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佛教学院

更新时间:2023-03-07 19:46:13 阅读: 评论:0

亦舒语录-小学生必读书

河南佛教学院
2023年3月7日发(作者:A级景区)

2014年5月安阳工学院学报

第13卷第3期(总第69期)Journal

ofAnyang

Institute

ofTechnology

May.2014

V01.13No.3(Gen.No.69)

河南省佛教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以少林寺为例

刘海洲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河南省佛教文化资源丰富,尤其以少林寺最为出名,并最具代表性。通过对少林寺佛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找

出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商业气息的浓厚、旅游环境欠缺、对外形象模糊、旅游产品设计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

以下策略:平衡宗教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加大对景区的投入,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确立少林寺品牌的发展定位;加大

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进一步提升少林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弘扬中原传统文化,为河南省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累一些经验,提供一些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少林寺;佛教;文化资源;问题;策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14)03—0011_04

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传播

广泛,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佛教在公元1世纪时从

印度传人我国,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和倡导,与中

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一起成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

维护统治的工具。河南是中国佛教活动的中心,

许多佛教经典是在河南的洛阳、开封等地译出,各

种佛教学术流派都曾在河南形成和发展,有许多

高僧在河南传经布道,各种类型的佛教寺院分布

在中州大地,对河南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

影响。n,佛教在河南流传和发展的两千多年的历

史中,产生了众多的著名高僧如玄奘、竺叔兰、法

祚等,他们为佛教在中原大地的传播做出了重大

的贡献;也留下了众多的著名佛教寺院,如少林

寺、相国寺、白马寺等,成为河南传统文化的积淀

和见证,对弘扬河南传统文化和慰藉广大人民的

心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少林寺的盛名

更是誉满海外。通过对少林寺佛教文化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的个案剖析,可以为河南省宗教文化资

源的开发与利用积累一些经验,提供一些借鉴,具

有十分重要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一、少林寺的历史与现状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禅宗的发

祥地,素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少林寺位于河

南登封市西北15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山下,因为此

地环境清幽,周围俱是密密匝匝的树林,所以得名

“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

院”。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

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弘为印度僧人跋陀传教而

建,以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寺武术的发源地而著

称。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

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招信徒,弘扬佛法

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

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

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

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

的代表之一。因为有这两方面的原因,少林寺历

来颇受重视。圜

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重新走向了一条复兴

之路。1982年,电影《少林寺》在海内外热播,少林

寺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慕名者冲

向了少林寺,海内外刮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热”。

1987年,年仅22岁的释永信师承衣钵成为少林寺

的主持,少林寺在释永信的带领下复兴之路走得

更加广阔,此后不久,少林寺便组织少林武僧团,

开始在国内外演出,走上了功夫经济的道路;1998

年,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少林

寺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后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

路。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仅经营少林素饼

和少林禅茶,并且注册了国内29大类近100个商

标,向一些企业特许授权使用“少林”商标。少林

寺还组建了旅游发开公司,并曾一度传言要包装

上市。通过这些现代化的经营策略,少林寺的有

收稿日期:2013—12—02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文化强省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632)。

作者简介:刘海洲(1980一),男,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万方数据

12安阳工学院

2014正

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与El俱增,少林寺的神秘性与

神圣性El渐消退,少林寺与广大群众的距离越来

越近,对于方丈释永信的这些现代经营策略,美国

《洛杉矶时报》把永信和尚描绘为“一位融中国佛

教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为一体的成功宗教人

士”。但对少林寺的商业化和释永信的现代经营

策略,也不断招致一些人的批评。少林寺作为河

南宗教文化开发与利用的标本,其自身所存在的

问题,以及一些成功的经营策略,对河南其他宗教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少林寺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少林寺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重。少林

寺作为一所宗教场所,本应是弘扬佛法,慰藉人心

灵的神圣之地,应充满神圣性与神秘性。有学者

认为:“宗教之所以能通过神来统治人和压迫人,

从认识论的原因来说,就因为神是一种不可被人

感知的和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同时宗教通过圣

职人员和各种宗教礼仪来沟通人与神之间的关

系,使人与神之间保持着可即而又不可即距离,使

人们对神永远怀着一个神秘性的感受,以葆宗教

青春常在。”[31而少林寺借助电影《少林寺》的热播,

开始了商业化的运作,组织少林武僧团到各地巡

演,还先后成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少林武僧

团、少林寺红十字会、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

研究会、少林药局、“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武僧团

培训基地”等一系列的下属结构,还参与组建少林

寺旅游公司,投资拍摄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并在

荧屏热播;少林寺在商业化的大道上越走越远,一

方面,给少林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保护少

林寺这一千年古刹提供了经费的保障;另一方面,

少林寺的这些商业化的运作,也消减了少林寺的

神秘性和神圣性,少林寺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可

谓一落千丈,甚至有人认为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

是佛教的“叛徒”,少林寺现在已经沦为一处风景

旅游区,而不再是一所神圣的宗教场所。对于少

林寺的这种过度商业化的经营,必须引起我们的

警惕,要保证少林寺的宗教性与商业性的有机

结合。

其次,少林寺的旅游环境欠缺。少林寺作为

国家著名的宗教场所和风景旅游区,特别是2010

年8月少林寺作为“天地之中”的组成部分成功申

请为世界文化遗址,这对进一步提高少林寺在海

外的知名度有重要作用,可以促使政府更加注重

对少林寺的保护与开发。少林寺的商业扩张,使

少林寺景区内出现了众多的商店、饭店、武术学

校、宾馆等,这些景区服务设施出现了泛滥的倾向,

使少林寺俨然成了一个“闹市区”,这与少林寺这所

著名的宗教场所极不相称,少林寺藏在深山的清

幽、宁静、神秘统统都被打破了,降低了少林寺在

广大旅客心目中的期待,对少林寺的进一步宣传

与传播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少林寺由于

商业设施的众多,造成了对少林寺景区及一些文

物古迹的损坏,如有些佛像和塔林由于自然的和

人为的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都影响着旅

客对少林寺的旅游体验。正如有学者认为:“景区

内浓厚的商业气氛和少林寺的佛教风格很不协调,

这些都会严重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旅游地

的绿化不同于城市园林,更不同于林业造林,而是

以多种类型的风景林为旅游地绿化的基本形式,使

其生物学特性、艺术性和功能性相结合。少林寺

景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之下,贪大求快,把经

济目标放到首位,而不是真正科学地基于生态环境

承载量制定经济目标和限制游客数量,游客多多益

善几乎成了旅游从业者的第一目标。”[41

第三,少林寺的对外品牌形象模糊。少林寺

已经成为河南对外的重要窗口,吸引众多外国旅

游者参观和访问少林寺,通过少林寺这个窗口,了

解少林寺的悠久历史和渊博佛理,了解河南和中

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虽然少林寺商业战略的

实施,少林寺变得越来越热闹,举办了各种各样的

商业典礼和仪式,投资拍摄电视剧,搞“功夫之星”

的娱乐比赛,主持释永信为手机开光,拍卖大年初

一的首柱上香权,这些行为使少林寺离佛教圣地

越来越远,并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佛教的基本教

义和精神,这也是少林寺和方丈释永信这些年颇

受非议和批评的重要原因。少林寺作为中国历史

上的一座名寺,涌现了众多的高僧,对佛法的弘扬

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

重要地位。“少林文化是一种和谐的文化,是古印

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是禅、武、医的完

美结合,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可以说,少林文化是

我国千年宗教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

史遗产,也是当代信众精神的归宿,可以说,少林

寺是中华文化一颗皇冠。佛教中存在着许多经营

的禁区,这是佛教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证。如果

禁区被打开,佛教的神圣性、庄严性就不复存在,

佛教存在的基石也就动摇了。”嘲对于少林寺在新

世纪的对外品牌定位,也应以此为根本出发点。

最后,少林寺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滞后,缺乏

文化内涵和个性。少林寺景区的商业网点众多,

主要靠旅游纪念品为主,但少林寺的旅游纪念品

品种单一,做工比较粗糙,缺乏精美的包装,旅游

纪念品的开发设计明显滞后,与少林寺的声名极

万方数据

第三期刘海洲:河南省佛教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13

不相称。众多到少林寺的旅游者买到的纪念品无

非就包括少林寺功夫衫、宝剑、宝刀、佛像等,这些

纪念品无非是打上了少林寺的招牌,与其他景区

的旅游纪念品相差无几,缺乏少林寺自己独特的

文化内蕴和独特个性,这根本无法吸引广大旅游

者的购买欲望。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设计,直接

关系到一个旅游区的声誉,对景区的再次宣传与

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这是少林寺以后发展

中所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必须要培养自

己的研发设计团队,设计出一些具有少林寺文化

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此外,少林寺的一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少

林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神缺乏一定的了解,不

能把握少林寺“禅”“武”的精髓,对广大游客的介

绍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无法真正了解少林文化的

魅力所在。还有个别的从业人员坑蒙拐骗旅客,

骗取旅客的钱财,使一些旅客对少林寺的声誉与

宣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提高少林寺从业人

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景区的经营环境,为广大旅客

营造了一个舒心愉快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旅客真

正体验到少林寺旅游的之乐。以上这些问题严重

困扰了少林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对

策,让少林寺找准以后的发展定位,促进少林寺更

好更快的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佛法,为和谐

社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这

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严重损害少林寺的

声誉,让少林寺沦为一座喧哗的旅游区,而不再是

人们心目中的宗教圣地。

三、少林寺发展的对策

首先,少林寺应适当调整其商业发展策略。

在当今的市场化和经济化的大环境中,少林寺必

须要处理好少林寺的商业旅游经营活动与正常宗

教活动的关系。少林寺通过多种有效的经营策

略,打出“功夫经济”的品牌,成立多个商业实体,

增强了少林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了少林寺

的对外知名度;但也使少林寺这座佛教圣地沾染

了浓厚的商业气息,降低了少林寺佛教文化的神

秘性和吸引力。少林寺的商业发展策略要以发展

佛教文化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挖掘佛教的精深佛

理,展示佛教文化的悠久历史,打造佛教旅游文化

品牌,使广大旅游者能真正感受到少林寺佛教文

化的悠久和博大。有研究曾指出:“有世俗特点的

经营活动和经营对象,是与佛教的伦理完全相违

背的,但是,由于它们是出于信仰,是用于供奉或

发展佛教,因而具有明显的宗教特点。可以说,信

仰或者发展佛教是佛教寺院参与经营活动得到认

同的唯一理由。但即使如此,由于参与世俗活动

而导致的过度行为也往往遭到世人的指责,甚至

政府的制约,并且,从事经济活动本身是个双刃剑,

它会给寺院的发展带来经济支撑,也会吸引一些

并不虔诚的人加入僧团。这些人可能拥有更强的

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他们热衷于从事商业活动,

以僧职为谋求世俗利益的工具,从而促使佛教戒

律制度衰落、僧侣界腐化,进而破坏佛教事业的开

展。”嗍

少林寺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把握好佛教

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不要肆意扩大少林

寺的经营空间,追求经济利益,而应更加注重少林

寺的佛教文化宣传,少林寺以后的发展仍然要靠

佛教文化的开掘为核心,无论是成立经营公司,还

是影视的拍摄,都不能违背这一根本发展宗旨,才

能保证少林寺的发展走上一条健康持久的发展之

路,真正实现宗教保护与商业经常的良性互动,实

现精神层面的佛法弘扬和物质层面经济增收。

其次,少林寺要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少林

寺一定要合理开发景区资源,减少众多的商业旅

游设施,如饭店、商店、宾馆等,规范景区的经营秩

序,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加强对各经营单

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

水平和思想水平,杜绝坑蒙拐骗旅客事件的发生,

为旅客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环境;同时,少林寺还

要加大对景区内各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缮,尽量

还原少林寺的历史风貌,加大对这些名胜古迹的

开发与利用,不要让旅客只能静态感受到少林寺

的悠久历史和佛法的博大精深,而要借助一些现

代化的手段如少林寺武僧团的现场表演、少林寺

影视宣传片的播放、参与《风中少林》、《禅宗少林·

音乐大典》的演出等,进一步营造少林寺清幽肃穆

的禅宗氛围,加深旅客对少林寺的深度体验,吸引

更多的旅客到少林寺观光旅游。对于少林寺来

说,应该利用寺院景区幽雅、庄严的佛教氛围,以

电影《少林寺》主题曲《牧羊曲》为背景音乐,再现

当年“深山藏古刹,碧溪锁少林”的意境,打造佛教

文化休闲及度假产品,迎合目前度假市的需求。

在度假期间,引导游客参与浴佛、放生、佛诞Et等

法事活动;让游客体验出家弟子的Et常生活、功

课。如吃寺院素斋,住佛教风格的旅馆,听佛乐梵

唱,在佛教的氛围中忘却烦恼、净化心灵等,使旅

游者停留时间增加,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m只有

突出少林寺的特色,才能增强少林寺的影响力和

吸引力,真正把少林寺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

第三,确立少林寺品牌的发展定位。少林寺

要有商标和品牌意识,加强对少林寺这一品牌及

相关品牌的注册和保护,防止这一品牌被随意抢

万方数据

14安阳工学院

2014正

注和滥用。在维护好这一品牌的同时,还应加大

对少林寺品牌的开发力度,准确对这一品牌进行

定位。少林寺品牌的根基应是少林功夫与禅宗思

想,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而在作为“祖庭”之

前,这里就是名寺,不仅是禅宗,其对佛教的传译和

律宗的建树,都有其独领风骚的贡献。少林功夫是

外界了解少林寺的最主要渠道,大多人都把少林

寺的品牌定位于少林功夫,其实这就大大误解了

少林寺的真正文化真谛和悠久历史,少林功夫只

是少林寺禅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少林寺几千

年流传下来的禅宗文化才是少林寺的立寺之本,

才是少林寺能够吸引众多游客的真正魅力所在,

禅宗文化应成为少林寺品牌的核心关键。只有把

这一禅宗文化品牌树立起来,加大对少林寺宗教

氛围的营造,通过少林功夫的外在表演这一形式

来弘扬禅宗文化,通过《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

乐大典》的演出,让旅客可以与和尚一起念经打

坐,听禅师讲中国文化和佛经,感受少林寺禅宗文

化的悠久和精妙,对自己的人生有所醒悟与反思,

充分发挥少林寺这一禅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使

少林寺的品牌营销走向与禅宗文化的结合之路,

摆脱单纯的少林功夫表演和一些商业旅游发展策

略,真正突显少林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

最后,加大少林寺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力

度。旅游产品对旅游景区的介绍与宣传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

度也有重要的影响。少林寺目前旅游产品仍停留

在初级的实物阶段,如少林寺的宣传图书、功夫

衫、少林宝剑及佛像等,缺乏自身鲜明的文化特性

和独特个性。少林寺应聘请知名的设计团队从事

少林寺旅游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不仅包括实物形

式的旅游产品,还应包括文化方面的宣传品,如像

《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样的文化品

牌,这样的文化精品还是太少,应加大这方面的开

发,进一步突出少林寺的几千年来的禅宗文化,提

高广大游客对少林寺的认知与体验,从而起到良

好的宣传作用。

此外,少林寺还应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水

平,努力选拔优秀现代佛教管理人才,还原少林寺

“礼佛”的本质。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少林寺才

能正确处理好宗教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关系,

既能使少林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又能

使少林寺能为现代人心灵休憩的场所,保持其宗

教文化的庄严性与神秘性。

总之,河南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

着诸多问题,通过对少林寺的个案解剖,分析其中

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佛教文化发展的症结所在,坚

持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突出地域特色;开发与保护

并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协调;可

介入和非介入相结合等原则,一定能促进河南佛

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走上一条健康平稳的发

展之路,才能真正保护几千年的河南佛教文化,弘

扬中原传统文化,提高河南的对外知名度,吸引更

多的游客到中原大地观光与投资,为中原经济区

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申畅,申少春.河南文化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2.

[2]苏全有,刘桂兰.中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M].郑州:中

州古籍出版社,2002.

[3]刘运红.浅谈寺院的商业发展对宗教的影响——以少林

寺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0(8).

[4]洪帅.嵩山少林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

技论坛,2010(2).

[5]潘峰.嵩山少林寺营业“度”的限制——寻求宗教文化的

保留与商业开发的平衡[J]_赤峰学院学报,2010(9).

[6]俞学明.“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J].河南社会科学,

2007(3).

[7]陈玉涛.少林寺商业化旅游开发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

2009(2).

(责任编辑:孙继军)

万方数据

河南省佛教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以少林寺为例

作者:刘海洲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刊名:

安阳工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of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

年,卷(期):2014,13(3)

1.申畅;申少春河南文化史2002

2.苏全有;刘桂兰中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2002

3.刘运红浅谈寺院的商业发展对宗教的影响--以少林寺为例2010(08)

4.洪帅嵩山少林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02)

5.潘峰嵩山少林寺营业"度”的限制--寻求宗教文化的保留与商业开发的平衡2010(09)

6.俞学明"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2007(03)

7.陈玉涛少林寺商业化旅游开发探析2009(02)

引用本文格式:刘海洲河南省佛教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以少林寺为例[期刊论文]-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3)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9:4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895731297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河南佛教学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河南佛教学院.pdf

上一篇:祝福母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