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元旦古诗词以及赏析大全精选20篇
元旦古诗词以及赏析
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五言绝句,所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诗中首尾两联
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非常重视观测天象,注重气候、节令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
系,这些都是他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中间两
联叙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透露出其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说明他的鹿门隐居
只是为了取得清高的声誉,以便达到引荐入仕途的目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
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
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
1/1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尤”,写旭日的光辉
普照千家万户。用“”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
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
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
象。
元日抒怀
唐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旧耕不外臣。
人歌小岁语,花舞大唐春。
草色熏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这首诗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卢照邻,讲述自己官职低微未达到正八
品,还是归家种地做隐居方外之臣。今天人们高歌欢饮贺岁的美酒,早开的鲜
花也起舞庆祝大唐之春。嫩绿的草色掩映着知己往来的小路,美好的风光惊动
了我的四邻。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四时风物都如此新
鲜。
已酉元旦
宋陆游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1/1
南宋诗人陆游所作,内容是关于古时候元旦期间发生的事情。诗中描写的
场景为:一夜的雨融化了屋外残余的雪,清晨的太阳驱除了连续的阴霾天气。
轻轻对着笔呵着热气来写对联,喝一口椒浸制的酒发现新写的花已经倾斜了。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
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
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
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伟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唐代诗人成文斡写的《元旦》诗中,“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
出。“觞”,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饮
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
而来。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际上年少者得了
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
后饮,以避忌讳。诗中“镜里堪惊”、“偷失笑”两句,乍看似写作者通过在饮酒时
照镜子,始见自己衰老,现出悲怆情绪,但经反复阅读,你可感到它独有的乐
观心态,让人感到他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老顽童”。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1/1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孔尚任写这首《《甲午元旦》》时已六十六岁,在家乡曲阜简居。《甲午
元旦》诗分两大段,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分
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
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甲午元旦》全诗
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心情的恬静和愉悦。
元旦古诗词
初唐四杰卢照邻的《元日述怀》诗曰
筮仕无仲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负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唐代诗人厉元的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火连双阙晓,仗到五门春;
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天颜不敢视,称贺拜空频。
宋之问晚年流放,有《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白居易在《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中写到
1/1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高适写过一首《除夜》,写的是古代元旦前夜诗人的感受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孟浩然则写了《田家元日》诗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诗人成文斡记载进了他的诗中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南宋诗人陆游在《已酉元旦》写道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诗
1/1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宋伯仁《岁旦》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本诗反映诗人知足常乐、悠闲自在的欢度新年情趣。
刘长卿诗云
春衣试稚子,寿酒劝衰翁。
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老人儿童各得其好的情景。
朱鹄《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写出人们燃放爆竹、集庆满庭的欢乐场面。
新年伊始,金鸡报晓,骆宾王咏道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人们在元旦的早晨常常会互相祝贺新年,薛逢曾咏道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元旦试笔
1/1
(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1/1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1
祝英台除夜立春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消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朱淑真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1/1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20:1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91527171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元旦的古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元旦的古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