅目:未定种(6种)

椿象科2种,负子蝽科1种,未定科3种

此目动物生境差异大,椿象科在帽峰山及大学城采集,均在树干上采集;负子蝽科在大学

城池塘中采集,而两种未定科动物则在帽峰山阴湿的杂草丛中采集。成虫体壁坚硬,扁平,

刺吸式口器,触角丝状,翅两对,前翅为半鞘翅,后翅为膜翅,前胸背板发达,渐变态。从

采集地点推测,此目动物喜阴凉环境。

⑦鞘翅目:二十八星瓢虫、金梳龟甲及未定种(8种)

未定种:步甲科1种,虎甲科1种,未定科6种

此目动物均在帽峰山,火炉山,大学城较为潮湿以及植被相对较为丰富的杂草丛中采集。

口器咀嚼式,触角多样,有丝状、刚毛状,复眼发达,翅两对,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

完全变态。

二十八星瓢虫:为瓢甲科

在帽峰山杂草丛潮湿环境采集。成虫呈半球形,红褐色,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翅两对,

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每一鞘翅上有14个黑色斑点。

金梳龟甲:为铁甲科

在火炉山山底马鞭草科植物上采集。体圆形,棕黄色。背面中部隆起,边缘色淡透明,活

体发出金光,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

⑧双翅目:未定种(7种)

虻科1种,丽蝇科1种,未定科5种

4

在帽峰山、火炉山、大学城较为潮湿,植被较为丰富的杂草丛中采集。触角多样,多为丝

状(虻科),具芒状(丽蝇科),翅一对,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刺吸式口器或舐

吸式口器,完全变态。

⑨鳞翅目:曲纹紫灰蝶、暮眼蝶、黎桑矍眼蝶、珂环蛱蝶、小眉眼蝶、网丝蛱蝶、锯粉蝶、

幻紫斑蛱蝶、巴黎翠凤蝶、玉斑凤蝶、散纹盛蛱蝶、残锷线蛱蝶、蓝凤蝶、迁粉蝶、串珠环

蝶、美凤蝶、钩翅眼蛱蝶、菜粉蝶、宽边菜粉蝶、宽边黄粉蝶、矍眼蝶、蒙链荫眼蝶、睇暮

眼蝶、酢浆灰蝶、东方菜粉蝶、斐豹蛱蝶、蠹叶蛱蝶、红翅长标弄蝶、酢浆灰蝶、尖翅翠蛱

蝶、优越斑粉蝶、中环蛱蝶、秈弄蝶、青凤蝶、梨花迁粉蝶、闪紫锯眼蝶、翠袖锯眼蝶、妒

丽紫斑蝶、凤眼方环蝶,未定种(8种为幼虫期),未定种(7种)

此目动物是此次实习采集的主要类群,多在空旷,阳光充足及有花环境中采集。触角多

节,呈丝状、栉齿状、棒状(蝶类),虹吸式口器,翅两对,上有鳞片,为鳞翅,翅脉明显,

胸部发达。完全变态。

幼虫:体色多样,体细长,体被毛,颜色,长短不一,体分节,具多对足。

青凤蝶:为凤蝶科

在大学城较空旷草丛中采集。翅两对,黑色,前翅有1列青蓝色的方斑,虹吸式口器,

棒状触角。

⑩膜翅目:东方蜜蜂、哀弓背蚁、未定种(10种)

此目动物在帽峰山、火炉山、大学城较为阴凉的杂草丛和草坪上采集。有翅两对或无翅,

头与前胸之间有颈,触角形状多变化,有丝状、棒状、膝状,咀嚼式口器或嚼吸式口器,腹

部第1节并入胸部,腹部第2节缢缩成细柄状,称为腹柄或“腰”。完全变态。

东方蜜蜂:为蜜蜂科

在帽峰山杂草花丛中采集,体黑色,腹部黄色,触角膝状,翅两对,均为膜翅,嚼吸式口

器,腹部第2节缢缩成细柄状。

哀弓背蚁:为蚁科

在火炉山小溪边石头缝采集。通身黑色,无翅,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细腰明显。

二、脊椎动物

1、两栖动物的种类:黑眶蟾蜍幼体(未定种)

均为无尾目

黑眶蟾蜍:为蟾蜍科

在较潮湿的树下或土壤中均可观察到,皮肤全粗糙,除头顶部无疣,其它部位满布

大小不等的疣粒。耳后腺较大,长椭圆形。腹面密布小疣柱。所有疣上有黑棕色角刺

2、爬行动物的种类:未定种

为有鳞目石龙子科

在火炉山山脚潮湿的落叶堆中采集。体细长而略扁,头体长略短于尾长,全身鳞片

光滑。背鳞较侧鳞宽大,但不至侧鳞的二倍。

第七部分结果分析

此次实习地点为帽峰山,火炉山以及大学城,从实习采集标本结果显示,火炉山采

集标本数目较少,而大学城数目较多,推测与各个环境的植被组成以及当天天气有关。帽峰

山相较而言是较为原始的生态系统,所以此处动物类群相对较多,而且帽峰山地势比较平坦,

适合捕捉;而火炉山是广州市市民周末出游的去处,人类活动的痕迹比较明显,因此火炉山

为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系统,而且在行进过程中很长一段为比较陡峭的山路,不适合捕捉动

物,同时,因为其人类活动痕迹比较明显,动物类群相对较少;大学城则是全人工的生态系

5

统,在三个实习地点中,其动物类群较少,从采集动物来看,主要为昆虫纲鳞翅目和直翅目

的动物,大学城较多为行道树,草坪比较多,所以直翅目的动物较多,同时相对而言,比较

空旷,同时姜科和豆科植物开花比较茂盛,因此鳞翅目的动物数量也较多,另外可能与当天

天气较为炎热,阳光充足有关。

而依据采集信息的记录,不同生境的动物类群均不同。潮湿的土壤中,环节动物门寡足

纲以及蛛形纲、唇足纲的动物相对较多;而空旷的草坪上,则是昆虫纲的直翅目较多;植被

出现开花现象,无论是较低的蔓花生开花,还是较高的豆科植物开花,均是昆虫纲鳞翅目动

物最多,也有部分膜翅目蜜蜂科的动物在此分布;另外,此次实习较多的生境均为杂草丛,

而此种生境植被种类较多,因此分布的动物类群也比较多,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动物、节肢动

物门的昆虫纲均有较多分布;另外,在此次实习的地点,较多行道树,而在行道树树干上较

多蛛形纲以及有少部分昆虫纲鳞翅目的动物分布。而蛛形纲的动物较多为足长的特点。

而由于此次部分种类标本采集数目较少,难以统计其生境,统计结果也不具统计学意义,

故只对采集数目较多的直翅目以及鳞翅目动物进行总结统计,直翅目动物较多分布在阳光充

足,空旷开阔的草地中,植被种类相对单一;鳞翅目动物各种生境均有分布,与其翅膀发达,

行动能力较强有关,而其较多分布在阳光充足,空旷,有花盛开的树林或杂草丛中,植被种

类相对较多。

此次采集标本除了对其形态的观察外,也简单记录了全部采集标本的生境。结合两者,

也可了解各种动物对生境的适应。如环节动物的环毛蚓,它是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为

了适应钻土生活,其疣足以完全退化,只有刚毛长在每一体节上。另外,直翅目的动物相较

昆虫纲其他目的动物而言,其生活在较平坦空旷的杂草丛以及草坪上,在采集过程中,比较

少观察到有飞翔的行为,大多都是在跳跃,这是其目动物特有的跳跃足对环境的适应。而许

多动物也会依据生活环境来改变体色,以隐藏自己,如很多蝶类的翅膀颜色会与生活环境相

适应,有类似枯叶的颜色,可以减少天敌发现自己的几率。

,第八部分实习体会或感受

奔波了三天,的确精神和身体都好累,最后一天在大学城都差点坚持不住了,腿很酸,

但是整个组的人都在坚持,让我看到了小组团结的力量,大家分工合作,虽然有时候分工不

是那么合理,但是大家都没什么怨言,有时候小组里有同学不是那么舒服,大家会替他分担

一些工作。再来,很多书本上的知识真的只有走到大自然,看到这些动物才会更有体会,就

像螳螂的捕捉足,在实验课分类的时候,大家就很容易把这个概念弄错,到看到螳螂的捕捉

足的时候,就更有印象了。同样地,还有双翅目的平衡棒,在理论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照

片,但是还是有点不太清楚,但是这次实习捉到了虻,很清晰地看到了它的平衡棒。这次实

习除了对很多动物的形态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外,更多的是对动物生境的认识,第一天大家

都没有一点线索的乱来,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大家就知道应该去哪里捉自己想要的动物了。

像我们组一直想要找龙眼鸡,我们就会留意路边的龙眼树,终于在第三天被我们抓到了一只。

对于很多动物的生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清楚该到什么环境中去找

我们教学需要的动物。但是,在实习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像很多时候我们好像只是为了

捉动物而去抓动物,像一些比较笨拙的动物也只是迅速把他扔到固定液里,像我们抓到的螳

螂,其实应该先看看它的捕捉足,但我们还是习惯性想把它扔进瓶子了,在老师的提醒下,

我们才观察它的捕捉足。通过最后的实习考试也有些体会,在实习过程中,只是粗略看了大

部分的性状,所以写的也不是很好。此次实习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找到有严重虫害的树叶,

在最后一天看到了一些,但不是很明显,所以也没有采集,可能是因为在实习的时候,一味

观察动的东西而忽视静止的东西的原因吧这些都希望在以后能够改进。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22:53: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200801173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金梳龟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金梳龟甲.pdf

上一篇:过年作文15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金梳龟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