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的传播路径的是()
A
.
B
.
C
.
D
.
2
.关天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B
.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C
.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
2s
内振动了
600
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
.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
3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过一会小水珠不见
了,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
.熔化,放热液化,吸热
B
.液化,吸热汽化,放热
C
.液化、放热汽化、吸热
D
.凝华、放热升华、放热
4
.“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
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A
.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
.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
.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
.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5
.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B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C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D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6
.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把全体人员都照上,其方法是()
A
.照相机,镜头不动,只要人站近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D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7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放好物体和砝码后,调节横梁平衡过程中,发现指针在分度盘
中线的左侧一点,这时应该()
A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C
.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游码向左移动
8
.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挂在墙上的小球
B
.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
.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
.正在上升的小球
9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50dm3
B
.天津快速路最高限速
120km/h
C
.一枚缝衣针重力大约等于
1N
D
.天津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约为
0
℃
10
.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
1g
的
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在
0
℃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B
.当
0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C
.当水从
O
℃上升到
4
℃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D
.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
每小题始出的因个选项中有一
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选的得
0
分
11
.下列实例中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道理的是()
A
.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
B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
C
.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
D
.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
12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
B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
.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
D
.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
13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密度分
别为ρ
甲
、ρ
乙
、ρ
丙
图象中关于这三种液体密度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4
.(
4
分)(
1
)图甲中秒表的读数为
s
;
(
2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15
.(
4
分)如图甲,乙所示,是在同一地点先后拍摄的两幅画面,由此判断卡车
B
是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已知一束激光从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过过
2.5s
反
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是
km
。
16
.(
4
分)夏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
斑这是由于的原理形成的;小青同学由于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
眼科医生检查,小青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他应佩戴(填“平面镜”、
“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17
.(
4
分)(
1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
G
在水平桌面
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小数为。
(
2
)如图乙所小,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运动路径发生了
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
18
.(
4
分)如图是款人验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将所拍照片与系统预先录入的人
验照片通行比对,若要拍摄镜头前
1m
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
m
:当人脸远离
镜头时,所拍照片上的人脸将(选填“变大或“变小”)。
19
.(
4
分)(
1
)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处于失重状态,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宇航员
的质量将(选“增大”,“减小“或“不变”)。
(
2
)现有密度分别为ρ
1
,ρ
2
(ρ
1
<ρ
2
)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
m
0
,某工厂要用它们配
制密度为的混合液体他们应该(选填质量“或体积”)比为
1
:
1
的比
例配制。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37
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要有公
式和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
.(
2
分)请你在图中的虚线框内放置一个透镜,使得两来光线通过透镜的方向如图所示。
21
.(
2
分)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焦点
F
和光心
O
请分别
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2
.(
6
分)小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观察到像的大小在不断变化,便产生
了疑问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猜想:凸透镜所成实保的大小可
能与物距有关,也可能与透镜焦距长短有关
于是他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实验,请你帮他定界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
题:
(
1
)用如图所小的或验置实验时,只需调整(选填“凸透镜”“蜡烛”或“光
屏”)的高度,以保证们的像承接在光的中央。
(
2
)小黄进行了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在以下两个表格中:
表一(焦距
f
1
=
20cm
)
实验次
数
物距
u
1
/cm
像距
v
1
/cm
像放大或缩小
13060
放大
23547
放大
34040
等大
44536
缩小
55034
缩小
表二(焦距
f
2
=)
实验次
数
物距
u
2
/cm
像距
v
2
/cm
像放大或缩小
62060
放大
72538
放大
83030
等大
94526
缩小
105024
缩小
①表二所对应的凸透的焦距
f
2
=
cm
;
②从表一的
1.3
,
5
次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③从第
1
,
8
(成
2
,
9
或
3
,
10
)次实验中得出的精论是。
23
.(
7
分)小红同学测量陈醋的密度。
该实验原理是:。
小红的实验步骤如下:
(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她接下来的做法是,使天平横梁平衡。
(
2
)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
.用天平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
m
1
;
B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
V
;
C
.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
m
2
。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序号)
(
3
)由图可得,陈醋的密度是
kg/m
3
。
(
4
)请设计实验表格。
24
.(
7
分)将一个质量为
5.34kg
的铜质零件,改用铝来做,可减少质量多少
kg
?
25
.(
7
分)一辆载有
31.2t
铁块的载重汽车,在如图所示的限速标志牌限定的平直公路上
匀速行驶。
(
1
)求该车行驶
18min
走过的路程最多是多少米?
(
2
)已知车上装载的某一铁块质量是
390g
,体积是
50cm
3
,则该车装载的铁块的总体积
是多大?
26
.(
6
分)有一包规格相同的金属颗粒,小明想测量金属颗粒的密度,手边的实验器材有:
一个空瓶,水,带有砝码的天平《空瓶大小及天平的称量符合实验要求)一块儿干布,
请用以上器材帮助小明完成测量金属期粒密度的实验。
(一)写出实验步骤;
(二)推导出金属颗粒密度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
2018-2019
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的传播路径的是()
A
.
B
.
C
.
D
.
【分析】(
1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2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
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
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图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
角,故
A
不正确;
B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故
B
不正
确;
C
、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该选项正确;
D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而图中没有反射现象,故
D
不正确。
故选:
C
。
【点评】解此类问题,要深刻理解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是
光线的方向、位置和角度的大小。
2
.关天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B
.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C
.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
2s
内振动了
600
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
.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
1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据此分析判断;
(
2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3
)频率是物体
1s
振动的次数,翅膀
2s
内振动了
600
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
的频率范围是
20Hz
~
20000Hz
;
(
4
)通过波形图中的告诉的振幅、频率和振动过程中波形的变化可以确定这两种声音的
异同点;
【解答】解:
A
、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
A
正确;
B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是音叉振动将水花激起,利用了转换法,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故
B
错误;
C
、昆虫的翅膀在
2s
内振动了
600
次,
f
==
300Hz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Hz
~
20000Hz
,
300Hz
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故
C
正确;
D
、观察两种乐器发出的
C
调
1
(
do
)的波形图,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
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
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说明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故
D
正确。
故选:
B
。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应用、声音的特性等,属声学综合题,掌握基
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过一会小水珠不见
了,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
.熔化,放热液化,吸热
B
.液化,吸热汽化,放热
C
.液化、放热汽化、吸热
D
.凝华、放热升华、放热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解答】解:(
1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
到温度较低的镜片凝结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
2
)过一段时间小水珠不见了,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故选:
C
。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
能够判断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
4
.“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
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A
.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
.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
.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
.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
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看到的水中的鸟是空中的鸟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光路图
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其
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故选:
B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特别是看到
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只有明确了像的形成过程,才明确看到的鱼和鸟为什
么都说是虚像。
5
.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B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C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D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分析】(
1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
2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距等于像距;正立、等大的虚像。
(
3
)凸透镜成像特点:①
U
>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
2f
>
U
>
f
时,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③
U
<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而凸透镜有三种情况,当
U
>
2f
时,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当
2f
>
U
>
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
U
<
f
时,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
故选:
B
。
【点评】知道并理解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
.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把全体人员都照上,其方法是()
A
.照相机,镜头不动,只要人站近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D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像变小时,像距也变小,而物距变大。
【解答】解:为了把全体人员都照上,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小了,像距也要变小,物距变
大,故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故选:
D
。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时的像的大小与像距、物距的关系。
7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放好物体和砝码后,调节横梁平衡过程中,发现指针在分度盘
中线的左侧一点,这时应该()
A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C
.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游码向左移动
【分析】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解答】解:测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后,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侧质量大,
应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故选:
C
。
【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8
.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挂在墙上的小球
B
.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
.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
.正在上升的小球
【分析】根据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分析即可。
【解答】解:
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
A
、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故
A
正确,
B
、图中木块所受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不是重力,而是木块对斜面的压力,故
B
错
误;
C
、图中小球所受力的方向斜向上,不是重力方向,故
C
错误;
D
、图中小球所受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的,故
D
错误。
故选:
A
。
【点评】知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规则形状的物体
(如球、方形物体等)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9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50dm3
B
.天津快速路最高限速
120km/h
C
.一枚缝衣针重力大约等于
1N
D
.天津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约为
0
℃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
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
、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
左右,密度在
1.0
×
103kg/m3
左右,
体积大约为
V
===
0.05m
3
=
50dm
3
.故
A
符合实际;
B
、天津快速路最高限速
120km/h
,故
B
符合实际;
C
、一枚缝衣针的重力很小,约为
0.001N
,故
C
不符合实际;
D
、天津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约为﹣
10
℃,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
AB
。
【点评】估测类题目考查学生对物理量以及其单位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知识应用
与实践的能力。
10
.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
1g
的
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在
0
℃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B
.当
0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C
.当水从
O
℃上升到
4
℃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D
.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分析】由图可得从﹣
4
℃上升到
0
℃的过程中,冰的体积变化情况;从
0
℃上升到
4
℃的
过程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而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大小变化情况,进
一步得出答案。
【解答】解:
A
、由图象可知,在
0
℃时,冰块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利用ρ=可知,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
A
不正确;
B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所以
0
℃时,在冰变成
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故
B
不正确;
C
、由图象可知,水从
0
℃上升到
4
℃时,其体积变小,利用ρ=可知,水的质量不变,
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故
C
正确;
D
、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故
D
不正确。
故选:
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出现
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
每小题始出的因个选项中有一
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选的得
0
分
11
.下列实例中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道理的是()
A
.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
B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
C
.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
D
.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
【分析】(
1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
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3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解答】解:
A
、用力扣杀排球时,手对球施加力,同时手感到疼,说明排球对手也施加了力,这个现
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A
正确;
B
、游泳时手对水向后用力,人向前运动,说明水对人有向前的作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
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B
正确;
C
、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粉笔头受到向下的重力,不能够说明力的
作用是相互的,故
C
错误;
D
、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不能够说
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D
错误。
故选:
AB
。
【点评】此题涉及到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难度不大。
12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
B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
.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
D
.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
【分析】(
1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2
)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分析;
(
3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小
(
4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
A
、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情况相
同,故
A
正确;
B
、若只升高凸透镜,由于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则像会向上移动,故
B
正
确;
C
、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需要移动光屏才能承接到像,
故
C
错误;
D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因为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当
2f
>
u
>
f
时,在光屏上得到倒
立、放大的实像,故
D
正确。
故选:
ABD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关键是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
律,要做到灵活运用!
13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密度分
别为ρ
甲
、ρ
乙
、ρ
丙
图象中关于这三种液体密度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V
=可知,质量相等时,密度越大的液体、体积越
小,密度越小的液体、体积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由图知,
V
甲
>
V
丙
>
V
乙
,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ρ=可知:ρ
甲
<ρ
丙
<ρ
乙
,
(
1
)选项
AB
中图象的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密度,其中
A
选项中表示ρ
甲
>ρ
丙
>ρ
乙
,
B
选项中表示ρ
乙
>ρ
丙
>ρ
甲
,故
A
错、
B
正确;
(
2
)选项
CD
中图象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根据公式ρ=可知,
C
选项中ρ
甲
>ρ
丙
>ρ
乙
,
D
选项中表示ρ
乙
>ρ
丙
>ρ
甲
,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BD
。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
什么。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4
.(
4
分)(
1
)图甲中秒表的读数为
337.5s
;
(
2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4
℃
【分析】(
1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
的示数之和;
(
2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
最高处所对刻线相垂直,注意区分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
1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
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5min
,
指针在“
5
”和“
6
”之间,偏向“
6
”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5min
=
300s
;在秒表
的大表盘上,
1s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1s
,指针在
37.5s
处,所以秒针
指示的时间为
37.5s
,即秒表的读数为
300s+37.7s
=
337.5s
;
(
2
)乙图中的温度计一个大格都是
10
℃,其中又分了
10
份,故其分度值是
1
℃,液柱
上表面在
20
℃上方第
4
个小格上,所以读数是
24
℃;
故答案为:(
1
)
337.5
;(
2
)
24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秒表和温度计读数的掌握,属于基本工具的考查,难度不大。
15
.(
4
分)如图甲,乙所示,是在同一地点先后拍摄的两幅画面,由此判断卡车
B
是的运
动(选填“运动”或“静止”)已知一束激光从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过过
2.5s
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是
3.75
×
10
5
km
。
【分析】(
1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选定参照物的物体可以是
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为不动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
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
2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
×
10
8m/s
;求出激光从地球传到月球(走单趟)
所用的时间,根据
s
=
vt
求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解答】解:(
1
)由图可知,卡车
B
与标牌之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故卡车相对于标牌是
运动的;
(
2
)激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为
3
×
10
8m/s
;
由题知,激光从地球传到月球所用的时间:
t
=×
2.5s
=
1.25s
,
由
v
=可得,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
=
vt
=
3
×
108m/s
×
1.25s
=
3.75
×
108m
=
3.75
×
105km
。
故答案为:运动;
3.75
×
10
5
。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的相对性,学生对光速的记忆和速度公式的应用,确定激光从
地球传到月球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
16
.(
4
分)夏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
斑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形成的;小青同学由于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
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青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他应佩戴凹透镜(填
“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上留下的圆形光斑是
太阳的像;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
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
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
【解答】解:
(
1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留下圆形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
线传播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
(
2
)近视眼的表现是只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这是由于晶状体太厚,
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所以小青
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青被确诊为近视眼;
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
作用,故应该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凹透镜。
【点评】本题考查小孔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的矫正,难度不大。
17
.(
4
分)(
1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
G
在水平桌面
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小数为
2.6N
。
(
2
)如图乙所小,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运动路径发生了
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
1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观察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
读向大数字;
(
2
)力的作用效果为: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1
)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
,所以其示数为
2.6N
.由二力平衡
条件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为
2.6N
。
(
2
)小铁球受磁铁作用后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
1
)
2.6N
;(
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以及力的作用效果,要记住测力
计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
18
.(
4
分)如图是款人验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将所拍照片与系统预先录入的人
验照片通行比对,若要拍摄镜头前
1m
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
0.5m
:当人脸远离
镜头时,所拍照片上的人脸将变小(选填“变大或“变小”)。
【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
u
>
2f
时,凸透镜
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
(
1
)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若要拍摄镜头前
1m
处的
人脸(即
u
=
1m
),当
u
>
2f
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
1m
>
2f
,解得
f
<
0.5m
。
(
2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因此当人脸远离镜头时,所拍照片上的人脸将
变小;
故答案为:
0.5
;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每种情
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
来。
19
.(
4
分)(
1
)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处于失重状态,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宇航员
的质量将不变(选“增大”,“减小“或“不变”)。
(
2
)现有密度分别为ρ
1
,ρ
2
(ρ
1
<ρ
2
)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
m
0
,某工厂要用它们配
制密度为的混合液体他们应该体积(选填质量“或体积”)比为
1
:
1
的
比例配制。
【分析】(
1
)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
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
2
)要当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时,我们可设每种液体的体积为
V
,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
2V
,然后根据公式
m
=ρ
V
得出这两种液体的质量表达式,从而就可以得出混合液体的质
量表达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混合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解答】解:(
1
)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的身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
2
)假设按体积比为
1
:
1
的比例配制,设每种液体的体积为
V
,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
2V
,
两种液体的质量均为
m
0
,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
2m
0
=ρ
1
V+
ρ
2
V
,
混合液体的密度为ρ==,符合要求,
所以配制密度为的混合液体,应按体积比为
1
:
1
的比例配制。
故答案为:(
1
)不变;(
2
)体积。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以及有关混合液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两液体等质量混合时
混合液的密度为ρ
混
=、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
混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37
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要有公
式和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
.(
2
分)请你在图中的虚线框内放置一个透镜,使得两来光线通过透镜的方向如图所示。
【分析】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通过图中光线的折射情况来确定
是什么透镜。
【解答】解:
图中,发光点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应是凸透镜。如图所
示:
【点评】该题考查了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光线经透镜之
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确定透镜的类型。
21
.(
2
分)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焦点
F
和光心
O
请分别
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分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
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
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
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2
.(
6
分)小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观察到像的大小在不断变化,便产生
了疑问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猜想:凸透镜所成实保的大小可
能与物距有关,也可能与透镜焦距长短有关
于是他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实验,请你帮他定界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
题:
(
1
)用如图所小的或验置实验时,只需调整光屏(选填“凸透镜”“蜡烛”或“光
屏”)的高度,以保证们的像承接在光的中央。
(
2
)小黄进行了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在以下两个表格中:
表一(焦距
f
1
=
20cm
)
实验次
数
物距
u
1
/cm
像距
v
1
/cm
像放大或缩小
13060
放大
23547
放大
34040
等大
44536
缩小
55034
缩小
表二(焦距
f
2
=
15
)
实验次
数
物距
u
2
/cm
像距
v
2
/cm
像放大或缩小
62060
放大
72538
放大
83030
等大
94526
缩小
105024
缩小
①表二所对应的凸透的焦距
f
2
=
15cm
;
②从表一的
1.3
,
5
次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当焦距相同时,物距越大,所成实像越小。
③从第
1
,
8
(成
2
,
9
或
3
,
10
)次实验中得出的精论是焦距不同,物距相同时,透镜
焦距越大,所成实像越大。
【分析】(
1
)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
2
)①根据凸透镜成像时,
u
=
v
=
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得出焦距;
②③同一个凸透镜,则焦距相同,成像时,物距越大,成像性质不同。焦距不同,物距
相同时,比较
1
,
8
(或
2
,
9
或
3
,
10
)次实验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1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
镜必须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的中
心,由图可知,光屏的位置偏低,故实验时只需要调整光屏的高度,将光屏向上调即可。
(
2
)①表二中,
u
=
v
=
30cm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f
=
15cm
。
②同一个凸透镜,则焦距相同,从表一的
1
,
3
,
5
次实验中可知:当物距从
30cm
增大
到
40cm
、
50cm
时,则实像由放大到等大到缩小;
所以当焦距相同时,物距越大,所成实像越小。
③比较
1
,
8
(或
2
,
9
或
3
,
10
)次实验可知,焦距不同,物距相同,都是
30cm
或(
35cm
)
或(
40cm
)时,像的性质分别是放大、等大、缩小,因此从第
1
,
8
(或
2
,
9
或
3
,
10
)
次实验可得出结论:焦距不同,物距相同时,成像的性质是不同的,透镜焦距越大,所
成实像越大。
故答案为:(
1
)光屏;(
2
)
15
;①
15
;②当焦距相同时,物距越大,所成实像越小;
③焦距不同,物距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所成实像越大。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题通过例举一些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数据
总结结论,考查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这是最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
23
.(
7
分)小红同学测量陈醋的密度。
该实验原理是:。
小红的实验步骤如下:
(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她接下来的做法是先游码归零,再调节左右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
(
2
)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
.用天平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
m
1
;
B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
V
;
C
.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
m
2
。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CBA
(填字母序号)
(
3
)由图可得,陈醋的密度是
1.125
×
10
3
kg/m
3
。
(
4
)请设计实验表格。
【分析】实验原理:ρ=;
(
1
)天平在调节时,通过平衡螺母的作用使横梁平衡;
(
2
)测液体的密度时,为了防止液体因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时,容器中液体的残
留会影响测量的结果,由此合理安排操作的顺序;
(
3
)读取图量筒中液体的示数,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
4
)用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即得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根据量
筒的示数可读出液体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ρ=可求出液体的密度,据此设计表格。
【解答】解:
(
1
)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后,再通过移动平衡螺母来使天平横梁
平衡;
(
2
)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
m
2
;将烧杯中陈醋的
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
V
;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
m
1
,
故正确的顺序是:
CBA
;
(
3
)图中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
m
2
=
50g+20g+10g+2.4g
=
82.4g
,
图中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
m
1
=
20g+10g+5g+2.4g
=
37.4g
,
量筒中陈醋的质量
m
=
m
2
﹣
m
1
=
82.4g
﹣
37.4g
=
45g
,
图中量筒中陈醋的体积
V
=
40cm
3
,ρ
/g
•
cm﹣3
陈醋的密度ρ===
1.125g/cm
3
=
1.125
×
10
3kg/m3
。
(
4
)表中需要填写陈醋与烧杯总质量
m
1
/g
、
剩余部分陈醋和烧杯的总质量
m
2
/g
、量筒
中陈醋的质量
m/kg
、陈醋的体积
V
陈醋的密度ρ
/g
•
cm﹣3
如下表所示:
陈醋与烧杯
总质量
m
1
/g
剩余部分陈
醋和烧杯的
总质量
m
2
/g
量筒中陈醋的质量
m/g
量筒中陈醋的
体积
V/cm
3
陈醋的密度
g/cm
3
故答案为:;(
1
)先游码归零,再调节左右平衡螺母;(
2
)
CBA
;(
3
)
1.125
×
10
3
;(
4
)见上表。
【点评】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除熟练掌握天平、量筒的使
用方法外,更要注意如何安排实验的步骤才能更有效地减小误差,并能熟练运用密度公
式进行计算。
24
.(
7
分)将一个质量为
5.34kg
的铜质零件,改用铝来做,可减少质量多少
kg
?
【分析】用公式
V
=算出零件的体积,再用
m
=ρ
V
算出用铝做零件的质量,最后算
出减少的质量。
【解答】解:零件的体积
V
===
0.6
×
10﹣3m3
,
用铝来做质量为
m
铝
=ρ
铝
V
=
2.7
×
103kg/m3
×
0.6
×
10﹣3m3
=
1.62kg
,
减少的质量△
m
=
m
铜
﹣
m
铝
=
5.34kg
﹣
1.62kg
=
3.72kg
。
答:零件用铝来做减少的质量为
3.72kg
。
【点评】同一零件,用铜来做和用铝来做体积是相同的,一定有=。
25
.(
7
分)一辆载有
31.2t
铁块的载重汽车,在如图所示的限速标志牌限定的平直公路上
匀速行驶。
(
1
)求该车行驶
18min
走过的路程最多是多少米?
(
2
)已知车上装载的某一铁块质量是
390g
,体积是
50cm
3
,则该车装载的铁块的总体积
是多大?
【分析】(
1
)知道限速标志牌的意义,根据速度公式
v
=推导出
s
=
vt
即可解答;
(
2
)根据某铁块质量和体积利用ρ=求出铁块的密度,根据ρ=求总体积。
【解答】解:
(
1
)图中限速标志牌表示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v
=
40km/h
,
t
=
18min
=
0.3h
,
由
v
=得该车行驶
18min
走过的路程最多为:
s
=
vt
=
40km/h
×
0.3h
=
12km
=
12000m
;
(
2
)铁块的密度:ρ===
7.8g/cm
3
=
7.8
×
10
3kg/m3
;
已知铁块的总质量
m
=
31.2t
=
3.12
×
10
4kg
,
由ρ=得总体积:
V
===
4m
3
。
答:(
1
)该车行驶
18min
走过的路程最多是
12000m
;
(
2
)该车装载的铁块所占的体积是
4m
3
。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的统一。
26
.(
6
分)有一包规格相同的金属颗粒,小明想测量金属颗粒的密度,手边的实验器材有:
一个空瓶,水,带有砝码的天平《空瓶大小及天平的称量符合实验要求)一块儿干布,
请用以上器材帮助小明完成测量金属期粒密度的实验。
(一)写出实验步骤;
(二)推导出金属颗粒密度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
【分析】测密度的方法一般离不开密度的公式,只不过求取质量
m
和体积
V
的方法各有
不同。此种方法的难度在于如何求出金属颗粒的体积。根据所选器材,小明同学运用了
排水法,即想办法求出排开水的体积,这样就能够得出金属颗粒的体积了。
【解答】解:(
1
)实验步骤: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天平横梁使天平平衡;
②将玻璃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
m
1
,并记录;
③用天平测出待测的金属颗粒的质量
m
2
,并记录;
④将测完质量的金属颗粒放入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用干布将瓶外的水擦干净,用天平测
出其总质量
m
3
,并记录;
⑤根据密度公式ρ=和测量数据,计算金属颗粒的密度。
(
2
)溢出水的质量
m
水
=
m
1
+m
2
﹣
m
3
,
金属颗粒的体积等溢出水的体积:
V
=
V
排
==,
待测金属颗粒的密度ρ
金
=═=×ρ
水
。
故答案为:(
1
)见解答部分;(
2
)金属颗粒密度的表达式ρ
金
=×ρ
水
。
【点评】测固体密度的关键是想办法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在仪器选择受限时,我们
可以运用等效替代法,在此题中金属颗粒排开水的体积就是它本身的体积。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3:3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312101283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天津快速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天津快速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