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论文3000字_广播电视
编导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广播电视编导论文3500字(一):论VR式慕课在广播电视
编导专业教育中的优势特点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慕课对高校教育而言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广播
电视编导专业教育也在从不同角度探索着慕课的优势和功用。VR影像作为一种全
新的影像形态,具有诸多传统影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特点,已引起广播电视编导
专业教育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VR式的慕课能为影视专业的学生提供“沉浸式”
的教学环境、“交互式”的互动过程和“猎奇式”的学习体验,这对于学生更好
地将影视理论用于创作实践大有裨益。
【关键词】VR式慕课;共生关系;优势特点
1.慕课、VR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共生关系
慕课,即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开放的在
线课程,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的成功创新,是在线教育的一种形式,它的发展带
动了整个在线教育市场的火爆”。此概念于2008年由美国国家教育科技研究所
的BryanAlexander和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DaveCormier首次提出。在互
联网+教育的背景驱动下,“慕课”发挥出自身得天独厚的网络优势,被广泛地应
用于各级别的教育当中,并成为高校教育的宠儿。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Seba
stianThrun和PeterNorving在互联网上通过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作为慕
课的第一次惊艳亮相,本次网络课程吸引了来自190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学习,
且有2.3万人共同完成了该门课程。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
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校纷纷加入edX和Courra等不同的慕课阵营机构,自
此,中文慕课平台正式出现,并很快便受到国内师生的认可与拥护。然而,时至
今日,各高校在重慕课的同时似乎忽视了V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
“VR”)这一全新的视听形态,并未将慕课的作用和功效发挥至极致。
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该概念诞生于1
965年由IvanSutherland在IFIP会议上作的报告《终极的显示》,其正式的提
出者为美国VPI创始人JaronLanier。VR技术是指“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
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
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交互,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其境的感
受和体验”。所谓的VR影像,也就是以VR技术手段制作出来的视听影像元素。
仅从概念层面即可看出,不论是慕课,还是VR影像,其制作环节都离不开
影视技术的参与。客观地说,高素养、高水平的影视人才是慕课和VR影像的制
作者与把关人,只有掌握了过硬的影视理论与影视技术,才能创作出更具交教益
性、更具审美性、更具观赏性的慕课和VR影像。
我国高校的影视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戏剧与影视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即
旨在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人才,其专业教育涉及摄影摄像、后期
制作、灯光照明、录音合成等诸多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毫无疑问,慕课、VR影像
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者之间有着与生俱来的共生关系:影视专业学生既是慕课、
VR影像的消费者、接受者,同时又是它们未来的生产者、制造者;慕課可为影视
专业提供丰富的在线教育内容、可为VR向影视教育的融合提供重要的发展契机;
VR影像既能增强慕课的逼真性和生动性,还能促使影视专业教育朝着VR方向科
学化、专业化地发展。所以,以VR影像模式制作影视专业慕课是极其必要的,
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式慕课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中的优势特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中的VR式慕课具备传统慕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特点,
其主要表现有如下两个方面:
2.1“沉浸式”的教学时空
非VR式慕课一般采用传统的影视技术制作而成,不涉及VR影像成分。由于
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等终端屏幕显示器的阻隔作用,在观摩学习此类课程时,受众
与慕课之间始终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课程内容处于传播媒介内,而受
众只能处于传播媒介外。相对传统慕课而言,VR式慕课具有“沉浸式”的传播效
果。所谓“沉浸式传播”是指“虚拟现实系统利用技术的进步,传达给用户一种
更加完整全面的身体和心理感受,使得人机交流中的人能够越来越趋向于回到人
的本原状态,进而创造和产生出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方式”。在VR式慕课中,3
D虚拟技术和360°全视角感知可为用户提供一种“在场感”极其强烈的“沉浸式”
感受。若想观摩学习本专业的VR式慕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只需借助VR
输入设备(游戏手柄、手势识别设备、动作捕捉设备、方向盘等)和VR输出设
备(VR眼镜、VR一体式头盔、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便能进入该慕课的影像时
空,在逼真而生动的教学环境孜孜以求。
在《摄影摄像》课程的VR式慕课中,360°的全知视角使学生不再满足于刻
板地坐在电脑屏幕附近被动地听着课程教师对他们照本宣科地讲授构图理论或摄
影操作,只要戴上了VR眼镜,他们便能够沉浸于课程的影像时空。除此而外,3
D虚拟仿真技术还能以1:1的效果建立起拍摄场地模型(如广袤的沙漠、寂静的
森林、皑皑的雪山等)。一旦进入VR式慕课的影像时空,学生即可透过或虚拟
或真实的摄影摄像器材亲身观察并捕捉拍摄对象。所以说,VR式慕课能让学生“零
距离”地接受理论的熏陶,“多角度”地学习影视设备的实际操作,使其能够“真
正”地体验既逼真又生动的“沉浸式”的教学环境。
2.2“交互式”的教学过程
非VR式慕课基本沿用了“教→学”的单向度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屏幕内教,
学生在屏幕外学。若非利用类似于BBS论坛、“弹幕”或“留言”等网络沟通手
段,该类慕课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VR式慕课则可为师生提供“交互
式”的教学过程,一定程度上优化并解决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慕课传播中传、
受双方间的互动问题。VR交互指的是“在VR系统中参与活动的对象与系统的其
它对象或物体进行相互交流,产生双方面的互动。比如用户在虚拟环境中向某个
虚拟角色做出招手动作,该虚拟角色也会向用户做同样的动作,这便是一个有效
交互”。这种“交互式”的教学过程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师生之间的教学主体性,
在VR系统和计算机的作用下,用户可直接向设备传达交互意图,主动选择自己
的感知对象和行为模式,而从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具象、更直接、更主动。
在《灯光照明基础》可的非VR式慕课中,虽然用户只需通过鼠标点击、键
盘控制或触屏选择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灯光老师在屏幕内向其讲授基本的光照
理论和布光法则,但是,因“沉浸感”的缺失,用户只能“隔岸观火”,若非大
量采用近景、特写等影像镜头,用户根本不可能看到视频中灯光老师实际布灯过
程中的重要细节。而VR式慕课则可大大强化该门课程的交互性,学生进入虚拟
时空后,可向系统发出指令,他们可走近老师、走近灯光设备,自主选择学习内
容。只要3D仿真技术处理到位,他们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碰触并操作各种设备,
以最合适的角度、最恰当的距离自行观察布光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同时,在VR
式慕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可针对常见的专业问题置入相应的应答机制。问答
指令一旦激活,学生便可在VR式慕课中“面对面”地聆听老师为其释惑。无疑,
VR式慕课提供给用户的“交互式”教学过程是传统慕课所望尘莫及的,在这种“交
互式”的教学过程中单向度的教学模式变为“手把手式”的言传身教,这样的教
学效果不言而喻。
VR式慕课的优势特点远不止以上两项,相对传统慕课而言,它还能为初试V
R式慕课的学生提供新鲜而趣味的陌生化体验,强化学生的猎奇心理,从而大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陌生化”和“猎奇心理”是接受美学范畴的概念,“沉
浸式”的教学环境和“交互式”的教学过程是其赖以存在于VR式慕课接受过程
中的基础。此道理一目了然,本文不再赘述。
还需强调的是,影视设备复杂而昂贵,不论是摄影摄像器材,还是燈光录音
设备,动辄费资成千上万,并不是所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能支付得起的。在
“交互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在VR式慕课中利用虚拟的影视设备进行实践操
作,设备虽是虚拟的,但操作原理和操作过程却是千真万确的。对某些硬件短缺、
经费不足的高校而言,引入VR影像课程无疑能够大大节省其购置设备的开支,
真正实现其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3.小结
总之,VR式慕课能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提供“沉寂式”的教学环境和
“交互式”的教学过程,能强化专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还能激发学生的“猎奇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的在线教育中VR式慕课至今未见繁荣,但专家、学者及专业从业人员们已对此
投以关注。要想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准、高要求的VR式慕课,还需制作者、研
究者和广播电视编导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
思想探究
【摘要】广播电视行业只有不断创新思维,将新的技术融入广播电视媒介之
中,才能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进而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平稳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创新
一、广播电视编导的时代背景
新媒体时代使得大众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信息的交互性得到了显著提
升。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原来的单向传播变为了
双向传播,即信息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与信息的接收者可以进行实时的
互动和信息的反馈,这一模式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传播者与接收者的互动性,也可
以有效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信息传播的平台和媒介,在新媒体时代还面临诸多的挑战
和困难。首先,广播电视在传播方式和渠道的融合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目
前,广播电视的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传播的时效也较为滞后。广播电视编导在不
断更新经营理念的过程中,要以市场动态和变化为基准,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积极调整传播方式。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一些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缺乏创新意识,多以程式化的传统工作机制
为主,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脱离了大众的审美文化诉求。这些缺乏创新性
和时代性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会降低节目的制作效果,也会对节目的收视率产生
制约和影响。最后,广播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往往一个节目在受到
普遍欢迎之后,紧跟着就会出现一些雷同的节目,这些节目不仅内容质量偏低,
而且会导致传播的受众范围不断缩小。
二、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之思
面对新媒体平台上各种节目形式的冲击,广播电视行业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转
变与创新,以满足大众的审美文化诉求为基础,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在节目的制
作方面大胆创新,逐渐形成自身成熟的文化品牌。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
导要改变传统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加强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广播电视
编导要基于时代要求和大众审美文化需求主动调整和转变自身定位,在全面了解
市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特点,不断更新策划和设计理
念。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编导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编辑和策划意识。广播电视节目
的制作不仅技术工作繁杂,而且操作流程众多,系统高效的编辑策划不仅可以扩
大节目的影响力,提高节目收视率,也可以打破业内界限的束缚,实现资源的有
序整合。广播电视编导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立互联网式思维,进一步加强
与大众的交流和互动。在电视节目制作前期,要对节目的投入、收视和经济效果
等因素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严密科学的计划,根据不同类型节目的特点以及观
众的审美文化诉求作出系统、针对性的策划。广播电视编导要始终坚持观众的文
化主体地位,根据观众对节目的反馈不断调整思维模式和工作机制,要敢于打破
传统的节目制作模式,积极听取和采纳公众意见,集合大众的创新思维和心理诉
求,要充分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积极搭建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信息沟通交流
的平台,不断调整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的节目形式,对观众的反馈信息及时作出
回应,邀请部分观众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来,进一步丰富节目的互动形式。在节
目制作的过程中,要以发散性思维为主,打破传统惯性思维的束缚,充分调动观
众的好奇心,使电视节目内容更加生动立体。
要将新媒体融入广播电视媒体之中。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文化诉求。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
统的广电媒体要想实现综合性的发展,就要不断吸收和借鉴新媒体中的创新元素
和艺术元素,深入挖掘传统电视节目中的创新点,以观众的心理文化诉求为基础,
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的新旧融合。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发
展历程较长,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且受众范围面积更广,受众群体也更加多
样化,新媒体的受众主要以中青年人为主,而传统的广电媒介则涵盖了社会不同
年龄段的人群。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逐渐
向网络化的方向转变,一方面,传统广电媒介为新媒体拓宽了受众群体的范围,
另一方面,新媒体也为传统的广电媒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型转变。广
播电视编导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市场和大众的文化需求为准则,将传统
的广电媒介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借助新媒体独特新颖的内容和形式,实现网
络资源和信息共享,加快促进传统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型转变和发展。
要注重广播电视编导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培养,不断改善广播电视
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广电编导人员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文化水平,在进行节
目制作的过程中,要加快转变自身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做出具有高质量内容
的电视节目,避免陷入低俗化的市场竞争。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要不断培养自
己的艺术鉴赏力和感受力,继续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加快转变创新型思维模式,
进一步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的深度融合。要改善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的
工作环境,注重对高端编导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目前,整体廣播电视编导行业的
人员素质还有很大进步和提升的空间,在建立长期有效考核机制的同时,继续深
入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为广播电视编导岗位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
高素质人才。采取末位淘汰的工作竞争机制,确保理性竞争,以激发工作人员的
动力,促进传统广电媒介的创新型转变。
三、结语
传统的广电媒介在新时期进行创新型转变的过程中,要立足于自身优势,不
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对原有制作模式进行改变的过程中继续加快转变创
新思维;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理论知识的
专业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的广电媒介在新的时代迸发出活力与激情,为
其注入新鲜的时代血液,进而提升传统广电媒介的市场竞争力,打造文化品牌。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1:5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255091282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爱德华王子岛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爱德华王子岛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