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精选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精选1
一、基本情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法人代表姓名、
人员、资产规模、财务收支、上级单位及所隶属的市级部门名称等情况。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的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
法人代表姓名、资质等级等。
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法人代表姓名等。
2.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职务、职称、专业、联系电话、与项目相关
的主要业绩。
3.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属性、主要工作内容、预期总
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情况;主要预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指标;项目总投入情况(包
括人、财、物等方面)。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1.项目背景情况。项目受益范围分析;国家(含部门、地区)需求分析;项目单位
需求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否属于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领域和范围。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项目实施对促进事业发展或完成行政工作任务的意义
与作用。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
性分析;项目预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与同类项目的对比分析;项目预期效
益的持久性分析。
4.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风险与不确定分析;对风险的应
对措施分析。
三、实施条件
1.人员条件。项目负责人的组织管理能力;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姓名、职务、
职称、专业、对项目的熟悉情况。
2.资金条件。项目资金投入总额及投入计划;对财政预算资金的需求额;其他
渠道资金的来源及其落实情况。
3.基础条件。项目单位及合作单位完成项目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重点说明项
目单位及合作单位具备的设施条件,需要增加的关键设施)。
4.其他相关条件。
四、进度与计划安排
五、主要结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精选2
1.水利信息化项目的主要特点和涵盖范围
1.1主要特点
水利信息化工程与传统的有形水利工程不同,它至少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复合,项目建设是水利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二是集成,是各种高新
技术包括远程自动化监控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3S(GIS、GPS、RS)
技术、数学模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的相互融合集成;三是共享,项目建设必
须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最大程度共享;四是创新,主要是指水利信息化的
建设模式尚在探讨阶段,需要建设者在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
1.2涵盖范围
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
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
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水利信息化项
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
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
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
2.可研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规程规范
2.1原则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贯彻执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
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原则,在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
和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规模、结构和功能、设备主要技术
指标以及配套工程等进行方案比较,提出初选意见和可行性评价。
2.2规程规范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
称《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编制规程》)、《广东省水利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设计指导书
(试行)》(以下简称《指导书》)及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
2.3重点环节
计算机网络IP地址是计算机的重要标志,是网络能否互联、信息资源能否
共享的首要问题。由于国家和水利行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目前尚未正式刊布,现
行的计算机网络IP地址分配通常都是由地区或行业根据实际需要临时作出的,
技术标准的级别较低,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
《指导书》中的IP地址分配及其域名设计、是依据水利部下发的原则性设
计指导书,在已完成的《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
统一设计的,既考虑了目前广东省水利信息网的连网需要,也为下一步全省信息
化标准体系正式刊布后的修改或转换留下余地。因此,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规
定做好自己区域或部门的计算机IP地址和域名分配的规划管理和分配,是执行
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重点环节之一。
政府系统专网平台建设走在前面的个别地区,可按当地政府统一分配的IP
地址方案设计,将设计方案报省水利厅备案,便于做好相互之间的转换处理安排。
3、可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深度要求
根据水利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特点,可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深度除了参照《水
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编制规程》)
所规定的,包括最基本的综合说明、工程背景、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方案、建
设管理、经济评价等主要内容外,还应针对信息系统工程的特点,补充对工程的
可扩充性、共享性、安全性和前瞻性等方面的论证内容,具体可大致按以下九个
部分组成来展开编写:
(1)综合说明。包含工程背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任务和实现目
标等方面的论述;把握论证理由充分、实现目标明确的原则。
(2)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包括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系统内部界面划分、
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层次结构等,并绘出系统的拓扑图或物理结构模型图(见附图
参考式样)。
(3)设备主要技术指标、数量以及配套工程量。包括各分支子系统或模块的
面向任务、结构、功能、设备类别、数量和技术指标,以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和配
套工程种类分项(形式、工程量等)汇总表。
(4)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主要是对系统的总体方案、设备选型
和技术性能指标能否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及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论述,重点是系统
的安全性。
(5)工程实施计划。列出工程建设计划时间,各分支系统或部分的进度及相
应的资金安排计划。此外,还应根据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经济贸易委员会《关
于核准固定投资项目招标投标方式和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计资[20xx]652号)
的要求,提出项目的发包初步方案。
(6)工程管理设计。主要拟定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管理机构,并根据(参照)有关
标准作出运行费用估算及资金来源说明等。
(7)论证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仅在工程包含大功率的电磁波辐射,
或配套工程涉及对周边环境、景观有可能产生破坏或者影响的开挖和建筑项目的
前提下才需要进行论证。
(8)工程建设投资估(概)算。由于现有的设计定额很少包括信息系统工程的设
备和软件费的标准,应由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将设备和软件的购
臵价提交概预算编制人员,按规定的估(概)算编制规程作出工程建设投资估(概)
算。
(9)经济评价。包括工程效益、工程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分析。应依据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计委和建设部1993年颁发)以及《水利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1994年颁发)进行编
制。
4、其它
4.1与外部系统的衔接安排及之间的边界划分
由于水利信息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关联密切、共享要求高的特点,任何一个信
息系统工程,只要不是在孤立的环境条件下建设的,都应该在可研报告中对新与
旧(若有的话)、点与面以及内与外三者之间的衔接及边界作出合理的安排和划分。
否则,就没有回答工程是否存在重复建设以及能否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资源和信
息资源共享的问题。
4.2多媒体演示汇报稿制作
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写后,便进入专家评审和计划部门审批程序。可研报告编
制单位不可避免地要在评审会上,以计算机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向与会专家以及
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和计划部门等单位的领导作汇报。通过高水平制作的多媒体演
示汇报,能够使与会的专家、领导和代表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架构和要点留下深刻
的印象,有利于他们对可研报告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如何将大篇幅的
可研报告浓缩为提纲式的讲稿,充分利用计算机Powerpoint的功能,制作出简
明、清晰、图文和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演示汇报稿,也是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的重要
任务之一。
5、结语
水利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应
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相关技术人员编制。在编制单位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相关
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下,为保证可研报告的质量,应委托具备条件的单位负责或
通过与其它单位合作的形式进行。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22:3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997101299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