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一、问题与设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一定程度会影响到教师所教
授内容被学生所接受的效率和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行动能帮助老师提升课堂气
氛呢?由此我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坐井观天》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来发现促
使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师教学行动上的因素。
二、设计与实施
(因为条件所限,自己模拟担任教师,找同学模拟学生)
1、课例
所选课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坐井观天》
2、执教者
自己
3、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不可以坐井观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难点是寓意的理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简记):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④⑤⑥
①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②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共说了几次话?是在
什么地方说话?每次说话的内容是什么?
③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a.第一次对话: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小鸟怎么回答?
b.第二次对话: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小鸟是真的说大话吗?为什么?
c.第三次对话:青蛙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劝青蛙做什么事?
为什么要这样劝他?
d.在理解三次对话的意思时,指导学生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
④朗读全文,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⑤教学生字。
(2)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从这则寓
言中明白的道理或受到的启发;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并记住这个成语;结
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识“寓”、
“则”、“际”三个生字,并会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朗读好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难点是感知课文中蕴
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青蛙和小鸟的画片与头饰、小黑板。
教学思路(简记):
①快乐入题,板书课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井”,然后在
“井”里贴上一只大青蛙的图片,借此入题。
②指导学生读熟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丢字,不
加字,把课文读顺。
③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三次对话。读出语气和停顿,读出感情。
a.教师范读,学生评价教师读得怎么样?和自己读的有什么区别?
b.学生模仿教师读。
c.教师指导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停顿,读出味道来。在读的指
导中,运用各种读的形式,如范读、师生接替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做动作读、
相互对读等等。在读中相机弄懂“无边无际”一词的意思。
④指导学生感悟内容,说说自己读懂了一些什么,或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受
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说,教师只点拨学生的思维,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并允
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
⑤表演故事。注意让学生表演出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的样子。
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
4、教学实施
(1)教学。用A、B两种教法分别教学。
三、效果与讨论
1、效果
两种教学行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对比。如下表:
教学A教学B
课堂气氛严肃、较沉闷。课堂气氛和谐、生动、较活泼。
学生的课堂负担重,尤其是心理负担。学生课堂负担轻,心理是愉悦的。
读书面不宽,读书量不大,参与朗读的人不
多,兴趣不高。
与左相反。
教师提问为主,学生很少提问,思维不活
跃,想象不丰富。
教师不提关于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思维活跃,想象丰
富。
侧重理解内容,学生语感没有得到训练。
重在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培养了语
感。
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课文寓意。
学生在感知课文寓意的同时,还发表
了许多新的见解。
听、说、读、写、识、知识、能力、情感等
教学效率的整体综合性不强,有的学生无收
获。
与左相反,学生人人有收获,个个有
提高。
2、讨论
为什么两种教学行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课堂效果?将两种教学活动过程进行
一下比较,如下表:
教学A教学B
以“教”为中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是程
式化的、固定的。
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是
灵活的、变化的。
理解内容为主,教师的教主要侧重于“理
解”、“分析”层面上。
引导读书为主,教师的教主要侧重于
“感悟”、“积累”层面上。
学生的学主要是接受式的、静坐式的,没
有自主权,主体地位不突出。
学生的学主要是参与式的、活动式的,
享有自主权,主体地位突出。
强迫学生接受教参所规定的寓意。
不给统一答案,允许学生对课文寓意有
自己新的见解。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
(1)教学A是一种讲读教学方法。从教学设计来看,是从课文的开头讲到结
尾,没有对教材进行创新处理;从教学活动形式来看,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静坐
接受;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师注重内容的理解分析,强迫学生接受教参规定的内
容;从教学关系来看,师生是“授—受”关系,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的自主权,发挥
不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心理负担
沉重,机械地按“师嘱”学习,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
教学B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学习
语言的规律,以及学生的阅读过程,设计教学并及时调整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
中,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参与语文的实践活动,课堂气氛很活跃很轻松。
在教学A中,由于教师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上,无形之
中“挤”掉了学生读的时间,学生的读书是不够充分的。而教学B中,教师以读为
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先是读顺,接着是读熟,然后是读出味,最后读懂,学生在
读中感知了内容,也积累了语言。此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
看法和见解,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设想证实: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课堂气氛活跃的重要因素。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3:30: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670581291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育行动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育行动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