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小故事

更新时间:2023-03-07 13:39:40 阅读: 评论:0

唢呐歌曲-小种子儿歌

孔子小故事
2023年3月7日发(作者:鸡排做法)

关于孔子的故事简短一点_孔子的真实故事

在古代如果说一个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那么这个人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我们的孔圣人就是这样的。下面给

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孔子的故事简短一点,供大家参考。

孔子的故事1

圣者情怀

一次,孔子北游农山,随从的弟子有子路、子贡、颜渊。

来到山顶,孔子极目远眺,喟然感叹道:“登高望远,见天地之

悠悠,难免发千古之幽思。此情此景,同学们,何不在此说说,各自

的志向,让老夫聆听一二。”

子路见老师说得如此感慨,便率先回道:

“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

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

飞动。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

千里失地。而子贡与颜渊两为同学,可作为我的随从高参。”

听了子路的豪言壮语,孔子点评道:“壮哉!勇士,一个奋不顾身

的雄杰。”

子贡看着踌躇满志的子路,笑了笑,然后轻步上前,洒然说道:

“子贡不才,愿有一天,见齐国与楚国合战于苍莽原野,两军对垒,

实力相当。正当旌旗相望,战尘相接,千钧一发之际,我子贡,身着

白袍白冠,从容游说于白刃之间,不费一兵一卒,顿解两国纷争。此

时,子路与颜渊两位同学,可为我临阵助势。”

“俊哉!辩士,一个神貌若仙的英才。”孔子点头称赞。

颜渊听完子路、子贡的述说,站在后面,继续静默无语。孔子见

此,便对他说:“颜渊!过来。你难道就没有理想可说吗?”

颜渊近前回道:“文事、武功,两为同学都已说得很好了。我哪

里够资格,参与其中?”

“不是吧?”孔子笑着道:“你似乎对他们,不敢恭维。但说无妨”

颜渊沉吟了一会,说道:“我听说,咸鱼与兰花,是不能放在同

一个筐子里收藏的。尧舜与桀纣,也是不可能在同一个国家里,共理

政事的。两位同学的志愿,与颜回理想,是有差异的。颜回希望:自

己能在一个小国,辅佐一位圣明的君主。使君主在上,可道应天下;使

臣子们在下,能德化群生。百姓讲信修睦,人民安居乐业;兵器铸为农

具,城池复为良田;怀恩近邻,柔接远方;周边各国,无不感召德义,寝

兵释战;天下从此,无斗战之患。如果能有这么一天,那么,又有什么

苦难,需要子路同学,去冒死拯救?那么,又有什么战难,需要子贡同

学,去劳思化解?”

“美哉!大士。”颜渊的一番话,令孔子嗟叹不已。

子路此时,举手问道:“请问先生,您的志愿,又是如何?”

孔子回道:“愿颜渊得志!我将背着行李典籍,跟从颜渊这孩子。”

——故事取材于《说苑》

孔子的故事2

仁境之光

尽管儒家修学最终的目的,也是彻悟大道。但在具体修习时,孔

子谈论得比较多的,还是“仁”的理念。这与孔子当时所处的环境,

有很大关系。

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道德沦丧,礼乐崩坏,战火纷飞的

年代。那时,到处崇尚强权,追逐功利,极尽攻伐竞争之能事。导致

天下,一派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景象。为了救“争斗”之弊,所以,

孔子带着他的一帮弟子,奔走各国,到处传播,仁心仁政的种子。尽

管他知道,在他的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它们开花结果。尽管他知道,

以他一介布衣儒士的身份,很难扭转乾坤。但其不屈不饶的济世情怀,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民心志,却使他更显,真儒气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谓孔子自己一生品格的真实

的写照。

在《论语》里,孔子谈到“仁”的地方有多处。但都是谈“仁”

的外用,谈如何达到“仁”。至于“仁”本身,是个什么境界,没有

正面的描述。原因是,仁境的本体,用文字无法确切地描述,这得靠

修学者,用心去体悟。

关于如何达到“仁”,孔子也是针对不同弟子的不同习气,给予

不同的回答。所谓应机施教,对症投药。比如:

对习惯于安贫乐道的弟子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

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对有领袖气质的弟子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而当辩才与商才,都是首屈一指的弟子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

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

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

仁之方也已。”

类似上面因材施教的例子还很多。可见“仁”境,也终究是个内

在体验的事。它跟佛家讲的“佛”、道家讲的“道”一样,终究是属,

不可说,不可说范畴。

不过,下面这句孔子的话,或许透露了一点消息。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这句话里,孔子似乎

在说,仁啊!其实她离我们很近呀,我们一欲求,就能得到。为什么呢?

因为其实我们从来就没失去啊!只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向外寻求其他的

东西,所以,她才好象不存在呀。

孔子的故事3

真儒风范

在《论语:述而篇》里,谈到儒者的修养时,孔子说: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教化弟

子的目的,也是要求弟子,最终彻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得真智慧。唯

有如此,弟子们,才可能真正拯救自己,从而也懂得,如何帮助别人,

拯救自己。

“志于道”是说,君子为学,当以悟道为最终目的。在志向上,

以自觉觉他为最高理想。

“据于德”是指,在具体的修学过程中,首先要守住当下已修得

的成果,也即一种在心灵的深处,别人与你是一体的心境。然后,再

把这种心境,逐渐扩大。一个人,能感知到他人、乃至它物,与自己

是一体的范围越大,可以说,他所据守的德果,也就越大。其济世救

民的动机,也就越纯。唯有如此,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乃

至爱全天下,才不会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妄言。

志于道,据于德,是讲君子内修道德的原则。依于仁,游于艺,

是讲君子外用道德的方式。

“依于仁”是说,君子为人处世,以爱人爱物为准绳,以利人利

物为标的。

“游于艺”是说,君子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以

便于,适时、适机地给他人、给社会,在精神上、物质上,带来具体

而切实有效的帮助。

“游于艺”的艺,在孔子时代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这六艺。就现代的分科而言,

“礼”,包括哲学、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

“乐”,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方面的知识与技艺。

“射”,指军事、武功。

“御”,指各种驾驶、操作技能。

“书”,指文学、历史修养。

“数”,包括科学与经济方面知识。

对于上面所提六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个儒家君子,都必

须要有基本的了解或掌握。至于深入地了解和精通,可根据个人的资

质与因缘,有所侧重。

这“六艺”看起来内容很多,但在根本的道理上,它们都有相通

的地方。如果能明了孔子所说“一以贯之”的道理。那学起来,就会

很快、很容易抓住重点。这时,你也可以真正做到,优游徜徉于各种

知识的海洋,而不被它们沉溺。

孔子的故事4

知仙不为

一次,赵国国君赵襄子,率领十万多人,在中山国一带打猎。所

到之处,草木践踏,山林焚烧;方圆百里,人声鼎沸,烟火飞扬。

这时,忽见一人从石壁中走出,并随着烟火,徐徐上下。众人见

了,都以为遇到鬼物。火蔓延到别处,见他又从火中慢慢走出,所经

过的地方,好象对他没有任何阻碍。

赵襄子见了,觉得很奇怪,便遣人邀他来,逗留片刻。那人悄然

来到襄子近旁,如入无人之境。襄子细细观察,发现他形色七窍象人。

气息声音也象人。

于是,襄子很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用什么道术,使自己住

在石中?用什么道术,使自己入于火中?”

只见那人目视远方,漠然答道:“什么东西是石?什么东西是火?”

“噫!”襄子有点诧异,“适才,您出来的地方就是石,您进入的

地方就是火呀!”

那人听了,微微低头,看了一下襄子,然后,又抬头继续漠视远

方,半晌,回道:“不知!”随后,飘然而去。

魏文侯听说了这件事,便问孔子的弟子子夏说:“那是一个,怎

么样的人呀?”

子夏回文侯道:“在下据从老师那里听来的言教分析,那个人,

大概是一个,已经心物融通的仙者。这样的人,外物不能伤,游于金

石,蹈于水火,也都无所阻碍。”

“哦!那你为什么不这样呢?”文侯笑着问。

子夏摇摇头:“这要净心欲,绝智思才可以。我哪里能做得到?不

过说说道理而已。”

“那你们的老师,为什么也不这样呢?”文侯好奇地接着问。

“我们的老师啊,他是属能做得到,不去做的人。”子夏欣悦地

答道。

“这又是为何呢?”文侯不禁追问。

看着有点急切的文侯,子夏笑着说:“老师是为了我们呀。想想

看,如果老师也象那位仙者一样,一问三不知,那么,一旦我们有什

么疑问,有什么危难,要怎么办呢?”

文侯听到这里,大悦。

圣人们来到这个世间,为了直接、有效地帮助我们,不惜牺牲自

己身体的逸乐,与我们同甘共苦,同赴危难。所以,易曰:圣人吉凶

与民同患。菩萨说:地狱不空,我不成佛。

——故事取材于《列子:黄帝篇》

孔子的故事5

慎言鬼神

在《论语》里,谈到鬼神问题的,主要有两处。

比如,雍也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先进篇: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

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上面的话我们可看出,孔子是相信有鬼神现象存在的。不过,

他认为鬼神道与人道,还是有差别、有距离的。最好是各安其道,不

要搅合到一起。尤其对从政的人来讲,把政治与宗教搞到一起,非失

败不可。所以,敬而远之比较好。至于一般人,如果你连人道的事都

没搞清楚,没摆平,却要去瞎究那深层次的鬼神道问题,那只会把自

己弄得更迷乱,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同样道理,如果你对当下“生”的现象不清楚,那你也没办法了

解将来“死”,是怎么一回事。你不能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

“生”,那你也就无法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死”。而惟有对生

与死,都能做到清醒、坦然和喜悦的人,才有可能,超越生死。

另外,孔子对社会上一些怪异、暴力、昏乱、神秘的现象也多不

谈论。因为它们很容易迷惑一般人的心智。所以,在《论语》里,有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

孔子教导人们修行,走的是非常平实的路线。即注重从当下的事

做起,从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做起。他不跟你谈功夫,谈神秘现象。

用佛家的话讲,他教的是心地法门,走的是智慧解脱之路。你如果对

人生的现象了解透彻了,其他的事,自然就会豁然贯通。

平淡是真,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间。只要我们的心态,能

变得日趋平常、平淡,那么,在哪里,都有令我们悟道、得真智慧的

契机。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3:3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675791292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孔子小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孔子小故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孔子小故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