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理
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诗的兴趣,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配乐,课前欣赏祖国山河美景。
一、问题导入,释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三清山令人神
往,长江风光无限旖旎,庐山瀑布气势磅礴,黄山云海云雾缭绕祖国大好河山看不
完、道不尽。有一位唐代诗人,他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
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他就是——李白。(板书)
4、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他写的一首山水名诗——望天门山(教师板题,望天
门山)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欣赏山水美景。(教师板书:望)
5、释题:“望”就是远远地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哪些美景呢?让我们
去诗中寻找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看清要求,自由读读古诗两遍。(课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
句)
2、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正音。
3、初步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4、根据手势,标画节奏。
5、师生合作叠读诗歌,体会诗歌一唱三叹之美。
三、展示交流
1、感受诗歌的景美。
这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呢。《望天门山》这首诗一句一景,就像一幅水墨
画。下面我们静静地默读一下,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笔圈画下来。
(课件出示要求:学生默读诗,边读遍圈。)(指名汇报)
2、巍巍天门山,滔滔楚江水,还有孤帆红日,这么美的景物,谁来读一读诗
文?
3、学习第一、二句。课件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句诗
中哪个字最让你感受到天门山的气势?(抓住断字感受江水的气势)当李白看到浩
荡的楚江水劈山而去,不禁发出这样的吟诵(生读,读出气势)
4、这样汹涌的江水,这样的气势,谁来读。(指名读,再读,男生读,全班
读。)
5、一边想象画面再读。并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说出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
面。
6、红日、白帆、碧水、青山,李白的心和山水已相融在一起。诗人扬帆而
下,望此美景,不禁吟诵孩子们,读到这里,你能不能体会到当时李白写这首诗
时,是一种什么样心情?大诗人李白想要通过这首诗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师总结:(一千多年过去了,天门山还是那样的险峻雄伟,长江水还是那样碧
绿多情,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旅游,你也会像李白一样,深情吟诵同学们,今天也
让这些字,这首诗,这支歌,这座山留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再一次诵读(学生配
乐读诗。)
四、巩固拓展
1、总结学法。
师:孩子们,善于总结与反思的人才能学得更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刚才学习《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学习方法,然后在学其他古诗的时候运用它,那
么你就做到了举一反三。
学生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的学法。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读出节奏)
3)想象。(想象画面)
4)悟情。(体会表达情感)我们刚才说过,李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他游览
过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也
写过一首山水诗。现在,请用你们刚才总结的学法自学《望庐山瀑布》。
2、学生总结方法,自学《望庐山瀑布》《终南山望余雪》。
3、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背诵《望天门山》
2、孔子曾说过:不读诗,无以言。诗歌是一幅意境悠远的画,诗歌是一首动
听优美的歌,诗歌是灵动的文字与涌动的'情愫美妙结合,在诗人的笔下,描写祖
国风光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在课外也去搜集一些,运用在这堂课里你所学
到读诗方法,让诗歌浸润你们充满童真的心灵吧!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自制的谱曲的诗句和李白其它山水诗的课件。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
课前谈话:
师: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板书:山),什么字?你能说带有山
或与山有关的成语吗?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哪些山?还想去游哪些山?
一、揭题
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
底气不足呀。
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师范读,生鼓
掌。)能说说你为什么给我掌声吗?
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
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男生来读读。女生来读读。全班一起读。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
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反馈: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还知道你们班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想
要把这首诗画好,该做些什么准备?(读诗、读懂诗的意思)
生自由作画。
谁来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说说自己画中的得意之处。根据生的回答追
问你为什么这样画?有何依据?
三、想象,领悟诗意
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这是——?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
门,可见——?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高、俊秀、险)
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
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
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老师画的是什么?(水)怎样的水?(碧水)
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
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
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
其实我画的水是一条江,叫什么?(楚江)楚江又叫什么?(长江)在古代,
长江在天门山之前的中游流经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被称为楚江,天门山之后的下
游流经吴国地域,被成为吴江。
我画的其实就是诗里的哪几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师神情
并茂读这两句诗。你也想读读吗?我们比赛读,你们不先练练吗?指名几位生读,
评读,评出优胜者。
3、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山的磅礴,诗里还有写山的吗?(两岸青山相对
出)这又是怎样的山呢?(请两位生来表演,为了显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
并向中间靠拢点,演示山向中间突出的样子)师板画两岸的青山,同时板画孤帆和
太阳。
4、看看老师又画了什么?怎样的小船?怎么行驶的?从孤帆你还能联想到什
么?(作者在这船上欣赏风景,被美景陶醉了,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作。)
刚才我画的是哪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师做手势范
读,生练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诵吟古诗,拓展积累。
1、这么美的诗,能积累下来吗?可以做做动作背。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
背。
2、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们这样读诗、背诗,他们是吟诗,吟唱诗歌,也就
是把诗歌唱出来。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唱一唱诗。课件出示:谱上曲的诗
句。
师唱,生跟唱,师生齐做动作唱。
3、知道这么精彩的诗是谁写的吗?对李白你了解多少?
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背后人誉为“诗仙”,现存诗歌将近1000首,
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
老师也找了几首,给同学们欣赏。课件出示:《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
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天门山》。
五、结语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
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3:5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686241292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望天门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望天门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