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屏障区

更新时间:2023-03-07 06:19:51 阅读: 评论:0

铁木山-老板鱼炖豆腐

生态屏障区
2023年3月7日发(作者:里昂那多)

8

省厅要闻

河南省印发

《“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

2025年基本建成森林河南

□本刊记者郝亚儒

近日,河南省印发《“十四五”国土

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

期间河南省科学开展林业保护发展和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指标、重点

区域、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举

措。到2025年基本建成森林河南。

《规划》明确,到2025年,森林河

南基本建成,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

理取得重大进展。森林资源稳步增加,

森林质量显著提升,碳汇能力明显增

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全面完成,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绿色富民

产业更加兴旺,森林、草地、湿地、

农田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增

强,黄河生态廊道基本建成;重要山

脉、河流突出生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基本

完成,生态屏障更加牢固,流域水生

态环境和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

城镇生态宜居水平显著提升,生态保

护修复走在黄河流域前列。

《规划》提出构建“一带一区三屏

三廊多点”的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

体格局。“一带”为黄河生态带;“一区”

为平原农业生态涵养区;“三屏”为环

绕在省域西部、南部的太行山、伏牛

山、桐柏—大别山生态屏障区;“三

廊”为淮河、南水北调中线、隋唐大

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等生态保育廊道;

“多点”为自然保护地、国家储备林、

国有林场、绿色富民产业集群等重要

节点。

为确保实现“十四五”期间林业保

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目标,

为建成生态强省奠定基础,《规划》要

求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林业保护

发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两大类重点

工程。

重点实施林业保护发展工程,坚

持重点工程带动,积极推进山区造林、

平原绿化、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廊道

提升,巩固扩大生态空间。

实施优质森林培育工程。重点实

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林建

设试点示范、国家储备林建设、南阳石

漠化治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平原

区农田林网完善提质和森林城市建设

等6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规模17.27

万公顷,因灾受损太行山绿化、国储

林和其他造林工程1.95万公顷,森林

质量精准提升66.87万公顷,完善和恢

复农田林网(折合)5.5万公顷,新建

省级森林城市50个。

实施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工程。“十

四五”期间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与修复

工程,天然林保护204.07万公顷,退

化天然林修复1.67万公顷,精准提升

天然林1.67万公顷。

实施自然保护地建设工程。重点

实施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保护与提

升2项工程,加强现有自然保护地基

础设施建设、受灾自然保护地基础设

施恢复重建、林业资源保护与修复、

重点物种抢救性保护等,提高资源的

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全面促进自

然保护地提档升级,新建自然公园20

座,恢复重建受灾自然保护地基础设

施25个。

实施森林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建设工程。“重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防治、林火预警监

测系统与防控能力提升建设、珍稀濒

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物种防

控等5项工程。

实施林草特色种植产业工程。“十

四五”期间重点实施油茶产业、特色经

济林产业、苗木花卉产业、草产业等4

.htsRerved.

9

项工程。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壮大龙

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高质量

的绿色富民产业体系。

实施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工程。重

点实施林下经济产业、森林康养产业

2项工程。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

发展林下种(养)植业、森林旅游业、

野生动物驯养业。

实施碳汇产业工程。“重点实施自

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

点、碳汇交易试点、碳汇林建设等3

项工程。

重点实施国土空间修复工程,坚

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坚持系统治

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坚持山

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统筹推

进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巩固提

升国土空间生态功能。

实施重要生态廊道修复建设工程。

重点实施黄河中游(河南段)生态修复、

黄河下游(河南段)滩区土地综合整治

和生态廊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修复示范工程,淮河干流、南水北调中

线干渠、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

沙颍河等生态廊道生态修复工程。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

工程。“十四五”期间,重点在南太行、

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生态屏障区,

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生

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

涵养等工程。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十

四五”期间,重点实施自然资源部批复

的2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完善耕

地、林地、湿地等复合农田生态系统,

复垦盘活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等

存量建设用地,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

略实施。

实施城镇生态空间品质提升工程。

以市、县级为主体,重点实施城市蓝

绿空间品质提升、小城镇生态修复、

城镇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等3项工程,

提高城市内外蓝绿网络的联通性和系

统性,拓宽城市行洪排涝通道,增强

城镇排水防涝能力,缓解热岛效应,

提升城镇生态空间品质。

《规划》还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生态产

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完

善政策体系、强化评估监管、鼓励公

众参与等方面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3月15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

组书记陈治胜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

达全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听取2021

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部署

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会议指出,2021年,全省自然资

源系统积极应对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打好地质灾害防治硬仗,较好保障了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2年,河

南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依然复杂,地

质灾害防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

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启动2022年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着力抓早、

抓小,方案化、清单化、项目化推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守牢“金标准”,

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

要树牢底线思维。将地质灾害防治作

为全系统守住底线的重中之重,深刻

汲取“7•20”特大暴雨教训,把教训变

教材、把教材变方案、把方案变行动,

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层层

压实责任,严格纪律要求,宁可十防

九空,不可汛而无备。二要全面排查

地质灾害安全隐患。隐患排查要全面、

细致、深入,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切

实摸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际情况。

排查结果及时动态对社会公布,让群

众知晓地灾隐患点位置、应对举措,

切实提高防灾能力。三要做好地质灾

害防御应急预案。按照“一市一案、一

县一案、一乡一案、一点一案”的要求,

详细制定地质灾害避险预案,明确防

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避险对象、

避险路线、避险场所等。四要加强地

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在继续巩固

深化群测群防的基础上,完善“人防+

技防”的监测预警体系,建成全省统一

的智能化信息系统,促进提升地质灾

害防治能力。五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队伍能力建设。各级、各部门要知责、

明责、履责,充分发挥基础单位的支

撑作用,加强技术支撑人员、群测群

防员的教育培训,装备配置必须满足

工作需要。六要加强部门配合。要加

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主动开展工作,衔接好“防”“抗”“救”

的责任链条,形成防灾减灾合力。

副厅长高团吉,厅机关有关处(室、

局),厅属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作者单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专题会议:

部署启动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赵晓龙

.hts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6:19: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4119115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生态屏障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生态屏障区.pdf

上一篇:智者之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生态屏障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蚂蚁观察日记
    合肥岸上草原-现代书法2023年3月5日发(作者:玫瑰与教育)第1页共12页观察蚂蚁日记(合集15篇)观察蚂蚁日记1今天,我预习了科学课文第二单元——动物之后,知道了蝗虫、蜗牛的特征和它们的生活习性。我想到实地去观察小蚂蚁的生活。我准备了一根香肠、一颗奶糖、一个小玻璃瓶。冒着炎热,来到了桂花树的树丛里,由于蚂蚁都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活,我蹲下来,小心翼翼的将糖果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突然,我发觉一
  • 2℃竞选
  • 2℃如何创立公司
  • 2℃跟单员岗位职责
  • 2℃宿舍管理
  • 2℃活动计划书
  • 2℃我爱你家乡
  • 2℃小学数学内容
  • 2℃乡情结尾
  • 2℃疫情防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