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失格》有感
读《人间失格》有感(精选18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
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
为大家收集的读《人间失格》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
家有所帮助。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
“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
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人间失格》
在一次书店的闲逛中,无意接触了太宰治先生的书籍《人间失
格》,我怀着淡然的心态开始读这本书,却以意犹未尽结尾。看似平
淡的叙述中带着魔力和侵蚀力,一点点打动我。
小说主人公叶藏酗酒,放逐自己,用药物麻痹自己,自杀,辗转
于多个女人之间,药物和酒精侵蚀了他的身体和灵魂,他痛苦不堪,
却又无法挣脱。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直面的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普遍
课题,描写了社会中概率越来越高的自闭者、叛逆者、边缘者的悲剧。
作品主人公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叶藏若是处于当下,一旦试图叛逆、
忠实于自己地生活,那么社会会越来越容不下他,他就会被异化成
“人间失格者”。
“人间失格”中的“格”一词我将之理解为对待人生的态度,谁
没有过痛苦和折磨?人间失格者不论何时都会存在,只是存在皆有意义,
不论何种际遇都必有其须经历的因缘。与其凝望着深渊,不如怀抱温柔,
明媚地活着。这是最基本的积极处世之道。
回归当前,我们正走在家庭与社会的交界处,昨日我们还是那个
身着校服,争分夺秒的高三学子,如今我们都已成为即将步入大学社
会,成为独立生活的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我们应怀抱温柔,
成为阳光明媚下的是光明者,不忘初心,方可在今后的道路寻得更好
的自己。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2
“我这一生,尽是无耻之事。”日本三大无赖派代表作家之一太
宰治在自己生前留下的最后一部巨作《人间失格》第一手札的第一行
如是写到。
原文的标题直译过来浅显易懂——人的失格。不管怎么看,这似
乎都是一部不会令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作品。然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但
文中所反应出来的,真真切切存在着的,这人世间最阴暗的一面,确
实那样的真实又那样的令人痛心疾首。也正是因此,我才被它深深打
动。
与其称之为故事,其实更接近于确实发生过的,作者本人的自传
体小说。在他自杀逝世那天,第三手札的完成似乎也在冥冥之中暗示
着他的未来——看不见光明与希望的黑暗的漫漫长路。
故事的男主人公大庭叶藏,从幼年开始便体弱多病,却异常聪颖。
常年卧病在床,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或许正因此,他似
是拥有着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心灵——或许称其为所谓“世俗的圆滑”
更为恰当,从记事起就不曾有过丁点的童真,为取悦他人而活着,傀
儡般不掺杂丝毫情感。“对讨厌的事不能说讨厌,而对喜欢的事,也
是一样,如同战战兢兢地行窃一般,我只是咀嚼到一种苦涩的滋味,
因难以明状的恐惧感而痛苦挣扎。”这是怎样一种常人不得而知的苦
楚与无奈,复杂的“人情世故”过早地将这副幼小的身躯吞噬殆尽,
用不再单纯的烟尘将他深深埋葬。不敢把自己所爱告诉他人,畏惧因
此招来的那些厌恶而挑剔的目光。这使他恐惧,对人类感到深深的恐
惧。或许他曾存一丝幼小而无力的单纯,却被生存的紧迫感无情掐灭。
也正是因有些这样黑暗的童年,为叶藏短暂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
伏笔。
青年时期,考上东京高中的叶藏,在这里的画室遇见了对他人生
影响最大的人——堀木正雄。沾染一身恶习的堀木试图将只倾心于读
书的叶藏拉入地狱,而叶藏对这所谓“朋友”根本不屑一顾,权当陪
他玩玩而已。未曾料到,日复一日的花天酒地,竟真使叶藏深陷其中
无法自拔。吃喝嫖赌抽,每天都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也因一时兴起,
叶藏随他加入了一个叫做“共产主义读书会”的秘密研究会,自此竟
一次不落地积极参加着每一次的活动。对他而言,偷摸着从事“违法”
行为的刺激所带来的快感,是其它活动无法给予的。在他的内心深处,
终有一层对人类深深地恐惧,隔阂了他与人类最真实的交流。
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忙碌致使叶藏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这是
他第一次想要去死。在银座的酒吧里,穷困潦倒的叶藏受到了一位女
招待的恩惠,两人的忧郁颇有几分相似。同居两夜后,叶藏不假思索
的同意了她殉情的请求。某日夜里,两人一块儿跳进了镰仓的海面。
然而——女人死掉了,叶藏却得救了。对叶藏来说,这是人生中的一
个重大的转折点。
这是他人生中最黑暗也最波澜起伏的后半期。因为殉情事件的发
生,家里与叶藏几乎断绝了关系。无法忍受势利的束缚,他从那个号
称是父母老朋友的,每月克扣家里寄来的生活费的男人家逃了出来。
被称为所谓“朋友”的堀木,面对叶藏的求助却是那样不耐烦,唯有
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才肯答应着做些什么。也正是这时,叶藏的人
生中出现了第二个对他影响深远的女人——漫画杂志编辑静子。鬼使
神差,两人同居了。尽管静子是一个有些一名五岁小女孩的单身妈妈,
但小姑娘也十分乐意地唤叶藏为“爸爸”。通过画漫画赚取的稿费,
马上又被叶藏挥霍一空。有时他甚至还会拿静子的衣服去典当买酒喝。
醉醺醺地回来时,却听到母女俩的对话,是那样的融洽幸福。想着自
己就这样夹在她们之间,是何等的罪过。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3
你说,你是一位彻底的搞笑分子;你说,人活着没有太大的乐趣;
你说,人间失格,你也失格。
可在我心中,你所诠释的,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人性。要知道,
你,从未失格。
在《人间失格》这本书中,我领悟今生,叹惋人生。作者按自己
的亲身经历写下此书,书中道尽了人间的不公与人性的腐败。在第一
篇,作者写下了这样的一件小事:他为了使自己受到关注,故意捉弄
着自己,如在上课起立后坐下时故意摔倒,上完厕所出来时故意没穿
好裤子从而引发了同学们的大笑,吸引了他们的眼球,主人公也得到
了归属及关注。我想和主人公对话。此时此刻的你,将嘲笑化作为了
自身的归属。又是什么引发你再次质疑呢?
你认为是自己精神上有问题,认为自己像一个小丑。不,你不是。
这,是人性。
人的性情,自身是控制不了的。他们就如同电影里的男主角女主
角,希望得到比其他配角多的镜头及大众的眼球。我们又不妨问问自
己,当第一次接触人世时,是否也希望自己能够受到关注?还记得八
岁时的一次钢琴比赛,为了更受关注,我让妈妈为我买来隆重的裙子;
为了更受关注,自己一整天泡在琴房里仔仔细细弹熟每一个音节。人
性,呵,又不妨说是累的自身;人性,呵,又不妨说是个人内心中的
虚荣与虚伪
总有人说,人间繁花似锦。可若不去努力,度过那一个又一个黑
暗的夜,又如何换取成功后的似锦人间?
作者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伪装、捉弄,他累了不,他的心累了他
最终不愿面对自己,那个虚伪,却被真实的自己看透了的自己。他选
择了远方的一处光明,年仅39岁。
这,也是人性。勇敢后的人性。
读完此书,我习惯性地看了背面的评论,众所周知,无非都是夸
奖、赞扬,我不禁叹惋;多少名人,是死后才得名;多少赞扬,又是
当事人所不知?
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是又是人性。
你,已离去。而我,会珍惜。
所以,大胆地去做每件事吧,那些自己喜欢、热爱的事。每当遇
到质疑,千万别在意,也千万别停下前进的脚步而去关心起他人眼光,
努力冲向自己的似锦人间,努力拥有人间似锦。
因为,你,从未失格。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4
太宰治原名津岛修治,日本小说家。于1909年6月19日出生于
(日本)青森县金木村,他的一生是沉沉浮浮,充满波折的。
读完他的遗作《人间失格》,又名为《丧失为人的资格》,也算
是他的天鹅之作。我轻轻合上这本书,。全书由序言、三篇手札组成,
是典型的太宰治套匣式结构,而书里的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那是一种自己否定吧,
可我还是不明白。
在我看来,太宰治的一生如同夜晚的烟花一样绚丽夺目,但也同
消散在空中的烟花一般凄美。从小太宰治就对文学创作充满着热爱,
中学时的他更是热情高涨并于18岁那年考入东大法文科,拜井伏鳟二
为师。1935年起,他的作品开始进入众人视野,在日本文坛大展身手。
而且当时的他还曾写过一部以鲁迅先生为原型的短篇小说——《惜
别》,也是很棒的文学作品。这样看来,太宰治的人生似乎是一帆风
顺,事业有成。也没有什么能够使他甘心自己放逐,灵魂堕落的事。
那他为什么认为自己失去为人的资格了呢?为什么会写出“生而为人,
我很抱歉”那样自己否定的句子呢?我感到不解,也想去继续探究。
其实这个是和他的家庭,他的思想状态和当时日本的社会环境有
关的。太宰治的父亲曾任贵族院议员,所以在那时来说太宰治属于社
会中的资产阶级,也就是了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最讨厌的一种人,
他开始痛恨自己的身份,内心也开始变得灰暗。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情
理之中的事情,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当时的中国也处在马克思主义席
卷的巨大浪潮中,但我们的文学家,小说家包括一些资产阶级也没有
因此自甘堕落啊,他们积极的给自己做思想工作,积极的心态面对一
切。所以太宰治的自己放逐还和他自己的思想有关。
而他的母亲体弱多病,他自小在亲戚的照顾下长大,直到小学二
年级才得知母亲的存在,所以说母爱的缺失,对太宰治的人生也有着
不容小觑的影响。太宰治在16岁之后收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对自
己的身世非常厌恶,因此产生了自杀倾向。在18岁时,他喜欢的作家
芥川龙之介自杀,(所以他也尝试了第一次自杀)。在21岁时,与家
里断绝关系,深刻厌恶学校生活,于是和咖啡馆的女招待投海自杀未
遂。在那之后,太宰治便退学了。他的精神生活并不安定,有过多次
自杀,人们都说他的作品中饱含着极其消沉的颓废堕落气息,所以称
他是无赖派的旗手。在战争结束后,太宰治的文学作品迎来了它的黄
金创作阶段,但他的生命也似乎走到尽头了。
在完成《人间失格》后,他于1948年6月13日夜,与崇拜他的
女读者也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山崎富荣一起在玉川上水自杀。结束了他
这短暂而绚丽的一生。
写到这里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太宰治一生中有过五次自杀,好像
是在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值得他留恋的了。也可能是想告诉人们,
人间不值得。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太宰治对生活的不解,对
自由的渴望,对未来的迷茫,让他不得不自己否定,因为他无法否定
这个世界,无法否定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无法否定其他人的思想。所
以他难过的在他创作生涯的最后一刻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是啊,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向往自由和阳光,可总有人
不得已藏于黑暗里。可能有时自己否定也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肯定。
我想太宰治也是向往自由的人吧。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5
一周的时间读完了太宰治的这本书。
很多人说这是一本阅读体验不太好的书,很多人说这是一本充满
抑郁的书。
但我却从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而直到读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
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义。
先说三章手札,作者不管是在童年还是青年亦或是中年。一直都
在为了别人活着,不管是小时候为了博得父亲一笑,把想要的礼物从
书换成狮子舞面具,还是长大,成人,懂得世故以后那种完全没有自
己活着的状态。所谓我很抱歉,是自己像这个世界妥协像自己的道歉,
是一种对如同木偶人生的嘲笑。
手札之后的内容,作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加以论证这件事人是
应该活出自己还是成为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另外,很多人说,作者对这个世间充满了绝望,但这句话应该还
有下句:同时也充满了希望。
只不过,那种留于文字表面的绝望太过浓重掩盖了在深处沉寂的
希望。
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就是在写自己,比如作
者本人的种种表现,比如那个出名以后堕落的画家,比如最后这个故
事的父亲。没有人可以做到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你还想悠然的活着,
势必要对自己做一些改变,一天天一点点。
最终,你成了所有人都喜欢却唯独被自己讨厌的人。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6
《人间失格》写的不只是叶藏,也不只是太宰治。“生而为人,
我很抱歉”这句话在有些时候对于我们也是很适用的的伪装一副面笑
脸迎接别人,对于别人的婪求无法拒绝即使让自己受伤也不想给别人
增添麻烦。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热情,进而对于人生一切事物都
失去了兴趣,仿用抑郁症。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甘做一个犬儒。不
敢正视眼前的苦难,只是想着逃避,甚至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
这一切难道我们能说绝对没有吗?
我们匍匐于某种外在强加的道德与价值标准之下,边受着它的逼
迫,事突上心里也清楚见对自己的压迫,一边却又不断地扭曲自己,
不疑自己,终于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有它的特殊性,它不能反映一个时代更不能反映大
多数人,只是太宰浴自己手剖后的医疗报告表,所以不凭对号入座,
而且不可避免地具有夸大的成分。然而,这样一部作品竟然在文学史
上如此重要,鲁风说:精神的癖,让像太宰一样的人容不得半点伤害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他想打破什么却又没有万向,他
的澜普在于他用心看着漆黑的世界,虽然太宰治,被称为无赖派文学
大师,这本《人间失格》也是一本饱受争议的破灭2木,但我却想把
二无颖”二字转换为无奈”,深深叹是这个独一无二的人,何为太师?
力伟大众人?用者共回只是做了一些别人没有做的事,所以还不她把他
叫做独一无二的人,太串治的一生充病传奇,五次自末,四度殉情未
遂。
读这书书的第一遍,我的心情是压抑的,硬说太军治颓废消极,
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其实是很可爱,很温柔的人。不知道别人怎样,
反正我从这位“厌世者”写下的文章中,看到了对美的追求,一千个
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间失格》之于我的意义,也可能和别
人不同。然而这位小人太宰治先生对世界和自己的爱却是不容置疑的,
现实中有的人把吃饭看成重要的事儿,宁可饿顿,也绝不将就吃口。
有些人把感情当成神圣的事儿,宁可孤独终老,也绝不将就找个人结
婚。有些人把生命的体验当成至高无上,既然不能忠于自己去生活,
不如在虚空中沉沦。或许,这就是泊在我们中间那些人间失格者”的
逻辑,而我们很早就会被教育到,如果秉承这样的态度去生活,在现
实的生活中你将毫无立足之地。
我们应该学会从容生活的不美,宽容自己的言不由衷,抛弃发于
自己的生活理想,我们才能够过得更好。希望和悲剧只存在在你的书
中,而不是你的身边。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7
“三张照片,三篇手记”,书不厚,若投入,三小时足矣!
电影版的《人间失格》我是很早就看过的,依稀记得是大二,只
记得画面阴郁,似乎讲的是一个富家子弟的沦落生活,伪装,不羁,
放荡,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写,仅仅如此而已。
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人间失格,自暴自弃的代言词(失去了为
人的资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又是无尽的悲哀。
这种似于阴暗型的小说,亦或是过于现实的小说,人们一般是不
愿意去着眼的,人莫不过是理想主义者,都愿意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
睛,都希望现世美好~
但若此真是常态,世间便无了类似于此书的存在!可见,生活就
是如此,没有松柏的常青,没有生命的循环,有的便是无尽的挑战和
无驻的青春。这便是人生。
好现实的一番记述,写尽了人情冷暖,曾世炎凉,从小的讨好,
逗趣,青年的逃避,寻死,到后来的寻求救赎到救赎幻灭,他没有解
脱,他的结局是他的性格招致,他的性格是从小养成,幼时的性格是
天生如此还是家庭主导,这就人各执其词了。
此外,可以说主人公的沦落和掘木有密切的关系,从罪→罚这一
系列的过程中,他扮演了看客和助推者,遇人不淑,这便体现的淋漓
尽致。人生有很多次遇见,但往往正是这些遇见影响了他人生的道路。
酒精和女人是贯穿的主线,他通过这两种方式麻痹自己,从中获
得慰藉,最终伤害他的也是这两种,让他看破了一切,他以为在良子
身上看到的纯洁能够救赎他,然而,最终仍是悲剧收场,他的唯一希
望破灭了,并非是良子的过错,他并不恨良子,良子是信赖天才,他
恨的是人的信赖之心总会因为过于信赖别人而遭到玷污。
于是后来又开始重蹈覆辙,他是自己放弃了,他看破了亲情,被
友情也是伤碎了自尊,爱情的话,我觉得他从没有爱过一个人,包括
良子,良子对于他来说就是救赎工具,否则也不会最后抛下她,人其
实爱的`往往都是自己。
他对待房东家女儿和那个女学生的手段、伎俩,起先我真的感到
憎恶,后来我便理解了,这便是所谓的按别人喜欢的方式来,看透不
说透,没必要搞得很尴尬,其实主要就是为了好好的伪装自己。
对这种怒不可言,悲不可泣的存在是满满的心疼。也正是这种特
带忧郁性格带着他走了又一条路,在路上离不开女人和酒精。人的体
内藏着好几个自己,甚至不只两个,如同killmehealme中一般,每
种性格都是为了保护自己。故,人都是多变的~
读罢《人间失格》,文中有几处印象很深,一处是静子和繁子的
对话,“为什么要喝酒呀?”
“爸爸他啊,并不是因为喜欢才喝酒的。因为他实在是人太好了,
所以……”
另一处是最后妈妈桑的一席话
“都是他的父亲不好”,“我们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
是不喝酒的话,不,就算是喝酒……也是个神一样的好孩子”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酒并不是人们主动就愿意去喝的,似乎,
这是一个解脱方式,虽说是一个不高明的途径,但也是人想要去麻痹
自己的一种方式,如同阿叶说的,他一次都没有想要去伤害任何一个
人,于是他的解决方式便是伤害自己!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生活会告诉你,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美梦成真,
只不过遍体鳞伤后慢慢降低了对生活的要求,适者生存罢了!
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要坚韧的活着,我从不认同人们的自杀行为,
人就算百般不如意,百般不顺心,但是自杀是一件很愚蠢,很不负责
的事情,如果现在你很痛苦,那就活着吧,体验这一切,今后或许你
所遇到的事情都会是美好,差也没有关系,正所谓,无痛苦,不人生!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8
把每一个明天都当成世界末日,从现在开始迈出第一步。
在和朋友的一次聊天中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然后就对它产生了兴
趣。我去书店买的。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我打开书的第一页,细细品
味。
“他以前夏天穿毛衣配单和服,就是为了好玩;我可以半夜偷偷
溜进客厅因为怕爸爸失望,在爸爸的本子上写“狮子”字,就是为了
不让爸爸自己失望……”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掩饰他的忧郁和敏感,
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天真的乐观主义者,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滑稽的怪人。
他太害怕这个世界了,认为这个世界比狮子、鳄鱼甚至恐龙还要可怕。
他曾经说过:“面对这个世界,我总是胆战心惊。”他非常敏感和小
心,最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面对这个世界,他总是害怕颤抖,但是
面对这个世界,他不是吗?
有些人可能认为太宰治只是一个著名的五自杀作家,或者认为他
的作品传达了使人越来越消极的负能量。但当你真正品味他的作品时,
你会发现他用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他的一生,一种让你绝望的一生。看
了他的三五本书,发现他的作品不是以“罪”“恶”“罚”为主题创
作的,而是以“爱”“善”为主题创作的。写每一本书的目的不是让
读者自杀,而是让读者反思自己,救赎自己,不至于落得和自己一样
的下场。
“不要抗拒改变,这是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一切都在一
遍又一遍地改变,人很容易变得抑郁、消沉。但是,如果你再抑郁再
抑郁,生活还是会被各种事情的变化所包围,就像站在一个你无法控
制的跑步机上,时间和速度都是你无法控制的,所以我会选择更从容
的跑步。在这种被动的生活中尽力争取一些主动,所以我很讨厌‘反
抗’这个词,很消极,很脆弱,很被动。如果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那就让我改变自己,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做。”在我眼里,《人间失格》
可能在解释这样一个道理。
当世人知道书中的叶藏被送进疯人院后,太宰治在书外的生活以
他的第五次自杀而告终。我觉得这可能是最精彩的悲剧了。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9
我最近拜读了太宰先生的代表作——《人间失格》,读完后我觉
得《人间失格》中叶藏生性怯懦敏感,对人类生活充满恐惧与不安,
再加上世道的混乱、人情的炎凉,以及家人之间的虚伪和欺骗、校园
生活的无聊与无趣、社会现实的冷酷残忍,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为了
人世间的“异类”。
叶藏本人真的太卑微了,能感到他本性善良,但是太过于在意别
人的看法,也许是缺爱导致的,我觉得有点讨好型人格。又因为他心
思的敏锐和对人性的洞察,使得他又更多看到人性的恶,尽管良子代
表了人性的善,可是这个善竟然也会被恶利用,经受本不该她来承担
的痛苦。
这本书应该是从头丧到尾,我也没看到什么对于生的希望,只能
说如果最差的不过如此,那么我的生活似乎还有救,就是以这样的心
态来看待生活,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因为本来生活就很难,我
们不能一步一步丧失做人的资格,当然他并没有丧失做人的资格,只
是他一步步就这样走向了这个结局,对生活的失望还有羞耻感,对人
性的要求太高了,所以惶恐不安。
再看了一下太宰治的生平,只想感叹作家总是与众不同,跟俗世
格格不入,我竟然还生出一点羡慕来,他肯定是有才华的,所以才写
出那么多的作品,可是又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悲哀,以为他过于良善
和敏感,但若非如此,又无法写出人间失格这类悲观到极致的作品,
很矛盾。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0
这部电影我下载过一次,没怎么仔细看。现在看到原著,觉得真
的不错。它在形式上类似于《狂人日记》,但这部小说是自传体的,
这与太宰治的经历密切相关。就像是作者的真实写照。
不知道是英雄抛弃了社会,还是社会抛弃了英雄。他从小就害怕
社会,害怕人,完全逃避是不可能的,所以就玩游戏隐藏自己,不让
别人发现这个外星人。他的早熟很明显,甚至有一些洞察力。这个早
熟的男人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欺骗,越被欺
骗越被称为完美的人。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大概是一个可怕的发现,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出轨,就不一定能留在人群之中。当然,我
并不认为这意味着太宰治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一点,而是他长大
后明白了这一点,然后将这一观点注入年轻英雄的内心,为他未来的
行为奠定基础。
人们称太宰治的文学为“流氓文学”。如果我们只理解“流氓”
的中文字面意思,我认为太宰治不是这样。我觉得小说里的人物有点
存在主义的文学英雄。每个人都明白这个世界的荒谬,但又能怎样呢?
大概是被动抵抗吧。不反抗就是反抗。你应该被社会抛弃,被排除在
人的行列之外。从序言中提到的三张照片可以看出,这里没有人的气
息,它与世界和社会是分离的。可能看起来他很懦弱,有女人支持,
没有出息。然而,当他年轻的时候,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梵高式的
“魔鬼”,他很自满,但后来没再画类似的画。这未尝不能说是他对
自己的认识,最根底的是一个恶魔。但是一直没有爆发,虽然一直
“祸害”着人间。他的一直酗酒,以及后来的药瘾,是对社会的逃离,
还是对自己本性的压抑?
说起女人,完全可以看做是太宰治本身的翻版,他本人是帅的,
电影里的主人公也是帅的,这一点对于女人的魅力是不能忽视的。另
一点就是那种颓废的忧伤的气质,也对于女人们有吸引力,觉得有些
神秘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颓废忧伤完全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
表面化的,而是骨子里的,是从对于人生社会的思考而来的。他完全
有机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社会上的普通人,但是如果是那
样,就不会有多么吸引女人了。
有意思的是,札记的最后提到了他的父亲,觉得这一生好像是与
父亲拔河一样。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一切都是父亲造成的。但是父亲也
有很重的影响。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对于子女的不真正了解,都是塑
造他的性格的原因。(男孩仇恨父亲:三岛《午后曳航》里小孩子的
筹谋,父亲是敌人,是英雄的敌人。)但我不认为这就是一出性格悲
剧,不能简单地划分。他看起来是被社会抛弃了,但是方方面面还是
在社会中,即使成为一个“废人”。他思考到,“所谓的世人,也就
是一个人”。单数复数的指称已经不足以概括这其中的关窍了。面对
一个人的嘲笑和指责,与面对全部人们的嘲笑和指责没有什么两样。
因为人们有这样的本事,“在互相欺瞒的情况下,居然双方都没有收
到任何伤害,甚至几乎没有受骗的感觉”。大概所有的人早已融为一
体了,只有主人公不是,所以他感到很“抱歉”。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1
“年少莫读太宰治”,仔细想来,这句话说得并不无道理。少年
人天生带着灿漫的朝气,你瞧,他们那一双双笑盈盈的眸子里都是星
野涌动——但太宰治于读者,却像是明亮生活中一抹突兀的暗色调,
令人心生悲戚。颓废、阴郁、孤独、消沉……再多的负面词语堆积在他
身上,都不嫌多。
太宰治最广为人知、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绝笔之作——《人
间失格》。小说以一种绝望、衰颓的口吻记录下“我”可耻的一生。
合起这篇小说,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主人公叶藏似乎就是当今社
会无数人的缩影:胆怯、敏感,以讨好他人为生存目的。不论是在本
子上写下自己并不想要的礼物给父亲看,还是写滑稽可笑的作文供老
师笑;不论是寄生于自己并不想参加的地下活动,还是与无数个女人
发生亲密又疏离的关系——他只是敏感地不安地去看这个灰色的世界,
盼望着能够找到一丝幸福与快乐让他有勇气活下去。
他并不快乐。
他并不快乐,但他仍愿意撑出一张笑脸,去为这个让他心生绝望
的世界带去尽力的欢笑;他并不快乐,但他不愿给他人带去苦闷与丧
气,不愿让他人尝到他百般痛苦苟活于世的滋味。
他在生与死之间游离,在爱与恨之间徘徊;他与看不见的敌人战
斗着,不过是想要一份真实的、不掺一丝杂质的情感——“想要被爱
而哭泣,是因为尝到了人的温暖”。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在年少时与
一个女人相约跳海,他似乎认为只要有这份情感,豁出性命也不足以
感恩上天对他的恩赐。
所以叶藏的原型太宰治先生一生多次求死,却比任何人都要爱这
个世界。正如他在遗书中写道:“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神的孩子,一生都在取悦别人。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2
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感受颇深,似懂非懂。
这本书以手札的形式表现了太宰治的内心独白——一个渴望爱又
不懂爱的“胆小鬼”。只不过将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了一个叫叶藏的青
年。
面对世人,叶藏总是怕得发抖。他无法理清人类生活的头绪,他
将懊恼暗藏于心,一味地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所以他常常用滑稽
搞笑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
他生来就是是一个孤僻的孩子。他曾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都
被救了回来。在成长的道路上,叶藏只交了两个朋友,但交友不慎,
同他们走上了歪道。
但最后叶藏顿悟了。梅勒斯请求他的朋友作为人质等待他赶赴刑
场。如果梅勒斯没有回来,那么他的朋友将替他而死。但梅勒斯最后
冒着风雨赶到了刑场。
叶藏也从这个故事中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他开始慢慢接受
这个世界,至少他可以与别人交流了。
太宰治曾说过:“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又
是还会被幸福所伤。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这就是《人间失格》。在这里,人性的丑陋和虚伪,无可遁形。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3
在这段时间里读了好几本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人间失格》,
太宰治的成名之作。
当我第一次刚开这本书时,一股阴郁气息扑鼻而来,与这个活泼
的世界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是我在心里就有一个疙瘩,这本书不适合
我。
我再一次翻开它时,外面阴雨的天气滴答滴答地声响。我读着竟
觉得有格外的几分享受,这种阴郁的文字里藏着治愈人的力量。
如果不去真正细品这本书,只会觉得它是一本清汤寡水的自述文,
但当你真正的体会到了里面的奥秘,你会发现那是一种握不住的温柔。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想知道太宰治他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本书,在
生与死的之间来回踱步,太宰治就犹如野边的一棵野草每当濒临死亡
的时候,就有一滴清水让他重新焕发出生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但
是聪明过头看到这世俗的本质又未必是件好事,看穿在欢声笑语背后
的枯燥,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其中的假意,他只能以强颜欢笑来面对
这个世界。就像他说的为了迎合世界只能去强装成一个搞笑的角色变
成“小丑”。当别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愚蠢愚昧的傻子时,他的目的就
达到了。
但就他自以为可以骗过所有人是,有人看穿了他的伎俩,这对他
来是恐惧害怕的,但他并没有真正的面对,只能隐忍着那份想被世人
知道却不愿透露出来的孤独。
而在这期间这种独特神秘感也帮助他获得了许多。他那无助、软
弱、幽默让很多的女性都招架不住,至此他在女人那里得到了不少好
处,他依靠女人,花着她们的钱,住着她们的房子,逐渐失去了一个
男人在社会当中的价值。那段时间里,他的生活里好像只有女人的存
在,社会的纷扰仿佛已经被他排斥在外。
在书的最后,是作者太宰治对以往生活的抱怨,直到文章的末尾,
那字字句句中无不显露出个世界的真实面目。当我得知太宰治在写完
部作品不久后便自杀时,我深感遗憾,毕竟能写出这样直击心灵的作
品已经不多了。正当我疑惑他为何突然心意已决的离开这个世界,仔
细回想这本《人间失格》再结合前面两记太宰治命运的奔波,也就能
明白了太宰治自杀的命运。
总之,这是一本是要带有着自己坚定价值观去阅观看的佳作,毕
竟里头描写了大量作者心理独白,用自杀去寻找自由的镜头,且读者
会很容易不知不觉的陷入在情景之中。但这本书也会提醒着人们去反
省自身的行为,他所带给人们的东西也不少。所以在选择这本书时,
是要看读者对其思考的方向。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4
《人间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该作品讲述了男主人公
“叶藏”穷极一生都在与内心那个脆弱的自己作斗争的故事。
《人间失格》其实是一部悲观的小说,初次读完会让人觉得消极,
会觉得作者也太悲观失望了,生而为人,真的不必感到抱歉。但当我
们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时,会发现主人公经历的那些事
情是让人心疼的。主人公“叶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很小的
时候,叶藏就看清了周围人的非真实面孔,叶藏也会通过一些事情掩
盖自己的真实面目,形成了一种讨好型人格,为的是不与他人发生争
执,能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就连不吃完饭、和伙伴打打闹闹的这些
正常行为在“叶藏”看来都是不好的,会惹的父亲不高兴。叶藏在很
小的时候就懂得做一些搞笑的动作,滑稽的事情引得大家发笑,就连
父亲去东京买礼物前询问叶藏想要什么,叶藏也不愿说出真实的想法
反而迎合父亲的意愿说出了自己想要的礼物,从而引得父亲发笑。
在家里是如此,学校亦是。为了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叶藏从来
不愿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叶藏害怕自己的真实面目会
让同学们不喜欢,会让同学们觉得怪异。当他的同学竹一发现他并非
真的想这样时,他是非常害怕的,于是他又想着讨好竹一,和竹一成
了好朋友。
没错,在他的小时候,或者读书的时候,他的这种性格都是很好
与人相处的,可是他自己并非真的快乐,只像是活在了别人的世界,
想着取悦他人。就像别人说你不会画画,你就不会画画,别人说你堕
落你就堕落,活在了别人的给的设定里。相反的是,主人公很会画画,
也会写作,内心也是一个向阳的人,一直在追求光,并非喜欢堕落的
生活。
他喜欢画画,也和一个画画的人成了朋友,他的朋友喜欢潇洒的
生活,他们一起去了喝酒的地方,有“韵味”的地方。在纸醉灯迷中
迷失自己,不,是解放自己?慢慢地,他变得放纵,爱喝酒,堕落,
和一位女子殉情,差点坐牢……
他也有想过过正常的生活,直到遇见了一位女子,祝子,仿佛是
他人生的一道光,差点就要讲他解救出来,可是,他看到的是世态炎
凉,人性的冷漠,这世间与他所想的并不是一样的,他的光又熄灭了,
于是他又醉酒……
他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文中有表达,大概是,若不是他没有直
接告诉他父亲有拿钱给他重返校园,他实在受不了世人虚假的面孔,
他的人生定不会如此吧?他没有钱,也不能拖累别人,只能靠卖画拿
钱买酒。他的人生就是这样放荡的,在他看来,是不配为人的……直到
最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疗养。
读完了整个作品,你会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呢?在我看来,他是
一个追逐光的人却胆小的人,他缺乏的是重新再来的勇气。其实,不
必惧怕,不必忽略自己的感受,不必讨好别人,人活于世,最重要的
事就是取悦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尽管可能会很难。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交流并非完全真实的,很多人都可
能要带着面具相处,但你也要相信当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真诚地
待你是一种收获,别人非真诚地待你也是一种教训,只要我们真诚地
做自己就很好啦。
读完《人间失格》,心疼主人公的遭遇,但也更想以一种新的姿
态去面对世间的百态,相信自己,会更好的。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5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被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闲下来去看了看这
本著作。惊讶的发现才255余页,居然不是冗长的故事,倒是让我更
能静心读下去。
不过一个下午便看完了整本书,大概不同阶级的人看这本书会有
非常不一样的感受。阿叶的愁苦,是在家庭富足,挥霍享乐之后带来
的精神上的虚无。而我们,大多是平凡众生,为生活焦虑,几乎没有
闲暇的时光去思考自己真正人生的定义。
故事的男主人公大庭叶藏,从幼年开始便体弱多病,却异常聪颖。
常年卧病在床,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或许正因此,他似
是拥有着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心灵——或许称其为所谓“世俗的圆滑”
更为恰当,从记事起就不曾有过丁点的童真,为取悦他人而活着,傀
儡般不掺杂丝毫情感。“对讨厌的事不能说讨厌,而对喜欢的事,也
是一样,如同战战兢兢地行窃一般,我只是咀嚼到一种苦涩的滋味,
因难以明状的恐惧感而痛苦挣扎。”这是怎样一种常人不得而知的苦
楚与无奈,复杂的“人情世故”过早地将这副幼小的身躯吞噬殆尽,
用不再单纯的烟尘将他深深埋葬。不敢把自己所爱告诉他人,畏惧因
此招来的那些厌恶而挑剔的目光。这使他恐惧,对人类感到深深的恐
惧。或许他曾存一丝幼小而无力的单纯,却被生存的紧迫感无情掐灭。
也正是因有些这样黑暗的童年,为叶藏短暂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
伏笔。
他也曾试图扼住命运的喉咙,也曾不甘屈服地将厄运打倒在地,
寻找自己的幸福。终究却还是未能敌过笼罩着他的黑暗的重重一击。
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满目疮痍的他,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
或者说是对他遭遇的一种自己安慰——“一切都会过去的。”曾经拥
有一切又失去一切的他,这样坚信着。
正如小说中酒店老板娘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们认识的小叶,
个性率真,幽默风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个像神
一样的好孩子。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6
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竟喜极而泣,我不知道为何,只觉得身上
每个细胞的液体都要涌出来,心脏某个地方像是被人揪住,狠狠地扯
了扯。
或者,我应该说:啊,神,终于有人懂我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太宰治这个日本作家,反正之前我从来没
听说过,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这些日本作家倒是觉得
耳熟。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本描述太宰治生平的书,封面上
弯弯曲曲,极度扭曲地写着: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当时,我就
哭了,无力感从心底钻了出来,莫名其妙的,我有一种预感,这个人
是跟我一样的。
后来,经历了高考,经历了分离,两个星期前,不经意在图书馆
又偶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似乎是最近动漫文豪野犬火爆的原因,
太宰治又被挖出来,与动漫中太宰幽默风趣的形象不一样的是书中叶
藏酗酒,颓废的形象。不过如果你看懂动漫的话,或多或少也能get
一点现实中太宰的影子,这就不是我所说范围了。
如今,看过《人间失格》的人几乎认为这本书的主人公其实就是
太宰治本身,也有此书是太宰治自传的说法。
花了两个星期,我才把《人间失格》读完,不是说我读得慢,而
是我认为这本书需要细品。我读《人间失格》是本合集,里面除了本
来就有第一,第二手记,还收集太宰几篇短篇小说和他个人对世事以
及作者与读者的看法。比如维荣之妻,东京八景这两篇短文,我个人
认为跟《人间失格》颇有同工异曲之妙。读完这两篇,你会更加了解
主人公叶藏的悲哀,也会更加明白为何作者太宰自杀的命途。
有些父母了解过人间失格的意思,丧失作为人的资格,不让孩子
们去读有关太宰治的书籍(《人间失格》是其代表作),除却《奔跑吧梅
勒斯》。但这个是官方给出的意思,是否代表太宰本人真正理解,就
无从所知。不过从太宰生前曾经自杀过五次,似乎从某一角度说明他
认为自己已经丧失作为人资格的说法。其实大家没必要太过于纠结
《人间失格》的含义,担心这是不正确的阅读,而有不正确的世界观。
虽然这本小说代入感很强,但是如果没有真正承受过叶藏的经历,还
要是彻彻底底的,就不会受太大的影响。(特别感性,心理本身有阴影
的除外)
恰恰相反,我认为,读完《人间失格》后,对人类某些行为会有
一定的反省,然后跟木心先生一样发出感叹: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
啊!对的,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不止是失去做人的资格,还有这
人间已经到处是虚伪欺骗了,压抑和无奈已经慢慢堆满心头了,而我
们什么都不知道,仍旧浑浑噩噩,终日不知梦为鱼。“我实在走投无
路了,如同阮籍穷途之哭,其实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唯有死才能得到
解脱。”我理解中太宰应该是这样的无奈与痛苦的。
那以上提到的人类某些行为具体指什么呢?在这里,我就说说《人
间失格》到底说了个怎样的故事,希望面前的你稍稍能体会。
主人公大庭叶藏,生于一个家风严谨的日本家族,从小他便发现
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叶藏以为天桥复杂的结构是为了让车站像国外
的游乐场那样妙趣横生,地铁的建造仅仅是觉得坐地下的车比坐地上
的车更有趣。但实际上,公共设施的诞生都是为了方便人类活动。
“不吃饭会死的,”在他眼中,这无疑是一种恐吓。由此他得出一个
结论:我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我的幸福观和世人的风马牛不相及,
我很不安。看吧,我们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头脑古怪和缺乏安全感的孩
子。所以为了讨大人们的喜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扮演小丑来逗
笑。
故事开始了,面具一旦戴上,叶藏再也摘不下来,他必须收起自
己所有的意愿,去当家人、仆人以及同学的笑料。然而假的永远真不
了,他被识破了,为了掩饰,他又必须哄好这个拆穿者。假装对他好,
假装关心他,安抚他,颤栗度过初中后,认识同为画画的学生堀木。
后来一步步跟着堀木堕落,因为整天戴着面具做人太辛苦了,所以叶
藏不得不用酒精麻醉自己,用女人安抚自己,做爱醒来又觉得自己无
能为力,连画画都丢掉了,肉体都拿去卖了,靠女人生活。酗酒,做
爱,吸毒,要整天为金钱奔波,虽然后来叶藏最后一任妻子良子出现
了,但还是拯救不到他,因为良子被歹心的商人玷污了。叶藏是如此
与这个虚伪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正深处在人间的地狱中。正如后记老
板娘所说的:我认识的小叶非常坦率,也十分机灵。要是他不喝酒的
话……不,就算是他喝了酒,也依然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我不知道面前的你对此有何看法。我从来没觉得《人间失格》在
描述一个悲伤的故事,它只不过借一个受害者的口吻来讲述人类的丑
恶,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同样,我也不觉得现实的太宰治是个带坏
头的作家,他只不过自杀了,去寻求解脱,但更重要的是他终于能替
自己做一回选择,终于不用带着面具生活。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或
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我为什么要活着?来到这个世界我能做什么?
《人间失格》问的就类似这样的问题,但我不希望面前的你选择跟太
宰治一样的道路,逃避残酷的现实与自身的力量不足,须知存在就是
合理,倘若不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失业,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一个普通
人。
因此,回到开头那句话上,对于“我很抱歉”,我更倾向于我个
人理解,是对世间虚伪混乱的人类行为的无奈和痛惜,是站在局外人
角度,我没办法改变这个世界,没办法拯救你们,我感到很抱歉。
还有一点要提到的,这本小说写于日本战后时期,也不排除作者
太宰治有忏悔的思想。
总之,这是一本需要带着自己坚定价值观阅读的书籍,毕竟里头
描述着大量作者心理独白,不乏灰暗颓废之感,而且读者很容易不知
不觉深陷剧情之中。但是,它带来的自省的价值也不容小觑,既然选
择这本小说,相信各位也会有一定的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7
死生之事,于作家亦莫大焉。想象这样一个作家,一生以毁减生
命为志业,从二十岁起五度自杀,终于在四十岁前了结生命;想象这
样一个作家,毕生的写作都是以自身为蓝本,自传体式的回忆贯串文
本;想象这样一个作家,生前毁誉参半,死去近六十年还被不断追忆,
连忌日都成为节日。他就是太宰治,日本无赖派大师,在日本与川端
康成,三岛由纪夫并列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最后一次自杀是在他三
十九岁生日那天,所以从此在日本如果死生在同一天,就会被称之为"
樱桃忌"。
文中的主角大庭叶藏大概就是作者的自传体。那个回首往昔,觉
得人生充斥着耻辱的人。从小就在讨好身边的人,从不对人说"No",
从不顶嘴,从不以理相争。不管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妹或者朋友
甚至是佣人,所有的事情都不懂得拒绝。
从小就对人类满腹恐惧,畏葸战栗,完全靠贬损自己,强装笑脸
来拼死拼活的为人类服务,命悬一线的服务,汗流浃背的服务。以至
于成了搞笑的高手。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说真话来讨好卖乖
的孩子。很小,他就认为不公平是必然存在的,不懂倾诉,觉得那是
枉费心机。只能对真相一言不发,默默忍受,继续搞笑。觉得世间的
人们经常互相欺骗,却又颇为神奇的毫发无伤,相安无事,好像没有
察觉到彼此的欺骗。"世间"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可怕之地,也绝非依靠"
一决胜负"便可以轻易解决一切的场所。
那个茕茕孑然,郁郁寡欢的阿叶,最终像蟾蜍一样在世间活着,
失去做人的资格,只能趴在地上缓缓蠕动。"生而为人,对不起"
他本出生于富贵人家,自带光芒,生来就很受人尊重,在家族也
理应被重视,可是,在自己的贬损中,在不断的"讨好"中渐行渐远,
光芒散尽。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要学会聚光而不是散光。
你的光芒越聚,你的能量越大。
很多人问,为什么我那么好说话,却没人把我当回事,为什么我
待每个人都很好,却没人把我当真朋友。我说,你的问题在于太刻意,
也太贪心。我们太贪心所有人的眼光,于是忘记了生而为人,也该知
道谁是知心人,而谁是泛泛之交。聪明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冷热
分明。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终于抛弃掉了别人眼中最糟糕的样子,开
始棱角分明地活着。大概也应了那句话,我的时间宝贵,要浪费在喜
欢的人身上才是。不好惹不是没教养,而是泾渭分明又彬彬有礼。
读《人间失格》有感篇18
“太宰治,他大约的确已经死了,而世界还在继续不幸着。但,
地球还在转,太阳照常升起。”
这是一部可以让人感到深深的压抑,如同被鬼压身一样,喊也喊
不出来,动也动不了的恐惧的书,所谓的《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的色调是以绝望为底,暗淡无光的,让人感到深深
的无力,以至于竟然不可能一口气读完,我必须先歇一歇,缓一缓。
它带给我的冲击实在太大,让我害怕着什么似的。读书,最怕的是和
作者产生了共鸣,因为那样你一下子就陷了进去,无法自拔。对我来
说,所谓人的生活,实在难以捉摸。
小时候的叶藏,是一个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
龄人所没有的敏感。虽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间,但是他给人的感觉却是
离群索居的,与周围人显得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的幸
福观与这世界所有人的都大相迳庭,并为此而彻夜难眠,痛苦呻吟,
走火入魔。这种状态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离经叛道,一旦他表露这种
想法的话,大概会被人当做精神病人,送进冰冷冷的医院吧。对他来
说,里里外外的世界都有着可怕的相似。
后来他决定扮演一个小丑,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来取悦
这世上所有的人,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的老师同学,乃至周围各种
形形色色的所有人。读到这,叶藏,你就是个与生俱来的边缘人,若
是在人群里碰上一位被认为如你一样的边缘人,你一定会对他很和善
吧。这种和善,我相信甚至到了让你自己着迷的地步,因为你我皆知,
只有你一个是边缘人。我想你会对我和善,但你我不在同一世界。你
在纸张中,我在尘世中,你终究不爱那世界,我终究深爱着我所存在
的世界!
痛!痛!痛!这本不是一个孩子应该承受的,不知他的这种想法
从何而来,消极悲观……你可以赋予它所有你能想到的负面词汇,这或
者已注定了叶藏以后生命的悲剧。我们无法去同情叶藏,因为你一旦
开始同情,便代表着你开始思考,过后,你会骇然发现,你与叶藏并
无不同,每天都戴着一张连梦境都存在的面具,我们恨不得撕下它,
但没了它,没了它,会怎样啊!过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日子,
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别人脸色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
看法,无时无刻不活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真累,也真
可笑,我还好,对,还好……
长大后的叶藏,越发的颓废、逃课、酗酒、抽烟……糜烂的生活像
极了那不应受世人所唾弃的祥子,他也在冰湖上与常子坠入了进去,
无尽的深渊,不再孤独,可叶藏却……他还活着,常子死了,而这样活
着他需要吗?行尸走肉一般卑微地的活着,压抑!压抑!压抑!
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着,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
个无法形容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以叶藏的独
白谈到:“当苟活着是罪过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
幸。一旦拒绝,不记对方或是自己心里,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
色裂痕。我是被这样的恐惧胁迫着,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
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
这也许是太宰治的成就,同时也造就了他的悲剧。有人说太宰治把人
性看得太透彻,但我觉得他还不足,他只是放大了人生的孤独,才对
人性失望,灵魂憔悴破烂,而进一步放任自我,不设底线,最终积重
难返。是啊!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太宰治的选择。
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仍
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我急切地盼
望着,可以经历一场放纵的快乐,纵使巨大的悲哀将接踵而至,我也
在所不惜!我相信唯有尽力致辞,方不致癫狂!因为怯懦,所以逃避
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
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人间失格》便相当一次心灵的洗礼,洗
礼后,我想吃点好的,睡个好觉,明早太阳依旧升起,我依旧怀着对
明天期待的心,依旧快乐!啊!我有我爱的人与爱我的人,这是莫大
的幸福!自然万物都能使我心头一笑。
记着,希望是件好东西,没准儿是件最好的东西,而且从没有一
样好东西会消逝!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4:4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353561284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间失格经典句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间失格经典句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