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探析
教育过程的进行,是以一定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以消耗一定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就存在着节约和浪费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公共教育资源
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现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于发展教育的资源有
限,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广辟教育投资的来源,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
求我们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相
对匮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教育资源的浪费却十分严重,如何减少和
杜绝教育资源的浪费,有效的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是摆在我们
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资源的浪费,才是教育目标实现的障碍。教育资源的
浪费主要表现在教师流失,学生的留级与辍学,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脱离,校仪
器设备的闲置与使用不足以及毕业生的失业和使用不当,学校办学规模不适等
等。
为什么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首先是教师流失,在教育经费资源供应不足
的情况下,教师的经济待遇普遍偏低。学校设置部门较多,导致机构膨胀,尤其
是行政机关机构臃肿,而且大量地人员跻身于行政和后勤系统,使这两大系统人
满为患,学校机构多,“官员”多,人员多,互相扯皮的事业多,一些管理人员
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热情,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这些机构和人员挤占
了国家对教育的拨款,无形中增加了教育的行政成本。即使是教学人员,也存在
这课时不足的现象,教师利用率低。据统计,我国学校教师和学生之比长期教师
工作量不足,潜力也未能完全发挥,学校对教师的使用不充分,制约了教师的使
用效率,导致教师人力资源的浪费。优质教育的生命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
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但现在有些教师把外面的兼职
当做第一职业,把学校工作当做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许多教师到社会上兼职
兼课,办公司甚至办企业,这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却不
关心,投入的精力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因为与社会其他
部门从业人员相比,教师待遇总体上偏低,而且高校内部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干
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有的教师为学校做的工作少,
但仍然享有与其他教师同等的待遇,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在现在的很多学校,会因教学需要引进很多教学仪器以及实验用品,但是事
实上,尽管有仪器实验设备却长期闲置,而其他教学需要使用却用不上,不得不
重复购置,。其结果,同样的设备,投资却成倍的增加,使用效率却成倍的减少,
这样一增一减,就造成资源投资的极大浪费。
还有就是学校内存在很大财力浪费的现象。不少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从不
计较办公经费的“得失”,不讲究勤俭节约,大手大脚,无所顾忌。比如旅差费
超范围,超标准支付,使用效益不高;校内用车支出浪费严重;有的单位办公用
品采购混乱,办公用品不仅有笔墨纸张,还有与办公无关的礼品和纪念品等,有
的甚至包括日常用品;办公用品随便领,办公室电话随便打;教学楼、实验楼、
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内灯火长明,水长流,人们往往熟视无睹,这些司空
见惯的浪费,致使水电费成为高校一笔沉重的负担。
看到这么多教学资源的浪费现象,那学校应该怎样做来减少这样的浪费呢?
首先,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必须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封
闭式的管理模式,敞开大门,走向社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别是价格
比较高的教学科研仪器,公用计算机以及学校内外教学实验室,体育设施,图书
资源等,应打破传统落后模式,最大程度上减少各类教育资源的冲突和内耗。其
次,要针对教育经济管理活动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规范内部经济
秩序,保证教育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避免和减少损失浪费。而且,学校内部
管理应转换机制,机构设置务求精简,管理层次要适当,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
部门岗位责任制,要引进和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全面推行教师和管理人员聘任制
和聘用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合理制定学校人员
编制标准,营造一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
而出和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7:4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461261287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浪费资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浪费资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