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苏维埃政权
海陆丰苏维埃政权
海陆丰是全国著名的老区,是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
1922年,海陆丰成立了社会主义共青团和海陆丰第一个农
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
动,影响所及,不仅席卷整个粤东地区,而且带动了广东全
省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兴起,为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次东
征的胜利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与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
刚刚形成的革命运动转入低潮,整个中华大地处在白色恐怖
之中。英雄的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在彭
湃等革命先辈的带领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并于
4月、9月、10月连续举行了三次革命武装起义,解放了海
丰和陆丰县城。11月13日至16日,陆丰举行县工农兵代
表大会,彭湃参加,成立陆丰县苏维埃政府。11月18日至
21日,海丰举行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县苏维埃政府。
其后,海丰县城和陆丰县城相继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选
举产生苏维埃政府。从而成功地创建了被誉为“中国第一个苏
维埃”的海陆丰县苏维埃政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
烂的一页。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海丰县
海丰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杰出农民运动先驱、
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建者彭湃烈士的故乡。首先我们来到红
色革命史迹红宫、红场。红宫原为明代学宫,大成殿是红宫
主体结构。1927年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的领导下,
在“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陆丰人民继4月
和9月两次武装暴动之后,10月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
政权。11月18日至21日在这里召开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
大会,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
治纲领。大会场四周和街道都粉刷成红色,会场用红布覆盖
墙壁,代表红色政权,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1927年11
月21日,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彭湃批示在该地兴
建“红场”,迅速筹备庆祝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连续
十个昼夜突击施工,兴建了红台和红场大门。12月1日,在
红场召开了五万多人参加的“海丰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
大会”。1928年1月2日,董朗、党代表颜昌等率领的南昌
起义部队红二师与叶镛、袁国平、徐向前等率领的广州
起义部队红四师以及海丰工农革命军在红场上胜利会师。
1986年,由著名雕塑家潘鹤塑造的身穿西装、两手叉腰、
面部神情坚定自若的彭湃烈土铜像巍然屹立在红场中心。红
宫红场旧址是全国第—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被国家
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1:5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6110016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宫红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宫红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