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听其言、观其行、识其心
“言’为心声,“行’为志表。为人处世,听其言而察其心,观
其行而知其志。听话听音,因为他所说的话告诉了他心中所想。未说
先知,因为他的行动证明了一切。
闻人言而识其心。一个人的言谈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人的内
心世界。言谈的内容和方式往往是一个人的品性和才智的表现。作为
一个有“心眼”的人,在识人方面,一定要在这方面下点工夫啦!
明洪武初年,浙江嘉定安亭有一个名为万二的人,他是元朝的遗
民,在安亭郡堪称首富。一次,有人自京城办事归来,万二问他在京
城的见闻。这人说:“皇帝最近作了一首诗。诗是这样的:'百僚未起
肤先起,百僚已睡肤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扰披被。”,
万二一听叹口气道:“唉,迹象已经有了!”他马上将家产托付给仆
人掌管,自己买了一艘船,载着妻子,向江湖泛游而去。两年不到,
江南大族富户都分别被收缴了财产,门庭破落,唯有万二逃之于外。
这说明,分析判断人的言语,是洞察人的心理奥秘的有效方法。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
现象是表现本质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言语作为人的欲望
需求和目的表现,有的是直接明显的,有的是间接隐晦的,甚至是完
全相反的。对于那些直接表达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理解。
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就是以这种语言为媒介进行的。
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
是每个人均能理解的,人与人的差别,大多也就在这里。这是创造性
思维的用武之地。若能够知一反三、触类旁通,反过来想想,倒过来
看看,增加点参照物,减少些虚假的东西等等,最后透过言谈话语,
发现人的深层动机,那就说明,你比别人聪明得多。而这种知人的方
法,也就是言语判断法。
通过人们发出的不同声音,说出的不同话语,来透视一个人的心
术,是很有道理的。声音可细分为声与音两个方面,既可由声来识人,
又可由音来识人,但在实际运用中,通常都是用两者结合来识别人的
心思的。
人的声音,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一样,各不相同。通过人的声音而
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样一来,人的聪慧愚笨、贤能奸邪就可以判断
出来了。
石勒是古代揭族的民族英雄。在他14岁的时候,随着同乡经商到
洛阳,曾经依着东门长啸,王衍恰好从此处经过,当时从他的啸声中
感到这个孩子不同一般,王衍对手下人说:“刚才那个胡雏,我听到
他的啸声,观其相貌,是个心怀异志的人,将来恐怕会成为天下的祸
患。”当即派人去追,可石勒已逃走了。
不仅声音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人、了解人,就是那些被人调弄演奏
的乐器也可以反映出调弄、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声音从人的喉舌发出,
而乐器的声音则由人的手弹拨打击乐器而产生,人的喉舌虽然与乐器
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产生声音的原始的、内在的动力则是一样的。
《吕览·季秋纪·精通篇》记载的一则寓言故事:
钟子期夜晚听到击磬的声音,感到十分悲伤,便派人把击磬的人
召来问道:“您击磬的声音为什么那样悲哀呢?”击磬人回答说:
“我的父亲不幸因杀人而被处死,我的母亲因此被罚为公家酿酒,我
自己被罚做公家的击磬人;我已经三年没有见到母亲了!我思量着如
何能赎回母亲,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我自家也是公家的财产,因
此心中十分悲哀!”钟子期感慨地说道:“伤心啊!伤心啊!人心不
是臂膀,臂膀也不是木推、石磬,但是人的心里伤心悲痛,而木推、
石磬都有感应!”
所以,有识之士能够从一个人的内心焕发出来的声音中,分辨其
修养和性格。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6:1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41171159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智者之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智者之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